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究竟是指哪些“山”哪些“嶽”?

“山”和“嶽”都是指山,“三山五嶽”是泛指華夏名山,但是“三山五嶽”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具體所指。

“三山”在秦漢時期是指三座仙山:蓬萊、方壺、瀛洲。關於這三座仙山的傳說在先秦時期就存在。《列子*湯問》裡說,“渤海之樂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


三山五嶽究竟是指哪些“山”哪些“嶽”?


《列子》中明確指出了海上仙山的位置,在渤海以東很遠的地方,幾億萬里之外,這是建立在當時不知道地球是圓形的這個基礎上,但又明確有所指,所以後來秦始皇才會相信徐福的話,相信能找到海上仙山求得長生不老藥。在《列子》的描寫中,這個地方的海是無底洞,天下之水都歸流於此,仙山就在這片海域。仙山有五座,不是三座,每座山高三萬裡,山頂都是平的而且平面面積有九千里,三座山雖然比鄰,又離得比較遠,之間的距離有七萬裡。山上住的都是仙人,而且明確指出,仙山的樹上結的果子吃了可以“不老不死”。

神仙思想萌生於周代,盛行於戰國,不過到了秦始皇求仙的時代,原來《列子》裡所提的五座仙山就只剩三座了。《史記*封禪書》說,“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後世所說的“三山”,一種觀點就是認為,說的是海上三仙山,有的把“方丈”改稱為“方壺”。清代的圓明園“四十景”中有一景“蓬島瑤臺”,原本建於雍正初,稱為“蓬萊洲”,乾隆時稱為“蓬島瑤臺”。這一景是在圓明園的福海里作三島,就是“蓬萊”、“方丈”、“瀛洲”。以唐代李思訓的畫作為藍本,在島上造仙山樓閣。


三山五嶽究竟是指哪些“山”哪些“嶽”?


“三山”不只以此為定論,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詩中有一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這三山又指的是南京西南長江東北岸南北相邊的山,合稱為“三山”。江蘇鎮江的長江之濱與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夾江相峙,世稱“金口三山”。

“五嶽”也是五大名山的合稱,“嶽”是指更高的山,“五嶽”是指:東嶽泰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不過這是現在的認知,而在漢代漢宣帝時,“五嶽”是指:中嶽河南嵩山、東嶽泰山、南嶽安徽天柱山、西嶽華山、北嶽河北曲陽大茂山。後來又把湖南衡山改為南嶽。隋代以後成為定製。明代開始以山西恆山為北嶽。清朝的祭祀也以山西恆山為北嶽。


三山五嶽究竟是指哪些“山”哪些“嶽”?


另外歷史上一些地方區域政權也為顯天子之儀也在自己統治區域內將名山命名為“五嶽”。三國東吳把江蘇宜興離裡山同命為中嶽;以荊南山為南嶽。五代閩帝王延鈞以福建寧德霍童山為東嶽,永泰縣高蓋山為西嶽。唐代南詔在雲南境內以點蒼山為中嶽,烏蒙山為東嶽,無量山為南嶽,玉龍山為北嶽,高黎貢山為西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