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柳下惠坐懷不亂有多大的真實性?

weishangsanli


提到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免不了的話題。關於這個話題,歷史上流傳著幾個不同的版本。

其一,在元朝學者胡炳文的《純正蒙求》中記載:相傳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冷之夜,柳下惠寄宿于都門,恰逢一個無處棲身的貌美女子前來投宿。面對在寒夜裡瑟瑟發抖的弱女子,柳下惠善心大發,唯恐她凍傷身子,就讓他坐在自己懷裡,解下自己的衣物,覆蓋在女子身上,為其禦寒。兩人一夜循規蹈矩,沒有任何逾越禮制的行為。

其二,元末陶宗儀的《輟耕錄》中是這樣記述的:“柳下惠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亂。”

其三,在某個大雨滂沱的夏天,柳下惠訪友歸來,為避雨,慌忙中闖入一古廟。突然間發現,有一妙齡女子正在廟中赤身晾衣。柳下惠急忙退出,來到廟外的槐樹下,任憑廟中女子如何邀請,柳下惠始終拒絕回到廟中,一直坐在槐樹下,直至雨歇才離去。後來便傳為“柳下惠坐懷(槐)不亂”的故事。

(柳下惠)

那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首先,“坐懷不亂”就是一個歷史故事和傳說,所有的正史中都沒有明確的記載。

對於它的出處,最早可以追述到戰國末年毛亨之手,他在對《巷伯》進行註釋時,就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就提到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傳說。

通過一段時期的演繹和完善,到了元朝時,這個故事就有了清晰的記載。但不管是《純正蒙求》,還是《輟耕錄》,都只是引用了歷史傳說,並未註明出處。而《純正蒙求》根本就是一本教材,是胡炳文為接受啟蒙教學的兒童,專門編寫的教材,主要講述歷史知名人物的求學、處事、為人的故事。

其次,如果柳下惠確有“坐懷不亂”的事,那麼,是誰將此事公之於眾的呢?

應該不會是柳下惠,儘管他們兩人一夜無事,毫無越軌行為,但孤男寡女獨處一室,且為了取暖而擁抱在一起,柳下惠還解下了自己的衣服給女子,這說出去,恐怕是有汙女子清白的。何況,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春秋時期。柳下惠一個有節操的人,斷不會把這種事宣揚出去。

應該也不是那位女子,難道她會自毀清白,將這種醜事抖露出去?除非她是傻子。

再說了,“坐懷不亂”這事是沒法證明的,要是說出去,只能越描越黑。

既然兩名當事者都不可能說出去,那麼,這件事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了。

(坐懷不亂)

其三,在當時的情況下,柳下惠有很多種途經幫助女子禦寒,不必非要“坐懷”。

要想幫助瑟瑟發抖的女子抵禦寒冷,方法其實是很多的。比如,外出借禦寒的服裝和其他物品。再比如,生一堆火,兩人可以邊烤火邊嘮嗑,既能在漫漫長夜裡排解寂寞,又能抵禦寒冷,何樂而不為呢?為何非得要用“坐懷”這種既尷尬又極易生變的方式呢?

當然,我們並不懷疑柳下惠具有高尚情操和品德,如果他確實身處“坐懷”之境,我相信以他的人品和定力,也一定會做到“不亂”的。

這樣的事,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三國時期,曹操欲陷關羽於不義,曾將劉備的夫人和關羽同囚一室,但關公卻一心護嫂,持刀立於門前,“秉燭待旦”。關羽坦坦蕩蕩的君子行為,令曹操都深深佩服。

那麼,在柳下惠的身上,為什麼會出現“坐懷不亂”的傳說呢?

我們得看看柳下惠是個什麼樣的人。

(孟子劇照 )

柳下惠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原名展獲,諡號惠,因其封邑在柳下,所以後人都稱其為柳下惠。

一直以來,柳下惠都被樹為做人的道德標杆,這位佔領道德制高點的賢人,曾得到過孔子和孟子的大力讚揚。在《論語》裡,孔子稱他為“被遺落的賢人”。而孟子則直接稱柳下惠為“聖之和者也”。他說:“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

柳下惠會什麼會成為世人的道德榜樣呢?

這是因為他直道事人,品行高潔,為官剛正不阿。《論語》載:“柳下惠為士師,三黜。”有人勸他離開,“子為可以去乎”,柳下惠反問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柳下惠在魯國做掌管刑獄的士師時,因為人正直,秉公執法,難免招人嫉恨,曾3次遭到罷黜。但柳下惠卻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是堅持直道做人做事,無論在哪兒為官,都難免遭遇罷免,何必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呢?

柳下惠的這種“直道”品質,不但彰顯了他為官處事的高尚美德,更是體現了他的固有操守。而且,這種品質和操守,是與生俱來的,是流淌在血液裡的,不會隨著外部環境和自身地位的變化而改變。

正如孟子所評價的:“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也難怪,孟子會將柳下惠和孔子、伯夷、尹伊並稱“四聖”。

既然柳下惠已被貼上了聖人的標籤,儒家思想需要這樣一位道德榜樣和模範,供後世之人景仰和學習。因此,便有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傳說。

(參考資料:《純正蒙求》《輟耕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傳說中的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有背景的。一個快要凍僵的女子求助於老柳,老柳敞開胸懷救助,這時做聖人的慾望遠遠勝過做男人的慾望,所以坐懷不亂完全有可能。

再如今天男醫生給女病人做一些手術時,其感官的刺激可能遠比那要被凍僵的女子大。我們的醫生一樣可以不受干擾,心不亂跳,手不亂抖,靈巧精準地完成手術。這是醫者的大愛和崇高的職業道德使然,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人有多面性,男女在一起也不是隻有一件事。相信絕大多數男人都具備柳下惠的素質的。男人好色不假,但大部分男人也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更不會乘人之危。否則這個世界還了得?

有些男人一天到晚愛用男女之事打趣混說,給人造成好色之徒的錯覺,其實大多數男人還是好男人,他們談性說愛,看是如狼似虎,其實也不過葉公好龍罷了。




金風359


知道“柳下惠”還是在文革的批林批孔運動中和“柳下蹠”一起知道的,那時候對“盜蹠”多推崇,而對“柳下惠”多批判。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字子禽,今山東平陰人氏,春秋時期魯國人,製作周禮周樂的周公後裔,大智大慧者,儒家心目中的賢人。亞聖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在《孟子·萬章下》稱其為“聖之和者也”,柳下惠的“和聖”之稱由此而來。同時他也是後來《百家姓》中“展”姓“柳”姓的得姓始祖。繼續答題“柳下惠坐懷不亂有多大的真實性”,史上記載“公元前695 魯桓公十七年,禽二十六歲。遠行歸,夜宿郭外。時天大寒,有一女子趨託,恐其凍死,乃令坐於懷中,以衣覆之,至曉不亂”,這便是成語“坐懷不亂”的出處。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月黑風高夜,正肌膚之親的柳下惠能堅守自己的底線嗎?老漁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想到“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此時此刻發生的任何事都會有說辭的,這是人類異性之間的正常生理現象。而周禮的製作人,儒家思想的大智大慧者堅守住了賢者的底線,才有了後來“坐懷不亂”的典故。(圖片來自百度)






老漁破船


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真實性,我倒請教過一個縱橫慾海多年的兄弟,他給出了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

柳下惠坐懷不亂有兩個版本,版本一:某年夏天,柳下惠外出拜訪朋友,走在路上突然天降大雨,於是他急忙跑到不遠處一個古廟避雨。

可等柳下惠剛跑到廟門口時,看見一個裸體女人正在擰著溼透的衣服。古人都講究“非禮勿視”,於是他趕忙跑到廟外的槐樹下,任由暴雨澆淋。這就有了坐懷(槐)不亂的典故。

朋友對此的觀點是:首先,不管這個女人是否符合他的審美觀,他都不具備作案條件。就像現代社會,你看見一個性感而暴露的女人,你敢強行霸佔嗎?那是犯罪的。

其次,碰到這種情況,男人的正常反應都是迴避,或選擇非禮勿視,或選擇偷窺。不過據他的經驗推斷,大多會選擇後者。所以第一個版本柳下惠的反應屬於正常表現。

版本二:某年冬天一個非常寒冷的夜晚,一個衣服單薄的婦人無處可去,不得已來到柳下惠的家裡投宿。

柳下惠擔心她晚上會凍死,所以讓她坐到懷裡,並解開自己的衣服包裹住她,二人同坐了一晚,而沒有發生男女之事。

權威解釋:首先,從柳下惠解衣取暖的舉動來看,他家非常窮,至少沒有被子和多餘的衣服,以春秋時期大的環境來說,窮人屋子漏風在所難免。所以在如此寒冷的環境中,男歡女愛不具備基本的條件,會凍屁股。

其次,就人的身體本能來說,天氣越冷男人的器具和慾望呈同比例收縮,這也是冬天一般是性用品銷量直線下降的根本原因。都說“保暖思淫慾”,在又冷還可能又餓的情況下,柳下惠是提不起興趣的。


另外,這個婦人是年老還是年輕,身體是否不方便,相貌如何書上沒有描述,也許根本不符合柳下惠的審美觀。

最後要考慮的是,那個婦人自己是否願意,古代女人思想都很保守,視貞操如生命,基本不太可能在那麼冷的情況下,還同一個陌生男人發生關係。

總之,不論哪個版本,柳下惠的反應都是正常的,至於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只不過是一群老學究們宣揚倫理道德的傳統文化而已。




花木童說史


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真實性萬分之一吧!不是沒有,而是鳳毛麟角;不是真實存在,而是美好願望。

坐懷不亂往往是特定情景的特定結果。柳下惠是因為救死扶傷,今天的外科醫生除個別道德敗壞者外,面對裸體女性也是心無旁騖,但那並不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坐懷不亂。

性無能者,即使美女簇擁,也是談笑風聲而無半點邪念,那不是他多麼偉大,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的痛苦自己吞下罷了。

一個正常人,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孤男寡女同處一室,不發生點什麼,只有一點解釋,那就是對方毫無吸引力,或者是極其排斥。

我們必須承認本性,其實沒有幾個人可以超越本性。如果要潔身自好,最穩妥的措施就是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晃晃悠悠的時候


前言:“坐懷不亂”柳下惠的故事流傳到現在千年之久,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面對美女獨處一室,孤男寡女,乾柴烈火,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麼做到的?至少,我相信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一,作為古代四大聖人之一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幾則典故出處:

1.第一種說法:元時的胡炳文在《純正蒙求》裡說道:

“魯柳下惠,姓展名獲,遠行夜宿都門外。時大寒,忽有女子來託宿,惠恐其凍死,乃坐之於懷,以衣覆之,致曉不為亂”。(白話文就是說,魯國的展禽,遠行夜宿,天氣很寒冷,這時候有美女投懷送抱,展獲正好以怕此女子凍死為藉口抱在懷中給予取暖,整整一夜,肌膚想接,坐懷不亂。好吧,好定力,我是做不到的。)


2.第二個說法:說柳下惠外出訪友,途遇大雨,直奔路邊古廟暫避,但一進門,見一裸體女子正在裡面擰溼衣服,柳下惠急忙退出,坐於古槐之下,任暴雨澆注,此段“佳話”,成了柳下惠坐懷(槐)不亂。

(這麼解釋似乎也解釋的通,作為文人,知書達禮,文質彬彬,由於暴雨進入古廟避雨,看見同樣避雨烘衣的女子,急忙退出,也合乎古代思想邏輯情理)。


二,柳下惠坐懷不亂流傳千年到底真實性如何呢?

1.判斷這件事的真實性我們先看看柳下惠的人品,道德,柳下惠,魯國柳下邑人,曾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好吧,單看其身份,文人君子,說他為救快凍死的女子,用自己身體與之取暖,坐懷不亂,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2.按照第一種說法來說,柳下惠遠行夜宿,天氣極冷,看見一女子由於受凍暈倒路邊,急忙扶進房抱在懷中,用衣物蓋好取暖,其實從常理上來看也很合乎常理,況且,柳下惠也是一文人,翩翩君子,斷不會在這個時候乘女子受凍昏迷而乘人之危,況且古代對止乎禮義看的很重。(如果換做是我的話,不要說什麼男性都是下半身考慮的動物什麼的,在那種情況下,心裡更多的是急切,同情和更多的憐惜,你想啊,一嬌弱女子,被大寒冬天凍的奄奄一息,躺在你懷裡,難道你還會趁人之危嗎?)

。在我心裡坐懷不亂典故,可信性更高了。


3.按照第三種說法,柳下惠外出訪友,突發暴雨,進古廟休息,撞見一裸女,在換洗被暴雨淋溼的衣物,作為文人,知書達禮,禮儀為先,急忙退出,選擇的是做在“槐樹”下,因此坐“槐”不亂,也合乎情理。


綜上所述,不管是元胡炳文的記載,還是明初陶宗儀的記載,這些都無從考證其出處真實性,況且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的,作為女子把貞潔看的很重,絕對不會把和陌生男子抱了一夜的事情公諸於眾。作為柳下惠,一個思想家,政治家,更不會把這種事情公佈。因此在古代封建社會此典故出自他們之口不可能,但是單看柳下惠的人品品德,再看第一種第二種說法的分析,我相信,柳下惠坐懷不亂,是真實存在的。是你們的話,漫漫冷夜寒冬,一個即將凍死的美女,你不會抱住取暖救人嗎?難道會去趁人之危,相信看到即將凍死昏迷的女子,我們心裡多數想的是焦急,憐惜,疼愛,說不定,做了一回翩翩君子,坐懷不亂,第二天此美女由於報恩投懷送抱也可能啊,這不更好,有情有義,何必急於一時之切呢!


唯戀無名


不可能,男人見了女人,坐懷不亂嗎,我老公見了漂亮女人眼晴都直了,況且我還不錯



我可以73760708


古代人心地單純的多,做實養心養氣功夫的也多,甚至有些過分,我們熟知的孟子就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但聖人也有過分的時候,他看見媳婦有不雅的姿態,就跑去跟老媽說要休妻,多虧孟母英明。可見,古人是非常執著的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道德的,所以做到一心不亂的是大有人在的,再說柳下惠,即使這只是個傳說,在當時,人們也完全認可,這個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傳到現在,此一時彼一時,人心不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肯定不認可,有人還從夢的解析的原理證明柳下惠不正常,甚至說武松也不正常。

千秋自有後人評說,歷史卻是前人寫就。



叫及時的雨的老頭兒


我家有個醋罈子母老虎,發起威來整個小區,甚至我工作單位都知道。所以我也能做到坐懷不亂。我跟女性多講了幾句話,被那個缺德鬼說給我那位母老虎聽了,我的兩個耳朵被挌得發青,兩個膝蓋發紫。我一貫潔身自愛,對美女不多看一眼。我的手機裡從不存女明星的照片和美女照片,否則被發現,耳朵和膝蓋又要愛罪了,我的耳朵和膝蓋早就對我有意見了,說來生再也不做我的耳朵和膝蓋了。現醜了,可千萬不要告訴我家的那個,否則今夜有暴風雨。

柳下惠能做到坐懷不亂,也有難言的原因。也許他象我一樣家有個吃酸的母老虎。也許他有病,性功能障礙,陽痿等病。也有歷史原因,柳下惠當時所處社會里可以娶三妻四妾,甚至可以聚八姨太、十姨大……柳下惠在當時的地位是不低的,家裡應該有礦。他家裡有這麼多女人要侍候,他那裡還有精力去佔花惹草,尋花問柳。也許柳下惠是一個太監,他對美女沒有興趣。

柳下惠坐懷不亂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至於他是不是正人君子無法考證。就象現在許多人做表面文章一樣,做得那麼冠冕堂皇,背地裡做的見不得人的勾當。


用戶204486701118


柳下惠做懷不亂肯定有真實性,前提是你有一個深入骨髓的愛人。十幾年前,我在家鄉的縣城做小生意,後來生易冷清,日子過的入不敷出,就狠心離開了深愛的妻兒,出遠門到工地上班。從一開始的小工,熬成了獨當一面的師傅,工資水平也足以養家餬口了,年終還能存下一筆錢。

上過工地的人都知道,工地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閒餘時間,吃喝嫖賭是大多數遠離家鄉的青壯年工人的娛樂方式,在工地呆久了,耳濡目染,我也漸漸的隨著工友吃吃喝喝,賭些小錢,打發那些極度空虛寂寞的日子,但我從來沒去嫖過,我和妻子愛之入骨的深情,有如一道銅牆鐵壁,擋住了我去沾染其它女人的念頭!記得那年在西北的一個城市,深秋的連綿陰雨,讓人煩悶孤寂,傍晚時分,工友們約我去酒館喝酒,夜幕來臨,個個已是醉意朦朦,然後去城中村閒逛,心有靈犀般的直接去了煙花之地,那些名曰洗頭房泡腳屋,真實的情況每個人心裡明鏡般清晰,我跟工友說在外面等他們,工友說不玩進去坐著等啊,沒誰強迫你,也沒人吃了你,這樣一說我就隨他們進去了,坐在外面屋裡,隨手揀起一本雜誌翻看,酒還是過量了,頭昏眼花中,突然從裡間走出一年輕女人,拉著我朝裡屋拽,邊說:傻坐著幹嘛?快進來!我掙脫手說:我不玩這個,我等老鄉!那女人睜大一雙迷惑的眼睛說:不玩幹嘛要給錢?我愣住了,我沒給錢啊。女人明白了,笑著說:是你老鄉請客啊,快進來吧。我搖搖頭說:我從來不幹這種事情,你把錢退給他們吧。退錢?那女人臉一板,我們這行沒個規矩。我茫然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那女人嬌笑道:反正是不退錢了,就進去玩啊,我還不漂亮嗎?遲疑間,被女人拽進了一間粉紅燈光的小屋。女人迅速的脫光了衣服,躺下來招手:來呀!說實話,這女人很年輕,二十歲上下,長像也漂亮,精光的身子,皮膚如牛奶般白嫩細膩,在酒精的刺激下,我有過一剎那間的衝動,但腦海裡突然間浮現出妻子柔美的笑臉和深情的目光,我扭身去拉門,那女人樸過來抱住我,把我推倒在床上,沒病吧你,她說。然後雙手勾住我脖子,把白嫩的胸脯湊在我臉前。那一刻,我的身體沒有任何反應,掙脫她,迅速的走出了小屋。

回工地的路上,我問誰掏的錢,一個工友說:我呀,幹活時你幫了我不少忙,還你人情。又說,挑了個最年輕漂亮的給你,玩的還開心吧。我吭了聲,無奈的搖搖頭,只說了句:改天請你喝酒。這種情景,我明白真話假話說出來沒有任何的意義,不是疏遠了同事的情誼就是被冷嘲熱諷。

這件事過去多年了。看到大家對問題的回答,也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就把我真實的經歷寫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