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銀髮縫紉組”,三年幫居民省了5萬元

門頭溝“銀髮縫紉組”,三年幫居民省了5萬元

對於90後、00後來說,縫紉機只是存在於爸媽口中、小學課本上的老物件。別說操作,就是實物也很少見。可是,在門頭溝區城子街道橋東社區,有一群老人卻天天踏著縫紉機,抽空就給街坊們縫被單、籤褲邊、做衣服……一干就是三年多。久而久之,大夥送了她們一個響亮的名字“銀髮縫紉組”。

別看這11位阿姨平均年齡超過65歲,幹起活來不輸年輕人。三年來,義務為社區居民縫補、製作衣服4000餘件,節省費用達5萬元。身為組長的老黨員呂世蘭說,只要身體允許,她將帶領姐妹們把“銀髮縫紉組”堅持下去,使其成為門頭溝的一張“名片”。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更好地為社區服務。

每週三是“法定”工作日

在家“貓著”是很多老年人入冬後的選擇,可每週三不到9點,城子街道辦事處門外就會排起十幾人的隊伍。有的手裡拎著袋子,有的懷裡抱著枕頭,還有拿著三四條牛仔褲來的。

“每週三都是縫紉組集中服務的日子,所以我們大夥才早早來排隊,都三年多了。”社區居民張文華從口袋裡掏出兩塊布料告訴記者,她今天就是來找縫紉組做抱枕套的。

一樓活動室就是縫紉組的“作坊”,門口擺著一張桌子,兩位組員正在記錄“顧客”們的需求,以便接單準確無誤。

“您這兩塊布要做幾個抱枕套?什麼尺寸?我看大的能做倆,小的能做四個。”兼顧前臺和操作間的呂世蘭接過布料,平鋪在一張大桌上,拿出皮尺進行測量。只見她在量好的地方畫上標記,讓身邊的左代弟按住布料一頭,抄起剪子就開始“下刀”。

“呂姐,您幹起活來真利索,您看能做幾個就是幾個,家裡都喜歡咱們縫紉組做的東西,比外面買的還好看。”張文華說。

就在張文華和呂世蘭聊天這會兒工夫,操作間裡的縫紉機、電動縫紉機和籤邊機傳來“嗒嗒嗒”的聲音,一條條褲子被不斷輸送到組員們手中,伴隨著腳踏板和機器的“和絃”。它們從組員手中一過,毛茬兒不見了,豁口也消失了。

這11位阿姨平均年齡已經超過65歲了,大多數都是一頭銀髮。為什麼要成立縫紉組呢?原來,這都源於三年前社區居民議事會上的一句話。呂世蘭說,當時社區計劃成立幾支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鄰里之間互幫互助作用。

“咱是黨員,得帶頭響應,我平時又喜歡縫紉,認識好幾位志同道合的姐妹,沒多想就應了這個差事。”呂世蘭領了任務後,趕緊到幾位老姐妹家上門求賢,沒過三天就拉起了隊伍,還專門邀請曾經在鞋廠工作、善於使用電動縫紉機和籤邊機的周麗萍入隊。

三年來,每個週三都成了“銀髮縫紉組”的“法定”工作日,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呂世蘭和姐妹們堅持不遲到、不早退。

門頭溝“銀髮縫紉組”,三年幫居民省了5萬元

為社區姐妹“私人訂製”旗袍

縫紉組裡近一半組員都是黨員,除了每週三到社區“接單”外,如何能夠更好地為社區百姓服務成了呂世蘭經常琢磨的問題。一次,在和孩子們聊天過程中,得知“私人訂製”特別流行。於是,她就召集組員們開了個碰頭會。

“很多買的衣服都是樣子貨,老年人得穿個結實美觀,咱們能不能根據大夥的需求,開展定製服裝的活動呢?”一聽組長的建議,平時只“縫縫補補”的阿姨們打開了話匣子。

“我學過設計,一般的服裝都能做。”“我學過裁剪。”“我會打傳統盤扣,可以做裝飾。”三言兩語,隱藏在縫紉組裡的“大師們”紛紛“暴露”。

萬事開頭難,能不能把定製服裝的“業務”推廣開來,組員們心中沒底。而呂世蘭則悄然展開了目標鎖定工作,她要給縫紉組的新創意博個碰頭好。

去年的一次社區歌詠比賽上,呂世蘭發現樂隊指揮張文華情緒不高。作為縫紉組的常客,張文華向呂組長吐起“苦水”。

“我特別想穿一件老年旗袍指揮,顏色別太豔,有點傳統文化符號,可是商店裡定做太貴,網上買的質量沒保障。”張文華的話正中呂世蘭下懷,她順嘴搭音:“咱們縫紉組就能做,您要信得過我們就試試,人工免費,就收原材料費,比商店便宜多了。”

兩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呂世蘭坐車跑到石景山挑選布料,相中了一塊紫色平絨布頭,只花了30元就拿下了。回到社區後,組員們就在操作間忙活起來了。經過一番丈量和裁剪後,旗袍雛形依稀可見。可是呂世蘭翻來覆去地端詳,“怎麼就不美呢?”

看來看去,身邊的石增蘭冒出一句:“旗袍上應該有幾朵花,領口有個盤扣就漂亮了。”“對!”大夥異口同聲。

如今,每次登臺指揮,張文華都會稍微側身,讓旗袍上兩朵藕荷色牡丹花圖案和領口的盤扣充分展示出來:“這就是呂姐給我選的,為了把它們縫出層次和感覺,姐妹們前前後後忙活了一個月。”

穿上“銀髮縫紉組”定製的旗袍,張文華每次都能成為舞臺上的焦點。得到它,張阿姨只花了30元:“真的特別不好意思,可是呂姐她們說什麼只收布料的成本費,真是一心一意為社區居民服務,啥也不圖。”張文華說。

上門為高齡老人送服務

當志願成為習慣,讚譽和感謝紛至沓來。“銀髮縫紉組”的阿姨們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除了每週三按時“上班”和定製服裝不定期“加班”外,她們仍然在思考,如何服務社區更多老人。

“我今年75了,還小呢,社區裡八九十歲的老人很多。”呂世蘭說,一次和社區領導聊天時,她瞭解到一位叫張果梅的八旬老人衣服很難及時更換,破了舊了也只能將就穿。為什麼不到縫紉組去呢?原來是因為腿腳不便。

“咱們不能只在居委會的活動室裡等著群眾上門,還得向前一步,走到那些身體不好,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身邊去。”呂世蘭的建議立刻得到組員們的響應,她們隨即細分小組,拿著從社區要來的資料一戶一戶地對照,敲開了二十多戶高齡、孤寡老人的門。

去年年底,“銀髮縫紉組”還發起了給社區80歲以上老人趕製馬甲的活動,在社工們的幫助下,今年元旦,80多件嶄新厚實的馬甲按時送到了高齡老人手中,不少人在接過馬甲的一刻流下激動的淚水。

“這是縫紉組對社區的承諾,也是我們幾位普通黨員對於街坊們的承諾,一定不能食言。”談起三年來縫紉組的點點滴滴,呂世蘭習慣性的朗聲大笑,把功勞都歸於社區的支持和組員們的熱情。

未來該如何做,11位阿姨坦言只要能幹得動,就會一直堅持。看著阿姨們頭上的銀髮越來越多,社區領導建議呂世蘭考慮一下招新的事。對此,呂組長持開放態度:“只要有人報名,我們就先按照預備組員培養,正式組員退下一個就頂上一個,保持縫紉組始終活力滿滿。”雖然已經佈滿銀髮,呂世蘭覺得縫紉組正年輕。

本報記者張驁 攝影王海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