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女人VS高级女人:分别是如何撩男人的?

1

用低级和高级来区分女性,少不了要被某些人诟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文字冲突,解释一下高级和低级的概念。

低级,指与高级相对简单的,原始的,较弱的存在。这里是等级上的客观区分。

世间万物都能用等级排列,虽然都是车,但低档轿车和高档轿车不一样。虽然都是动物,但熊猫和野猫也不一样。纵然整体属性在同一个领域,但等级的必然化让万物都分了个三六九等。

今天的主题起源于一封来信——

你好。关注你的时间不短了,犹豫再三,决定给你写信,说一说我目前遇到的困惑。

我是一个清醒又果敢的女人,生在一个穷困的家庭。从我出身社会开始,就不是傻白甜。我知道人在江湖,不能太过诚实。

两面三刀的虚伪是通行证,八面玲珑的圆滑是敲门砖。我接受自己为了生存而卑劣,为了成功而捷径。

身边的人都说,我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惹的女人。

不可否认,这样的我的确挣脱出了原有的环境,走入了另一个与从前相比更富有广阔的局面。我有很大的野心与欲望,也不断用各种合法的方式在进行满足。

客观来讲,我的个人能力并不算强,只能通过人际谋划来弥补。男人,同事,上司……一切可以作为跳板的人事物,我都会不择手段。没有太多的优柔寡断,感情用事。

我明晃晃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可现在遇到难题了。

进入一个更富有更广阔的局面后,我玩转不动了。那些套路,心机,手段,大多都失效了。久而久之,我似乎成了成一个被圈子绝缘的人。

大家都不愿意与我发生过多的交集,就算偶尔有点,也只是点头之交罢了。再想深入,难上加难。

我始终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是我对人心的把控不如从前了吗?

半年前遇到一个十分优质的青年才俊,不仅富有还博学多才,我很想借他的势。如果能成为我的男朋友,那最好不过。

撩了大半年,该用的手段没少用。不论是色的美丽,还是利的价值,以及性情和智慧的魅力……都有展示,他就是无动于衷。但我知道,他不是同性或无能。

以我对男人的了解,这很反常。我知道怎么对付有钱的男人,也知道人性的弱点,一一对他进行下套,可他竟然能一一化解。难道人性真的经得起诱惑吗?

我很困惑,为什么进入更高层面后,各方面我都寸步难行?

2

答:

当事人的问题,是我一直想要写的一些观点。借着她的来信,浅谈一二。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文中的女性,或许有些人认可崇拜,有些人唾弃贬低。我只能说,她是一种现象,不是一个个体。

在当今社会,的确需要一定的手段与心计,可这两者怎么用,其实是有乾坤的。

遇神杀神的女性,总给人一种牛掰的感觉,她们不圣母心,不傻白甜,活得果敢又清醒,所以被捧得很高,但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生存现象其实是一知半解。

回到当事人的问题,说几点——

第一:

虽然你没有明说如何两面三刀的虚伪,八面玲珑的圆滑,如何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但这几类特质,稍微想一想心里也大概有个数。

它们的确让你挣脱出原有的环境,走入了一个更富有广阔的局面。可现在,它们失效了,为什么?你对等级没有概念。

曾经你在底层,看似现在到了另一个高层,但其实你还在底层,说这个不是在埋汰当事人哦。

每一个等级都有它特定的生存方式,你最开始用的是底层的生存逻辑,类似于:无毒不丈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三句话的本意并不是现在人口相传的利己意思,但在这篇文章里,就按照这样理解。

某些影视剧里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镜头:一群在底层挣扎的人,面对一大堆食物,更能展现出暴力与狠辣。他们撕咬,踩踏,眼睛里没有他人,只有食物。

心中的念头原始而简单:我不争不抢不狠,就会饿肚子。在这种环境下,谁还顾得上谁?

上海滩都看过吧,小混混得从狠角色开始混才有出路,这是底层的潜规则。

这种利己的心智,的确可以让你在底层如鱼得水,用着入门级的手段与心计,斩获着底层的利益。

不是你手段高明,而是对付那个层面的环境本就不需要太牛掰的谋略。底层等于心智,能力,格局,认知……上的匮乏。也就是说,赢小学生不需要太费力。

当事人抢到食物了,实现了一个阶段的个人目标。现在你进入了更广阔的圈子,却寸步难行,因为底层的逻辑不一定适用于上层。

进入新的等级后,你并没有做复盘,且重新去学习更高一层的生存之道。用着小学生的题,去套路着大学生,失败是必然的。

那些人指不定也是从下层爬上来的,你八面玲珑两面三刀背后的动机与目的,谁不懂?

你的生存认知有点定格了,最怕的就是人在底层时过早的形成自己的生存之道,三观认知,情感定义。

人生是一个不断撕裂重塑,再撕裂重塑的过程。

坦白说,在上层阶段,从来不觉得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就算厉害,大家早过了血淋淋讨饭吃的阶段。底层在争夺,上层在合作,这就是区别。

3

第二:

你对人心,一知半解,你对人性,浅触皮毛。

在底层时,你所表现出来的功利与野心都是赤luoluo的,明晃晃的。可都进入另一高层了,你怎么就不知道把衣服穿上呢?

不可否认,攻击欲望的确可以虏获人心。可你要觉得这一招对谁都有用,那其实你不了解人性,甚至你还不了解心智。

底层和上层有个明显的差别,虽然都不愿意做待宰羔羊,可底层却很难意识到自己是羔羊,他们都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守好一方小天地,与世无争就安然无恙了。

上层随时都有自己会成为待宰羔羊的觉悟,在利益链里,他们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而是当作食物。只有意识到自己是食物,你才能避免被吞噬的命运。

底层没有意识到,所以被你收割了。可上层不傻,他们能意识到,于是你那些手段,付之东流。

人性可以释放欲望,也能收缩欲望。你跟一个嫩头青说手里有大项目,只要利益够诱人,他们很容易上当。可你跟上层说的利益更更诱惑,他们也许无动于衷。

这是心智在设置屏障,进行筛选。

为什么有些人八面玲珑,情商一流,面面俱到,但就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呢?因为对方从他身上看到的坏处比好处多。

哪怕你并不是什么烂人,只是对方主观意识上判断错误,你同样会失去人心。你以为博弈是在博什么?就是在博他人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道理。

一个人,越往上走,越应该注重社会形象与个人风评,也越应该重新洗牌真诚与虚伪,狡猾与实在的比例。

请大家一定要相信,一个彻头彻尾都以利为主的人,只是阶段性的赢家,但坐不稳长久的交椅。

全局都用虚伪与圆滑去维系关系,哪怕有利益加持,若遇到点暴风雨,你很容易树倒猢狲散——因为你没有人格魅力。

在现实的大环境下,钱、权、利、名,占了上风,人格魅力却成了很多人都忽略的领域。

你没有收敛自己的功利,还是底层的那副姿态,等于不打自招:我重利轻人。

4

第三:

你认识一个优质富有的男人,还博学多才,你想拿下,展示了色的美,利的价值,性格与智慧的魅力……但对方不买账。

你觉得对男人很了解,也有对付有钱人的经历。你知道人性的弱点,也用在他身上了,可没成功。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若怀疑的确有点伤人,从魅力上去否定一个女性是很残忍的事情。

所以,我信你有魅力,也信你找准了他的弱点,但我否定你的个人高度。

很多人真的不懂人性,一提到这个,总是联想到肤浅,庸俗,贪念,恶毒,现实……等领域。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太片面了,经得起考验也是一种人性。

什么是人性?好坏、高低、深浅,真假,复杂简单,不变善变,贪与不贪……还包括这些特质的灰色领域,整体汇总。

可事实上,我们都在考验人性的最低处,却很少去挑战它的最高处。所以大多数人看见了人性的灰暗,却不曾见到它的光明。

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攻陷一个人,的确具有操作性。但前提,这个人是否有克服人性弱点的能耐?

不是每个人都不能克服,毕竟那只是弱点,不是死穴。你的高度决定你看不到弱点背后,这群精神足够饱满的人,对于劣根的自控力。

当对方的人性弱点不能成为被攻克的渠道时,你去共鸣他们人性的最高处,一样有机率拿下对方。

人性的最高处,往往与世俗没有太大的关系(不接受任何反驳)。放眼一看,里面全是善良,奉献,真心,带着尊重的怜悯,包含诚意的同情……

世俗化的需求,例如金钱,名利,地位……其实分布在人性的低处与中端,这是高等生物与生俱来的排序与分区。

一个再功利的人,也会为一些伟大无私的行为,鼓掌叫好,感动流泪,因为那些行为共鸣了他人性最高点里的特质。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讲犹太人的发家史。一个犹太人要做生意,他想跟富豪合作,但富豪凭什么理他?他去共鸣了对方人性的最高处。

富豪是个慈善家,经常帮助穷人。这个犹太人也学习着真心帮助穷人,久而久之,富豪觉得他们是一类人,都有悲悯之心。犹太人还没提合作,富豪主动拿出了合约。

猎物高端人群,女性真的别用对付屌丝的那一套把戏去布局。

漂亮的女人,没有必要去展示美丽。不管你展示与否,他都能看见。有利益的关系,没有必要额外标注利益,对方只要不是傻子,也能摸得到。

至于性格和智慧,这些东西一旦刻意化,那就显得不那么性格和智慧了,平添俗气。

也不怕被大家骂,坦白说,偶尔我看到一些女性如何色诱男人,全程装疯卖傻,示弱发嗲,沾沾自喜自以为手段过硬的文章——都会失笑,一股子村花的既视感,格局太小了!

基本可以确定,撩的男人也不怎么样!

5

我个人是信奉权谋之术的,还写过不少。

但每一次我都强调,那只是辅助、辅助、辅助,不是王牌。

什么是王牌?个人能力吗?不是。个人品质吗?也不是。它们都是辅助,人生没有王牌。这里辅助一点,那里辅助一点,最终汇集到一起,成为你!

作为女性,的确不能傻白甜,必要的心机手段,一定得有。但你若把套路抬到不属于它该有的位置与高度,看似是顺势而为的远见,其实是井底之蛙的表现。

我之前就提过,用利益维系关系,用情感维系人心。古时候高高在上的君王都还要礼贤下士,更何况你?

由始至终,无情无义,不择手段,任何一个想要大获全胜的人都不会认可。

你要但凡懂点人性,也知道情感是必要的付出。你以为我写文章,只是冷冰冰地敲键盘,没有对读者倾注感情吗?

很多人用现实去反驳情感,觉得后者毫无必要。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现实环境中,但现实不等于真相。

我在想,人生或许根本不存在真相的概念,它不过是我们遐想出来的。当你看到一个层面的真相后,又会被更高层面的真相所迷惑,周而复始……

何为真相?真相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