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以前我們常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瀘州人說普通話,那種椒鹽味道的瀘州普通話簡直讓人起雞皮疙瘩。這十多年真的好了,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各種媒體平臺,影視作品,讓我們就算足不出戶,長期薰陶的語言環境基本是普通話為主了。今天瀘州人十個人當中有一大半普通話至少比較標準了,而且也不怯場,敢於跟外省人大方交流,甚至在我們用瀘州本土音說話的時候已經習慣用普通話思維發音模式來表達。

今天我們說“他”,很少有“吶”了,說“去哪裡”,也不會說“及那幹”,方言文化的底蘊和魅力真正一點點流失,如同我們大多數人不太關注的本土文化和歷史一樣,被輕視。在我看來真是一件買櫝還珠的事情。

說話普通話當然沒有問題,本土語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失去了那就是根都沒有了。為什麼其他地方的人在保護母語文化呢?廣東,上海很多地方,那麼發達了他們難道不比瀘州更加發達先進一些嗎?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當然直到今天瀘州話的土味還是讓不少瀘州人覺得上不得檯面,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去本土化意味著否定地域千百年來積累的文化基礎,這個屬性讓瀘州人再也沒有了瀘州感,那種地方的自信和自尊漸漸失去,你以為就真的好嗎?

我們瀘州話是指居住在四川省瀘州市境內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以瀘州主城區及瀘縣為代表,是四川話的一個分支。和普通話以及四川其他地區方言的主要區別有:它/那na、去/及、克ke、保保/姨、阿公/爺爺、家公家婆/外公外婆、以及一些古音字。瀘州話屬於西南官話四川話灌赤片岷江小片,保留入聲,語速較快,屬四川話入聲獨立區中入聲讀中平調、自成調一類。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些、邪、姐、且、寫、野、也、爺、借、謝、夜”等帶“e”韻母的字讀“i ”韻母,而非普通話的“e”,例如“姐”字,瀘州話讀"ji"而非“jie”;“夜”字,瀘州話讀"yi",但音調是一樣的,這些特徵都說明瀘州話確實是巴蜀語遺韻。

今天沽酒客也不來評價瀘州話到底怎麼樣,來給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正宗瀘州話的韻味,或許對於九零後來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對於老瀘州人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回憶。我倒是希望瀘州出個李伯清式的人物,用幽默的手法來把這些傳播起來,小眾範圍也會有大眾文化的。

那麼瀘州話的方言土語到底有哪些呢?

瀘地方言土語繁多,且常有變化,只能簡敘部分,變化了的分先後排列,未註明時期。因幅員遼闊,亦只指部分地區。

衣冠:長單衣稱衫子或衣裳;內衣稱汗貼兒或杵掛;中衣稱褲兒、褲子或小衣;長棉袍稱襖子;棉上裝稱棉滾身;棉中衣稱棉褲或馬褲,中山服稱制服;西裝稱洋服;夾長裝稱夾滾身或二碼居;緞制便帽稱一箸尖或瓜兒皮;遮陽帽稱箸箸帽;呢通沿帽稱博士帽;領圍巾稱絆頸索;頭纏白帕稱豬油帕;棉鞋稱雞婆鞋;木製拖鞋稱闆闆鞋,棕制木底鞋稱棕踏踏。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飲食:早餐稱早飯;中餐稱少午;晚餐稱宵夜這個跟夜宵是有區別的;油葷稱油大;赴宴稱吃油大或吃東道;農曆每月初二、十六用豬肉加餐稱打牙祭;集款聚餐稱打平夥或股股攤或桌上開花;不出錢稱白吃、吃月白、吃呵皮、喝粉、燙牙齒、吃抹鬍子;吃齋稱吃素或忌油葷;吃糖果稱吃香香。饃饃稱饅頭;餛飩稱抄手;稀粥稱稀飯或沖天炮;白飯稱乾飯、雪花或冒兒頭;輪次招待稱轉轉會;口債稱筷子帳;逢餐稱闖吃或腳板洗得乾淨。

住所:西式房稱洋房子;茅屋稱茅草房;瓦屋稱瓦房;房間稱房圈,正房稱堂屋,敞廳稱簷窩;廁所稱毛司;廚房稱灶房。

烹調:酸極稱溜酸,甜極稱敏甜,苦極稱刮苦,辣極稱飛辣,麻極稱麻人或麻得很,鹹極稱焦鹹或飛鹹。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氣味:臭極稱幫或者乓臭,香極稱碰香,燒熱稱飛燙,燒焦稱燒糊或糊臭,氣味不適稱怪難聞。

男人:老年稱老者、老頭,或尊稱老太爺,或煙泡老漢;中年稱大人或半世紀;少年稱小夥或少爺或年輕人,小孩稱娃兒或鬼仔仔;未婚者稱單身漢、單幹、十一號。

女人:老年稱老婆婆或尊稱老太婆;中年稱大娘或太太;年少稱少娘或婆娘;小孩稱姑娘;未婚少女稱掛兒壩(二八);居孀稱寡母子。

婚娶:受室稱接婆娘或接媳婦兒;出閣稱交代女或敲壩壩;新郎稱新旦(郎)公;新娘稱新姑娘;納聘稱討話;訂婚稱插香;結婚稱過酒;歸寧稱回門;童養媳稱抱姑或憑長媳婦兒;再嫁稱過婚嫂。

謾罵:怒極稱砍腦殼的、挨刀的、龜兒、混帳東西、狗雜種、媽的個×;不畏懼稱不得睬或硬不怕;譏諷稱怪眉怪像、一肚皮二十四;賣淫稱偷人、趕漢、偷老公;綠頭稱尖腦殼;一知半解稱半壺水或假斯文;罵人自稱老子或老子們、你跟老子;不依稱烏七八槽;不講理稱橫扯、胡扯或昏扯;莫明其妙稱啥名堂?言語不符稱胡說。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交通:啟程稱動身或走了;搭輪船稱趕洋船;搭木船稱趕船;陸行稱起早或走路;乘肩輿稱坐轎子或坐滑竿;乘汽車稱趕汽車;到達稱攏了;未到稱還沒來或沒攏;飛奔稱跑得快;急至稱快當或來得快;遲緩稱僅挨;去一會稱去一哈哈就來;轉變稱倒拐;說違心話稱扯個拐;不順暢稱打搞;止步稱進去不倒。

物品:物件稱東西;帳子稱罩子;棉被稱鋪蓋;便桶稱糞桶;男夜便器稱夜壺;自行車稱洋馬兒;菸袋稱煙桿;玩具稱耍法;灰爐稱火兒;物件新鮮稱仙仙;雨傘稱撐花。

口頭語:為什麼稱啥子或啥子事;怎樣的稱重過的或幹些啥子;發怒時高聲喚稱幹兩面或幹間嗎;所見奇特稱硬是怪;不快意稱傷腦筋或傷胃口;事物相符稱對頭或要得;舒適稱淋醒或者安逸得板;怨人稱傷心或憂人;事物過重稱重得很;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廉價稱相因或便宜;稍停稱耍一哈督或忙啥子;物件腐爛稱稀 爛;緊極稱幫緊;松極稱撈松;遊玩稱耍;認可稱要得;否認稱要不得;美觀稱才叫好;被人拒絕稱受洋方;麻煩稱腦火;錯亂規矩稱失格;肇事稱惹禍;妥當稱規一或居二;不相關稱不關事;

有花樣稱有點名堂;沒關係稱不要緊或沒來頭;不理會稱不要張結他;受不了稱遭不住;討厭稱玄皮或討人嫌;糾紛稱角孽;對罵稱吵架;訴訟稱打官司或扯皮絆;堅固稱紮實、勞靠;耐用稱經事;公斷稱講禮信;虛偽稱有點水。出賣人稱為點水雀

慶弔:賀人生男稱添太寶,生女稱添千金,謙稱生男稱讀書的,生女稱繡花的;農家生男稱看田缺口的,生女稱看甑腳水的。祝壽稱拜生;祝開幕稱打火炮;賀嫁娶稱道喜;悼喪稱燒香;掃墓稱掛紙,喪葬稱埋人;慰問稱看望。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一般稱謂:高祖父母稱天天;曾祖父母稱祖祖;祖父稱公;祖母稱婆;父親稱伯伯、爹,母親稱母母;岳父稱老丈人或老親爺;岳母稱老丈母或老親孃。妻兄弟稱舅子;襟兄弟稱老姨臺;夫婦稱兩口子,妾稱小婆娘或小婆子;產婦稱月母子。

其他稱謂:煩躁、麻煩稱潑煩;折磨稱磨照;罵人稱掘人;依靠者稱靠山或臂膊;不講交情稱不落教;笨拙稱笨蛋、抱參子;軟弱稱巴皮;出洋相稱寶器;乾脆稱撇脫;耍茶樣稱耍花子;說謊稱扯把子;暗示稱遞點子;賠醫藥費稱敷湯藥;虛張聲勢稱提虛勁;

瀘州方言正在消失,普通話應該替代地方文化特色嗎?

說大話稱衝殼子;不整潔稱褸餿;決定稱宰指;丟臉稱展班子;習武稱操扁掛;很多稱少廣、一抹多;混著得好處稱吃裹腳;收拾殘局稱拴腳子;奚落諷刺稱朽打;照護稱經佑;不承認稱不認賬;難辦稱辣(棘)手或稱粑粑燙;

妥貼稱巴實;浪費稱拋殺;開玩笑稱逗起鬧;發怒稱發貓毛風;囑託稱辦交涉;昏庸糊塗稱鼕鼕安安;吝嗇稱逗角;花樣竅門稱板眼;折檯稱抽底火;收拾整理稱殺貼;討厭稱日帳;順利稱扣手;起作用稱關火;吃虧稱吃害了;穩定局面稱正堂子;貶低稱踏削;經濟拮据稱受緊或背時;無能力稱阿社會囊廢。

怎麼樣說了這麼多你覺得自己家鄉的方言是不是很有趣呢?但是現在你還在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