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鍾情於小姨子的皇帝,千古一帝康熙,為何娶了四對親姐妹?

付加苗子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清朝的皇帝之中,提到康熙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康熙的能力強,千古一帝,開疆拓土,是一位明君。

康熙確實了不起,其實康熙不僅在朝堂上牛掰,在後宮也“戰績輝煌”。他自封為“清聖祖”,我看他謙虛了,其實他叫自己“清生祖”也可以,因為康熙這輩子一共35個兒子,20個女兒,真的很能生。

這麼的子女,自然是有相對應的嬪妃了,據我瞭解,康熙後宮有4位皇后,3位皇貴妃,1位貴妃,11位妃,10位嬪,16位貴人,4位未經正式冊封的庶妃,12位常在,18位答應。

其他的沒什麼名分的侍女就不說了,就答應還要分大答應和小答應,大答應是真正的答應,而小答應應該就是答應身邊的侍女了。

除了這些面上的人之外,還有一些女人在當時叫做“學生”。這些“學生”可不是讀書的學生,而是一些女眷,服侍皇帝生活起居。

在雍正拜拜之後,乾隆就曾遣散了雍正的一百多位學生,其中一部分還封為了答應,這些學生應該是侍寢,否則不可能受到分封。

雍正不好女色大家都知道,他的“學生”這麼多,康熙號稱“清生祖”,自然門下的“學生”不會少,他身為老師,自然也會好好教導這些“學生”了。

康熙似乎對小姨子情有獨鍾,而且一定要親小姨子,他的後宮就有四對親姐妹,一起來服侍他。

這四對姐妹分別是:

原配赫舍裡皇后姐妹,妹妹為平妃(索尼的孫女);

繼皇后鈕鈷祿氏姐妹,妹妹為溫僖貴妃(遏必隆的女兒);

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姐妹,妹妹為愨惠皇貴妃;

最後一對姐妹花是宜妃郭絡羅氏姐妹,妹妹為貴人(佐領三官之女)。

由此可以看到,這四對姐妹,有三對都是皇后的親妹妹,那可是正經的親小姨子,也能看出康熙對小姨子確實性趣更高。最後一對身份地位和前三對相比就要差很多了。

其實在康熙的時候,親姐妹共侍一夫也不算什麼,因為康熙的後宮不僅有親姐妹,還有姑姑和侄女共侍一夫。

當時順治退位之時,皇太極留下了一個小女兒,一直未出嫁,玄燁即位之後,就相中這位姑姑了,大臣覺得這不是扯淡呢麼,咋能娶自己的姑姑呢?康熙說:“若諸姑者,既非我母,又非我女,抑更非我同生之姊妹,雖納之,庸何傷。”意思就是說,這個姑姑也不是我媽,也不是我女兒,更不是我姐妹,我娶她能咋地?大臣自然不好多言,這事兒就被康熙這麼辦了。

其實康熙還算不錯的了,皇太極娶了姑姑、侄女三人,一起服侍他;順治呢,姑侄女四人一起服侍他,當然了他最喜歡的還是董鄂妃。到了康熙直接娶自己的姑姑了,大清朝真是一代勝過一代。對此,您怎麼看呢?


順手關注野史日記,一起了解歷史內容~~


野史日記


史書記載,康熙時期“九妃連珠”、“八嬪臨御”。這其實就是說康熙一晚上要九個妃子伺候,或者是八個嬪。不得不說,康熙真是個性慾望盛的人。

康熙在位時共冊立嬪妃200多人,在我國曆史上也是罕見。不過在這二百多人中,還有特別有趣的4對姐妹花。那麼康熙都娶了哪些姐妹花呢?康熙為什麼會對小姨子情有獨鍾呢?

第一對姐妹花,皇后赫舍里氏和妹妹平妃。

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原配夫人,在11歲時就嫁給了康熙。

康熙娶了赫舍里氏後,有一次赫舍里氏的妹妹到宮中探望姐姐。康熙發現赫舍里氏的妹妹也出落成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大姑娘,於是康熙最後下旨冊立赫舍里氏的妹妹為平妃。

這對於赫舍里氏家族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所以她們當時也十分願意。

第二對姐妹花,宜妃與妹妹郭貴人。

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女主是宜妃,其實宜妃在歷史上也是真是存在的。

宜妃當時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後宮的四妃之中,她的地位僅在惠妃之下。

康熙娶了宜妃後,對宜妃也是寵愛有加,後來康熙又將宜妃的妹妹納入後宮,封為貴人。

據野史傳聞,當時康熙經常讓宜妃與妹妹郭貴人同時侍寢。康熙是個需求特別旺盛的人,宜妃當然無法滿足他。不知道這對姐妹,看著自己的男人和自己的姐妹在一旁房事時,該有多麼尷尬。


第三對姐妹花,孝昭皇后與妹妹溫僖貴妃。

孝昭皇后12歲就嫁給了康熙,康熙的結髮妻子赫舍里氏去世後,公元1677年,被冊立為皇后,不幸的是第二年就去世了。

孝昭皇后去世後,康熙雖然風流,但是也是十分想念她。在孝昭皇后去世3年後,康熙把孝昭皇后的妹妹封為溫僖貴妃,讓她服侍自己。

第四對姐妹花,孝懿仁皇后和她的妹妹佟貴妃。

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也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只做了一天的皇后,就去世了。

康熙對佟家的這對姐妹也是很感興趣,所以就將二人都收了。

康熙鍾愛姐妹花,喜歡小姨子,其實與他的需求旺盛也有關係。除了“九妃連珠”、“八嬪臨御”,康熙有時也讓姐妹花同時服侍,姐妹二人共同與男子房事,這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


斯幽說歷史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后妃眾多,在冊可考的嬪妃也多達42人,而那些地位較低的答應、常在等也多達200多人。有意思的是,這其中還有4對姐妹花。因此,康熙又被調侃為封建王朝最鍾情小姨子的皇帝。那麼,他迎娶了哪四對姐妹花,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赫舍里氏劇照)

一、赫舍里氏姐妹花。

赫舍里氏是滿洲正黃旗人,她是四大輔臣之一索尼的孫女,按說出身也相當高貴,但她被選為皇后卻是赤裸裸的政治需要。

原來,康熙自8歲繼承帝位後,由於年少不能理政,因此朝政事務便由四大輔臣代攝。然而這四大輔臣經過多方博弈後,鰲拜勢力日益強大,最後竟逼得遏必隆、索尼和蘇克薩哈不得不多有退避,鰲拜也因此權傾朝野。

這樣一來,鰲拜極為專橫,就連康熙他也頗不放在眼裡。

為了平衡權利,也為了拉攏勢力,孝莊太后便提出為康熙選後。

經過遴選,最後剩下鰲拜的女兒及遏必隆的女兒,再就是索尼的孫女。

幾經權衡,康熙是終選擇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

然而,面對這樣的結果,鰲拜極不甘心,數次上疏,向康熙表示“若將噶布喇之女立為皇后,必動刀槍。滿洲下人之女,豈有立皇后之理?”

儘管話裡話外很有威脅之意,但康熙為了拉攏索尼的勢力,還是力排眾議迎娶了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被封為皇后,康熙果然得到了索尼家族的幫助,很快剪除了鰲拜勢力,從此鞏固了皇權。

儘管這是一樁政治婚姻,但赫舍里氏天性聰慧,又賢慧知禮,對孝莊太后和康熙的嫡母都極為孝順,且非常能幹,將佳麗眾多的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深得康熙寵愛。

赫舍里氏共生育過兩個皇子,其中長子承祜早夭,導致赫舍里氏悲痛傷身,後因生育次子保成(後來的胤礽)時,難產而死。

雖得一子,卻永失愛妻,這對康熙而言,是大悲痛。

不久後,赫舍里氏的親妹妹到了選秀的年紀。也許康熙出於想念赫舍里氏的緣故,便將她納入宮中。

不過這位親妹妹似乎沒能得到康熙的青睞。雖然康熙三十年時,她曾誕下皇二十四子胤禨。但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僅存活了一個月便夭折了,而這位親妹妹也從此再也沒能得到康熙的臨幸。

康熙三十五年,這位親妹妹病逝於宮中。直到死後,康熙感念赫舍裡皇后才追封她為平妃。

(鈕祜祿氏劇照)

二、鈕祜祿氏姐妹花。

鈕祜祿氏是滿洲鑲黃旗人,她是四大輔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兒,也是鰲拜的義女,出身非常高貴。

在康熙選後時,她和赫舍里氏同時入侍宮中。但由於遏必隆在四大輔臣中是個騎牆派,對康熙並不忠誠,因此康熙最終只是封她為妃。

鈕祜祿氏能被封為皇后,和她自己付出的努力有很大關係。

赫舍裡皇后一共才做了9年皇后,在這9年中,本性賢良的鈕祜祿氏一直幫她打理後宮事務,再加上鈕祜祿氏有著較好的修養和才華,,因此和康熙相處時,兩人能暢所欲言,這無形中增進了兩人的感情。

康熙也曾多次誇讚鈕祜祿氏是“內廷之良佐”。在清算鰲拜勢力時,遏必隆也遭到打壓。儘管如此,康熙卻絲毫沒有怪罪到鈕祜祿氏,還在赫舍裡皇后去世後,將她立為皇后。

然而,儘管康熙數次稱她為“朕的良配”,但鈕祜祿氏卻並非有福之人。她在成為皇后一年後,病逝於坤寧宮。

為了彰顯對鈕祜祿氏及其家族的寵愛,康熙在康熙二十年又把鈕祜祿氏新入宮不久的妹妹封為溫僖貴妃。

溫僖貴妃頗得康熙寵愛,於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皇十子胤䄉。康熙二十四年又生下皇十一女,但未能成活。

溫僖貴妃恃寵而驕,在後宮行為較為放肆,結果導致康熙的嫡母不悅,屢次在康熙面前說她的不是。這樣,漸漸導致康熙疏遠了她。

溫僖貴妃因此鬱鬱寡歡,一病不起,康熙三十三年撒手人寰。

康熙念她有育嗣之功,為她上諡號“溫僖”,將她葬入清東陵景陵妃園寢。

(佟佳氏劇照)

三、佟佳氏姐妹花。

佟佳氏是滿洲鑲黃旗人,父親佟國維既是領侍衛內大臣,又是康熙生母的親弟弟,因此出身非常顯赫。

由於佟佳氏年幼時,便被養在宮中,因此康熙和佟佳氏是從小玩到大的關係。這種兩小無猜的感情,自然讓康熙對佟佳氏極為親近,因此兩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厚。

康熙十六年,平定三藩讓康熙龍顏大悅,於是對後宮進行了第一次冊封。佟佳氏被封為地位僅次於皇后鈕祜祿氏的貴妃。

康熙十七年,由於皇后鈕祜祿氏去世。身為貴妃的佟佳氏,雖未得封皇后,但在康熙的示意下,她代行皇后權力,管理後宮事宜。

康熙二十年,康熙再次冊封后宮。按理,佟佳氏這幾年把後宮打理得相當不錯,應該將她冊封為皇后了。可是康熙由於接連去世了兩位皇后,心裡免不了害怕自己克妻,所以康熙只把佟佳氏封為了皇貴妃。

康熙二十二年,佟佳氏誕下皇八女。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僅活了一個多月便夭折了。

喪女之痛徹底摧垮了佟佳氏的身體。康熙二十八的,佟佳氏的病情更加沉重。眼看有歸西之意,康熙萬分焦慮,為了給佟佳氏沖喜,將佟佳氏封為皇后,並詔告天下。可惜在受封第二天,佟佳氏還是在承乾宮病逝了。

在佟佳氏管理後宮時,康熙為了對佟家以示尊寵,還曾將佟佳氏同父異母的妹妹納入宮中,不過一直沒有冊封。

康熙三十九年,後宮中地位較高的人幾乎都已經去世,誰來打理後宮成了當務之急。

佟佳氏的妹妹雖然沒有生育過一子一女,但她為人持誠穩重,且出身高貴,顯然是最適合的人選。所以康熙將一直沒有封號的她封為貴妃,成為後宮之首。

也正是因為佟佳氏無子無女,康熙晚年,她才沒有捲入到九子奪嫡的風波中,因此在雍正和乾隆繼位後,她先後被尊封為皇考皇貴妃和皇祖壽祺皇貴太妃,並得到恩養,壽終正寢。

(郭絡羅氏劇照)

四、郭絡羅氏姐妹花。

郭絡羅氏是滿洲鑲黃旗人,但她僅是佐領的女兒,出身不算高貴。但她生得花容月貌,且性格溫柔賢淑,因此“眷顧最深”,入宮不久便被冊封為宜嬪。

康熙十八年,郭絡羅氏生下皇五子胤祺。她也母以子貴被封為宜妃,位居四妃第二,成為後宮中地位顯赫的妃子之一。

隨後,在康熙二十二年和康熙二十四年,郭絡羅氏接連又生下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12歲時夭折),愈發奠定了在後宮中的地位。

然而,生子有風險,隨著康熙晚年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導致成年皇子們的奪嫡之爭。胤禟在奪嫡之爭中,由於一直是皇八子胤禩的左膀右臂。因此,雍正奪得帝位後,不光對胤禟殘酷打壓,還遷怒於郭絡羅氏是胤禟生母的緣故,故意在尊封先帝嬪妃時,將她排除在外。

隨著胤禟被迫害致死後,郭絡羅氏的長子胤祺也生病而死。無依無靠的郭絡羅氏,在萬念俱灰中撒手人寰。

郭絡羅氏在入宮不久後,她的妹妹也入侍宮中,不過僅只被封為貴人,在康熙眾多嬪妃中,由於不夠起眼,在史書上沒有關於她的記載。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康熙,清聖祖呀。常有人說康熙是臉皮厚,竟然敢稱“聖”。但是,當我們看到“聖祖”的兒女數量之多時,就不由得要感慨了,康熙絕對是實至名歸呀。只是呢,字要換一下。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的第一任皇帝順治已經挺能生的了吧,活了23年,一共生了8子,6女,總共14個孩子。結果呢,長江水後浪推前浪,順治的兒子康熙更能生。康熙活到了68歲,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一共55個子女呀。服氣了吧,康熙即“清生(讀聖音)祖”,大名愛新覺羅·玄燁是也。

康熙既然能生這麼多子女,那麼他的后妃數量不夠龐大的話,是沒法達到如此高產的。

據不完全統計,康熙共有4位皇后,3位皇貴妃,1位貴妃,11位妃,10位嬪,16位貴人,4位未經正式冊封的庶妃,12位常在,18位答應,也就是康熙在編的嬪妃,共有79位之多。

另外,康熙還有低等級,記錄在案的格格2位,而實際數量應該更多。格格的地位實在太低,就是一個類似通房的侍妾而已,沒有特別事蹟,很難記錄在案。而專用於埋葬格格的墓地(格格地位低,不能從葬皇帝),根據乾隆十九年的記錄,已經埋葬了140多位格格。順治早逝,雍正不愛女色,剩下的只能是康熙給認了唄。

根據清朝內務府的一份奏摺,記錄了康熙後宮份例(嬪妃宮女俸銀)的情況,答應竟然還分為大、小答應。大答應通常被認為是正式的嬪妃,而小答應地位應該更低。而在小答應之下,竟然還有一個級別,即“學生”,性別當然是女了。

乾隆朝時,曾將雍正留下的一百多位“學生”趕出了宮,而有數名“學生”被封為了常在、答應。當然,不是乾隆的常在、答應,而是雍正的。看來這些“學生”也是應該侍過寢的。而康熙也擁有“學生”共計38人,並養於寧壽宮內。康熙原來是“老師”呀,也有調侃為“師傅”的!嗯,這個麼,看來跟清末的另外一位“聖人”,“高徒出名師”的康有為有的一拼。

後宮佳麗已備,自然還需要有風花雪月的場所了。康熙就修建了一個園子,並親自命名為“暢春園”。名如其意,不要想歪了,就是先想到的那個意思。康熙每年大約有一多半的時間居於暢春園內。他如果天天就在那裡批改奏摺,聽大臣朝議了,哪還有那麼多時間造出那麼多條小生命來。所以,在野史傳聞中,所說的暢春園的作用,還是有很大的可信度的。估計那個所謂的“九妃連珠”和“八嬪臨御”的記錄,就創造於暢春園內。

瞭解了康熙的人生,對於“康熙鍾情小姨子”的事情,完全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地方呀。

在成書於清末的《滿清外史》中記錄了一個故事,題為“玄燁納姑為妃”。說是皇太極有一個小女兒,在福臨(即順治)去五臺山出家時,還未曾出嫁。玄燁繼位後,大臣們就說,應該把玄燁的這位小姑姑嫁出去。玄燁答曰:“曷言乎嫁,朕已納為妃媵矣。”接著又振振有詞的說:“若諸姑者,既非我母,又非我女,抑更非我同生之姊妹,雖納之,庸何傷。”

當然,康熙納親姑姑為妃這件事的真假,暫時無從考證。但是,在清朝,姑母和侄女共侍一帝,都不是什麼讓人驚訝的事情。比如海蘭珠就同她的姑母,還有妹妹,一同嫁給了皇太極。順治也有姑侄女四人同侍一夫,都是孝莊太后的孃家侄女,侄孫女。還算好,孝莊太后沒有把自己妹妹嫁給自己兒子,否則,順治就跟康熙有的一拼了。至於姊妹同侍一夫,分明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只是呢,康熙的確厲害,一下子娶了四對“姊妹花”。

她們分別是原配赫舍裡皇后姐妹,妹妹為平妃(索尼的孫女);繼皇后鈕鈷祿氏姐妹,妹妹為溫僖貴妃(遏必隆的女兒);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姐妹,妹妹為愨惠皇貴妃(國舅佟國維之女,清朝女子稱某佳氏,基本上某就是漢姓,一般都是漢八旗的女子,比如乾隆令妃魏佳氏,就姓魏);最後一對姐妹花是宜妃郭絡羅氏姐妹,妹妹為貴人(佐領三官之女),這對姐妹花因為母家地位不夠高,在宮內的地位就不是那麼顯赫了。

娶“姊妹花”的事情,對於康熙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了。我等還是淡定、淡定呀!


奕天讀歷史


康熙的後宮之中,一共有四對姐妹花,而且都是親姐妹。

康熙的后妃數量是在清朝所有皇帝之中最多的。

康熙的後宮包括了皇后4位,皇貴妃3位,貴妃1位,妃11位,嬪10位、貴人15位、庶妃4位、常在9位、答應9位,這些還都是有封號的后妃,還有許多是沒有受到過冊封,沒有名號的。據考證,康熙的後宮之中,后妃的總數量超過了200名,位列清朝之最。

而在這些龐大后妃群體之中,包含有4對姐妹花,而且都是親姐妹,她們都先後嫁給了康熙皇帝。

第一對姐妹花便是兩位赫舍裡家族的后妃,即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平妃赫舍里氏。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為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領侍衛內大臣、一等承恩公噶布喇的次女。在孝莊太后的主持安排下,康熙皇帝於康熙四年(1665年)迎娶赫舍里氏為皇后,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生育皇太子胤礽後去世,享年二十歲。

在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十七年後,赫舍里氏的親妹妹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入宮,在世的時候沒有被冊封,死後被康熙追封為平妃。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平妃赫舍里氏便是來自赫舍裡家族的姐妹花,同為索尼長子噶布喇的女兒。

第二對姐妹花來自於鈕祜祿家族,同為遏必隆的女兒,即孝昭仁皇后鈕祜祿和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是滿清開國功臣額亦都孫女,康熙朝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之女。同赫舍裡皇后一樣,是於康熙四年(1665年)在孝莊太后的安排下嫁給了康熙。赫舍裡皇后去世後,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冊封為皇后,一年後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去世。

除了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遏必隆的小女兒、鈕祜祿皇后的親妹妹也嫁給了康熙皇帝,並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冊封為溫僖貴妃。溫僖貴妃鈕祜祿氏也為康熙生下了一位皇子,這就是日後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十阿哥胤䄉。

因而,遏必隆的兩個女兒也是先後嫁給了康熙皇帝。

第三對姐妹花來自於佟家,也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孃家,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的兩個女兒也是先後嫁給了康熙皇帝。要知道,佟國維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親弟弟,所以佟國維既是康熙的親舅舅,也是康熙的岳丈。而佟國維的兩個女兒因此與康熙的關係更是複雜到了三層,既是表姐弟和兄妹的關係,又是夫妻關係,還是妻姐妹的關係。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冊封為貴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被冊封為皇貴妃,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受封成為皇后,但是她在皇后位置上僅僅坐了一天就去世了。

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也是康熙皇帝非常寵愛的后妃,康熙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受封為貴妃,她也一直活到了乾隆朝時期,以七十六歲高齡壽終正寢,並被追封為愨惠皇貴妃。

佟國維的這兩位女兒可以說是受盡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尊崇。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還是雍正皇帝的養母,早年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地位太低,所以雍正是寄養佟佳皇后處的;而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則是奉康熙皇帝的旨意,撫養過被康熙接進宮來的乾隆皇帝。所以這一堆姐妹花在世期間和去世以後,可以說地位都是非常的高。

第四對姐妹花是的出身相對遜色一些,是佐領三官保的兩個女兒,也是先後嫁給了康熙皇帝。

佐領三官保因為職務不高,因而不怎麼出名,不過他的女兒和外孫大家都非常熟悉。

宜妃郭絡羅氏,三官保的女兒,康熙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榮”的排序,列第二位,高於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他先後為康熙生了三個兒子,其中就包括了“九子奪嫡”的活躍分子九阿哥胤禟,而也是因為這個兒子的關係,在康熙去世後,宜妃郭絡羅氏就被雍正趕出了皇宮,被迫寄養到自己的大兒子,也是康熙的皇五子、恆親王胤祺家中。

除了宜妃郭絡羅氏,三官保的另外一個女兒也嫁給了康熙皇帝,只是地位不高,僅僅是被封為郭貴人。


康熙先後迎娶了四對姐妹花,並不是康熙對自己的小姨子們情有獨鍾,而是因為這些都是政治聯姻的產物。

康熙迎娶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完全是為除掉權臣鰲拜。

康熙朝初年的時期,鰲拜專權亂政,可是憑藉康熙和孝莊太后的實力,根本無法與鰲拜相抗衡,因而他們需要藉助外界的力量來幫助他們除掉鰲拜,所以他們選擇了聯姻。

讓康熙迎娶索尼的孫女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就是為了讓索尼的家族利益與皇家利益實現捆綁,幫助康熙除掉鰲拜,而整個赫舍裡家族也不負所望,在康熙智擒鰲拜、收歸大權的過程中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而作為鰲拜死黨的遏必隆,孝莊和康熙也用迎娶遏必隆女兒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的方式,讓遏必隆在雙方的爭鬥中保持了中立,也算是支持了康熙除掉鰲拜。

而在赫舍裡皇后和鈕祜祿皇后先後去世之後,後宮之中也需要有新的家族利益代言人來繼續鞏固和保持兩個功勳家族與皇家的關係,這才有了赫舍裡皇后的妹妹與鈕祜祿皇后的妹妹也同樣入宮嫁給了康熙皇帝。

這個時候,可能是康熙主動向這兩個家族討老婆,主動向這兩個功勳卓著且勢力龐大的家族示好,也可能是噶布喇和遏必隆主動送自己的女兒入宮以圖繼續維持與康熙的聯姻關係,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以政治利益為首要目標的政治聯姻。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佟國維所在的佟氏家族。

佟國維、佟國綱本就是康熙的親舅舅,但是在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去世後,佟家也需要繼續維持與皇家親密的血緣關係,以保證自己整個家族的地位,因而佟國維也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了康熙,自己做了康熙國舅的同時,更是做了康熙的國丈。

期間,佟家所獲得的最大政治收益便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國綱請歸滿洲,佟氏家族由漢軍旗直接抬入滿洲鑲黃旗,成為位列上三旗的當朝權貴之列。

而身份、地位最低的佐領三官保則更是需要朝中有人,他希望依靠著自己女兒來提升自己和整個家族的地位,所以才會在自己的大女兒得寵的時候,順勢的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康熙皇帝,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利益。

所以,並不能因為康熙取了四對姐妹花就說康熙又鍾情於小姨子的特殊“癖好”,這一切都因為政治聯姻的關係,而女兒在這個時候也僅僅是為家族利益服務的工具而已。


雍親王府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是所謂的一代明君,也是著名的多子女皇帝,子女多意味著嬪妃多,出幾對姐妹花嬪妃,其實並不奇怪。

接下來,悅史君給大家說說康熙帝的姐妹花嬪妃。

第一,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姐妹

赫舍里氏姐妹是康熙帝的託孤大臣赫舍裡·索尼的孫女,姐姐赫舍里氏也因為這層關係,被選為康熙帝的原配皇后。

康熙帝和赫舍裡皇后的感情非常好,在她難產死後,還將她留下的唯一兒子愛新覺羅·胤礽冊立為皇太子。

但赫舍裡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就要坎坷的多,她雖然進宮也比較早,但生的皇子愛新覺羅·胤禨只活了一個月就夭折了,到死都沒有任何封號,平妃都是康熙帝后來追封的。

悅史君認為,康熙帝娶赫舍里氏姐妹,主要目的還是出於結好大臣,這也是古代皇帝聯姻的常用手段。

第二,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姐妹

鈕祜祿氏姐妹是康熙帝的託孤大臣鈕祜祿·遏必隆的女兒,姐姐鈕祜祿氏在孝誠仁皇后死後,被康熙帝冊立為繼皇后。

鈕祜祿皇后只當了幾個月皇后就去世了,沒有留下子女。

鈕祜祿皇后的妹妹鈕祜祿氏也被康熙帝冊封為貴妃,生有皇十子愛新覺羅·胤䄉和皇十一女,死後被稱為溫僖貴妃。

悅史君認為,康熙帝娶鈕祜祿氏姐妹,原因跟之前的赫舍里氏姐妹一樣。

第三,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姐妹

佟佳氏姐妹是康熙帝的國舅佟國維的女兒,姐姐佟佳氏在孝昭仁皇后死後,以貴妃身份主持後宮事務,後來又晉封為皇貴妃、皇后。

佟佳皇后當皇后的時候已經病重,只當了一天就去世,只生了一個皇八女也很快夭折。

佟佳皇后的妹妹佟佳氏也被康熙帝冊封為貴妃,但沒有子女,雍正帝時候尊封為皇考皇貴妃,乾隆帝時期又尊封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死後被稱為愨惠皇貴妃。

悅史君認為,康熙帝娶佟佳氏姐妹,是為了穩固支持自己的國舅佟國維,也是親上加親。

第四,宜妃郭絡羅氏姐妹

郭絡羅氏姐妹是佐領三官保的女兒,出身比較卑微,但姐姐郭絡羅氏受到了康熙帝的寵愛,獲封宜妃,生有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和皇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禌。

宜妃的妹妹郭絡羅氏被封為貴人,生有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和皇子愛新覺羅·胤䄔。

……

應該說,清朝皇帝娶姐妹花一點都不奇怪,還有娶姑侄女的更離奇,悅史君覺得,這也是封建帝王的任性吧。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9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在康熙的后妃中的四對姐妹花。是指有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和她的妹妹平妃,有宜妃和妹妹貴人郭絡羅氏,有孝昭仁皇后和妹妹溫僖貴妃,尤其是孝懿仁皇后及其妹妹佟貴妃又是康熙的親表妹。

如此豔福,也就是他能消受吧.


康熙后妃中的第一對姐妹,索尼的孫女,姐姐赫舍里氏,曾被封為皇后.妹妹只是只是一名嬪(其時,索尼已經殯天)。索 尼是帝國四朝元老,皇帝首輔,顧命大臣,在當時的情況下,有了這對姐妹花當屏障,熬拜應該懂得索尼是心向康熙的.

遏必隆的一對女兒,鈕鈷祿氏和她的妹妹溫僖貴妃,鈕鈷祿氏一直受寵,後被封孝昭仁皇后.妹妹在康熙二十年封妃大典也被封為貴妃,顯然這與她們名門望族的出身不無關係.


康熙后妃中的第三對姐妹,是國舅佟國維的女兒,為康熙生母孝康皇后的親侄女,也是有勢力的家族

最後一對姐妹是官佐領三保之女,郭絡羅氏,姐妹倆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舉止優雅,天生麗質。頗受老皇帝的垂青.

康熙的這四對寶貝姐妹花后妃,在康熙開創帝業,平穩政局,籠絡貴族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希望星晨58298869


提到康熙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關於他的影視劇是多如牛毛,他八歲登基,六十九歲駕崩,在位61年除鰲拜、平三藩,威震四海,名垂史冊,算是一代明君。

但是,康熙不僅是個皇帝,他還是個男人,對於康熙的風流史你又知道多少呢?他的後宮究竟有多少妃子連史學家都說不清楚,而且據說康熙還有“九妃連珠”與“八嬪臨御”的說法,可見康熙的慾望有多麼強大,估計其他皇帝也只能是望洋興嘆啦!康熙擁有的嬪妃估計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個,其中就有4對姐妹花。

第一對是赫舍里氏姐妹

她們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咯布拉的女兒,滿洲正黃旗人。在1665年,13歲的姐姐赫舍里氏和12歲的康熙在孝莊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舉行了結婚大典,被冊封為孝誠仁皇后。因為二人年齡相仿,婚後非常恩愛,婚後不久,育有皇子承佑,不幸的是四歲就夭折了,後有因生育皇三子胤礽難產而死,出生時就被立為太子,最後卻被廢掉了。

妹妹平妃嫁給康熙後,一直沒有得寵,和一般的嬪妃沒什麼兩樣,後生育皇子胤禨,但只活了2月就死掉了。1696年去世,死後7天被追封為平妃,10月葬入清東陵景妃園。

第二對是鈕祜祿氏姐妹

她們是原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也是鰲拜的義女,滿洲鑲黃旗人。1677年,姐姐鈕祜祿氏被封為孝昭仁皇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於坤寧宮駕鶴西去了,也沒有留下什麼子嗣。

妹妹溫僖貴妃為康熙生有皇子胤俄和皇十一女(早夭),於1694年去世。據史料記載,在康熙二十年的封妃大典上被封為貴妃,是清代唯一有諡號的貴妃。

第三對是佟佳氏姐妹

她們是康熙生母孝康皇后的親侄女,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滿洲鑲黃旗人。算起來這姐妹倆應該是康熙的表妹啦!姐姐佟佳氏在1677年被封為貴妃,在1689年被封為孝懿皇后,可惜在第二天就去世了,僅做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是康熙的第3位皇后,也是康熙的最後一位皇后。期間育有一女,康熙不到1個月就夭折了。

妹妹愨惠於1700年被封為皇貴妃,並沒有生育皇子皇女,晚年和妃瓜爾佳氏一起養育弘曆,乾隆念其撫育之恩,又晉尊為皇祖壽琪皇貴太妃,死後葬於景陵皇貴妃園寢。

第四對是郭絡羅氏姐妹

她們是官佐領三保的女兒,滿洲鑲黃旗人。郭絡羅氏家族雖不如前面三姐妹的家族顯赫,但這姐妹倆的確天生麗質,姐姐還沒生育皇子就被封為嬪妃了。後來為康熙生了三個兒子,死於1733年,葬於清東陵景陵妃園寢。

宜妃的妹妹也嫁給了康熙,生有一子一女,估計是康熙早就把她給忘了的緣故吧!史書上對她的記載很少,只記載了她是郭貴人,生卒年月都不詳。

康熙娶這四對姐妹花估計是政治婚姻的元素更多一些,而且也的確在康熙成就帝王大業之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是親姐妹,但她們各自受到的寵愛和地位、結局也各不相同。


小史坑


康熙是有名的清聖祖,但是也有人說他臉皮非常的厚,就是因為他的女人非常的多,除此之外他的子女也很多。當我們看到康熙皇帝有這麼多子女的時候,不禁也要發出一聲感慨。眾所周知,清朝入關時的順治皇帝算是子女數量非常多的了,他活了20多年,一共生了八子六女,一共有14個孩子。

結果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更能生,而康熙活了60多年,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一共55個孩子。既然康熙有這麼多子女,那麼肯定也有相當數量的妃嬪,在編制內的妃嬪就達到了70多人,不由得感慨一句人真多,實際上,他還有兩位低等級的格格,只是因為等級太低,沒有生過孩子,無特殊功績,不能被記錄在冊。

而地位低的格格是沒有資格從葬皇帝的,根據乾隆19年的記錄,格格專屬墓地,裡面埋葬了140多位,順治皇帝早早去世了,雍正皇帝醉心於朝中大事,不理女色,剩下的只能康熙來認領了。根據清朝內務府發出的一份奏摺,可以清楚地看到康熙皇帝后宮份例的情況,就連一個小小的答應還分大小,通常來說,大答應才是真正的妃嬪,而小答應才是真正的地位低。

而小答應之下還有“學生”。在乾隆皇帝執政的時候,曾經把雍正皇帝留下的100多個“學生”都給趕出去了,還有十幾名的“學生”被封為了常在和答應,當然,這些都是雍正名下的。而康熙的“學生”也有30多個,這麼多數量的女人,當然也要修建相對多的庭院。康熙就命手下人建了一個暢春園,而他每年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裡度過。

如果康熙皇帝真的有那麼用功,天天批閱奏摺,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兒子女兒了。而據一些野史傳說記載,康熙皇帝就在這座暢春園裡面肆意玩樂。基本瞭解到康熙的情況之後,那麼,聽聞康熙皇帝喜歡小姨子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清末的一本書裡面記載過,皇太極有一個小女兒,在順治皇帝去出家的時候,還是黃花閨女。等到康熙皇帝登上皇位之後,有大臣就建議,應該把這位姑姑給嫁出去。可是康熙皇帝卻想要把姑姑納入後宮中,當然,這件事情的真相無從探究。

但是在清朝的確,有姑母和侄女一同侍奉皇帝的記錄,比如,海蘭珠和她的姑母。而至於親姐妹侍奉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康熙皇帝比較能耐的是,他一下子娶了四對姐妹花,其中一對姐妹花是原配赫舍裡皇后姐妹。這四對姐妹花長相都非常不錯,也非常適合他的胃口,而康熙皇帝娶她們,不僅僅是因為她們長相貌美,更多的還是想拉攏她們背後的勢力。

綜上所述,康熙皇帝的子女數量龐大,比自己的父親順治皇帝還要多,甚至在妃嬪的官職方面也顯得有些冗雜,如果康熙皇帝能夠把這些妃嬪的職稱合併一下,可能會更好一點。而且,康熙寵幸過的女人數不勝數,從格格的數量也可以看出來。而且,康熙皇帝想娶自己的姑姑,可能也並非空穴來風,主要是康熙皇帝自己不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及時規避風險。

假如順治皇帝也像康熙皇帝活這麼久的話,很可能順治皇帝也有這麼多子女。就康熙皇帝的子女來說,除了數量非常龐大之外,質量也非常不錯,不然也不會有後面的奪嫡事件,而康熙本人也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


遠源流暢


康熙確實曾娶過四對親姐妹。

這麼多對親姐姐和小姨子共侍一夫,自古以來也算是不多見的事了。下面,我就來盤點一下康熙都有哪些親姐妹的后妃吧:

首先就是康熙的元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她曾經給康熙生了後來被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礽。但就是由於生育胤礽時難產,不幸殞命。

赫舍里氏還有個親妹妹平妃,在她死後入宮,可惜康熙的這個小姨子在很早就離世了,並沒有享受多大福分。

其次是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與元配皇后一樣,鈕祜祿氏也是輔政大臣之女,她的生父來頭可不小,就是果毅公遏必隆。

在赫舍里氏去世後,妃鈕祜祿氏被扶正為皇后。但很可惜的是,鈕祜祿氏當皇后不過半年也去世了。鈕祜祿氏的妹妹在姐姐去世後入宮,被康熙封為貴妃,死後得諡溫僖貴妃,混得顯然要比赫舍里氏的妹妹好。

溫僖貴妃的兒子是十阿哥胤礻我,也曾參與到康熙末年皇子間的儲位爭鬥。

第三個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這位是康熙的表妹。在鈕祜祿氏去世後,佟佳氏被康熙提拔為皇貴妃。幾年後,佟佳氏病重,康熙在她臨死前封其為後。

佟佳氏的妹妹是康熙的另一位貴妃,她曾經撫養過年幼的乾隆,所以在乾隆朝得到尊養,算是生活非常優越了。

最後一位就是宜妃郭絡羅氏。

她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如果看過《康熙微服私訪記》,想必都知道這位娘娘。歷史也確實如電視劇所描述的那樣,宜妃深受康熙的寵愛。

當然了,宜妃也有個妹妹是康熙的後宮,即郭貴人,她那是恪靖公主的生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