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蜂喂白糖后,出现蜂往外丢十日左右的幼虫,是什么原因?

283802676


中蜂是不可以大量饲喂白糖浆繁蜂的,如果蜂巢里没有蜂蜜花粉混搭食用,用白糖浆抚育幼虫就会造成幼虫夭折,甚至烂子病发生。

虽然中蜂可以借鉴意蜂的养蜂方法,但是并不是完全能够照搬的。饲喂白糖浆是意蜂常用的方法,既可以补充饲料,又可促进繁蜂。意蜂个儿大,食量大,消化的蜜糖太多,常年缺乏蜜糖的时间很多,如果不用白糖浆代替,可能产的蜂蜜还不够吃。意蜂人必须要进行白糖浆饲喂才能让蜂群活下去,而且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可是中蜂就不行了!

中蜂个小体弱,食量小,节约饲料,在长期养殖过程中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不用人工饲喂就能繁衍下去,也能产出蜂蜜。中蜂还未被人类驯化,还不习惯人类的饲喂方法,如果照搬意蜂的饲喂方法,对中蜂就会有害。

白糖浆含有的成分是蔗糖,是不能被蜜蜂直接食用的,必须经过工蜂反复酿造成为合格的蜜糖才能食用。而且在制作白糖时会添加化学成分,比如漂白剂。现在有些厂家为了使白糖更加漂亮,不板结,还会添加更多的化学成分,这些对蜜蜂都有致命的危害。

蜜蜂是不能长期大量食用白糖浆的,而且靠白糖浆抚育出来的幼虫体质差,寿命短,甚至会夭折死亡,造成烂子病发生。我们在饲喂白糖浆时,一定要让蜂群里有一定量的蜂蜜和花粉混搭使用,让幼虫尽量吃蜂蜜和花粉,这样才能顺利繁蜂。意蜂是这样,中蜂就更得是这样了。

可是有些中蜂人学习饲喂白糖浆时,总怕水加多了让工蜂酿造困难,就会尽量把水加少点,这样过于浓稠的糖浆让工蜂没办法进行反复酿造,不能完成蔗糖的转换,酿造成合格的蜜糖,也使有害成分残留太多,幼虫吃了当然就会死了。


白糖与水的比例是1:1.5左右,温度低时水加少点,高温干燥水加多点,糖一定不能多于水。而且蜂巢里一定要有蜂蜜才能饲喂糖浆,否则就要饲喂蜂蜜水来中和。

有些中蜂让人坚持用浓稠的白糖浆饲喂,以为没看见蜜蜂死亡就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造成密封死亡,基本上是有一定量的风力搭配使用,降低了危害。但是让幼蜂体质差,寿命短我们是看不到的。等到真的造成幼虫死亡了,再着急就不用了。

正确饲喂白糖浆我反复说过很多次了,可是很多人偏不信。你的蜂群幼虫被拖出来,肯定是已经死亡了,造成幼虫死亡的原因就是过多的饲喂白糖浆,及白糖浆浓度太大造成的,必须停止饲喂白糖浆,改喂蜂蜜水。需要饲喂白糖浆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配比来,不能把水加少了。

中蜂在蜜粉源枯竭,蜂巢里没有蜂蜜储存时,一定不要靠饲喂白糖浆繁蜂。这样的蜂是繁不起来的,还会造成烂子病爆发。


追花精灵


幼虫影响问题

很多朋友认为蜂群中只要有蜂蜜存在,蜜蜂的营养就是充足的,但是实际上,蜂群中的营养包含了三类,分别是蜂王浆,花粉,蜂蜜,其中蜂王浆主要是3日龄内幼虫和蜂王的营养来源,花粉则是蜂蛹的主要食物,蜂蜜一般是成年蜜蜂的主要食物,所以在我们喂养蜂群糖浆的时候,如果花粉不足,则会出现工蜂拖子的现象。

第一:判断方法

如果是蜂群中出现工蜂拖子,有没有其它明显特征,只是幼虫无法孵化,有的幼虫掉落到巢房边缘,有的掉落在箱底,有的被工蜂拖出巢门,基本上可以确定蜂群中缺少花粉,虽然说九月中旬已经是秋季,温度有所下降,但是有的地方蜜源植物匮乏,或者个别地区遭受高温导致流蜜植物流蜜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蜂群中仍然会缺少花粉,而我们在喂养工蜂的时候,提升了工蜂的积极性,蜂王产卵也得到提升,在蜂王大量产卵的情况下,蜂群中的花粉供应不上,出现我们看到的工蜂拖子现象。

第二:解决办法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说在天气过冷或者过热的时候蜂王产卵并不好,但是一般除了冬季我们是可以通过遮阴或者保温来让蜂王产卵的,只要温度不是很低,哪怕蜜蜂在蜂群内也可以让蜂群正常产卵,比如在早春的时候我们提前春繁就是这种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蜂无法采集到花粉,所以我们想要繁殖蜜蜂,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喂养糖浆的同时,补助喂养花粉,这样拖子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敌害问题

对于中蜂来说,敌害我们主要考虑巢虫,除了巢虫之外,中蜂的敌害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或者说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于巢虫是在巢脾中蛀食,没有经验的养蜂人很难发现,而在九月中旬正好是夏季以后,如果我们夏季的巢虫没有彻底处理,则在九月的时候还是会大量爆发,而被巢虫蛀食的巢脾上,很多幼虫会因为巢虫在巢脾中吐丝作茧而死亡,这些蜜蜂幼虫就会被工蜂拖出巢门,出现我们看到的蜜蜂把幼虫拖出巢门的现象。

第一:判断方法

对于巢虫来说,由于巢虫是在蜂脾中爬行蛀食,所以在巢脾上会出现明显的线性痕迹,蜜蜂幼虫呈现线性的白头翁现象,并且死亡,如果是这种现象,说明蜜蜂已经遭受巢虫危害,而我们在喂养蜜蜂的时候,蜜蜂由于营养得到提升,清巢能力增强,把蜂群中死亡的幼虫拖出巢门,出现我们看到的蜜蜂把幼虫拖出巢门的现象。

第二:解决办法

想要解决巢虫问题其实也不难,一般我们根据蜂群中巢虫的危害严重程度来看,如果巢虫危害不严重,只是零星的出现,我们可以直接用镊子顺着白头翁的线挑开,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巢脾中隐藏的巢虫,找到巢虫以后挑出来弄死即可,然后在蜂群中悬挂巢虫清木片来进行预防。

如果比较严重,但是只是单张蜂脾出现,说明蜂群中有老脾,我们可以直接用新的蜂脾更换了这些有巢虫的老脾,这样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当然,如果全部蜂脾上都出现了严重的巢虫,这种情况下其实蜂箱壁上还有蜂箱底部都有大量的巢虫产生了,很多朋友认为巢虫只发生于巢脾上,但是经过蜂部落的观察,严重的巢虫甚至可以在巢框以及蜂箱底部的缝隙中蛀食,对于这种情况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换箱换脾,奖励饲喂,让蜂群快速恢复。


蜂部落


这种程况果乡养蜂果农认为,喂白糖后十天左右引起丢幼虫,这么迅速在喂白糖后发生的现象,为一就是蜜蜂在喂糖前产了病害。

什么原因产生丢出幼虫,主要为中蜂巢虫引起比较多见。产生了巢虫的蜂群,经过大量喂养白糖浆,蜂巢上的巢房迅速装上白糖浆,在大量积累白糖水的程况下,使得巢虫无外安身,从巢脾中爬出引起蜜蜂关注,从这,中蜂开始枢赶巢虫,在白糖水浸泡房子的帮助下,全面进行清理巢虫工作。咬旧巢,拖死亡幼虫。

上了巢虫的蜂群,经过喂养白糖水,这是我区域养中蜂枢巢虫一办法。喂养白糖水越充足,去巢虫越迅速。如果发现蜂群喂白糖水后出现拖出幼虫,还要每一两天开箱人工帮助清理巢虫。

除了蜜蜂发生巢虫,还有喂白糖前产生了幼虫病,在喂养白糖水后产生拖幼虫,要细心辨别。

当发现喂白糖后拖幼虫,要立即开箱检查,发现蜂箱底下有大量巢虫,那是巢虫引起。如果没发现巢虫于箱底,要抽脾鉴别,是否茶花,农药残留的花粉,欧洲,美洲等幼虫病,对症状进行分辨,再进行处理。

好了,你的题问果乡养蜂果农观点认为,中蜂不可能因喂了白糖后,在这十天内就产生拖出幼虫现象,都是喂白糖前产生了病害,因喂了白糖进行对蜂巢清理工作。



荔乡问答


给中蜂喂白糖后,出现蜂往外丢十日左右的幼虫,是什么原因?

根据阿杰的养殖经历,给中蜂喂白糖后出现丢封盖子现象,一般是由中蜂囊状幼虫病(俗称中蜂“烂子病”)引起的,简称中囊病。而另外三种情况也会造成造成中蜂丢子分别是巢虫病、蜜压子以及秋冬季气温骤降,下面咱们就详细看一下。

中蜂囊状幼虫病

中囊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病,巢内饲喂蜂王和幼虫的工蜂是主要传染源,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据阿杰查看发现,患这种病的蜂王刚产下来的卵隔天就会变干变黑,而没患病时产的卵有小部分在6日龄的幼虫期死亡,大部分在10日龄左右的封盖期死亡。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一、断子,换王,换脾。断子、换王、换脾同时进行,清除蜂群中的巢脾并在其他群抽调一些封盖脾和蜜脾进去,同时把老王掐了介入新王,等封盖子出房后再让新王正常产卵。阿杰平时就用这方法,最有效。

二、饲喂蜜水,蜂群保温。喂白糖后蜜蜂营养不均衡导致体质差,抗病毒能力弱,这时需要把白糖蜜全部撤掉换成蜂蜜。平时为了防止蜂群发病,也应该在白糖内兑蜜水1:1的比例饲喂,同时秋冬季节蜜蜂保温也很重要。

三、药物治疗。可以喂一些抗病毒的药,这里不便多说,网上店铺有很多治疗中囊病的药。

蜜压子

蜜压子现象多出现在大宗植物流蜜期或大量饲喂蜜水时,由于蜜水占据了空余的巢房,幼虫缺少花粉供应而被丢弃,但是被丢弃的都是没封盖的虫卵,与上述问题不符。

巢虫病

据阿杰观察发现,一般气温不低于5度都能看到巢虫的身影,我们广西冬天不是很冷,蜜蜂基本常年都有可能患巢虫病。虽然巢虫病爆发时中蜂也是丢封盖子,但是与是不是在喂白糖没有多大关系,只与蜜蜂群势以及蜂箱严密性有关,增强蜜蜂群势和填补蜂箱缝隙就可以解决。

气温骤降

气温骤降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如果蜂群保温没有做好,蜜蜂群势又弱,处在外围的幼虫很容易被冻死。

总结

综合问题,阿杰认为喂白糖后造成中蜂丢封盖子,最有可能的是蜂群患了中囊病。也有可能是巢虫病,要是在秋冬季气温骤降也是一个诱因,但蜜压子引起的中蜂丢子现象与上述问题不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