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致敬武魂的小说,书名来自盛唐

雪漠:我想写出他们的生活和疼痛陈晓明:把日常生活写得震撼人心,这是雪漠的擅长张贤明:致敬武魂,提振民族精神,这是文学担当陈彦瑾:《凉州词》不但致敬武魂,也致敬民族精神

这部致敬武魂的小说,书名来自盛唐

谈及《凉州词》的阅读价值,责任编辑陈彦瑾说——

《凉州词》很好看,不仅因为它写武林。我觉得它的好是没有棱角、没有锋芒、没有个性的好。雪漠老师写的时候舍弃了技巧,纯粹用他精湛的写实功夫来写武林世界,结果他写出了一部饱满圆熟的作品,就像一个功夫已成的武林大德,胸中卧虎藏龙,脸上却一派沧桑宁静。这部小说的精彩藏在平易质朴的叙述背后,读它不需要门槛,谁都能读进去,谁都喜欢。今天的活动其实也是《凉州词》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刚刚出版,不到一个月就加印了,在当当网冲到了总榜第六名小说榜第二名,说明读者真的喜欢。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部小说的阅读价值,我觉得首先一点,在泛娱乐化的环境下,在丧文化流行、颜值崇拜、审美日益趋向纤美阴柔的环境下,读《凉州词》这样的小说,你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雄浑苍劲之风的审美冲击。就像被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包围的人,忽然读到一首盛唐边塞诗,它们完全是两种审美风格。

当然,我们允许多元审美,但一个时期流行的审美,必然折射这一时期民族的精神状态。文学也一样。文学记录民族的心路历程,塑造民族的精神品性。所以,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宗白华先生说,文学是民族的表征。盛唐边塞诗折射的民族精神,包括忧患意识、报国情怀、建功立业,匹夫有责的担当和自信昂扬、刚健有为等,构成了盛唐气象的重要品格。用今天的话题说,盛唐边塞诗是有武魂的,它有雄浑强劲的武魂。

雪漠老师来自凉州,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来自盛唐。《凉州词》是盛唐流行的边塞诗曲牌名,像孟浩然、王之涣、王翰等很多诗人都写过《凉州词》,我们熟悉的是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明代张恒的“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西凉就是凉州。

所以,雪漠老师以《凉州词》为书名,我觉得他不但致敬武魂,也在致敬一种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很需要《凉州词》这样一部致敬武魂、致敬民族精神的长篇小说,来提振我们的民族精神。

张岱年先生说,中国的民族精神凝结于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凉州词》通过对中国民间武人的书写和对武魂的呼唤,让我们看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我想,这是雪漠老师说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武魂”的真义所在,也是我们读这部小说的最大收获。

这部致敬武魂的小说,书名来自盛唐

访谈结束前,雪漠带领现场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读者朋友,用唐音演唱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红沙发”访谈形式亮相的《凉州词》新书发布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这部致敬武魂的小说,书名来自盛唐

曾翻译雪漠《大漠祭》的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从美国发来短评说:《凉州词》是一本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说,既有雪漠一贯淳朴的写作风格,也再次体现他擅长的人物描述。这部小说打动我的,是那一方厚重土地上的一群中国人,他们是武林高手,也是凉州城里的寻常百姓,他们的平凡和传奇里,都有着厚重的民族魂。雪漠真是个会说故事的人。这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小说,千万别错过了!

这部致敬武魂的小说,书名来自盛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