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查看全部

699

個回答

邀請回答

寫回答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龍貓

關注

專業 已有 1 人贈與了專業徽章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每天8小時忙碌,4小時額外付出,4小時拿命換錢,16小時工作為什麼有人積累十幾年一天撐死能賺500,有人積累幾個月一天10000起步都是常事?

這篇文章,徹底顛覆你對打工和做生意的朦朧認知,讓這個問題的答案從未如此清晰

我老爸大半輩子都在做生意,起起落落,我20歲左右,他經常教育我,希望我找個好工作,哪怕在工廠做工,也要踏踏實實,穩定的。

他從不教我做生意,擔心我學會了就像他一樣,要吃很多苦。那一代人義務教育還沒普及的很好,一家四個孩子,只有么妹上過高中和大學,其他幾個只是識字。那個年代互聯網還沒進入中國,他們能做的生意只有開店賣貨和給店供貨、從朋友手裡承包些零散的工程活,信息閉塞,獲取消息只能看報紙和跟朋友吃飯席上知道些買賣,朋友多了路才多,才好走。

普通人對做生意的見識,止步於此,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高了去大企業拿高薪,不用風吹日曬倒騰貨不用看店,節假日隨便出去玩,也不必應酬那些每天打交道的坑人鬼。無論什麼行業,坑人鬼都不少,比如茶葉供貨商一袋茶葉,只在上面放好的,下面都是垃圾。水果供貨商一籃果子,只在上面放大果下面摻了不少小的。比如啤酒供貨商,酒在運輸中是有一個合理貨損率的,玻璃瓶子磕磕碰碰長途運輸難免有破損,拉酒的司機饞酒了,直接拆箱子喝,喝完計入破損率,性子直的非要跟司機較真,為了幾瓶酒鬧不高興,但司機是貨運公司和上級經銷商合作外派的,你為了幾瓶酒去鬧個遍未必有什麼好結果,類似這種事鬧完覺得自己受委屈了難受。有經驗的,直接請司機吃頓酒送他一箱半箱的,以後的貨損率就下來了,請吃的多了圈子打開了,甚至能把同行貨損率提上去,打擊不懂事的入行新手。至於各種有關部門,就更別說了。

所以不在少數的人認為:

做生意,就是要喝酒搞客戶,喝酒搞應酬,甚至為了生意,都有涉黑成分了,一般人做不了。如果後輩想要做點什麼,他們就會語重心長的告訴你,你還嫩。順便恩惠般的把在給老闆打工那聽說的小道消息,添油加醋一番,證明自己堅持打工的決策很睿智。

反對自己獨立賺錢去做生意的人,真的很睿智嗎?不妨檢測一下。

請聽基礎題:說說你對匯率的理解。

常見回答是不是這樣的:美國的錢更值錢,他們1塊錢能換我們六七塊。他們是資本主義,一直在用匯率吸我們的血,這些年實體產業XX,互聯網行業XX……………………

這樣的人,你說他除了上班,還能怎麼賺錢?

進階回答是這樣的:我知道日本的動畫產業很發達,市場遍佈全球,他們的生活成本高,人均工資高,雖然匯率低於我們,看起來是錢不如我們值錢,但他們物價高,底薪必須高到一定程度才能維持動畫民工的生活。同樣是每天努力工作花20張,找日本人做要150円-220円/張,摺合人民幣9.5-14塊,在中國找畫師做,同樣水平4、5塊就能找到人。所以存在一個行業,在日本接動畫公司的單子,在中國找人做,賺匯率差。我有辦法找到這些人並請教他們入個行,春秋航空不帶行李往返日本名古屋一次只要不到1000元。除了日本的動畫,我還知道美國的遠程商務助理聘請印度人來靠匯率壓低成本的事,也知道非洲木材運到中國來翻幾倍賣的事。匯率表面上是各國貨幣的價值差異,結合當地物價深層次理解,它對應了每個國家民眾生存成本的差異,從生活成本低的地方往生活成本高的地方倒騰東西,只要關稅合適,或者是動畫外包這種能避過關稅的人力產品,那麼就有錢賺,且競爭相對小很多,虧損風險也不高。

這樣的人,你說他會去上班?只要有半年時間,無論做點啥,都比上班強。

說起一件事,前者只有摸不到用不上的空談空想,

後者每一步都是關於收錢的安排。

為什麼不少人一提賺錢那麼多空談空想?

因為他意識不到本質,賺錢就是出來賣,知道的多不如賣的好,賣的好就是收錢多。

朦朦朧朧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賺錢,不想再受人約束上班,可前些年精力都專注在工作和追劇上,沒有太多見識,向長輩請教得到的都是上個時代的經驗,又害怕有一點損失,害怕被人拒絕,所以在想賣什麼的時候,往往只關注自己有啥可以零成本出售,或者妄想能不能搞一個別人賺錢的事我跟著做有老師帶好像寫作業一樣就把錢掙了。去哪裡都是韭菜,這種人你還是別做生意了,好好上班吧,真的,你做生意能掙錢那是樓上吃的餡餅剛好掉下來砸到你。

普通人有的無非是職業能力和時間,還有點錢,什麼都能幹,什麼都無解。就你這些東西,你還能賣給誰?死局。

唯一穩妥的就是把自己時間賣給老闆,這種人996給高薪,是福報,感謝馬雲吧,阿里巴巴是真給高薪和股票,不光畫餅,上班肯定好過做生意。

99%上班族的創業首選都是低收入行業,你知道嗎?

我老爸說了我十來年讓我安安穩穩找地方上班,做生意太難了,最近兩年他再沒跟我提過,因為他轉行了,轉行初期的資金我投了大部分,現在盈利情況很不錯。為什麼做生意不難了?因為搬到更大的城市,不再做快消品和餐飲行業了。

以上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這個平均工資表每年在各媒體瘋傳,大多民眾都是抱怨自己拖後腿了,關注焦點是否定自己。極少有人真正能從中看出一些信息,關注焦點是往更好賺錢的地方遷移。

你看,年平均收入最高的是120864元,來自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代表行業有IT、金融、電商、通訊、軟件等。

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飲業人均40573元,其次是居民服務、修理等服務業,還有常見的批發和零售業。

這些低收入產業,你有沒有發現,是文化程度低和大多數上班族創業的首選?

開家飯店,做個民宿,經銷個產品開個店,擺個攤,修個電腦,擼個小毛,弄個家政服務…………

原因無他,見識有限,只在自己見識範圍內思考

技術服務業對應的設計公司一類職業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應的網紅和抖音、快手電商、各類文化產品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對應的平臺代運營和車房周邊資金調運等,信息技術服務業對應的IT開發和軟件以及金融等,這些一般人生活中見不到的,只有「行業內部人」或者等你「用得上」才知道的高收入產業,他們絕對不會主動找渠道去了解去發現去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真正改變命運的是那些收錢和職業的知識,應試教育和辦公室知識你學再多也改變不了命運。

為什麼整個行業的工資低?

因為銷售效率低,整體收益平攤到每個個體上,沒多少了。

為什麼整個行業工資高?

因為銷售效率高,整體收益平攤到每個個體上,還富餘很多。

銷售效率,指的是花同樣時間,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能賺到多少利潤。

現在常有中年人感嘆,一個90後租個民居買一堆化妝品和環形燈,鼓搗幾個月抖音,一晚上賺好幾萬發幾千件衣服,這在以前根本是無法想象的,你開個服裝店想賺好幾萬,得接多少客戶等多少天?還有商業服務,一個真正有效的抖音代運營合作一年幾十萬服務費很正常,服務團隊有3-5個人,一個老闆一年籤2單就夠開銷,多籤一單就多一臺奧迪A4 L。這在做零售業的人眼裡也是難以置信的,他們想收幾十萬,只能靠招商給下級壓貨,或者很多人和門店賣出幾百幾千套產品才可以。

無論你說什麼,都難以讓那些眼裡只有餐飲、居民服務和批發零售業,還有自己上班公司的人,理解做生意沒他們想的那麼遭罪。

不用在飯店油煙裡燻得自己吃不下飯,不用跟客戶喝酒拿單,不用搬貨挨家挨戶送,不用花很多錢打點關係,不用屯一大堆貨放在家裡……那些寫字樓裡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僱人幹活好招聘才租用場地,要不然,乾脆連場地都不需要。他們大多是文娛、商業服務、IT金融、技術服務這些高收入行業,哪怕就是被數據統計平均下來,再經過老闆一次大抽成,單人產生的收益也遠超過每個月一萬元。

這意味著,

同樣的時間,你能獲得遠高於其他低利潤行業的收入。

同樣的客戶數量,你能維持生活的時間遠長於其他低利潤行業。

同樣的人脈數量,你能收到的錢遠高於其他低利潤行業。

那麼你做生意賺錢賺到滿足生活開支的難度,是成倍降低的,明白嗎?

裝修公司設計師想做生意的難度,遠低於化妝品銷售員,因為家裝設計師接全屋裝修工程一單就純利潤3萬起,一年只需三五個客戶認可他,年入十幾萬。化妝品銷售員一單80起,年入十幾萬需要1500+客戶認可他。除了設計這種技術類,還有很多資源類和信息類項目,同樣收入頗豐。但如果化妝品銷售員是一位美妝博主,屬於文娛業,有100萬粉絲,那麼1500+客戶認可他購買,同樣只需發一個視頻就搞定了,不需要坐在店裡等待客戶上門。

我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微信營銷第三方開發,這是軟件類商業服務,我們一單軟件費是2萬6千8起,服務費另計,兩年後我上班的薪水遠超當時選擇製造業的身邊人,創業有賺有虧,總體上是賺了。我老爸選擇的事業是汽車分期貸款,這是金融類商業服務,一單10萬起,他今天的收益也遠超之前的任何產品。

當你遠離批量出售自己時間換錢的上班,再拋棄低利潤低效率的產業做好高利潤高效率,那麼,做生意是碾壓上班的,無論舒適度,還是時間,還是風險與收益。你會有大把時間幹想做的事

坐在家裡打王者,只花少量時間去工作,就能產生夠花的收益。

​許多想自由生活,擁有很多時間可以安排,賺輕鬆點的人,

只侷限在自己全是低利潤行業的眼界中尋找出路,開家飯店,做個民宿,經銷個產品開個店,擺個攤,修個電腦,擼個小毛,弄個家政服務…………做這些生意,真不如上班體面,自在。

現在我爸也認同我的觀念了,以他的能力,做商務服務業後賺錢輕鬆許多。還好他以前沒教我做生意,而是讓我成年後自己出去混,我去一線城市高利潤行業接觸的多。要不然,我可能也陷入他前些年在小城市的生意思維中拔不出來。一張白紙,反而能不斷超越自身眼界去發現利潤更豐厚的所在。

上班和做生意,是兩種心態跟思維

上班的時候,想的是偷懶,升職,加薪,跟同事的關係,跳槽換平臺。想賺錢呢,想的是我該做點啥,有沒有什麼項目可以做。衡量項目的標準是我大概有多少時間做,有多少錢,最好項目能有完整的操作流程。這思維就跟農民思考皇帝怎麼生活一樣,想著95至尊那家裡老氣派了,是一排金鋤頭,拿出來個頂個的好使。

首先能把項目一五一十帶你做出完整操作流程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老闆他需要你出活,一種是賣項目的他需要你做他項目當他下級幫他出活或給他加盟費,沒有第三種人了。別人真正在賺錢的事,門檻低很暴利,跟你提一句大概怎麼做,已經就是很大的善良。別人正在賺錢有門檻的事,告訴你了你也短期做不到。其次時間和錢都是打工慣用的交換,和你做生意,沒有必然聯繫,一想著賺錢就先談時間和錢,用打工思維衡量做生意賺錢,那你就什麼都有解,也什麼都無解,死局。

做生意呢,是客戶在哪裡,產品怎麼搞,錢怎麼收,就這麼個事。用我另一篇文章裡舉的例子之一來說一下,青年人如何完成創業前的積累?

我的一個粉絲的朋友是醫藥代表,一直抱怨跑客戶難,他說每天跑醫院都累得不行,陪領導喝酒,到30多歲就開始禿頂,啤酒肚,甚至有胃穿孔的危險。這些年也跑的認識了一些政府的人,醫院的人,怎麼切一個生意出來做呢?不想在繼續過這樣的生活了。

我告訴他你多加自己公司的醫藥代表混個臉熟,也多加其他公司的同行。你去跑客戶不容易,加同行還不容易嗎?跑客戶哪有不送禮的,日常維護給領導定一年輕奢工作餐都很正常的。後來他攢了不少醫藥代表,做了一個輕奢工作餐品牌,先是原公司的幾十個醫藥代表包月包年定他的餐送領導,後是加來的同行越來越多定他的餐送領導,幾年就從摩托送餐發展到麵包車送餐,從兩三個人發展到十幾個人,日子越過越好,利潤遠比走美團外賣那些純餐飲商家強太多了。逢年過節的搞搞禮品團購,代賣一些大的貴的國潮雕塑,有主業的信任和客戶群在,零花錢時不時就多掙點。


他之前自己沒少送過領導工作餐,為什麼沒想到做這個生意,自己朋友圈裡就有足夠多的現成熟人客戶呢?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賣東西。

慣性思維:醫藥代表本身就是銷售,怎麼連賣東西都不會?

還真不會。請問你能賣的了雞蛋,就表示你能賣的了魚子醬嗎?天天在菜市場賣雞蛋的,他大概率不知道魚子醬該怎麼賣。天天賣藥的,他不知道工作餐怎麼賣,十分正常。他賣藥是公司教他賣藥,他賣餐沒人教他,就不會了,也想不到賣餐的利潤以他的同行圈就能撐起來。他每天在想我手裡的醫藥資源自己怎麼能低成本變現,可他不可能開得起醫藥公司,拿其他公司產品的代理也推不出去多少打點成本不低,陷入死局。你如果還在上班,想做生意,不妨反思下自己是不是也陷入這個變現死局了?如何突破?

極簡化:你得知道很多不同的產品應該怎麼賣,才能賺到錢。

做生意最重要是懂賣,懂收客戶錢,本質上你總是要賣出去一個東西的,老闆從來不研究你每天那點

執行細節、打工才華,老闆只關心市場在哪,銷售額在哪。說難聽點騙子的做生意水平比很多上班族都強,他產品差甚至沒產品至少他能騙到,你產品再好,也賣不出去,意向客戶要掰手指頭數。如果你知道很多產品的賣法,那你一定會遇到合適你賣的產品。你不知道怎麼賣,看再多產品也是死局。

在你上班的時候,平時就要多看,十步開錢眼看到足夠多的人和產品,是怎麼賣的,學習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在這篇文章裡。

如何選擇創業項目和方向?

對上班族來說,最穩的生意,是攢下來的同行或者知道的同行渠道,就夠你一個生意賣個好價錢。比如我認識的一家勞務公司的老闆,之前是當地一家大企業的人力總監,他的圈子裡其他公司人事每年都有臨時用工需求,像京東618那幾天幾個站點用工數千人,每人抽成15-30元,只需兩三個客戶他就能維持自己公司運作並賺錢。同時,他也很清楚怎麼找到人事負責人談這樣的外包用工項目,畢竟他在工作崗位上經常接到其他外部服務商的電話。他喜歡去美國玩,辭職後,​一年去好幾次。

其次才是通過看項目,開發自己的第二產業,優選那些利潤高几個客戶養一年或者渠道大又便宜的來做,花時間積累起來。比如在抖音、快手上組織一群直播賣貨的網紅,去產業帶賣水果賣衣服,單價不高流量高,一樣賺錢速度快。比如做上文裡說的做企業的各種外包服務,單價高渠道開發慢也沒關係。比如家居獨立設計師這樣的私人大單外包,一年接10來個單子就是幾十萬收入。

這便是職業時間自由和低成本起步做生意的本質。

極簡化:銷售效率高,花一份時間賺多幾倍的錢,高客單價只需幾個客戶,低客單價就手裡有批量銷售的渠道。

越是想輕鬆賺錢的人,你就越別往那些低利潤低渠道效率的行業裡扎,急功近利的想著零門檻上手做生意賺錢,簡單,熟悉,馬上就能操作,看起來對自己最好,實際上是把自己坑了。還有花大量時間和金錢把自己變成一個合格操作工的學習行為,也是坑自己,本質上依然沒有跑出低價賣時間的死局。錢多玩個情懷順便掙點賠了無所謂還行,錢少指望救命,你無論怎麼努力結果都不會滿意。

這樣的生意,不如踏踏實實上班。

給自己半年時間,去好好試錯,沉澱積累,尋得機緣,進入高利潤高效率行業,同樣時間、付出、資源數量,賺的多N倍。

這樣的生意,無懸念碾壓上班。

——————————————————————————

1、建議點贊、收藏,無論擇業還是做生意追求職業、財務自由,這都是清晰路徑,也是醒神劑。

2、我還有另一個寫東西的地方,公號「同往自由之路」。

編輯於 2020-01-20・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其實你也有希望的,不是嗎

讚賞

18 人已讚賞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評論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 用戶名
  • 47
  • 龍貓出品必是精品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 陌成
  • 33
  • 收穫良多,關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