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咏梅的诗词让你难以忘怀?

Lovely清幽


中国人爱梅。梅花,它深深的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是梅花开放的土壤。岁寒三友松、竹、梅有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梅,梅花是一种文化,我们已然浸润其中。自古以来,吟咏梅的诗词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概括来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深情的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是思念的梅;“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是昂扬的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励志的梅;“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是坚定的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刚强的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执着的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豪迈的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超逸的梅。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任广东提点刑狱时走水路经过广东梅州,看到沿江河畔的大片梅花,挥笔写下了

“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

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词里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最是让我难以忘怀。


国学园


词,卜算子(咏梅)

峭壁断崖边,

傲骨云中笑。

白雪寒霜蕊正香,

容比骄阳俏。

玉洁素娥姿,

冰质倾城貌。

万朵花开遍野时,

春已随风到。

诗,岁月洪流(七绝)

夕阳残照染江山,

滚滚波涛逝不还。

冰雪压枝梅更盛,

明朝春意漫人间。

梅(七绝)

缕缕幽香随丽影,

东风舞雪叫寒鸦,

今宵伴月江中醉,

拂晓停舟怅落花。

(卜算子,咏梅为答本题目新鲜出炉,写梅下笔便俗?我哪句俗了?今晚买了酒约偶像问一下她这首俗不俗。)








鉴水渔翁


如果仅是忘怀来讲,这我还是得说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了,不仅蕴含了很多情怀,而且读起来气势恢宏。既有英雄的气概,又有美女的柔和。个人觉得,将物、事、人深度融合,才是这首词最精华的地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我国的文人笔下,代表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与品格。表面意思很明显,梅花的精神与美表达已经到位,寒冰也挡不住它的到来,有多美呢,犹如花丛中的春姑娘在微笑,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

除此之外,结合当时的实际国情,表达的意思又不止于此。三年的自然灾害,前苏联领导又想挑起战争,对中国多方面施加压力,可谓内忧外困,而当时的中国国力较弱,经受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之所以会对这首词难以忘怀,与它的写作年代也有关系,由于对当时的情况与环境略有了解,因此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不得不提的就是,陆游那首书咏梅的词,写梅花的精神则更为纯粹。

——END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没长书》可欣赏更多精美图文内容~

没长书


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附:陆游原词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毛主席写这首诗时的形势是,正是帝国主义及其帮凶联合反华最疯狂嚣张的时候,"已是悬崖百丈冰",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了这首词来鼓励大家,要我们坚强勇敢,成为不惧严寒冰雪的梅花。

陆游词说"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在冷落驿外断桥边,梅花孤寂开着,无人过问。看来她是被人遗失而又渴望着人们去重视她的。可是一直没有人去理会她,所以接下去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日暮自伤,更兼雨骤风狂,这种情况如何受得了啊?读到这里,我们只有感到梅花的不幸,同情她的听人摆布。而毛主席的词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风雨没有什么可愁,它把春送走了,隔几个季节飞雪又会把春迎接回来,冰天雪地中,在冻结百丈冰柱的悬崖上,梅花俏丽地开着。这是说梅花既然不怕百丈冰雪,就更不用愁什么风雨了。梅花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坚贞气节。这里的梅花是比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陆游词的下阙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与毛主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无意"是由于畏惧嫉妒,"不争"则并非有所顾忌,而是由于"不屑"。陆游的梅花与群芳对立,"无意争春"是忍让,态度是消沉的。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则是报春唤醒群芬,是积极的。正因为这样,结尾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更显得截然不同。陆游词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歌颂梅花的坚贞不变,写出的只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失败者的形象。而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则写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的形象。梅花是群芳的前辈,毫无独占春光的意思,她要引导百花齐放,那时和大家一起享受春天的快乐。

毛主席的词,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名篇。



夕阳红155908541


冬天,水瘦山寒,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只有梅花不畏严寒,迎朔风而开放。

咏梅的句子很多,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清浅直白的,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高雅文艺的,有林逋的《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怀念家乡的,王维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还有陆游的咏梅言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最难以忘怀的,则是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触景伤情,总是让人柔情寸断。

台阶旁的白梅花像阵阵雪花飘落,拂去了,又落了一身。

归雁已回,却没有带回你的音讯,路途遥远,归梦难成。离别的愁恨像春天的芳草,越走越远越是生得繁密。


我尤其喜欢“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句。

一个人痴痴地立在台阶旁的梅树下发呆,一阵风吹来,洁白的梅花像雪花一般飘飘洒洒而下,落了满头满脸。轻轻地拂去了,一会儿又落了一身。

梅花落尽的时候,春色又深了三分。

悄立梅树下的诗人在想些什么呢?时光已远,只有文字知道。

正是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人生如梦啊,总有一些惆怅的小情绪如落梅,拂了一身还满吧。


夏途途


看到这个题目马上想到的是毛泽东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这首咏梅非常的大气,而且乐观向上,古今所有的咏梅的诗词都没有这首词中的梅花的境界,这首词中的梅花是在悬崖百丈冰的衬托下开放的,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所以词中的百丈冰表现了梅花的铮铮铁骨,花枝俏又表现了梅花的俏丽,即钢又柔。

2、都知道这首诗的另一层含义是:当时中国遭受到了国际上反华浪潮,所以形势很严峻,毛泽东的这首词就是代表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托物言志!

4、这首词很经典,很有志向,在挫折、在困难面前,要奋斗要向上,要奋力打败所有的困难,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摇曳盛开


《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犹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吟梅诗是明清以前最著名的一首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写出梅花孤傲情怀,独立寒冬,不畏霜雪,百花雕零时含笑绽放,占尽了无限风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梅花初放时没有树叶而花蕊稀松浮在水面的影子,一股暗香飘移在月光之下,吟咏了梅花特色,“疏影,暗香”将梅花写活了;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寒冬的飞鸟也被梅花的美丽所吸引而偷着观望,假设冬天如有蝴蝶也会忘情飞午,共享梅花的芳香;

最后两句“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与金尊”写出了梅花对那些富贵人家的傲视,表现不落俗套去追随富贵的高雅品质。

这首咏梅诗使人难以忘怀。


昆仑之柏瞧历史


“世人作梅,下笔便俗”,这是李清照的论断,事实证明,这个论断并不苛刻。咏梅诗虽然多,但写出新意,写出情操,写出心境的不外乎那几首。

王安石《梅》“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巧致情思,淹然如许,堪称绝妙之句。

林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连用两次双声,把梅花的神态勾勒得千般含蓄,万种清幽。

陆放翁《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把梅花的孤洁和人的执念贴合在一起,梅花与我两相似,我与梅花更相同。

李清照《孤雁儿》“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直接别出新意,把梅花和自己的性情和当时的幸福感扣在一起,让人眼前一亮。

辛弃疾《瑞鹤仙》“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失落伤怀,人梅合一,把那种孤独和清冷的感觉和心事融为一体。

其余咏梅诗词,皆是下笔便俗,只能随便挑一些有些小资风格的来博眼球凑数了,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美成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

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蒋捷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黄山谷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放翁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


亦有所思


我和无数朋友一样,每当阅读毛主席他老人家《卜算子.咏梅》词时,总有一股激流在胸间涌动,激动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我喜欢这里的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冰凌百丈,唯她独俏。这是何等顽强的精神!

我喜欢这里的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报春不争春。多么可贵的品格!

我喜欢这里的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她冰晶玉洁,她傲雪凌霜,她淡雅俊俏,等待她的不是一花独秀,更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百花盛开,万丛溢彩,绽蕊吐芳。这又是何等的境界与情怀!

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笔下的梅,她有铮铮傲骨,有俏立雄姿,更有包容天下、凌寒御雪、引领百花的品格、胸襟和气魄!

毛主席他老人家笔下的梅,正是他老人家和我们伟大的党光辉品格和顽强精神的写照。峥嵘岁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意志如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披荊沥胆,百折不挠,探索图强;如今,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经立于世界之林,正以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同世界人民一道,在强国富民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76651703812笑抒心语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点进来看一看,我以为我知道几首,却不知大家已经知道很多,令我佩服直至。我就不想再重复了。

梅花盛开于冬天,所以用它来比作不畏艰难困苦的这种精神,写梅花的诗词都表现出它的这种品质。我不是文人墨客,并不能用高雅或清新脱俗的语句来描绘梅花的独特品质。

有一句描写梅花诗却让我折服,这一辈子都指着它过日子。这句诗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描写出梅花盛开于寒冬,却能散发梅花的芳香。可谓千古绝句,被世人所传颂。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把社会压力比作是严寒,那我们就应该做梅花,不仅能适应生存环境,还能发挥自己的热量。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就会在寒冬中枯萎,更莫说散发出香味来。

所以我们应该像剑一样,只有磨才能成为宝剑。应该像梅花一样,只有在寒冬中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这跟欲成大器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是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