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就是不想購買F35戰機?

張小龍


在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被美國清理出F-35戰鬥機項目之後,作為美國西太平洋重要盟友的日本,竟然也萌發了要擠入F-35戰鬥機供應鏈的想法,不過這一意圖已經被美國明確潑了冷水,美國並不稀罕日本的加入。

有意思的是,日本一心關注的F-35戰鬥機,在歐洲大國德國心目中,卻似乎“一文不值”。德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參與F-35戰鬥機項目,而且時至今日,德國也沒有購買F-35戰鬥機的決定。雖然在德國國內,也存在採購F-35戰鬥機的呼聲,特別是隨著狂風戰鬥機的老化,德國更換新型戰鬥機的需求更為迫切。但即使如此,德國仍沒有表示要購買F-35戰鬥機。

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德國為何敢於如此無視美國的王牌戰機呢?究其原因,首先當然是因為自己有底氣,德國雖然是一個戰敗國,但其軍工科技仍然得到發展,狂風戰鬥機就是英德意三國合作開發的機型,而作為“歐洲三雄”之一的颱風戰鬥機,也是德國參與研發的型號。可見,德國自己本來就有技術,並非一定得選擇F-35戰鬥機。

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德國還和法國合作,對外推出新的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設計模型,這種機型可能將在2040年左右投入使用。由於目前臺風戰鬥機“正值壯年”,因此德國可能考慮由颱風戰鬥機直接過渡到新的六代機,這將導致F-35戰鬥機不再有機會。或許正是受這一原因影響,所以美國媒體在評論法德六代機時顯得不大友好,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認為法德六代機除了更大更扁之外,並無特別之處。

但不管美國如何貶低,法德兩國都是歐洲主流大國,這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軍工技術體系,和德國一樣,法國也不買美國的F-35戰鬥機,現在兩國聯手開發下一代新機型,說明F-35戰鬥機始終都不是兩國優先考慮的菜。美國能夠用F-35戰鬥機影響日本和土耳其,卻無法用F-35戰鬥機影響法德兩國。

在最近,德國還公開拒絕了美國的所謂波斯灣護航聯軍計劃,美國駐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因此再次批評了默克爾政府。但不管美國如何批評,德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出發點。德國不採購F-35戰鬥機,正說明該國有自己的軍備發展計劃,美國的F-35戰鬥機無法吸引德國的興趣。


白虎堂


現在購買F-35的國家是這樣,買了的沒有一個不後悔,沒買到的總想買一點,除8個參與研製國家都買了,買到手裡忒後悔之外,歐洲國家如德國,亞洲國家如韓國和印度,都想琢磨著買點試試,都說差,真地如此嗎?帶著觀望和徘徊的態度,韓國確定購買正在生產,德國和印度心懷猶豫,印度猶豫,是害怕受制,被美國鎖得結實,德國是因為有法國要與其聯合研製五代機,所以這事就算正式拉倒了。不是不想,而是美國一旦把德國牽住,歐洲就會成為滿地都是F-35,政治上要受到極多牽制。所以一款戰機把個歐洲搞得四分五裂,美國不但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博得了政治利益和更多的歐洲話語權。然從F-35這事來說,歐洲與美各具心思,並非鐵板一塊。一為利益,二不願永遠在美國麾下效力,正應了一句話,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雖說距離現實還比較遙遠,但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國家,正在揮起一面自由的旗幟。

▲瘋狂生產。百病纏身,麻煩不斷,依其技術狀態,根本無法服役,這便是任性的美國了,已經生產了400多架,3條生產線日夜開工,馬不停路蹄,起早貪黑地製造,不行也要,顯示了這個世界的瘋狂和迷亂。若問這是怎麼了,一是既然是合作的項目,不要沒用的,世界已進入五代機時代,自研能力又不足,只有被美國綁個結實,跟著感覺走。二是相信美國最強大,就是百病纏身,一定能修好,新飛機總會出毛病,F-35也一樣,帶著迷戀和盲從,以及僥倖心理,相信沒有問題,就是終生殘疾,合著眼也跳了下去。三是身為美國盟友,有埋單付帳的性質,再貴也認了,要在綁定與美國的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四是美國自己都已裝備了200多架,正有最大的廣告效應。是以開足馬力在生產,總有人前赴後繼,為美國的強大埋單。德與法,是工業發達國家,相信憑一己之力,也能造,並且屬於自己的,也是最好的。

▲另起爐灶。F-35在意大利設有生產線,英國、荷蘭、意大利、挪威和土耳其,都買了幾架F-35,面對F-35裝備潮,法國唯有自己打造,才能真正起到分庭抗禮之效,因是高調宣佈,要打造屬於真正屬於歐洲的五代機,計劃雖自遲慢,但也是瞄準了F-35而來的。毛病不斷,狂遭到吐槽,法國不免有乘虛而入的味道,從現在起開始努力,六年以後,即2025年前後即可實現裝備,將“雙風”的事業繼續。在歐洲,現在大約只有法國有自己獨立而厚實的航空工業,因而法國振臂,德國響應,是二國以其實力,正成為歐洲實事上的領導者。只要F-35的病一日不好,高盧雄雞相信,就一定會有國家不斷地參與進來,以真正斷了F-35的後路,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法國斷定,F-35是礙難修得好了呢。

▲扯旗放炮。F-35是很難好了,就連美國自己如今也不敢冒然下手,搞不清到底是哪的毛病,比如F-35C彈射時遭遇起落架的問題,在一般國家看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毛病,改改不就得了,其實涉及到一機三型,更涉及800萬行源代碼,技術及其複雜事,弄得不好,更壞了自己名頭,有病也就將就著用。之對以色列遭遇敘利亞飛行故障,一瘸一拐地飛回去,為避免出現更大問題,美國強令以色列不要再出動。勉強參加了一次實戰,居然如此不堪,這使得多國用起來更是膽顫心驚。英國盲降驚魂,認知到這玩意根本難成氣候,因此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六代機。挪威人發現了F-35的技術後門,只要起飛就會被美國跟蹤到,輿論一片譁然,紛紛責問政府這到底是誰的飛機,其實裝備國家未必不知道美國的技術霸道,無可奈何而已。法國扯旗,盡情一揮,看來這事實實怨不得德國,美國霸道的太久了,尋思更以F-35栓緊他們,現在看未必能如意。


魂舞大漠


德國自從二戰以後,對國防可以說越來越不上心了。因為德國人也不傻,二戰之後的歐洲秩序,已經沒有德國什麼事了。軍事指揮上美國有絕對主導地位,北約的歐洲國家英國法國也都比德國高一頭,權利和義務要對等,既然沒有話語權,德國自然防衛歐洲這個議題自然不怎麼熱心。而且今年來還有像波蘭,羅馬尼亞這類的反俄急先鋒給美國當馬前卒,所以德國人自然可以不用怎麼出力了。反正英國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能保持足夠力量就行唄,德國提供點武器就行了。

所以德國在國防開支上向來不多,近些年聯邦國防軍的規模已經萎縮到12萬人了。至於像F-35這種高端戰鬥機,德國一開始就沒向這個項目上投錢,那麼自然也不在優先供貨名單上;如果不投資,拿貨的單價會非常高。之前說了,德國人對國防根本不怎麼上心,目前德國連現役颱風戰機都沒有幾架能飛起來的了,前一段時間2架德軍的颱風戰機空中撞車雙雙墜毀,讓德軍空中實力瞬間損失50%(因為只有4架能飛起來,其他全都趴窩了)。連臺風戰機維護保養的錢都缺,還談什麼買F-35?

德國有130餘架颱風,前一陣摔了2架,現在還有2架能飛


紙上的宣仔


如果說德國在二戰時期是武備的最高峰,那麼現在的德國軍事就是弱雞般的最低谷,至於F-35戰機這種先進的玩意兒,德國在內心本源上是排斥的。

F-35戰機

二戰的德國用力過猛,東西兩線作戰,最後被團滅。隨後的冷戰50年,德國就是一個兵窩子,北約與華約各陳兵30萬以上,分別駐紮的西德與東德這個“四戰之地”,雙方計劃用戰術核武器來一次互相毀滅性約架。德國本土作為戰爭的所在地,德國民眾無不生活在即將被再一次團滅的恐懼中。

從德國統一後對待軍事發展的態度上來看,德國從二戰的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懼怕戰爭,排斥武力,常年軍事費用不超過GDP的2%(較大一部分還交給了北約),荒廢于軍事與國防建設,把保家衛國的責任交給了仍然駐守在德國的北約手中。從本質上來看,德國是對二戰罪行反省最徹底的國家,完全喪失了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的慾望。

颱風戰機

德國現役軍隊33萬,實現義務兵役制,長期的“奶酪教育”,讓年輕人厭惡戰爭,2/3的適齡青年尋找各種理由逃避兵役。如果採取募兵制,可能更招不到人。部隊訓練準備更是鬆散,拿空軍來說,比較先進的128架“颱風”戰機,常年因為各種問題,能夠升空作戰的經常只有個位數,一度宣傳只有4架保持了戰鬥狀態,被全球媒體傳為笑談。

德軍唯一沒丟的就是軍裝審美觀,德彩的確酷

英國、意大利、挪威等歐洲國家是F-35戰機項目的創始國,一開始就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現在成為首批接裝的歐洲國家。德國一開始就對F-35不敢興趣,時至今日,周邊國家也逐步裝備F-35戰機,德國卻一點也不著急,很少聽聞德國要買F-35的消息。F-35再好,再先進,對於一個心死之國,沒有任何吸引力。

FCAS六代機

關於下一代戰機,德國畫餅充飢,與法國、西班牙合作搞FCAS六代機項目,計劃2040年入役,該計劃的主導國是不甘落後的法國,並不是德國。為了保持歐洲的團結,法國想幹,德國理應跟隨。至於能不能搞出來,一切隨緣,有沒有那玩意兒德國並不在乎。


紅龍軍團長


參考消息原因外媒的消息稱:負責歐洲區域銷售的洛克希德總裁對德國嚴厲批評,指責德國拒絕購買F-35戰鬥機,這位名為喬納森·霍伊爾的負責人指責德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指責所在,它必須拉攏德國這位年軍費過400億美元的北約盟友,假如有了德國的訂單支持,洛克希德生產F-35的業務將會順利得多!就連年軍費僅有100億美元左右的波蘭都在積極購買F-35戰機。因此,喬納森·霍伊爾認為德國有必要購買F-35。

喬納森·霍伊爾還強調,從實用角度來看,聯邦德國很有必要引進F-35替換老舊的狂風戰鬥轟炸機,德國現有85架左右的狂風戰機,它們承擔著戰略核打擊任務,一旦全部退役將使德國失去核能力。眾所周知,從上世紀開始美國與德國簽署了《核共享協議》,這也是德國繼續留在北約內部的主要理由,根據協議將由狂風戰機負責攜帶美國提供的核彈頭,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德國西部小城比歇爾是這些核彈頭集中貯存的地區。一旦失去狂風戰機而又不引進F-35,就等於是自動放棄了核能力,這明顯是德國難以接受的。

但是。德國國防部與美國針鋒相對,強調將從颱風和F-18中選擇下一代戰機取代狂風,不考慮購買F-35戰機!直到2040年之後,用德法聯合研製的FCAS隱身六代機作為空軍主力機型,昂貴的F-35A實在不是德國的選擇,儘管以德國將近3.68萬億美元的GDP,養活幾百架單價過2億美元的F-35A不是問題。遠東的韓國GDP僅有1.53萬億美元仍舊堅持引進40架F-35A,它購買的交貨價格超過了2.1億美元。韓國、日本、土耳其和英國都有自己的隱身戰機計劃,也都在同時引進美製F-35A,外界普遍認為,它們不惜重金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為了獲得隱身四代機的技術資料,為國產型號鋪平道路;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討好美國,變相的交保護費,顯然德國不屑這樣做。

德國通過與法國聯合研發隱身戰機,完全有能力解決問題。法國達索公司擁有深厚的戰鬥機設計功力,最重要的航電設備和發動機都能在歐洲找到供貨商,比如英國羅羅發動機就是F-35的備用型號,其技術水準絲毫不亞於F-35A使用的F-135渦輪風扇發動機;先進航電設備也能通過英國馬可尼公司、法國泰雷茲公司得到解決,完全不需要受制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至於說喬納森·霍伊爾強調的核武器,德國仍然不需要擔心,因為還有法國在!

法國也是核大國,一旦北約不再為德國提供核保護傘,法國也能頂替這個角色!陣風戰機也有特定的型號用於攜帶核彈頭,執行戰術、戰略轟炸任務!同時,達索公司當然也有能力,為德國現役的200多架颱風戰機,升級使用核彈的能力!在退一萬步講!德國似乎並沒有強化核能力的必要,該國正在逐步關停國內的核反應堆,逐步將能源供應轉向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能為德國提供70%以上的能源需求,同時還加強了德國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聯邦德國議會甚至決定在未來幾年進一步降低軍費開支,加強對經濟領域的投入,這樣一來不僅購買F-35顯得很多餘,繼續保持德國部署在比歇爾的核彈頭也不是很重要了!喬納森·霍伊爾的話更多的是擔心洛馬公司的銷售業績,而不是德國的安危。


利刃觀察眼


F35戰機問世後,不少歐洲和中東,亞洲國家就帶著錢跑來瘋狂買,只有法國和德國穩坐釣魚臺。瘋狂買的典型例子就是日本,買了幾十架後覺得不夠,再次下單購買。很多國家都想買,一方面盤算手裡的鈔票夠不夠,另一方面也擔心上美國的當,因此頗感躊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和韓國,自從日本購買了F35戰機,韓國方面就坐不住了,畢竟日韓之間還有爭議島嶼。印度則急需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因此暫時不急於買戰機,想再觀察看看。

其實德國之所以不買,主要是擔心歐洲的地區利益受損,德國的國家安全面臨威脅。F35戰機不僅是一款飛機,它還是一款攪弄局勢的利器。美國作為戰機的出售國,賣給誰,不賣誰,導彈配給多少?這些細節都可以成為美國干預歐洲局勢的手腕,德國和法國顯然對此充滿顧慮。

德國的航空實力暫時不具備獨立研製戰鬥機的能力,但法國具備。法國擁有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達索公司的很多優秀產品在幾十年的歲月裡笑傲國際市場,跟美俄爭買家。法國的不足之處是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技術,在這方面,法國和德國可以聯合開發。目前德國和法國已經達成了共同開發下一代戰機的合作意向,德法將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住歐洲航空技術的名譽。避免歐洲上空出現F35鋪天蓋地的滑稽場景。

說完了技術的獨立性,接著說政治影響力。美國在歐洲的駐軍是相當多的,尤其在德國,美英兩國的駐軍及其相關人員的總數達到了10萬左右。一方面是因為英美對德國不放心,要保持足夠的牽制力。另一方面是德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藉助德國這塊大跳板,美國力量可以延伸到歐洲的大多數地方。法國方面對此是默許的,法國不希望德國強大,同時也擔心美國統治歐洲。所以它同意和德國展開軍事技術合作,各取所需。

再看實際需求,德法更需要一款類似F22的高端制空戰機,而非F35這類多用途飛機。

總體來看,德國需要保持自己的工業技術實力。同時要跟法國抱團,穩住兩國的共同利益,從自身需求出發研究下一代戰機。所以從長遠看,德國不太可能購買F35戰機。


兵說


在眾多歐洲國家都對美國F-35戰機趨之若鶩的時候,歐洲傳統強國德國卻不為所動,始終沒有表示也要引進這種美國人研製的先進五代隱身戰機。實際上,並不是德國不需要五代機,德國空軍目前所操作的戰機大多已經開始老化退役,遠遠不能滿足德國對未來空中戰力的要求。即使如此,德國人依舊沒有低聲下氣去向美國購買哪怕一架F-35戰機。

德國這種拒絕美國F-35戰機的行為,守住了德國自己甚至整個歐洲的最後尊嚴底線。眾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的軍事實力嚴重落後於美國和蘇聯等國家。在歐洲,他們根本無力阻擋抗衡強大的蘇聯,於是只能和美國結成軍事聯盟,用美國的軍事實力來保護自己。也正因此,美國的駐軍在歐洲遍地都是。在防務和軍事上嚴重依賴別的域外國家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德國和法國等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主張歐洲獨立自主的防務。德國和法國都拒絕引入美製F-35戰機,這將避免未來歐洲的上空飛的都是美國飛機這種悲劇的發生。

德國和法國有自己的未來戰機項目,即六代戰機“未來空戰系統”,實際上這一項目還包括西班牙,不過德國和法國是主要參與方。我們都知道,在五代機上歐洲國家表現的真的是很差勁,完全沒有推出任何一架五代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美國、俄羅斯以及東方大國在五代機上進行的如火如荼。既然五代機搞不了,那就直接上馬六代機,這一想法的初衷是想實現彎道超車。究竟能不能實現先不說,起碼這件事已經做起來了。

在前不久的2019年巴黎航展上,德法西聯合研製六代戰機“未來空戰系統”模型閃亮登場,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女防長對“未來空戰系統”(FCAS)模型進行揭幕。德法六代機項目總體上是要超過目前五代機的,比如其具備的無人機僚機能力和深度自主學習等。相信不久的未來,德法聯合的六代機會飛上藍天。

德國拒絕美國F-35戰機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美國人太坑了,或者說F-35項目最終就是一個坑。當初為了成功啟動F-35項目,也為了減輕美國自己的風險成本,美國人在全球找了9個國家為F-35的項目參與國。比如英國、意大利、土耳其以及挪威等國家。為了儘早得到該戰機,以色列及新加坡還特地以“安全合作參與者”的身份參與了該項目。據估計,整個F-35項目的研發費,僅僅研發費用就高達550億美金之多,而這各種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國際合作夥伴。

即便自己花了錢,但技術也不是自己的。美國人雖然把F-35出口了,但最核心的技術還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一旦某個國家想要偷到F-35核心技術,系統立馬會報警並且自毀。為了不洩密,美國人做的也是很絕了。如果一旦出現和美國的不和,那美國立馬不給提供各種保障,到時候飛機都飛不上天。正是這種種不利和弊端才讓德國不願意跳這個火坑,不願意要F-35戰機。


科羅廖夫


德國現役戰鬥機大部分已經老化,急需更新換代來保證其空防安全。f35從作戰效能上完全能夠滿足德國的要求,而德國也能承受得起f35的價格,但為什麼德國就是不買f35戰鬥機,反而需求與法國共同研發第五代戰鬥機?

其主要原因是受德國獨立外交政策的影響。德國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強國,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攪動的世界不得安寧。即使在二戰後德國被擊敗,仍然憑藉其自身實力,在短時間內就恢復了大國地位。因此,德國人都有強烈的大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面對美國在歐洲實行的強權主義和霸權主義,德國人在骨子裡就很反感。近年來,對著德國經濟的強勢崛起,其外交政策的獨立性愈加明顯。在歐盟國家裡面,德國絕對是個另類,德國和俄羅斯的曖昧關係一直飽受美國批評。

默克爾普京的花園會晤

雖然目前德國還稱得上是美國的盟友,但已經難掩其中的裂縫。僅僅去年一年,兩國就在伊核協議、中導條約、北溪2天然氣管道和北約會費等多個方面產生了重大分歧。在這種背景下,德國是絕對不會把本國最重要的防務問題押在特朗普這個不靠譜的美國總統身上。如果,美國和德國真的簽署了f35購買協議,意味著德國將喪失一部分軍事主動權,到時候,一旦兩國關係惡化,美國就有可能撕毀合同,不出售或者減少零件供給和售後服務,在這方面土耳其就有過慘痛的教訓。

因此,痛定思痛,德國決定還是放棄購買美國的f35戰鬥機,轉而尋求與法國合作開發屬於自己的五代戰鬥機。這樣雖然耗資巨大,但卻可以不用看美國臉色,在軍事上也不用擔心受制於人,這才是德國最看重的方面。

而從兩國實力看,德國有錢,法國有技術。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法國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經濟實力雄厚。德法兩國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也很多,法國的工業基礎歐洲無人能出其右,法國的幻影、陣風戰鬥機聞名世界。據悉,現在西班牙也加入到了研發隊伍,再加上後發優勢,相信,三家聯合定能研製出性能不亞於f35的新的五代戰鬥機。


大國縱橫


德國有完整的軍工體糸,有德意法共同研究的狂風戰鬥機。德法將推出新的未來航空作戰糸統FcAs戰機。如果德國購買F35戰機,那德國在研究自己的先進戰機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一切成果都付之東流。德國花那麼多的錢買美國F35戰機,還不如和法國共同研究新戰機划算。何況,德法在長期研究新戰機方面,技術很成熟,只要兩國科研人員努力攻關,一定也能造出與F35匹配的先進戰機,甚至超過F35戰機。人們都知道,買F35戰機,買不來F35的核心技術,這是德國不買F35的主要原因。美國在賣F35戰機時,把F35的核心技術全封閉死了,誰要是動了歪心眼,想偷竊美國戰機核心技術,這時自毀裝置啟動,你所買的一架昂貴戰機因此報廢,變成一文不值。所以,德法不論付出多少努力,就算投入大量金錢,也要研究出與F35比肩的先進戰機。美國不敢把F35戰機買日本,怕砌底觸怒俄羅斯,怕俄羅斯兇殘報復。也由於日本人太聰明,太科學先進了,日本人能打開美國戰機封存的核心技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日本不論用多少錢買F35,美國就是不買。你日本人聰明,美國人更聰明。土耳其因買俄先進導彈,而放棄購買F35計劃。這就是魚翅和熊掌不可兼得。哪有土耳其買了俄先進導彈,還想買美國先進的F35戰機的道理?


中國美6220


法國拉著德國搞六代機,還是有可能成功的。畢竟買了F35,一方面對自己國家的航空工業基礎有影響,雖然說,德國的航空工業自從二戰後就沒喘過氣來,雖說曾經歐盟曾經一起搞過EF2000,另一方面,也會受制於美國人,要知道現在的F35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五代機,後期還會有許多改進,現在跳進去就沒有機會出來了。還有,我們也知道美帝是相當的坑,當初就因為法國的導彈用了美帝的航電,就被美帝要挾取消了軍貿訂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