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工作,正在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此时疫情时间特殊,发生在新春佳节,加上这一次肺炎疫情的时间还特别长,让人始料未及,也深感焦虑。现在大街上基本看不到几个人,但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人人都戴上了专用口罩,关于信息的进展和动态也是时时更新,备受关注和热议,而且还要勤洗手、不能串门,孩子们一定也感觉到这个春节的与众不同。

随着对疫情逐渐深入的了解,知道了绝对不是开玩笑,难免让人心生恐惧。当然,适度的了解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只有了解具体原因、情况和进展,才可以让人们更加注意,并做好防护措施,从而免除危险。

心理专家提醒:面对疫情,心理与身体防护同样重要!过度的焦虑,会对人产生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失眠、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利于身心健康。

可见,在做好肺炎的阴影下,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心理问题也不可小视。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过度紧张,可能会出现五种负面情绪:

人如果过度紧张,一般来说,会出现以下五种负面情绪和表现:

轻视。

在最初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的,除了老人的固执,小孩子也认为不太可能。尤其是形成了自己观念的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认为哪有那么严重,父母那么在乎,实在可能,或者认为即使是真的,但离自己还很,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常常认为可以不做个人防护就跑出去玩。比如有人用自制的口罩,就出门了。

专家提醒,越是特殊时期,尤其不是专业人士,不能随便佩戴自制口罩。因为你不能保证它的绝对安全和可靠,所以很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都构成伤害。

②过度紧张。

随着疫情不断发酵,病例人数扩展,很多孩子感觉后怕,加上网络上的一些小道消息,多是在贩卖恐惧,TA们开始过度恐惧,过度恐惧会导致孩子做恶梦,睡不踏实,甚至伴有轻微的失眠与判断偏差。

一般来说,轻度紧张与焦虑,可使人迅速进行有效防护和理性应对,而过度的紧张则会造成精神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与抵抗力,甚至因缺乏安全感而易怒,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等等。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③过度刷屏。

由于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上,TA们会频繁刷新信息动态,以及看聊天软件里那些转发、分享来的小道消息,或自己也参与转发分享,成为谣言传谣中的一份子,然后自己吓自己,只要有个咳嗽都十分紧张,害怕自己可能被感染了,同时也害怕家里人认为自己有问题,把以前光明正大的咳嗽,变得偷偷摸摸。

④仇视。

仇视心理,也就是与世界为敌。TA会将矛头指向无故的人,比如医生护士等,将愤怒情绪发泄在无故人的身上,甚至对疑似病人产生仇视等等,这些都是由不良情绪导致出的行为异常。

⑤ 疯狂囤物。

明明用不了那么多,却购买来过多的食物和用品。比如口罩、药品等等,前一阵子的板蓝根脱销就是属于异常行为,明明知道没有效果,却还是购买回来一堆,放在家里,但这些行为并没有起到安心的作用,除了购买回来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反而加剧了恐慌情绪。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过度紧张,可能会出现五种负面情绪


过度紧张的危害: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躯体化”的现象,就是人会把自己心中压抑的情绪,转移到身体上,让身体来承担和呈现这种负担。比如过度紧张、焦虑会的人,在生活中,容易动不动就感觉疲惫,而且乱发脾气。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使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知原因。

另外,过度的紧张还会让人回避现实,产生“否认心理”。而“否认心理”可能会导致人出现精神上的分裂,形成精神分裂症。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言:“可以说,否认的心理机制,会导致一个人的内在想象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分裂。”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调适“肺炎恐慌”情绪呢?

要缓解“肺炎恐慌”带来的负面情绪,首先要从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来控制,其次是要学会纳悦自我,最后是坚定战胜的信心。

① 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疫情情况。

要破解恐慌情绪,就要有了解真相的勇气。比起轻视或不承认疫情的存在,正确认识舆情性和流行情况更令人能够获得心安。但对于有关最新的病毒感染信息,务必要从官方的渠道获取可靠动态,屏蔽那些不知道什么目的发在聊天群里的谣言,做到真正的科学认识,同时参与舆情控制,抵制那些性质不齐的谣言,做到不传谣,也不过度解读动态,积极关注防控信息的同时,也要学习并掌握必要的日常防控知识。

②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如果确实紧张,就学着承认和接纳它。不要为了逞强,而使恐惧焦虑加剧,从而产生一些应激行为。比如最近很多人自制口罩出门,有用纸巾做的,还有用桔子皮做的!根本不是专家推荐的有效用品,戴上起不了任何作用。这恐怕是人们面对应激情绪所做出的异常行为,把现实与理想割裂开来,有时候,我们越是否认压抑自己,就越容易被情绪支配,进而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行动。因此,我们要学会直面自己的情绪,然后接纳它,最后才能战胜它。

③要坚定信心,多做室内运动。

一项调查表明:参加锻炼的人,他们的心理也比不出门户、从不运动的人要健康。而一个在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上作的报告显示,6周的自行车或者重量训练能够缓解患焦虑症妇女的紧张症状。重量训练对减轻妇女的怒气效果非凡。

一个人的信念非常关键,只有内心坚定信念,内心就变得非常镇定,从而也有利于自己作出理性判断和正确行动。坚定信心,一方面可以自我暗示。另一方面还可以多做运动,运动可以产生多巴胺,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感觉无比快乐,直接影响我们的言论和行为,从而坚定防护信心。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三个心理方案调适“肺炎恐慌”情绪


缓解焦虑情绪的五个小妙招。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笼罩下,疫情固然可怕,但负面的心理情绪同样不容忽视,针对疫情做好心理防护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五个小妙招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让自己放松下来,创造一个轻松的抗疫情环境。

①获取信息要有节制。不要频繁地去疫情信息关注动态,也不要过度刷手机上的聊天信息,接受太多的负面消息,会增加焦虑感,让自己无法化解。

②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早起早睡,不要熬夜或是赖在床上一整天。

③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阅读、听音乐、运动、画画等等。

④呼吸放松法。选一个舒服的坐势,吸气3-5秒,让肺部充满空气,再缓缓呼气3-5秒,把空气都呼出来,全程用鼻子吸气和呼气,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呼一吸间。

⑤在感觉特别焦虑紧张,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可以去求助专业人士帮自己解决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结语:

新型冠状病毒从确认到爆发,再到信息密集轰炸,不同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人性反应,在告知正确的、科学的严防措施的同时,还有一些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面对疫情,一味否认、回避、退缩、指责、抱怨,只会让人快速陷入“肺炎恐慌”的负面情绪,给人造成心理伤害。真正科学的应对方式,是除了做好日常的自我防护措施以外,还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能够平衡饮食,保证睡眠充足,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室内娱乐活动,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保持好心情,坚定信心,积极的努力和应对,这样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才会缓解直至消失,事情也会恢复到原本的轨道。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这五个小妙招,可缓解焦虑情绪



今日一语:向日葵告诉我,只要面对着阳光努力向上,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吗?你是怎么帮孩子缓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