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难对付还是光绪朝的慈禧太后难对付?

我叫亚索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说明白了:多尔衮有对手吗?慈禧有对手吗?

答案是多尔衮有对手,是姜瓖。多尔衮死于姜瓖系列战争中——距姜瓖本人死亡不过一年,而姜瓖之乱长达十年。

而慈禧太后没有对手,数十年掌控大清朝政。

结论:多尔衮真不算啥。





梦香寒冰


这个还真不好说,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政治局势不同,身边的对手水平不同,还要看是处于什么角色的人来对付他们,是同种群(内部)的人?还是当时的明朝(外部)的人?这些都要分清楚。就性格来说,他们都足够多疑、阴狠,都对权力有很强的控制力和控制欲望,但是多尔衮性格里面有恃功而骄、目空一切的弱点,也许要更好对付一点点。

但是,多尔衮只能从内部的人来对付他才有机会,而慈禧如果从外部来对付,会比较容易。

大概可以说假如是明朝(外部)的人来对付他们的话,单就军事和政治水平来说,我认为必须是多尔衮要难对付一些,对于满清来说,多尔衮绝对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慈禧只不过是靠卖弄机巧获得了咸丰的信任,又靠手腕窃取了政治地位,总体上还是那个几十年听不见皇子哭的晚清皇室阴盛阳衰,给了她机会。

细究历史,每一个强盛的王朝都必然有一群杰出的精英在领导着这个王朝或者种群,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建国,就因为他们有一群或者几代的精英领导。宋太宗为什么打不下当时的辽国都城大都?因为辽国当时的皇帝和将领都是足够英明又勇猛的领导者,有他们在,整个族群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可以让对手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甚至是消灭对手、夺取天下。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就属于少数民族族群中少有的杰出精英,他们的政治、军事水平都足以统御四海、征服四方。单就多尔衮来说,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主要功绩如下。

军事上:大杀四方,折服群雄。

1628年,16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首次出证蒙古察哈尔部,破敌。

1629年,多尔衮随皇太极进攻明朝边塞,攻下汉儿庄,败明朝增援军队。

1630年,多尔衮率军攻打北京班师回朝途中,大败明军。

1635年,率军进攻蒙古察哈尔部,成功招降察哈尔部,获得元朝传国玉玺,进献皇太极。

1638年,奉命南征,共攻陷城池36座,招降6座,克敌17阵,俘获人畜26万,杀明朝霍霍有名的大将卢象升。

1641年至1642年,发动松锦决战,大败明军,从此明朝北方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降洪承畴、祖大寿等明军将领。

政治上:多措并举,夯实基础。

一方面,定都北京。

打下北京后,基于一统中原、雄霸九州和退可出关外的战略考虑,在多尔衮的力主下,满清迁都北京。

另一方面,举贤任能,重用明吏。

在他的举荐下,并且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人都得到重用,使得这些人对清廷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在一纵明吏的努力下,清廷以高效地实现了收拾民心、稳定统治的目的。

再一方面,革新制度,承袭明制。

不得不承认,在治国理政方面,汉人确实要高人一等。这一点,多尔衮是有充分的认识的,在中央机构设置上,他保留明朝的六部,用以处理政务等需要。

再一方面,拥立幼主,权倾天下。

一个政治家之所以称为政治家,就是因为政治家在政治利益面前足够的清醒,在没机会的时候隐忍不发、等待机会,在有机会的时候稳准狠,一击得手。历史上,对于群龙无首又政治不稳定的皇室来说,在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上,往往都是有决定权的一个或者几个人决定新的皇位继承人人选,对于真正的实际最高掌权者来说,他们往往是自己成为新的皇帝(如司马炎、杨坚等),对于实力尚不足以自己上位又大权在握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从政治对手以外的第三人中选择皇帝人选,进一步把大权握在手中,这就是政治家的清醒。多尔衮就是属于后者,所以他选择了立顺治为新的皇帝,并自立为摄政王。

在成为摄政王之后,多尔衮的权势日益强大,几乎享有了和和皇帝一样的礼仪,并且把国家大事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顺治成了他的傀儡。

多尔衮的最终结局:英年早逝。

1650年12月,多尔衮死亡。对于满清来说,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明朝老百姓来说,他就是实实在在地刽子手,正是在他的命令下,满清军队对明朝百姓开始了一次次惨无人道的屠杀。

或许是天妒英才,或许多尔衮还算不上最优秀的政治家,他不懂得盛极而衰的道理,不懂得明哲保身、收敛光芒,直到最后获得最高权力。他这样的人,从外部几乎是打不败的,你想对付也对付不了,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英年早逝或许正是被从内部“对付”的结果。

至于慈禧太后,对内部人阴狠,对外部卑躬屈膝,所处的时期满清国力已经大幅下滑,从外部发力对付她还是比较容易的。


铁匠波波


顺治能够以皇太极(清太宗)第九子的身份登基称帝,完全是一场历史的偶然巧合,是多尔衮和豪格两人争夺皇位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从懂事起,顺治就完全生活在一种和平民的儿子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最使福临伤心的是:在睿王多尔衮摄政期间,《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多尔衮摄政长达七年,也就是说,顺治从六岁到十四岁未亲政之前,每隔几个月多尔衮才允许福临见一次隔几墙之遥的亲生母亲,人间还有比这更摧残人心,冷酷无情吗?因此,顺治视乳母(乳娘)李氏如同亲生母亲,感情十分挚厚,甚至超过其生母孝庄皇太后。而对于给他带来痛苦的帝位却看得很轻,对自己的帝位十分反感。顺治的童年生活,就在这缺少母爱,缺少温暖,更无儿童天真活泼,天然情趣可言。冷酷刻板的宫廷生活悄悄逝去。这种儿童时期所蒙受的巨大心理剑伤,是终生也无法弥合的。随着顺治帝年龄增长,多尔衮的地位日益强烈地受到潜在威胁!!多尔衮不得不甚一日地加强对皇帝的控制。多尔衮辅政不久,便借故将政敌豪格和济尔哈郎贬下政坛!豪格囚禁而死,其权势已达到《代天摄政》的地步。早在顺治即位之初,多尔衮就采用阻止福临学习的愚味政策,多尔衮企图将少年天子变成无知无识的玩偶以达到自己进取坐上帝位的目的!!顺治还在盛京时,大学士洪承畴进言:皇上满书俱已熟悉,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尽备六经。皇上多学习汉文,学治国之道。但多尔衮大骂洪承畴,一律回绝,不予采纳。后来顺治亲政时回忆道:朕极不幸,五岁时父皇已驾崩,皇太后生朕一身,无人教训,坐失学业。多尔衮薨方始亲政,阅读诸臣奏折,茫然不解,不懂!多尔衮施行愚昧政策只能说明多尔衮自己更加愚昧!他对顺治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恰恰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顺治更快,更坚决地复仇,推翻反对者的列内。亲政之前的顺治帝,除了暗自痛恨这位身材细瘦,一脸虬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不是电视剧的那样高大。)更多的却是恐惧和不安,因为:多尔衮是太上皇了,他是清帝国的实际创造者(注:汤若望词),而且多尔衮随时随地用各种借口和方法废掉福临和孝庄太后。福临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为巩固福临的地位依满族习俗下嫁多尔衮。顺治不能容忍君权旁落,不能容忍傀儡皇帝和情妇母后的屈辱地位。多尔衮一死,顺治立即派人到睿王府将体现权力的玉玺收入大内。一个月余,多尔衮的尸体被挖出来,用根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多尔衮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昔日睿王的党徒们非死即贬,两白旗势力从此大衰。顺治对多尔衮的种种处置方式,完全未有安大清侓例的规定,未按照大清法度规定,而是个人私愤的恣意宣泄,这种情况在他亲政之后多有发生。总之,顺治从即位那一天起,就生活在宫廷斗争的阴影之中,直到死去。正是这种宫闱内廷斗争环境,塑造了他举动《怪异》的性恪。举例说明:首先顺治在婚姻生活上,他以近乎狂暴的态度,践踏他的皇室加给他的传统的政治婚姻,肆无忌惮地追求自己爱之所爱。不如说他是想向一切人说明皇帝的意志至上。顺治十年八月,他不顾满蒙联姻的祖制,不顾满汉群臣的反对,毅然决定废掉蒙古愽尔济吉特氏皇后。顺治十一年,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又为他娶了两位蒙古愽尔济吉特氏姑娘。其一封后,其一封妃。顺治对她们极其冷淡,致使二人苦守一世空房,无一子嗣。与之同时,他却无视:后妃之选,例不得及汉人的旧制,爱上了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接着,又不顾一切地将皇弟愽果尔的福晋董鄂氏抢到手,逼到愽果尔饮恨袍辱,自尽身亡。抢到董鄂氏后,四个月便册立董鄂氏为皇贵妃,而且决意再一次废后,改立董鄂氏为皇后。董鄂氏以死的代价反对福临不慎的行为,当董鄂妃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后,顺治帝先以超出常规的葬礼厚葬董鄂妃后,又做出要剃发出家的举动,这些怪异的行动,仍是他对宫廷斗争不满的一种反射。


茹叔敬


当然是多尔衮了。

两人面对的局势千差万别,多尔衮实际上相当于开国君主。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利用局势,扶立顺治登基,强娶孝庄太后,当上了摄政王。

当时中原,正赶上李自成大顺政权占据北京,崇祯帝自缢,连山海关的吴三桂都打算投靠李自成。

吴三桂老婆家人被搞,想要借助满清势力。多尔衮出面,强拉硬拢,逼的吴三桂剃发易辫,将山海关拱手相让,还为军前驱,与李自成血战。

多尔衮带着十几万清军,干掉了气势如虹的大顺政权,并且巧妙用局势,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平定南方,自己却保持实力,剿灭南明,终有天下。

多尔衮面对的一堆人精,撒泼打滚,还有骄横且实力强劲的吴三桂、鳌拜等人,都被他吃的死死的,可谓人杰,清朝开国,他居功至伟。

慈溪则差太多,前期依靠曾国藩等人平定太平天国,削权、掌国还不错,后期不顾局势,向列强开战,战败后又一蹶不振,致死不过维持局面,还是依靠自己地位高获取,比多尔衮差太多。


安殊意


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难对付还是光绪朝的慈禧太后难对付?

毫无疑问,虽然两个人都凌驾于皇权之上,但是如果想除掉多尔衮会比光绪朝的慈禧太后容易的多。

先看看这两个人是怎么上位的吧!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公元1643年拥立顺治皇帝开始掌权—1650年死,执政7年。

公元1643年皇太极猝死,没有指定继承人。当时皇位最有利的竞争者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他的弟弟多尔衮。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妥协,皇太极6岁的的儿子福林登上皇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

多尔衮很快排斥掉济尔哈朗,他的权势很快煊赫一时。从叔父摄政王变成皇叔父摄政王又变成了皇父摄政王,在他死后顺治皇帝一度给了“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换句话说,多尔衮是争夺皇位失败,自己做了摄政王,最终死后捞了一个“皇帝”的名号。

而慈禧太后呢!他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身母亲。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继位,为了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咸丰皇帝选择了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作为赞襄大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另外,把“御赏”印章授予他的皇后祜禄氏(慈安太后),把“同道堂”印章授予载淳(由懿贵妃也就是慈禧太后代管)。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在他的老公死后,只是进入了权力中心边缘的位置。很快,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就联手恭亲王奕訢,废掉所谓的“顾命八大臣”,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1873年,同治皇帝大婚后,开始亲政,慈禧太后名义上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病逝,光绪继位,慈禧太后太后再次“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暴卒,慈禧太后独揽大权,直到1908年逝世。

为什么相比慈禧太后,多尔衮对皇权的威胁小的多。

多尔衮因为争取不到足够的支持,在自己争夺皇位无望的情况下,拥立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做了皇帝。而自己做了摄政王,独揽大权。虽然在他的指挥下,清兵顺利入关,并先后击败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南明的弘光政权还有各地的反清力量,基本稳定了局势。

多尔衮掌权后,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功。但是,和历史上的权臣一样,一再地挑战皇权的底线。

其一:打击政敌,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策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同为摄政王的济尔哈朗。结果是,豪格冤死,济尔哈朗靠边站。

其二:妄自尊大。多尔衮不但逼迫皇帝允许他“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不再向皇帝行礼。

其三:多尔衮把皇帝的印信拿到自己家里,让王公大臣到自己府里上班。

其四:自己死去的老妈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封做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还进了太庙。

应该说,多尔衮在顺治皇帝还没有意识到他是威胁的时候就挂掉了,是他的幸运。如果他活的再长一些,那么不排除康熙除鳌拜的局面提前上演。多尔衮权倾一时不假,皇宫里顺治皇帝还未成年,但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皇太后并不是简单角色。在多尔衮死的前一年,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同父同母的兄弟多铎已经病死。而反对他或者对他不满的济尔哈朗等人都还在。

所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孝庄皇太后和顺治皇帝以上临下对付多尔衮并不是很难。

而到了光绪朝,慈禧太后已经是第二次“垂帘听政”。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慈禧太后已经是非常老练的政治家了。尤其是慈安太后死后,朝中已经没有了牵制她的力量。等到光绪皇帝成年亲政以后,慈禧太后已经完全掌控了大清国上上下下。

更需要的指出的是,如果是孝庄和顺治皇帝惩治多尔衮,名正言顺。而光绪帝想要对付慈禧太后,则属于以下犯上,相当于名不正言不顺。


七世猫哥


多尔衮难对付

多尔衮和慈禧都是封建皇权利益的追逐者,也是最高统领着。但他们身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各方面都不同。

先看看慈禧。说白了,慈禧就是清朝腐败极致的产物。为什么会这么形容?首先,清朝末期,腐败是自上而下的。众臣子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人,为自身利益最大化不顾国家存亡的。慈禧能够上位,也是满足了他们诸多利益。但凡有一点儿匹夫有责之心,也不可能让慈禧在位那么长久。自上而下的腐败,导致清朝灭亡,她能有多少能力呢?

咱们再看看多尔衮。大清国的开国元勋,是他哥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足智多谋。可以这么说,大清国从皇太极去世以后开始,一些列巩固政权的措施,都与多尔衮有关。顺治能在诸多夺权对手中取胜,靠的就是多尔衮。入关、定都北京和后期政策制度改革的关键人物都是他,而且当时还有很多政敌。能成为清朝一统天下的关键人物,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是不可能的。

所以,多尔衮完全凭个人实力碾压慈禧!


武文康洋


清室二人物,多尔衮在清初,慈禧在清末。不同时期的俩人物,本身没有可比性,俩人的共同之处大概是揽权吧!我们更欣赏对历史有贡献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


却话巴山


我觉得还是光绪朝的慈禧太后难对付一些。别看慈禧很多方面都比多尔衮差太多了,但是慈禧权谋手段厉害呀。

先看多尔衮,巅峰时期贵为皇父摄政王,几乎与皇帝无异了,但是多尔衮一身亡,仅一个月势力全倒,挫骨扬灰,这是因为在清廷中支持顺治皇帝的比支持多尔衮的人多,掌权的八大旗主,一半朝上都不是多尔衮的势力,就是很多大臣表面上支持多尔衮,那也是出于多尔衮的高压之下,言不由衷而已,关键还有老祖宗孝庄太后挺顺治皇帝。要不然也不会两次多尔衮都没当上皇帝,死后那么快全家被抄。

再看慈禧,从甲申易枢议政王奕䜣被夺权后,慈禧的权力达到顶峰,同样也是与皇帝无异了,这个时期的慈禧,不仅以奕譞为首的宗亲王公臣服于慈禧,就是手握大权的各地封疆大吏也都是慈禧的人,慈禧虽然治国能力不够,但是权谋厉害,朝野上下都是他的人,连恭亲王奕䜣都不是慈禧的对手,再看皇帝光绪有啥,毛都没有,勉强算的话,翁同龢算是光绪的人。

这样的环境下,你看是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难对付,还是光绪朝的慈禧太后难对付?


曹老师xixi


慈禧太后宽容起来很宽容,发起狠来又很残忍。那时候有一个外国女画家来中国,给慈禧画像,慈禧摆一个姿势给她画,很有耐心……吃饭的时候照顾到西方的习惯,也没有让她跪着,站着,而是给她座位让她一起陪着吃。维新派对慈禧多次进行刺杀,慈禧都没有怎么着,晚年还召回流亡各地的维新派。对自己有恩的,慈禧会记下,到时候加倍回报。唯一亏欠的,就是她的亲妹妹,和她的好妹夫。她妹妹,妹夫帮慈禧很多,最后落个亲儿子要和自己分开,最后被毒死。


静夜思160519196


多尔衮是个军事天才,死心塌地扶持孤儿寡母一路入关,坐定天下。他的心中没有野心,只有爱,只想得到爱 ,是个非常单纯的男人,只会为别人牺牲,只会成为别人手中的长橶。而慈禧是个阴毒的女人,她柔弱的躯体了,隐蔵着蛇蝎般的心肠和亿万条毒计,一般人很难逃过她的魔爪,这是她祸害中国半个世纪的根源。

*发光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