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2019年是“滑年”,是什么意思?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新大风歌


对于农村所说的“滑年”,身在农村的人可能都不太陌生,所谓的“滑年”的定义,就是一年两头没有“春”!

也被称作是“黑年”,因为在年头和年尾没有“立春”的节气,春乃万物之始,所以没有“春”又被称作是“滑年”,相对于其他年份的“两头春”形成对比参照。

“滑年”寓意不是很好,对于农作物以及农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农村说法“滑年”结婚不好,也是这个意思!

只是个人观点,希望有所帮助!



余乐长欢


滑年又可叫黑年,哑年,盲春年,寡妇年,意思就是从阴历看:从正月初一起到腊月三十尽止,两头都没有见着立春这个节气,以阴历看是阴历年内无立春,无春的意思。古人重阴历,也重立春,因为立春是一年四季之始,是24节气之始,是干支历之始,在阴历年内不见立春,便有不祥之兆,少年怀春,无春可怀便被认为对女人不利,不宜婚,婚即成寡妇,故称寡妇年,这是迷信说法,不可信。说是滑年,即将立春滑前滑后了,还有理据。仅仅据此,对农业是不会造成大影响的。不是真正的无立春,只是以阴历看,立春下是提前就是延后了,立春一样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国阴阳历同用引发的矛盾。

阴历即太阴历,是以月亮朔望圆缺为周期规律制定的历法。月亮盈亏变化周期时长为29天12时44分,天数要计整,所以月大3O天,月小29天,有时一年12或13个月,会有7个是大月,朔就是月初一,望就是月十五。一年12月是354或355天。阴历体现的是月亮朔望盈亏的变化。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地球自转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时长366天5小时58分46秒,这就是太阳历年的标准时间,天要计整数,所以平年阳历是365天,四年一闰年,闰年就366天。太阳运行规律,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及冷热寒暑之不同,我们的祖先便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创造性地创造了24节气,以便于农民掌握利于农耕安排农事。24节气是依太阳运行特点制定的,从阳历看24节气,是相对稳定又有规律的,每年每次节气日期前后误差不有一天,不如阴历大。由于阴阳历是两种不同的计算历法,年天数误差有11天之多,为使阴阳历差不太,阴历就采用闰月办法,三年一闰,19年七闰,阴历闰月,会变成一年有了884天,因为闰月,而使24节气从阴历看,变化更大,以立春看,会出现无春年,或双春年。无春年是头尾不见立春,双春年是头尾都见有立春。其实,从阳历看,立春都是多在2月4、5两天。所以从阴历看节气,测农事吉凶好坏缺乏理据,不准,也不要太过相信。迷信是会害人的。





树德汉硕


老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春天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和憧憬。

人们说2019年是滑年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2019年,它的立春节气是在腊月三十那天。等于2019年是没有立春节气的。没有立春节气,所以这一年也被称为寡妇年,称为黑年。


寡妇年,由于立春比较早,立春后很容易有倒春寒,天气极不正常,所以这一年人们都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对于庄稼生长更是不利。可以想象,没有了立春,就相当于人没有了希望。不管是对庄家或者是对人们都会有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封建思想已经解除。对于寡妇年也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不是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只是相对于这一年来说不是特别好。就像人们说的本命年一定要穿红色衣服,要不会倒霉一样。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不靠谱的。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就应该相信科学。不能听之任之。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科学的力量。



想了解不一样的三农生活,关注娜娜谈农村。


娜娜谈农村


农村老人说2019年是“滑年”,是什么意思?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只能说你太迷信了,今年相比之下,比之前五年的粮食产量还要高。


第一,之前几年小麦亩产,三四百斤,七八百斤,超过一千斤的都不多。然而今年的小麦产量很高,最高的达到1500斤每亩地。


第二,所谓的2019年是“滑年”明年无春,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是比较讲究这个的,一般这样的年景,不建房、不娶亲,这样就是滑年,封建迷信之说,没有科学证据,不要太过迷信。


以上就是我对滑年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才佬乡土文化


在农村,针对年头的好坏有很多说法,这些说法都是从以前的时代经过人们口口相传而流传到今天,因为以前的年代,气象预报不发达,人们对未来的天气形势变化很关注,因为在古代种地天气对农业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常常寻找一些自然节气与庄稼收成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说法和谚语。

滑年的意思是说在阴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的节气,这样的年头称为“滑年”,因为我国一直采用着阳历和农历两种历法,立春的年头基本是固定时间,但是农历的月数和天数是变化的,所以人们为了达到阳历和农历之间的协调同步,采用了置闰的办法来协调。就比如2019年来说,由于立春是在2018年的腊月三十,所以导致了在新的一年2019年没有立春。人们就称呼这种无春你年是滑年或寡妇年。

普遍的观念中,人们认为“滑年”年景会不好,也有说“滑年”不宜婚嫁、生孩子的说法。同时还有说“寡妇年倒春寒的说法”。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四季之首,人们认为春季就应该是播种的季节。无论是庄稼还是人类繁衍。所以既然没有了春天那么自然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就有了滑年农业生长不好,年头不利的说法。

其实,这些推断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说法,只是源于人们对一些年头的喜好,人们比较喜欢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的年头,把这样的年头称为“双春年”,同时还比较喜欢立春正好在农历的大年初一,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百年难遇岁交春”。

其实造成了这么多种年头的说法,只是因为我国实行了两种历法的原因,历法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种植。

农村老人说2019年是“滑年”,是什么意思?对农业有什么影响?你们那里有这种说法么?还有那些关于滑年的说法?欢迎大家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过去,几千年来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不得不为了庄稼的收成而根据气候变化,来适当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

有书君觉得滑年的说法有迷信的成分,也有根据大自然的气候条件的规律科学种植的成份。

1、什么是滑年

农历年一年之中没有立春,就叫滑年,在农村叫盲年,盲春年,有些地方叫寡妇年。

滑年是比较滑头的年,把立春都弄丢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农历年一年之中没有立春就不叫年。

2019年就是滑年,因为立春是在2018年的腊月三十,导致了在新的一年没有立春。

春天是一年的四季之首,春季是应该播种的季节。无论是庄稼还是人类繁衍。既然没有了春天那么自然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就有了滑年农业生长不好,年头不利的说法。

人们认为""滑年""年景会不好,没有春,就不能结婚。过去年景不好,就娶不了媳妇,添不了丁。因为年景不好时自家人的日子都难熬,哪还养得起更多的人口?

所以就有""滑年""不宜婚嫁、生孩子的说法。同理,没有立春的年份就成了寡妇年。

2、现在的中国农历和公历并用

现在,我国采用阳历和农历两种历法,阳历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但是农历的月数和天数是变化的,为了达到阳历和农历之间的协调同步,采用了置闰的办法来调整补齐。

农村重阴历,又叫农历。因为它是人们根据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历法。

从正月初一起到腊月三十止,两头都没有见着立春这个节气,农历年内无立春,是无春的意思。

人们不喜欢没有春天的年份,自然就喜欢春天多的年份。喜欢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的年头,把这样的年头称为""双春年"",更喜欢立春正好在农历的大年初一。

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或者立春和大年初一在同一天,都是比较罕见的。是""百年难遇岁交春""。

农历大年三十是辞旧,初一是春节,开始迎新,立春是24节气的开始,也是24节气的""新年"",如果初一立春,就是万象更新,图吉利。

3、2019年滑年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农村都是按照24节气进行生产生活的安排,气候对农业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常常寻找一些自然节气与庄稼收成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些指导农业生产的谚语。

俗语对指导农民生活有重要意义。每到节气就会提醒着农民应该干什么事情了,比如说惊蛰了就要耕地了。

农民都会赶在大寒之前杀年猪,因为大寒往往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之后天气就会慢慢变暖,影响食物的腊制保存。

如果到了时节天气却反常的话,也有不少俗语告诉农民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根据农民的经验总结,滑年是容易出现自然灾害的天气,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春天是一年的四季之首,人们认为春季就应该是播种的季节。无论是庄稼还是人类繁衍。所以既然没有了春天,那么自然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就有了滑年农业生长不好,年头不利的说法。

""寡妇年,倒春寒”、“大寒不冻,冷到芒种”,“吹一日南风,还一日北风”。2019是滑年。预示着该冷的时候不冷,很容易出现倒春寒,都说的是气候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收成。

2019年是滑年,气温异常,立春前后气温本该是10℃左右,却出现了28℃的高温天气(大寒季节正常气温 0~15℃),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是反常的,南风天,立春后必有倒春寒。

今年北方好些地方没有下雪,南方不下雪的地方却有下的。在北方降雪不仅可以冻死土地里的害虫,保证来年庄稼不受害虫侵害,还可以给土地提供充足的水分,来年可以顺利地进行耕种。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如果在大寒前后能下大雪的话,预示来年定不是一个丰收年。

而南方下大雪却会给动植物造成伤害,影响收入。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看重俗语,俗语只所以一直能够流传下来,是有一定准确性、一定道理的。

""倒春寒"",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大寒对于农村百姓来说,温度越低越是高兴。因为这样就能冻死更多害虫的虫卵,明年庄稼就能少受一些虫害,农作物就能健康旺盛的生长,对收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大寒这天要是刮南风,天气就不会太冷,地里的的害虫就可能会安全过冬,对于明年的农作物来说就不是好预兆。

如果这天要是再下上一场雨,在这该冷不冷的时候,加上雨水的滋润,麦苗很容易过早生长,来年""倒春寒""就会把麦苗冻坏,影响收成。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到了大寒天气却是反常不冷,都不冻人,那么就预示着年后就会一直冷到芒种了,也就预示着倒春寒的到来。

有书君认为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农村流行的俗语有一定的地域性,要结合本地的气候变化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作物的耕种。

滑年注意避免天气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避免受灾害造成损失。"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建义大家不要轻信这些,我九二年结的婚,那年好象没有春,这年同村有两个娶两个嫁的,后来都是一儿一女,四个家庭至今都不错呀!八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啦!其中几个还是国防生呢!



陈希1421563069


简单一句话:看历本预测天气,说他瞎说,没跑的。

因为从春节至今已经有过三个帖子谈这个观点,这里就不重复了。


ZBLiu


2019年是己亥年,看一下日历,己亥2019年没有立春,所以叫滑年。己亥的干支分析,亥中有甲木,己为甲之财,然而亥水又是己之财,天干为上为君 ,地支为下为民,君民互为财,就是说国为民做出措施发展经济,民众支持国发展,但甲藏在亥中意思是表面上是这样,实际收民之财为多啊


娱史记


在农村,针对年头的好坏有很多说法,这些说法都是从以前的时代经过人们口口相传而流传到今天,因为以前的年代,气象预报不发达,人们对未来的天气形势变化很关注,因为在古代种地天气对农业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常常寻找一些自然节气与庄稼收成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说法和谚语。滑年的意思是说在阴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的节气,这样的年头称为“滑年”,因为我国一直采用着阳历和农历两种历法,立春的年头基本是固定时间,但是农历的月数和天数是变化的,所以人们为了达到阳历和农历之间的协调同步,采用了置闰的办法来协调。就比如2019年来说,由于立春是在2018年的腊月三十,所以导致了在新的一年2019年没有立春。人们就称呼这种无春你年是滑年或寡妇年。

普遍的观念中,人们认为“滑年”年景会不好,也有说“滑年”不宜婚嫁、生孩子的说法。同时还有说“寡妇年倒春寒的说法”。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四季之首,人们认为春季就应该是播种的季节。无论是庄稼还是人类繁衍。所以既然没有了春天那么自然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就有了滑年农业生长不好,年头不利的说法。

其实,这些推断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说法,只是源于人们对一些年头的喜好,人们比较喜欢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的年头,把这样的年头称为“双春年”,同时还比较喜欢立春正好在农历的大年初一,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百年难遇岁交春”。

其实造成了这么多种年头的说法,只是因为我国实行了两种历法的原因,历法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