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的原因是什么?

繁星点点7236


你好,提问者!

面肌痉挛就是俗称的面抽。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压迫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病的根本原因。


前期,在你眼睑、脸颊、嘴巴周围出现很小、几乎注意不到的抽搐。慢慢抽搐可能会扩展到面部其他部位。它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常出现在你脸的左侧。


肌肉收缩通常开始于眼睑轻微抽搐,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这就是眼睑痉挛。当焦虑或疲劳时,抽搐变得更加明显。有时,这些痉挛会导致你的眼睛完全关闭或导致你的眼睛撕裂。


面肌痉挛发生时,只有一侧的肌肉无预警地抽搐。这些类型的痉挛是由损伤或刺激面神经引起的,它也被称为第七脑神经。由于这种神经刺激,当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时,就会发生面部痉挛。


轻微的患者可使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缓解,不过这都是暂时治标的方法,时间长了还会有药物副作用等。因此,我们一般建议患者采用外科手术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根部移开。


该外科手术为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在耳后发际内的微创手术,在显微镜下将血管用Teflon棉垫开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术式已经成为面肌痉挛治疗的国际公认首选治疗方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率都令人满意。



面肌痉挛是一种无痛性、间歇性、不自主、无规律的同侧面神经所支配范围内的肌肉强直或阵挛发作,发病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病原因:

一、血管压迫

血管受压迫被认为是面肌痉挛的常见原因。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致。

二、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也是面肌痉挛形成的一个原因,也称“继发性面肌痉挛”。文献报道桥脑小脑角肿瘤引起面肌痉挛约占0 . 8% ,这些肿瘤可以是脑膜瘤、表皮样瘤、神经鞘瘤,可以是肿瘤单独压迫引起HFS ,也可以是肿瘤和血管同时压迫引起面肌痉挛。此外,也有在面神经周围发现动静脉畸形、动脉瘤以及蛛网膜囊肿引起面肌痉挛的报道。

三、其他

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遗传因素也可引起,还可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临床营养药师蒲娟


生活中常听到“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谚语,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眼睑跳动?实际上,这种现象可称之为面肌痉挛(HFS),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下面就该病症和大家普及下相关知识。

面肌痉挛到底是哪种病症?

该病症表现为阵发性且不规则抽搐,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发病早期常不被察觉,经过一段时间可发展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

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一种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即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疾病病因

1.血管因素
研究表明,大约有80%~90%的HFS患者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以往认为:HFS是由于动脉的搏动性压迫所致,还有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时亦可导致HFS,且上述血管可两者同时对面神经形成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HFS手术的预后。
2.非血管因素
桥脑小脑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于:①占位导致正常血管移位;占位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③占位本身异常血管的影响,如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等。另外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HFS。如罕见的中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瘤压迫面神经导致的HFS。
3.其他因素
面神经的出脑干区存在压迫因素是HFS产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数学者在进行桥脑小脑角手术时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存在血管压迫并不产生HFS。而Kuroki等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的面神经脱髓鞘病变,其肌电图可表现为类似 HFS的改变。
4.遗传因素

此外,HFS也可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仅有几例报道,其机理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遗传有关。

因此,“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民间谚语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是疾病的征兆,大家不容忽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做好健康管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分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类型不同则病因也各异。

原发性面肌痉挛:1.大部分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血管压迫所致;2.另外就是非血管因素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压迫面神经。

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继发性面瘫后。

另外还与精神紧张,压力,免疫力低下,遗传等相关


南方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关宇光为您解答,期待您的关注~

面肌痉挛多是脑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显微血管减压术能完全根治面肌痉挛不用太担心。

面肌痉挛手术费用一般在25000-30000元左右,住院时间约为9-10天,治疗基本流程包括: 1、入院后抽血化验、核磁共振及CTA等检查,术前检查费用约3000元左右; 2、入院2-3天进行手术,手术时间约2小时; 3、从手术室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清醒后需做相关检查,查看颅内情况; 4、若患者一切正常,则可转入普通病房,住院7天左右。

面肌痉挛术后护理

面肌痉挛术后护理方法如下: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是否完全清醒;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若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可服用镇静、镇痛类药物,补充电解质; 3、饮食:术后六小时可进流食;术后第二天,清淡饮食;三天后,患者可正常进食; 4、卧床:患者需尽量卧床,头适当抬高,不可上下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5、术后第三天,为患者换药,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术后七天顺利拆线。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阵发性不规则性的神经科常见病症,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发作性痉挛或抽搐样收缩,但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面肌痉挛在临床上分为两类:

最常见的一类是原发性面肌痉挛,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有可能是由于血管压迫造成神经冲动传导“短路”而诱发;也可能是由神经的异位兴奋等因素引起,与情绪波动有关;还有一部分可能为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对这一类病人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另一类为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压迫面神经根部,或面神经通路上的周围组织病变,对面神经造成了刺激而引发,此类病人的治疗应从治疗原发病入手。

中医认为其病位虽在面部,但与肝、脾、肾、胆、胃等脏腑相关;病性或虚或实,多由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由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

一、主要表现

(1)在年龄上多发于中年以后,在性别上多发于女性,起病隐匿。

(2)临床表现通常是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缓慢扩散至口角肌、颊肌和半侧面肌,或仅限于上述某一部位的面肌,呈不规则痉挛。严重者整个面肌均可发生痉挛,并伴有轻度肌肉无力和肌萎缩。发病后患者情绪紧张、疲劳,自主运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3)发作时的具体特征是,口角向病变侧歪斜,同侧有挤眼动作。每次发作时间短暂,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多数只限于一侧面部。多数患者在情绪安静时减轻,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

二、检查验证

(1)肌电图检查可见肌阵挛电位。

(2)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脑干面神经根部附近存在微血管压迫。

(3)应与功能性睑肌痉挛、习惯性抽搐症和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相鉴别。功能性睑肌痉挛常为双侧性,无下半面肌抽搐。习惯性抽搐症多发于儿童及青年,肌肉收缩较明显,常与精神因素有关。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也是多发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隐匿,但多呈对称性痉挛,且可发展到颈、上肢和躯干等部位,不仅仅局限于面部,更不局限于单侧面部。

(一)非处方药选

1.西药

(1)布洛芬片、缓释胶囊(芬必得) 片剂:成人每次0.2克,可间隔4~ 6小时重复用药1次,但24小时内不得超过0.8克;胶囊剂:成人每次0.3克,日服2次,即早晚各1次。本品具有消炎镇痛之功效,可用于减轻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牙痛等,对面肌痉挛有治疗作用。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服用本药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服药后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2)维生素B1 成人每次10~ 20毫克,日服3次。本品具有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之功效,可用于维生素B1缺乏症,对各种炎性神经性病变如面肌痉挛及脚气病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过量服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减退、腹泻、浮肿。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片 水丸:成人每次6克,日服2~ 3次;浓缩丸:成人每次8~ 10丸,日服3次;片剂:成人每次4~ 5片,日服3次。本品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主治血虚风动型(面肌痉挛)。服药期间如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状,或出现皮疹、面红以及血压上升时,应立即停药。高血压患者慎服。

(2)归脾丸、片 水蜜丸:成人每次服6克;小蜜丸:成人每次服9克;大蜜丸:成人每次服1丸,日服3次;浓缩丸:成人每次服8~ 10丸。片剂:成人每次服4~ 5片,均日服3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本药能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增强免疫力,强壮并增进造血功能。主治血虚风动型(面肌痉挛)。

(二)普通处方药选

1.西药

(1)卡马西平(酰胺咪嗪,卡巴咪嗪,痛痉宁) 成人初始量为100毫克,日服1~ 2次,逐渐增量,常用维持量为400~ 800毫克/日,分2~ 4次服用,必要时每日服用量可增至1.6克。极量为1.6克/日。本品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有效药物,对与神经病学有关的严重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孕妇,哺乳期妇女,房室传导异常、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忌用。

(2)苯妥英钠(大仑丁) 成人每次100~ 200毫克,日服2~ 3次,饭后服用。本品对控制强直阵挛性神经症状有显著疗效,可用于面肌痉挛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孕妇及卟啉症患者禁用。

2.中成药

(1)大活络丸 成人每次1丸(每丸3.5克),日服1~ 2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祛风散寒、理气除痰、舒筋活络、除湿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品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兴奋骨骼肌及抗炎等作用。

(2)清开灵胶囊 成人每次2~ 4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本品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效。主治风袭筋脉型(面肌痉挛)。久病体虚出现腹泻的患者慎用。

(3)抗病毒口服液 成人每次10毫升,每日2~ 3次,(早餐前和午、晚餐后各服1次),儿童酌减。本品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风袭筋脉型(面肌痉挛)。

(三)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甘草5克,羌活、白芍、桂枝、葛根各15克。

【适应证】风袭筋脉型(面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多见于中青年人的一侧眼睑及面颊突然抽动,拘急不舒,恶风畏寒,但不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液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

【药方2】甘草5克,白芍、蝉蜕、女贞子、石菖蒲各15克,生地20克。

【适应证】阴虚风动型(面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多见于老年人的一侧眼睑及面颊抽动,时发时止,情绪激动时加重,或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药方3】蜈蚣3条,甘草5克,全蝎10克,党参、白芍、川芎各15克,当归、茯苓各20克。

【适应证】血虚风动型(面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多见于体质虚弱者的一侧眼睑及面颊抽动,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四肢倦怠,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4】朱砂、琥珀(冲)各1.5克,甘草6克,山药、白芍、当归、白术、砂仁、木香、茯神、鸡内金、五味子各9克,黄芪、党参、鸡血藤、酸枣仁、柏子仁各15克。伴有头痛者,适量加白芷、蔓荆子;耳鸣者,适量加蝉蜕;恶心呕吐者,适量加竹茹、半夏;头晕者,适量加天麻。

【适应证】各种类型的(面肌痉挛)。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药用半夏者,孕妇慎服。

1.神经干阻滞疗法

包括药物注射疗法和超声波疗法两种。药物注射主要是使用50%乙醇溶液1毫升行皮下神经分支阻滞或茎乳孔面神经干阻滞。但在用此种疗法制止痉挛的同时,又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

2.其他注射疗法

用小剂量肉毒素注射痉挛的面肌,一般在1周后可改善临床症状。

3.敷脐疗法

将天麻、防风、白芷、羌活、荆芥、全蝎(烘干)各等量,碾成细末,临用时先以75%的酒精消毒肚脐窝皮肤,然后趁湿倒入药末,填满脐部,外盖胶布,隔日换药1次,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酌情间断应用。

4.针刺疗法

(1)毫针疗法。选太阳、阳白、四白、下关、颊车、地仓、合谷、外关等穴位,留针20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也可以针刺华佗夹脊穴为主,取两侧胸9~ 12夹脊穴,直刺1寸左右,留针20分钟。然后随证选取患侧攒竹、颧髎、迎香、四白、瞳子髎、地仓及健侧合谷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在针刺面部诸穴时,深度要浅,手法要轻,留针30~ 60分钟。对合谷穴可用强刺激。

(2)水针疗法。选四白、阳白、颊车、足三里等穴位,采用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每次注射1~ 2个穴位,每穴注射0.2~ 0.5毫升药液,隔日注射1次,3~ 5次为1个疗程。

(3)耳针疗法。选目、口、肝、肺、膈、脾、交感等穴位,用王不留行子压迫诸穴,每天3次按压,每次5分钟,每隔3天换对侧穴。

5.手术疗法

可试用后颅窝微血管减压术、面神经分支切断术等。

五、饮食宜忌

(1)宜食用富含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具体名称可参考“面神经麻痹”一节的内容。

(2)可适当食用富含钾质的食物,因为有专家发现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的钾代谢异常有关。富钾食物包括荞麦面粉、玉米、小米、各种绿叶蔬菜、水果、肉类、乳类、食用菌类、土豆、海带、紫菜等。其中绿叶蔬菜中又以菠菜、苋菜、芫荽、大葱、甘蓝(卷心菜)、芹菜、青蒜、莴苣等含量为最多,在各类水果中以香蕉含量为最多。

(3)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吃高糖饮食,少饮酒,不吃粗棉子油。

六、专家提醒

(1)避免疲劳、受凉、精神过度紧张及出汗过多等。


中国医药养生


  面肌抽搐是脸部不停地抽动是面肌痉挛的症状。面肌痉挛是指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抽动,一般单侧发病,不痛也不痒。起病多为以眼带面。起病初,并不一定是整个面部抽动,多是由眼部肌肉开始抽动。随着病情发展,面部肌肉抽动,口角肌肉也抽动,最后才是一侧脸抽动。伴随的症状有视力下降、耳鸣、口角歪斜等。

  这种病光在脸上花工夫,是抓不到根本的。因为,面肌痉挛的根源并不在脸上,而在神经。面神经过度兴奋,它所指挥的肌肉如面部肌肉、眼部肌肉等就会不停地抽动。导致面神经过度兴奋的原因,有血管压迫、肿瘤、脑血管疾病、炎症等。其中,90%以上的面肌痉挛是由血管压迫神经引起的,又称原发性面肌痉挛。通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技术(MRI),不用打造影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面神经及周围血管,从而判断确切的病因,指导治疗。


神经内科知识网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

起病多以眼睑间歇性轻微跳动开始,逐渐发展到口角的半边面部抽搐,以精神紧张、激动或劳累后明显,可表现为闭眼、口角歪斜,严重者睁眼困难。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和女性。

为什么会面肌痉挛?

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使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引起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伪突触形成,发生“短路”,引起面肌痉挛。

其次,可能是肿瘤或其他占位压迫面神经导致面部痉挛。

目前针对面肌痉挛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及神经血管减压手术。

神经血管减压术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它是通过在耳后发际内的切口,在显微镜下将血管用特殊材料垫开以达到治疗目的,是唯一真正有效的治疗方式。



湖南医聊


面肌痉挛也被称为面肌抽搐,是无自主形式的肌肉跳动。最常见的就是眼皮跳,也就是俗说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现象,这也是最初的症状,一般很少人会去注意。

该疾病主要的原因就是神经的因素,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由脑神经中枢进行支配,人脑中除了神经以外还有非常多的血管,正常的情况下就是各司其职,当脑颅血管出现障碍,妨碍到了正常的面部神经,使神经受到损伤,神经无法正常的支配面部肌肉,就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随着长时间病情的不断加重,大部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的症状。


北京耳鼻喉医生戴海江


疲倦,紧张,等因素引起的面部表情肌肉群自主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