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在近代是怎么消失的?

开心罗布


白莲教是一个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南宋初年已出现在江苏昆山。元明清获得了快速发展,分成为大乘、混元、收元等各个支派,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成为组织、斗争的工具。

明清时期,白莲教徒刊刻了许多宝卷,宣扬“两宗三际”、弥勒下凡和劫变观念,宣传“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信仰。白莲教认为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将战神黑暗,一个新的世界就会诞生。这也成为了许多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关键信念。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都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白莲教系统的大起义,但是这些起义遭到了镇压,清政府也采取了严格措施来打压白莲教的发展。后来白莲教的再一次活跃则是庚子年间义和团运动中,很多白莲教系统的组织都化名义和团参与了活动。此后白莲教就陷入没落了。

白莲教的成员十分广泛,有农民、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小业主、雇工等,也有一些太监、王府包衣、庄头、绅士、书吏、差役等参加。这些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生活困苦,而且古代封疆王朝管控能力有限,难以对底层民众实现有效管理。到了近现代,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政府管理能力加强,底层民众的活动大受限制。白莲教的发展也逐渐衰落了。


老照片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公元1133年,南宋僧人茅子元自称是白莲导师,在江苏吴郡创建了白莲忏堂。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

  

  然而,在历朝历代的打压下,白莲教这个本不起眼的小小忏堂经过几经发展,不仅从南宋至清都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而且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它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元朝末年,蒙古族统治下的中国政治黑暗,民怨四起。悲愤的底层农民揭竿而起,抗争元政府了。首先高举义旗的是韩山童、刘福通。二人大肆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从而密谋起兵,“以红巾为号”,是为红巾军。公元1355年,韩山童死后,刘福通立其子韩林儿为帝,建立宋政权,成为反元起义军的一面大旗。

  另外一支白莲教大军是由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据统计,天完政权的红巾军中有18人是白莲教教徒。元末群雄割据之时,以上这两支力量都未走到最后,但是他们对于朱元璋推翻元政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白莲教采取的是打压政策,甚至以法令的形势写进了大明律。然而,被禁的白莲教不仅没有走向灭亡,反而愈演愈烈,并且始终与大明政府作对。此后的永乐、正统、成化、弘治、正德、万历年间都有白莲教教聚众作乱。

  清朝时期的白莲教同样掀起了农民起义浪潮。乾隆后期,白莲教教首刘松谋反被杀,其子刘之协以及教徒一大批人员揭竿而起,导演了一场为期9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战乱。

  嘉庆元年,湖北人张正谟、聂人杰率先起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襄阳的王聪儿、姚之富,四川的徐天德、王三槐、冷天禄相继起事,“概以白巾裹首”,是为白巾军。最初的起义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清政府“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但是这些起义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给了清政府各个击破的机会。

  

  直到嘉庆九年,最后一位白巾军首领苟文润被杀,历时9年的白莲教起义才宣告结束。白莲教起义将清政府从康乾盛世的美梦中打醒,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清军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

  从元末至清中期,白莲教几乎没有安分过,他们借“弥勒下生”犯上作乱。对于统治者来说,无疑是要彻底剿灭的乱臣贼子;但对于白莲教本身教众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都是底层受剥削的老百姓。

  从南宋开始,白莲教教义就被世俗化,很容易被大众接受,也因此白莲教的发展从来都未被真正禁断过。但也正是因为教徒们多以平均世界作为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不现实的,没有一个成熟甚至是成型的纲领来指导,他们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学习申论


它是中国历史一个持续造反千年的神秘组织,它参与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很多大事件,最后更是加速了满清王朝的灭亡。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朝历代都不遗余力地要将其剿灭,但它春风吹又生,反而搞死了很多王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个中国古代的神秘组织。



它就是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它本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属于佛教的分支,刚开始的时候被称为“白莲社”。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僧人茅子元在白莲社的基础上创建了白莲教。白莲教起初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

但是后来,白莲教被玩坏了,它常常被利用做组织百姓造反的工具。特别是在元末、明、清时期,白莲教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例如在元末就是白莲教率先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给予了元朝沉重地打击。在明初,朱元璋严禁白莲教,但也爆发了多次白莲教起义,最终都被血腥地镇压了。

而到了清朝,白莲教发展成为了反清秘密组织,并且白莲教起义不断,加速了满清的灭亡。特别是在嘉庆年间,持续了九年多的白莲教大起义,有几十万人参加,声势浩大。清政府为此抽调了16省的兵力,花费2亿多两白银,这才将这次起义镇压。这次大起义严重削弱了满清的武力,耗费了财力,导致满清迅速跌入没落的深渊。虽然这次白莲教遭到了血腥镇压,但是白莲教并没有由此灭亡。随后,白莲教继续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例如天理教起义,几十个人差一点就占领了皇宫;义和团、红枪会、小刀会等等。



只是到了后来,虽然白莲教没停息过,但都是小打小闹。1949年以前,还有一些白莲教的分支,但是已沦为反动会道门组织,最终被镇压,并且这个造反了千年的神秘组织消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密探零零发


白莲教相信很多人在影视剧上,或者历史教材上都有看到过,历史上最出名的白莲教教徒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然也有一个说法是朱元璋加入的是明教。



白莲教是南宋时期江苏昆山的僧人慈照所建立的,他是一个半信仰佛教半滋扰生事的民间组织。他就像一个有双重人格的人一样,一面宣扬慈善,一面去干着祸害相邻的勾当。


白莲教的惨淡退出历史舞台应该是在清末近代的时期,白莲教把自己伪装成拳社团体组织聚集起来企图推翻清政府,后反被清政府利用来对抗洋人,后被双方一起镇压而基本消灭。


烽居士


白莲教是唐宋时期发端,盛行于元明,终结于清代的地下社团。

白莲教,起源于唐代的佛教净土宗。宋代开始走向平民阶层,形成半僧半俗社团。南宋因官方镇压而转入地下,逐步与摩尼教(明教)等互相渗透,教义混合。元代初期,白莲教曾经得到政权表彰,但不久就因势力扩张太快被禁止,因此白莲教开始对蒙元采取敌对态度。元末,徐寿辉天完政权等白莲教势力对反抗蒙元暴政有极大作用。

明代开始,朱元璋强力镇压白莲教,再次转入地下,势力开始分散,互不统属,教义更是分化甚多,发生多起暴动。

清代白莲教再次分化。逐步成为底层百姓信奉的社团组织。乾隆末期,王聪儿率领20万信徒纵横川陕鄂豫四省,清政权与汉族地主武装历时9年才平定,耗军费2亿两,是清政权逐步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此后,白莲教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四川達州


现在赊菜刀的,就是一神密教会组织


知道啦303152


是销声匿迹了,还没完全根除。在一些地方又改头换面隐约出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