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場比賽正月初六晚上落下了帷幕。經過前兩場比賽的初步適應,主持人龍洋的表現越來越好,可以說漸入佳境。無論是她說的那段以青春為主題的開場白,還是與選手、嘉賓的互動,都越來越順暢、越來越有詩詞的韻味。雖然龍洋對詩詞的運用與解讀和董卿相比稍顯遜色,但這位青春靚麗、笑靨迷人的主持人也是自成一格,她的颱風落落大方,很有年輕人的朝氣,而她的反應也很敏捷。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舉一個例子來說。當點評嘉賓王立群老師在解釋卓文君《白頭吟》中的名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時,與李行亮的歌曲《願得一人心》做了對比,指出了“一心人”與“一人心”看似只是字的位置的變動,但實際上二者所表達的內涵卻截然不同。王老師解釋說,“一心人”強調的是“一心”,因為“你的一心跟我的真心才能夠相配,這是愛情‘潔癖’者的標配”。王老師的話語剛落,主持人龍洋便立刻接話“愛情只能允許‘潔癖’”。這個回應可以說相當的妙,既呼應了王老師的觀點,又闡釋了愛情的內涵。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龍洋的反應能力和領悟能力都很不錯,只是很多人先入為主地更喜歡董卿,才會對龍洋抱有一定的偏見。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第三場的比賽非常地精彩,尤其是第三部分彭敏和向芝誼的擂主爭霸賽,更是緊張又激烈。和第二場比賽一樣,彭敏又是棋逢對手,遇到了勁敵。來自北大的博士生向芝誼不僅詩詞功底深厚,更是十分的沉穩,給彭敏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不過,三次參賽的彭敏頂住了壓力,笑到了最後,守住了擂主的位置,成為三場擂主。但是,向芝誼的實力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最後一道逆向思維題向芝誼能夠搶先按鍵,就會鎖定勝局,只可惜她慢了一步。所以,向芝誼並不是敗在實力不濟上,而是手速不夠快。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彭敏在第三場比賽中再次蟬聯擂主之位,足見其實力之強。但第三場的比賽,表現最好、最亮眼的選手卻不是彭敏,而是9歲的1號選手吳雨曼。吳雨曼這位小選手著實不簡單,小小年紀便有大將之風,站在舞臺上的她沉著冷靜、處變不驚,即便在攻擂資格爭奪賽中面對北大博士生向芝誼的挑戰,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亂。只是一個9歲的小學生,詩詞的積累再怎麼深厚,也不能和一個北大的博士生相其並論,所以在單字飛花令和組合飛花令兩輪的比拼中,吳雨曼與向芝誼在詩詞儲備上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最終,9歲的小學生吳雨曼輸給了北大博士生向芝誼。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吳雨曼是第一個出場的選手,她答滿了5道題,獲得了153分的高分,取得了攻擂資格。與其他3位上場選手相比,她抽到的3號題相對偏難,所以才獲得了全場最高分。通過吳雨曼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年僅9歲的小選手不只是會背詩,更是對詩詞的內涵及作者的事蹟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即使是她不會的題目,她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聯繫題目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綜合判斷。這對於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難怪王立群老師和蒙曼老師會齊誇吳雨曼“很厲害”“很棒”。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吳雨曼有兩個表現亮眼的地方,一個是在“劃去錯誤項”的題目中,她先是準確地劃去了錯誤的一項,繼而念出了整首詩(崔郊的《贈去婢》),然後又說出了詩人崔郊和婢女相愛的一些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她在背詩之餘還掌握了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另一個是在“對號入座題”的答題過程中,吳雨曼不僅把梅、竹、松與對應的詩句連線成功,還用自己的語言翻譯了“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後始青蔥”的詩句,其通俗的表達可以說抓住了這句詩的內涵。但精彩的還在後面,就是蒙曼老師總結梅、竹、松的特點時,吳雨曼不假思索地答出了竹子“有氣節”和“虛懷若谷”(虛心)的特點,讓蒙曼老師感嘆她總結得太對了,於是送給了吳雨曼兩句詩“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宋】徐庭筠的《詠竹》)。

中國詩詞大會:龍洋漸入佳境,彭敏三奪擂主,9歲的選手表現亮眼

9歲的吳雨曼年齡雖小,實力卻不小,她在眾目睽睽之下的那種淡定與坦然遠超其年齡。看來,有著很好的詩詞積澱的孩子不僅知識多了,連待人接物的能力都更勝一籌了,這應該是就是詩詞陶冶的結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