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一段故事,就是诸葛亮死前留下锦囊,嘱咐杨仪等魏延造反时打开。后来魏延果真反了,杨仪便取出锦囊,依诸葛亮之计斩杀了魏延。以前,每读到此都会被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智慧折服,并因为潜伏着的叛徒被诛杀,而深深松一口气。然而,当读到相关史料时才发现,小说就是小说,诸葛亮远不是那么智慧,魏延也并不是那种天生长有反骨的可恶之人。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延是蜀汉的一员大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刘备去世后,魏延又成为诸葛亮北伐时的得力干将。不过,对于魏延这位猛将,结局不仅是惨死,而且,针对魏延被杀的原因,历史上长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三国演义》中,认为魏延之死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那么,问题来了,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诸葛亮真的要杀魏延吗?

历史上的魏延是一位人生坎坷,但极具才能的人。他出生于今天的河南信阳,从刘备的私兵做起,因为才华出众,有勇有谋,继赵云之后接任了牙门将军一职,相当于刘备的亲兵卫队长。后因为文武双全,能够独当一面,被委任为汉中太守,守护蜀国的西北边陲达15年之久,这期间魏国哪怕在刘备夷陵之战大败之际,也不曾想过由汉中取蜀地。可见刘备识人用人之恰当,魏延才干之出色。后期,在诸葛亮执掌蜀国的时候,魏延仍被委以重任,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关于魏延的死就有了大体两种版本。



第一种版本是蜀地的版本,较近似于三国演义,魏延不满诸葛死后杨仪掌握大权,便率兵先回到汉中,并本想攻击杨仪,却被杨仪派马岱斩杀。另一种版本是当时的敌国魏国的版本,说诸葛在死之前令魏延执掌军权,但是杨仪散播谣言,说魏延打算率众人投降魏国,然后领着自己的部队去攻击魏延,但魏延不愿与之交战,便之身往北走,被杨仪抓住就地处决。

两个版本,完全塑造了两种形象,但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原因不只是因为它是敌国所写,因此没有过多的忌讳,还因为魏延承认汉中太守15年,并且善养士卒,再加上领兵这么多年,如果杨仪攻打魏延,魏延有心要打杨仪,杨仪能是魏延的对手吗?而且要知道当时,魏国都认为诸葛亮之后肯定是魏延当政,可知道在后期的蜀国,魏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真的是说杀就能杀掉的吗?后期的蒋琬、董允、费祎都是荆州人,他们全部向着杨仪,所以最大的可能也许是,魏延备受排挤,而魏延又不愿意相争,也不愿意受到迫害自行离去,结果被杨仪杀害。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喊,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魏延人才难得,但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这是他致命的缺点,必须要有个能制得住、忍得了他的好领导,否则遇到杨仪这类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上司,魏延活不过两秒,所以就魏延的死亡来说,也冤也不冤,几乎可以说他的下场是必然的,本来有个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他却从未自省过自己的毛病,生生的放弃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接手军中一把手位置,可结果却是连命都保不住。


大老二爷


问题问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所以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这就是蜀军的一场内讧,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负上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因为俩人即便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互相看不对眼,现在诸葛一死,上头没有压制他们的人了,以前积压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诸葛亮遗计马岱斩魏延的情节。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走投无路的时候流露出投魏的倾向,这在正史里面是没有的,魏延至死也没有想过去投奔魏国。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经史通义


魏延大概是三国时期被丑化最严重的一个人物,其误读之深,相信大部分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难相信,其实魏延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

正史上的蜀汉名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

很明显,魏延被罗贯中写残了,在真正的历史上,魏延并不是依靠背叛主公打开城门投降给刘备的,赤壁之战后,蜀地的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去抵御张鲁,这个时候魏延以部曲追随刘备,为刘备所看重。

为什么刘备在遇到魏延的时候就被看重呢?这就要说说部曲是什么意思了,部曲说白了就是私军,魏延能够拥有部曲,很可能是蜀地的一个小军阀,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又是带着私兵来投靠的,相当于入股了。

当时孟达以四千部曲叛蜀投魏,曹丕直接就给封侯了,封侯在汉朝是一个相当。

刘备取代刘璋之后,开始攻打汉中,由于关羽要镇守荆州,马超不敢用,能够用的将领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在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竟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因为刘备起兵很早,辗转的地方很多,魏延算是最后投靠他的,资历太浅,年纪也不大,但是刘备还是力排众议,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刘备为了给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仪式上问魏延如何防守汉中,魏延表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他驻守汉中的话,来犯之敌十万人之内,我都能干掉,要是十万以上,那我只能防守了,这句话还是挺霸气的,事实上,魏延镇守期间,汉中也的确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作为蜀国最后一位良将,魏延的死充满了很大的悲伤,也导致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有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笑谈。

魏延的死,离不开诸葛亮,在下文中,将着重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刘备死后,诸葛亮在稳定蜀汉局面后,决定挥师北伐,当时魏延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建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谋,千百年来,这个计谋已经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案例,引起很大的影响。

假如真如魏延所说,不过五千兵马,就可以冒险一试,诸葛亮为何拒绝呢?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太危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如果展开来分析诸葛亮的这条计谋,也算是充满了很多奇谋的地方,能够使得出其不意,在北伐初期取得巨大优势,然而以当时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想要以这种方式赢得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每一次都因为粮食供给不上而不得不无功而返,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大多都是一场远足,没有激烈的画面,只有长途的跋涉。

假如诸葛亮真的能够放手一搏,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诸葛亮还是拒绝了魏延。

陈寿曾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所谓奇谋为短,自然是拒绝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过于谨慎,是其拒绝奇谋的重要因素,实际上,针对性格上的缺点,诸葛亮是自知的,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曾说:“ 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关于诸葛亮的谨慎,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都知道了“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这个仗还怎么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被人知己知彼,那还有胜利的可能嘛!

刘备死后,蜀汉没有任何建树,这个锅应该诸葛亮来背

诸葛亮北伐失败,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以当时蜀汉与曹魏政权的国力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吗?为什么刘备即使是光杆司令,也能屡屡创造奇迹,当时依然能够从曹操手上取得汉中之地。

而诸葛亮带领一个偌大的蜀汉政权,结果是多年北伐,无功而返,我看不止是军事上的奇谋为短,即使是在治理内政上,也不见得如何。

假如诸葛亮真的是能人,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出现人才荒的局面?造成“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导致的。

刘备入蜀的时候,诸葛亮与马谡关系很好,深受诸葛亮的器重,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跟赵括差不多,不是动手能力不强,而是嘴上功夫远远大于手上的功夫。

刘备在临终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就是说,马谡这个人吹牛有一套,吃喝还行,不能大用,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来应该让魏延为前锋,但是诸葛亮却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前锋,于是有了街亭失守,整个北伐局势岌岌可危。

我不相信马谡一点本事都没有,只不过人才都是逐渐成长的,你一下子就把他摆到那么高的位置,他能经受住吗?假如诸葛亮能够悉心栽培,马谡以后未必不会成材。

诸葛亮曾经苦苦劝告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实际上诸葛亮自己都没能分辨出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魏延的惨遭杀害的悲剧,其实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的!

在挥泪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能够重用的人已经不多,除杨仪和费祎之外,就是姜维,诸葛亮本来是打算让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姜维是策反过来的,资历也比较浅,因此,诸葛亮计划由姜维担任军事上的接班人,其他人当政治上的接班人。

这个安排,其实是有点尴尬的,因为他忽略了魏延的存在,魏延战功赫赫,在当时的蜀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并不看好魏延。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病情加重,于是打算安排后事,在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诸葛亮召集了除魏延之外所有将领,并且确定退军策略,即大部队撤走,魏延由前锋变成断后,并且还决议,假如魏延不从命,可以不再管他。

问题就出在这里,诸葛亮作为一号人物,在临时的时候,没有和二号人物魏延商量,当时魏延认为即使是诸葛亮死了,北伐也可以继续,尤其不能让魏延容忍的事情是,诸葛亮竟然把军队交给杨仪来指挥,让三号或者是四号人物来指挥二号,敢问哪个二号能够容忍?这就是诸葛亮的临终安排。

结果为了争夺军事主导权,魏延与杨仪大打出手,最终打败了魏延。魏延溃逃后,被马岱所斩首,随后,夷灭了魏延三族。

杨仪在斩杀魏延后,却发现诸葛亮的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杨仪甚至抱怨,当初我要是投靠曹魏,待遇一定比现在好。

结果费祎就上报朝廷,杨仪因此被迫自杀。

马岱斩魏延这个典故,被广为流传,堪比锦囊妙计,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高级黑啊,你看看你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子。

实际上,魏延并没有谋反之心,而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军队出现内讧,差点没能退回蜀地就报废了,带兵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一种失败了。


史论纵横


正史中的魏延死法,陈寿《三国志》还是记载比较清楚的。他是死在234年秋天,诸葛亮时代第六次北伐的前线。简单说,他在诸葛亮死后,和杨仪夺权失败,因此死亡。

《三国志》本传有清晰的记载。

首先是诸葛亮临终前,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撤退,由魏延断后,姜维倒数第二阵。并且专门说了,如果魏延不服从,那么大队就自己走,别跟丫纠缠。

等到诸葛亮死后,杨仪按照安排行事。此时还没有公布诸葛亮死的消息,杨仪派费祎去打听魏延的意思。费祎是个老好人,以前是诸葛亮专门派去协调杨仪和魏延矛盾的,所以杨仪这个举动,应该说还是想尽量不和魏延撕破脸。

但魏延却很不客气,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他公然表示要自己掌握兵权,继续北伐。这就完全推翻了诸葛亮的遗命。他还强迫费祎和自己联名号召众将,别听杨仪的,听自己的。

费祎一看你小子不识好人心。他就托词逃回中军,然后和杨仪、姜维等人拔寨班师。

魏延发现自己被骗了,心头大怒,就抢先率领前军南下。他的队伍人数较少,应该也比较精锐,所以动作更快,抢到了杨仪前面。可恨的是,魏延一路上烧毁了栈道。这就等于要把杨仪带领的北伐军主力置于死地。幸亏杨仪等人地理熟,带人翻山越岭,也从另外的路跑回来了。

这时候,魏延和杨仪分别向成都的朝廷报告,说对方造反。但成都的大臣蒋琬、董允等都在皇帝刘阿斗面前保杨仪,说魏延造反。于是阿斗派蒋琬带着御林军北上夹击魏延。可以说魏延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接下来,魏延的队伍和杨仪的先锋王平在南谷口遭遇,王平一声怒喝“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亏,纷纷溃散。魏延和几个儿子逃亡,被杨仪派马岱追斩,又诛灭三族。

以上就是魏延之死的过程。应该说,魏延自高自大,违背军令,把他和杨仪的私人恩怨变成了几乎害死全军的内乱,因此站到了全军全国的敌对面,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同时《魏略》还有一种相反的说法,认为诸葛亮去世前让魏延指挥全军撤退,却被杨仪污蔑魏延想要造反,主动攻打魏延。魏延没有战备,不战而逃,被杨仪追杀。这个记载相对来说要离谱一些,更可能是魏国一方拍脑袋的臆想。


巴山夜雨涮锅


邓小平同志曾为魏延发出长叹,他在1963年来到武侯祠时说到: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却没有塑像······

想挽救魏延的名声忒难,估计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摆脱《三国演义》的“阴影”O(∩_∩)O以至于魏延含冤几百年,从民国起,几十位史家为其正名无果,哪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900多年前就为他“平反”也没用。

诸葛亮对他的描述是“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也就是脑生反骨,我知道这词就是因为含冤的魏延同学,现在又变成了反骨仔总之都和叛变有关。

其实魏延的作用要比关羽、张飞大得多,甚至有人将其军事才能形容为“堪比汉初三杰之韩信”,嗯······你高兴就好。

汉中郡的夺取标志着真正的三国鼎立态势确立,但刘备终究还是要返回成都,谁来镇守汉中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无汉中则无蜀矣~”,家门被人家踹开则“蜀中一日数十惊”,对此,姜维明确表示不服,调整部署,为蜀汉灭亡埋下粗粗的一条祸根,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如此重任会交予张飞,连张飞都以为铁定是自己担起这副重担的时候,刘备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所以说魏延是刘备最器重的武将并不为过,魏延也对得起刘备的信重,坚守15年,没有一个敌人能突破自己的防区。

魏延不是龟壳选手,他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多方面人才,也有人说曹魏方面除司马懿以外,无出其右者。

诸葛亮临终主持的“军事会议”说了什么

参与人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丞相告诉他们,命令魏延断后,姜维为双保险,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自行撤退。

也有人说丞相这是为了让魏延和杨仪二人带着一嘴毛双双成为路障状态被清除,为蒋琬、费祎、姜维铺路,丞相活着的时候,加上费祎规劝过无数次,都无法改善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死后就更不要提了,这也是对费祎的一种保护,但凡对二人有些了解的都知道要兵戎相见,从魏延大帐出来,就费祎那速度就能明白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太危险了,内讧是避免不了的。

杨仪不敢去找魏延是因为怕死在当场,费祎拼命逃是因为自身危险另外要回去报信,他们事前都知道这种危险,丞相能不知道么?再看上段,这符合诸葛亮一贯的行事作风么,丞相啥意思呢,我死了你们就开始窝里斗吧,搞死魏延。如果他厉害呢?就把你们都搞死?丞相沉稳性子和极其小心谨慎的行事方法,做不出这种事来,因为后果未知,兵变的后果是不可控的,你怎么就知道魏延必死呢,用蜀汉的国运去赌么。

退一万步说,即便丞相要杀魏延也绝对会给出具体实施步骤的,他不是“我拿国运赌明天”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人。

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竟然不找魏延?军师遗命不是当面说才会更有效果么,摸头杀的效果远比用仇人以遗命为由劝令退军要好。

(预判丞相死前为昏迷状态的前提下)谁是军中主帅?大军听谁的?这都还没个嘱托,先奔魏延下手,丞相会这样?本来魏延就有“不唯上”的毛病,“部下”的话他就能听得进去?尤其是死对头杨仪的话,魏延能听?诸葛亮没有那么傻,所谓的军事会议,就是一群退军派狐假虎威要挟魏延的诈骗之词。

对于遗言大概有三种推测:

①杀掉魏延

②抛弃魏延

③没有的事(杨仪等人因自身劣势假传遗命,丞相是先昏迷才去世的。)

作为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和黎东方先生都完全不信有过什么所谓的“军事会议”或类似临终嘱托。这里面有很深层面的政治势力角逐。丞相去了,这是一个洗牌过程,平时好不是真的好,派系之争开始,分蛋糕的时候下刀都不会客气,如果蛋糕不够分,那刀就会照人招呼,而无论哪一方势力的首要清理目标都是魏延,魏延已经无人可以压制,于公于私,魏延都要死。

所谓的临终军事会议,是用后果写原因达到补缺目的。

按当时的情势来看,军中主要是分为两派:退军派,几乎全是。进军派,魏延一个。

退军派们的主意是“秘不发丧”,一旦影响军心再有追兵后果不堪设想。杨仪指使费祎到魏延部探听他的意思,魏延知道军师死讯便说,丞相虽然去世了,可我还在,继续北伐才对,并要求费祎与他一起下军令,费祎欺骗魏延,说是要先跟杨仪打声招呼,但是一出门就策马疾驰而去,这引发了魏延的疑心,打听之下,果然杨仪等人在商量退军,杨仪自然想退军,如果以魏延为主帅,自己离死就不远了。

魏延大怒,先一步撤军,并烧掉了沿途的栈道,更是修书一封弹劾杨仪有反叛之心,加上杨仪的举报,两封举报信先后到了刘禅手中,刘禅征求意见,他俩到底谁要造反?大臣们都说魏延的概率大,依魏延平时的作派和性子,太不受待见,魏延心胸不广,而杨仪心眼更小,这也算是报应吧,性格决定命运。

两方军队终于相遇,王平斥责魏延前军,军师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么干?魏延部一哄而散,魏延失去军队依托,朝汉中方向逃命,杨仪又命令马岱追杀,魏延死,尸体被部下埋在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

谁才是潜在的投降分子呢?杨仪。

杨仪并没有分到蛋糕,更可怜的是他手里还没有刀,所以恨毒了所有人,竟然说后悔当初没投降,于是费祎告密,这个瓜娃子被废为庶民,后下狱自杀。

魏延人才难得,但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这是他致命的缺点,必须要有个能制得住、忍得了他的好领导,否则遇到杨仪这类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上司,魏延活不过两秒,所以就魏延的死亡来说,也冤也不冤,几乎可以说他的下场是必然的,本来有个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他却从未自省过自己的毛病,生生的放弃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接手军中一把手位置,可结果却是连命都保不住。

以退军为例,魏延所做就非常欠考虑,自己的部队你可以保证稳定性没问题,但丞相所掌军士的军心必定会大受打击,这不是短时间能安抚的,你拉着部队就走,到了地儿就打,战力还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魏延要先考虑团结问题,不使军心在受到打击以后,再次受到将将不和的影响。而他在关键时候,头脑里想的都是私仇,缺乏大局观,看来丞相没有把军权委托给他也是正确的。在自己几千部众的情况下,竟然想与杨仪对垒,这是自不量力,他把自己一个人推到了整个部队的对立面,包括他手下的军士,他们为何最终一哄而散,当然明白已经属于谋反性质,蜀汉的部队又不是你魏延的私军,不是想干什么别人都能陪着你的。这种情况,这种行为,这种偏激的应对方式,即便不是叛国,依军法也该处死。


古今通史


魏延在正史中的死,有三个责任人:第一责任人是魏延自已,第二责任人是杨仪,第三责任人是马岱,而魏延之死,诸葛亮没有丝毫的责任。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总是有人认为魏延是诸葛亮害死的,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然后在临死前设下计策,安排好人选,趁魏延中计,安排马岱杀了魏延,这是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法,是诸葛亮安排的。



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只是小说,三国演义虚构了魏延之死,那么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魏延之死,是死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诸葛亮在世时,由于有诸葛亮的庇护,魏延即使与人有再大的矛盾,都有诸葛亮护着,魏延其实就是一个骄傲、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在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庇护规划,肆意妄为。



魏延与刘琰有矛盾,诸葛亮责备刘琰向魏延道歉,魏延与杨仪不和时,诸葛亮从中做和事佬,无论魏延犯了什么错,诸葛亮都会护着魏延,因为魏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诸葛亮去世了,就不再有人庇护魏延了,诸葛亮在临死前的工作安排是:让杨仪带领整个北伐大军回师成都,让魏延断后。同时,诸葛亮也在临死前安排了接班人,第一顺位接班人是蒋琬,第二顺位接班人是费祎



诸葛亮让魏延断后,分别就是为了保护魏延,同时也是保证魏延对整个北伐大军造成的风险控制在最小,因为魏延如果带领大军的话,肯定是不会回师的,而且还要继续北伐,但是现实已经不容许魏延北伐了,让魏延断后是为了保护魏延,如果魏延有什么举动,不至于影响到其他人,也不至于让魏延与其他人产生冲突。

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可是一片好心,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率领大军按照计划撤退,同时杨仪派出费祎去打听魏延的意见,魏延一听诸葛亮的安排,就不乐意,还对费祎说:



丞相去世了,还有我魏延在啊,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影响北伐大业啊,况且杨仪是什么人?我怎么可能听他的命令呢?

明显魏延就是不服杨仪,而且魏延还不愿意撤退,想要继续留在当地北伐,这明显就是抗命了,违抗了诸葛亮的遗命,费祎后来趁机溜走,回去告诉杨仪,魏延所说的话,于是杨仪不理魏延,就率领大军出发撤退。



魏延听说了杨仪大军撤退了,就很生气,日夜兼程,终于赶到杨仪大军前面了,然后把回军的栈道给烧掉了,魏延这么做就不厚道了,魏延的意图是阻止大军回师成都,想让大军留在当地听他指挥一起北伐,魏延的行为是违抗了军令

等到杨仪率军前来时,一看栈道被烧了,也很生气,于是赂朝廷上奏说魏延谋反,魏延听说杨仪上奏,自已也上奏朝廷,说杨仪谋反,两人互相告对方谋反,要知道谋反可是重罪死罪呢,一旦罪名认定,犯罪之人处罚相当重,轻则杀头,重则诛灭三族,可见杨仪与魏延都置对方于死地。



由于魏延军跑在前面,因此魏延先到汉中,然后在谷口驻军,并派出先锋部队攻打杨仪,注意是魏延先派兵攻打杨仪的,杨仪派出王平作为先头部队出战,王平不忍同室相残,在阵前怒斥魏延军队,这些蜀军人心也是肉长的,都明白是魏延有错在先,于是没有与王平军队交战,全部逃走,除了魏延亲属和亲兵之外,魏延军队都逃散了。

这下子,杨仪看到魏延没几个人了,于是派出马超的弟弟马岱率军追杀魏延,马岱追上魏延并杀了他,还将魏延的首级送到杨仪面前,杨仪这个时候完全是一幅小人得志的状态,踩着魏延的首级大骂: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



杀了魏延之后,杨仪还干了一件缺德事,把魏延三族以谋反罪都给诛杀了。

再来说蜀汉朝廷对这件事的反应,当魏延与杨仪互相告对方谋反的奏书传到朝廷后,刘禅问身边的董允和蒋琬“究竟是谁在谋反?”董允和蒋琬都认为是魏延谋反,而杨仪不可能谋反,理由是魏延是武将,杨仪是文官,自古只有武将谋反,哪有文官谋反的?而且魏延与同事关系相处都不太好



杨仪回到朝廷后,刘禅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封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相当于接诸葛亮的班,而杨仪仅仅被封为中军师,只是一个闲职,由于蜀汉朝廷已经给魏延造反事件定了性,认定是魏延谋反,因此也没有处罚杨仪,亦没有重用杨仪。

因此魏延之死,主要是有三个责任人,首先是魏延自已要对自已的死负责任,如果不是自已作死,烧毁栈道,又主动攻击杨仪,本来也不会死,老老实实按诸葛亮的命令撤退,杨仪也不敢把魏延怎么样,朝廷更不会对魏延怎么样。



魏延之死的第二责任人是杨仪,杨仪在整个事件中,有公报私仇的嫌疑,魏延兵败之后,杨仪如果顾全大局的话,是不能杀魏延的,况且魏延也是军中高级将领,杨仪也没有权力杀,应该抓住魏延押送到成都,让皇帝来处理这事,可是杨仪原本一直就与魏延有仇,这里就是公报私仇,更过份的是,杨仪还杀了魏延三族。

魏延之死的第三个责任人就是马岱了,是马岱亲手杀了魏延,虽然是按杨仪的命令,可这事多少有些余地,况且大家都是同僚,王平都不忍心下手,马岱却毫不犹豫,当然了,马岱听命令行事,责任最小。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正史为魏延留有浓墨重彩!他随刘备入蜀,与黄忠等统军平定了广汉郡,随后负责镇守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可惜,没有被采纳。阳溪之战他审时度势,大胆用兵,击破了郭淮、费曜。诸葛丞相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统一指挥下,魏延与高翔、吴班等将领一起于卤城之战大破魏国名将司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辉煌战果。


1.魏延在蜀汉能得到重用,得益于刘备的慧眼识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势力进一步壮大,自称汉中王,并决定把汉中王的府第定在成都。这时,镇守汉中的人选被提上日程,当时大多数文武都认为张飞是汉中太守的不二人选,猛张飞自己也觉这个位置非他莫属。但是高深莫测的刘备在酝酿、权衡后,却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做汉中太守,军政大事一把抓。当时,全军上下为之震惊。

刘备在宴会群臣时,让魏延就此事谈下看法:魏延声音洪亮,回答道:“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为大王灭了他。”,这话掷地有声,也蕴含了知己知彼的意思,没有夸海口的狂妄。比诸葛亮移交荆州给关公时,关公的回答清醒,也令人放心。

诸葛亮在把荆州交给关公时,有这样的情形与对话,诸葛亮提了个问题:“如果曹操来攻打荆州,将军要怎么办?”。“以力拒之。”,关羽不无自信。“如果曹操和孙权同时来犯,将军又如何应对?”,诸葛亮又问。“分兵拒之。”关羽再一次自信的回答。这有点自不量力。

诸葛亮听完直摇头,显然不满意关羽的回答,于是点拔他:“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听完后若有所思,才明白了道理,诸葛亮才离开了荆州。

魏延的的回答让刘备感到十分满意,众人也为魏延这番话叫好,觉得他是有自知之明、不畏艰险的人,称赞其雄豪。

2.因才而升迁,因才而得罪人。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魏延升迁为镇北将军。诸葛亮驻军汉中时,魏延被迁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之后魏延屡建成功,升迁为前军师。

魏延随诸葛亮出兵,都想率兵万人,单独行动,再与诸葛亮会师,但遭到拒绝。所以魏延常说诸葛亮胆怯,不敢冒险,也认为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魏延生性桀骜不驯,很多人都敬而远之,只有杨仪敢与之争锋,二人因此产生也矛盾。

3.梦的征兆。

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曹魏,魏延为前锋。离开诸葛大亮大军后,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犄角。随后询问军中善于解梦的赵直, 赵直深知魏延的性格,于是故意曲解说:“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敌人将不战而退的征兆。”赵直退下后,却私下对别人说:“角这个字拆分,是刀下之用,凶险万分!”。



4.诸葛亮重要军事会议没有让魏延参加。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入膏肓之际,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决定在他死后撤军时,让魏延断后。诸葛亮还有一句话:如果魏延不听命,就随他去。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祎到魏延军中探听虚实。魏延坦率地告诉费祎,他不接受杨仪管制,也不愿意为蜀汉大军撤退断后。他还想留下费祎,让他为自己效力,费祎假装答应魏延,以求脱身。


5.魏延的行动遭后主质疑。

杨仪按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命令各营依次撤退。惹怒了魏延。本来,魏延是蜀汉重要的军事将领,这次北伐,又身为前锋官,诸葛亮生前重要的会议竟把他排除在外,这是明显地不信任他。而杨仪在战功、资历、威望方面远逊于魏延,诸葛亮偏偏让杨仪来节制魏延,我也想不通,何况魏延呢?

魏延得知扬仪的行动后,怒发冲冠。他率先撤军,并且,自己的军队走过后,吩咐部下将撤军的栈道烧掉了,以阻碍杨仪撤军。

魏延、杨仪双方各自上书告发对方谋反,后主刘禅询问侍中董允、长史蒋琬:二人究竟谁在谋反。这二位都为杨仪担保不反,都怀疑魏延。

4.扬仪派马岱斩杀了魏延。

杨仪大军只好重新开路,日夜兼行,追赶并紧随魏延军队之后。魏延先行占据了南谷口,派兵攻击杨仪部。杨仪急令何平抵御魏延。何平在阵前叱责魏延的士兵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来造反!”。魏延的士兵如梦方醒,知道魏延有错,都一哄而散,离开了魏延。

魏延同自己的儿子以及少数亲信逃亡到汉中,他的老对头杨仪派马岱前去追杀,斩下了魏延的首级。 如此还不解恨 ,杨仪还将魏延的头颅摔在地上,用脚踩踏,并咆哮道 :“狗奴才!还能作恶么?”后来,又灭了魏延三族。


其实,依魏延的秉性,与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分析,魏延没有北上投降曹魏而南下还军,目的是除掉杨仪等人,并没有反叛朝廷的意思。

高这样,文武双全的蜀汉名将,立下赫赫战功后,留下了凄凉、悲惨的结局。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希望星晨58298869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魏延其实并没有被历史所丑化,史书上的所记载的魏延还算是较为正面的,陈寿所著《三国志》里的魏延是较为客观公正的。

魏延真正被丑化,还是因为诸多演义小说的宣扬,尤其是《三国演义》所刻画的“脑后有反骨”的魏延,更是让其民间形象低到了谷底。

还是来看下历史上真正的魏延。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具体出生年龄不详,他第一次在史书上露脸,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

那一年,刘璋脑子一发热,不顾刘备先前的“劣迹斑斑”,竟然地“引狼入室”,邀请刘备带着军队入蜀,帮“兄弟一把”,以抵御近邻张鲁的骚扰。

魏延当时将刘备看成了绩优股,就带着私人部队,投靠了刘备,一起入蜀,后跟着刘备驻防在葭萌关。

第二年,刘备与刘璋“兄弟俩”,说翻脸就翻脸比起翻书还来得快,两刘军队开打。

魏延与膺、黄忠被刘备派去与刘璋军队作战,在攻占涪城、广汉郡的过程中,战绩不错,因战功升为牙门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延跟随刘备攻占了雒城,并且还参与了围攻成都的战役。

刘备对魏延还是很看重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将治所定在了成都。

按照规定,必须得留一位大将来镇守汉中,当时很多人认为,汉中太守的这个位置,绝对是预留给张飞的,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就连张飞都认为,汉中太守也就只能是自己去出任才能稳当。

然而地,然而,让大家都失望了,最后刘备直接提拔了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先前的牙门将军也就此升为了镇远将军。

这个指派,当时可以说是,引得“全军哗然”。

为了“服众”,刘备还特地举行了一场会议,他召集了群臣,并把魏延喊来。

刘备问魏延:“现在委派了你这个职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延说得很豪迈:“如果曹操率领全国大军来入侵汉中,我为大王您抵御住他,如果只是一个将领带着十万军队来,我为大王您吞并了他。”

魏延的这些话,倒是唬住了不少大臣,都认为他很是有“英雄气概”,刘备对他也是很认同。

事实上,魏延说的话确实有点大,然而,从表现上来看,魏延驻守汉中的这几年,还是没有让曹操军队占到便宜的,可以说是独当一面,因而也受到了刘备的赏识。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建立了史上所称的蜀汉政权,魏延由此晋升为镇北将军。

等到刘备去世,刘禅继位,魏延也还混得不错。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一上位,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北伐做准备,将军队开进到汉中,魏延升任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干得还是很卖力,也有不俗表现。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军队攻入汉中,魏延被指派反击,攻入属于曹魏的凉州。魏延军队行军途中正巧遇上曹魏军的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两军交战,魏延军队获胜。

之后,魏延被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同时,他还被授予假节,晋封为南郑侯。

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成为亮点所在,表现可圈可点。他曾经向诸葛亮提议,给自己上万人马,走另外一条路,攻入关中。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向诸葛亮建议,给自己五千人马,取道子午谷攻取长安。

因为魏延认为,当时长安城的守将夏侯楙不上档次,蜀军一到,就会丢弃城池逃跑。诸葛亮以为这个计谋,太悬又危险而弃用了。

建议屡次不能采用后,魏延在背后对诸葛亮颇有怨言,他认为诸葛亮有些胆小,常常说自己的才能不能尽情发挥。

这也是魏延性格使然了。

魏延在战场上作战,确实是十分勇猛,他所训练出来的兵士也十分厉害,魏延本人却是极为高傲,不太看得起其他人,性情方面也就较为暴烈,一般人都是不敢跟他争锋。

魏延先前就和刘琰有过过节,是诸葛亮的维护,才和刘琰化解。另外地,魏延与蜀汉大臣杨仪也是很不对付,两人经常性作对,有几次争论得厉害了,魏延还做出拔刀做掉杨仪的气势,因而与杨仪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从而也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事后,还是诸葛亮从中调停,缓和了两人的关系。

诸葛亮在世时,两人还能够表面上过得去,真没到激化不可调解的程度,等到诸葛亮去世,魏延就没好果子吃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情加重,临死之前,招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托付后事,命令魏延断后,大军慢慢退回。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队遵从诸葛亮遗令,退回到蜀地。

当时,魏延坚决不同意,认为即使诸葛亮死了,还有自己在呢,不能因为死了一个人,就将北伐大事被忘了。另外地,自己也不会听从杨仪的指令,任由杨仪摆布,去做断后的任务。

蜀军开始撤退后,魏延发飙了,他带着部队赶在杨仪大军前面,烧掉阁道,制止大军撤回。魏延同时上表刘禅,杨仪有谋反举动。

杨仪也不甘示弱,向刘禅上表,举报魏延谋反。

刘禅看到表章,不确定两人哪个有猫腻,就喊来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询问,这两位还是跟杨仪较为亲近,因为认为魏延有谋反的嫌疑。

与此同时,魏延的军队与杨仪大军交战起来。

杨仪派了王平去和魏延军队作战,王平个人能力上比起魏延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点,但他还是挺具有说服能力。

见到魏延军队,王平劈头就说:“诸葛丞相才刚刚去世呢,你们这些人就闹腾起来,像什么样子!”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信还是很高,魏延军队都觉得魏延这次做得有些过分了,就都散了。

这时候,魏延手下也就剩不了几个兵了,他带着儿子以及其他几个亲信逃亡到了汉中。

杨仪派了马岱去追杀魏延,马岱斩下了魏延的头颅,献给了杨仪。同时,魏延三族也被诛灭了。

后来的史学家们,对于魏延的评论,大多数认为,魏延并没有反叛的举动,被杀纯属是被冤枉了,主要还是因为与杨仪的矛盾激化引起的。

事实上,这些评论还是较为中肯的。

而众多有关魏延之死的评论中,最为到位的,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作出的论断:

“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三国演义》里写的是魏延企图夺取军权而被被马岱所杀,但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而非正史,里面有很多不实的情节。


那么正史《三国志·蜀书·魏延传》里记载的魏延是如何死的呢,原文如下: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意思就是说,魏延与他的儿子,手下等几人逃亡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杀,马岱追上后杀掉魏延,并砍下脑袋交给杨仪,杨仪将魏延的脑袋踩在脚下说:“庸奴,看你还能不能做恶!”之后夷了魏延三族。

那么魏延为何要跑,为何又被杨仪所杀,诸葛亮死前又是否真的留下剿灭魏延的计策呢?其实这些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里都能找到答案。

诸葛亮临死前确实做出了撤军的决定,但绝对没有授予杨仪,姜维等人剿杀魏延的计策,原文是这么说的: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大意就是,诸葛亮定下撤军计划,由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那就不管他了,其余人自行撤退,改为姜维断后。

那么根据后来魏延的表现来看,诸葛亮是非常了解魏延性格的,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下令斩杀魏延,这就说明,诸葛亮断定魏延也许会闹情绪但绝对不会反,当时蜀国人才稀缺,魏延智勇双全,是蜀国非常重要的大将,诸葛亮怎会临死前决定断掉蜀国一臂呢?

但是,“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为何要这样说呢?他真的决定不管魏延了吗?大军走了,独自留下魏延,他不怕魏延投降曹魏吗?其实前面说过了,诸葛亮了解魏延,他断定魏延不会反,如果大军撤退,魏延抗议无效,那么他魏延即便心中有万般不愿意最终也会跟着大部队走,事实上,魏延也确实这么做了。

虽然魏延也撤退了,但他很不满断后,至于原因,他是这么说的“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也就是说,他不是不满诸葛亮的决定,而是不满杨仪,那么不满杨仪之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魏延率领部下先行南归还烧掉了杨仪等人的退路,说实话,这就有点过分了,你如此行径怎会不引来杨仪等人的怨恨?不贻人口实呢?不仅如此,他还“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到了这里魏延和杨仪已经刀兵相见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已经升级为仇恨。

之后两人就纷纷上书互相指责对方谋反,此时的后主刘禅年纪尚轻根本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只能问身边的人,结果就是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大家都担保杨仪是忠臣,魏延是反臣,就这样魏延失去了朝廷的信任,手下也便作鸟兽散,魏延自知败局已定,只能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跑去汉中。


那么,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以及魏延的表现来看,不难看出,自始至终,魏延都未曾真正想过谋反,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只针对一个人,就是杨仪。

所以我们就要分析魏延为何对杨仪不满呢?其实《蜀书》里也有过解释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极善养兵,用兵,且勇猛过人,但性子也很孤傲,所以手下的人都不愿与他争执,纷纷对他敬而远之,只有杨仪从来不会宽让他,这令他很生气,所以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

后来诸葛亮死后,他又愤愤不平的说“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这说明了魏延是非常瞧不起杨仪的。

与杨仪的关系不好,又要受制于杨仪,这对性情孤傲,目中无人的魏延来说根本忍受不了,甚至视为奇耻大辱,所以他才会处处与杨仪过不去,而杨仪虽然是文官,但也不是好惹的,逮着机会就杀了魏延,还夷其三族,所以说,文化人生气起来也很严重。

还是要引以为戒,避免历史重演啊!


咸鱼闲聊


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大家多是通过《三国演义》所得知的,但《三国演义》只是历史小说,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像对蜀汉名将魏延死因记载,《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就大相径庭。那在正史与演义对魏延之死是如何记载的呢?

先来说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记载。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对魏延很不放心的,说过魏延有反骨,对魏延是小心提防,连魏延提出来的“子午谷奇谋”也没有采纳。那么,魏延是如何一步步到死的境地呢?演义是这样写到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命令杨仪统兵,魏延大为不满,便烧绝栈道,引兵拦路,并上表说杨仪领兵想要叛乱,而杨仪也上表说魏延要图谋不轨。董允与蒋琬偏袒杨仪,认为杨仪不会叛变,反而认为诸葛亮以前对魏延的有过不好的评价,觉得魏延不可靠。于是刘禅派董允去调查真相。而此时,杨仪与魏延开始正面交锋。杨仪派出何平挑衅魏延,瓦解了魏延军心。这时马岱假意投靠魏延,并煽动魏延自图霸业,于是魏延进攻汉中。死亡开始逼近魏延。当魏延到了南郑时,杨仪拿出了诸葛亮的锦囊,自信可以打败魏延。于是出阵对魏延说:“你要是个汉子,就喊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杨仪匹夫听着!以前孔明在的时候,我还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不要说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这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说:“谁敢杀我?”一声还没有说完,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斩魏延者,就是马岱。原来孔明临终的时候,授给了马岱密计,只待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之。自此,魏延就这样被杀了,也让魏延落了一个反的名声。在演义中,魏延的死归咎于他是反臣,想要投靠魏国,诸葛亮不过是施机杀之。这是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描述,那么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普遍认可是《三国志》,那《三国志》是怎么记载魏延之死的呢?

《三国志》是这样说的,杨仪与魏延长期不合,在诸葛亮死后,两人彻底决裂,两人互相上表指责对方叛变,魏延不满军队随杨仪撤退,提前南归烧掉了栈道。杨仪于是派何平出战,何平怒斥魏延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部队觉得错在魏延,便不听魏延的,各自散了。丧失了军队士兵的魏延不得不率领儿子逃亡,逃到汉中时,被马岱追到并杀了他。《三国志》说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我们可以看到魏延并没有反叛之心,只不过做法有些极端,想整死杨仪,却把自己的性命搭了上去。

在演义与正史中,对魏延之死的死因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魏延的性格也害死了他。魏延此人性格高傲,恃才傲物,与蜀汉官员难以相处,在关键时刻,董允与蒋琬也是保仪疑延,他跟杨仪私怨很深,所以杨仪一有机会就杀死了魏延,可怜魏延因演义的叙述背了这么久的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