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的经济到底怎么样?

江涣清


经过过去2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第一季度辽宁经济增长率已重回6%已上,达到了6.1%!这说明辽宁经济前进步伐已日渐平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315亿元略多,居大陆省份第14位,增长速度为5.7%。2019年1~5月,辽宁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30.5%。目前全省有高等院校115所,科研场所1700个,有460万技术熟练产业工人!

虽然辽宁的发展还面临一些产业性与结构性的问题,但人均收入、居民人均存款余额、人均寿命、城市化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综合教育水平、体育与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方面辽宁均入围大陆省份前10的位置。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临海的一个省份,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机床、机器人、钢铁、石化等行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中部辽河平原是重要的谷仓!盛产优质大米,辽东的山区林产品丰富,有人参、林蛙、鹿茸、柞蚕等特产!辽西丘陵是著名的杂粮之乡!辽东半岛与辽西丘陵盛产苹果、桃子、梨、樱桃、枣、桃、李、山杏、葡萄等多种水果!6万多平方千米的海洋盛产多种水产品!有海参、黄花鱼、海蛰、黄蚬子等驰名水产品!可以说辽宁是工农业强省!


辽宁省地形

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均出现在辽宁,分别是号称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与秦沈高速铁路。辽宁省铁路营业里程从1949年~2016年一直处于全国前4的位置!至2018年末全省铁路运营线路50余条,营业长度已达6561千米,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高速铁路已建成秦沈、哈大、沈丹、丹大、盘营、沈通、京沈(至承德段),运营长度达2035km,居各省区第一!目前还有赤喀、朝凌等高铁在建,备受关注的沈白高铁今年下半年也将动工兴建……!


辽宁省政区与铁路分布(沈白高铁为待建)

辽宁省高速公路

这就是充满希望的辽宁!


海阔天空218505852


数据真实,没有水分。

别看GDP大连已经远远落后青岛了,但山东挤水后能啥样都不好说,2019年8月,大连市的工业利润反超青岛了。

沈阳市别看GDP就不足6300亿,有很多GDP七八千的,PK其他数据,比如消费税收存款等,都明显落后沈阳。



大长春崛起


老有人拿着自己看不懂的东西玩了命自豪,GDP高都给你了吗?第一看人均,辽宁人均GDP、消费支配、存款各项数据都是领先的。第二回头看产量,辽宁还有一堆不计入统计的军工产值,航母知道是哪产的不?北方战区沈阳管山东知道不?如果给这些计入GDP,随便定价就行,不讲价!辽宁GDP不出意外能领先广东四五个身位吧!出意外也领先这么多!国防第一大,江浙闽粤给外国人裁衣服拧螺丝赚那点小钱,有没有又能影响啥?赚外汇?没有大哥撑腰赚完不得还回去啊?还跟大哥比财力,你们要明白,弟弟始终是弟弟!



天涯以远


地处东北亚经济地带的辽宁省,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国民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全省抓住有利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倾斜发展政策。各个发展阶段,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使之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培育科技含量高的先导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向技术经济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基础产业,为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竖起坚固的后盾,在全省有步骤地实行了“两高一深”(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和发展资源。材料的精深加工)的产业优化发展战略,强化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经过年的改革开放和调整优化,辽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地向积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结构格局发展,使辽宁经济再铸辉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三大产业增长率呈出“两快一慢”的发展趋势。1997年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349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85.4亿元,占13.91%,增长2.38%;第二产业完成1743.9亿元,占49.97%,增长13.41%;第三产业完成1260.8亿元,占36.12%,增长10.03。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二、第三产业增长较.

2、

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带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1997年,辽宁省各产业从业人数为1967.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639.7万人,占32.5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716.7万人,占36.44%;第三产业就业人数610.7万人,占31.04%。

3、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及投资方向的变化、倾斜,使各个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年均增长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比重看,1980年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6.4:68.4:15.2,到1997年调整为13.91:49.97:36.12。二产下降了18.43个百分点,三产增加了近21个百分点。从三个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1953年至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6%,其中三个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比例为2.2:9.9:5.3,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1980年至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三个产业增长比例变为5.3:8:13.4,第三产业增长最快。

4、

第三产业推动力上扬,与第二产业共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借助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得到强劲、迅猛的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辽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13.1%,到1997年上升为36.12%。1978年乃至1985年,是第二产业为主(分别占94.8%和78.8%)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到1997年,已改变为第二产业(占49.97%)和第三产业(占36.12%)为主共同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

5、

第二产业的重心,工业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重工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资产重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对轻工业,由于实行了“六优先”方针,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全省轻工业完成总产值815.2亿元,增长4.9%;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829.7亿元,增长11.9%。在工业产业中,经过调整和优化组合,支柱产业继续得到发展,成为辽宁经济增长的优势。辽宁作为中国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电子为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多,产值高,投资规模大。1997年,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了全省工业产值的一半。

6、

第一产业结构,也从以往的只重视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1997年,全省农、林、牧、副、渔业完成总产值920.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33.6亿元,占47.11%;林、牧、副、渔业完成产值486.88亿元,占52.89%。而在农业中,种植业产值仅为393.71亿元,只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2.77%。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种植业所占比重,种植业已从过去的主导地位下降为从属地位。仅全省的牧业产值(333.1亿元)就已接近于种植业的产值。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辽宁的产业结构开始了战略性调整,正沿着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轨迹发展变化,它必将推动辽宁经济向市场化、高新技术化、国际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重振工业省的雄风。


布艺王的王


主要是辽北的土屯子沈阳拖累了周边城市的发展,也拖累了整个辽宁经济的一蕨不振!可以说土屯子是辽宁没落的根源!


飞啊飞啊1


我们4000多万人已经准备好南下要饭了,反正不管好坏在全国人眼中我们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


御坂10039号


辽宁的GDP是东三省里最稳定的,不像黑吉几十年来上下浮动不定。


微服私访1982


辽宁经济到底咋样,看你在那个朋友圈说呗


东风7666


东北最好的了


了巴奇


辽宁国家财政补贴确实很少,这也是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在东北对比也是非常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