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古鎮:不僅有讓人心曠神的美景,還有不少英雄從這走出

安居古鎮是重慶比較老的一座城鎮,在4000多年前已經有人居住了。安居古城最早興建於隋朝時期,原名赤水縣,距今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如今的安居古鎮位於銅梁區縣城以北17公里處,安居鎮“東起飛鳳山,南繞煙坡包,化龍山,西跨小溪,接冠子山,北面涪江,山勢高峻,壁立江岸。” 佔地約為面積56.78平方公里,距重慶市區66公里。安居古鎮也位於瓊江和涪江的交匯處的南岸,所以便有“安居依山為城,負龍門,控鐵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歷千里而入境,與篼溪、瓊江、烏木溪水會於城下,繞城三匝陷為深潭”之句。

安居古鎮:不僅有讓人心曠神的美景,還有不少英雄從這走出

安居古鎮的“安居八景”也是別具特色。在安居古城內有一座化龍山,有著“山自城東迤邐而來,迥翔起伏,勢若蟠龍,三水環繞”之美,被成為“化龍鍾秀”。其次是位於城東南的飛鳳山的“飛鳯毓靈”,有著“巴川鎮北,突起巨石如臺”之說。玻侖捧月是位於古鎮外的破侖山上,聽說每到黃昏的時候,明月初生,月光從山澗湧出,飛掛在盤根錯節的老樹上,有一種“巨靈伸指,手捧白玉盤”之美。,每到夏秋時節,涪江水急而渾濁,瓊江水靜而清澈。兩江交匯以後,涪江水從江底貫入,直衝水面,層層湧出,似瓊花怒放,變化萬千。這就是“瓊花獻瑞”之美。還有:石馬呈祥、紫極煙霞、關濺流杯、聖水晚眺等四景給安居古鎮裝飾的美輪美奐。

安居古鎮:不僅有讓人心曠神的美景,還有不少英雄從這走出

不過除了“安居八景”以外,最吸引人的還是位於於城西冠子山東麓的城隍廟,城隍廟的距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最早修建於明成化十七年,不久就受到了了破壞,到來萬曆年間時任當地知縣的唐運生重修,但是在明末的戰亂中又被大火所焚。隨後在清乾隆和道光年間都進行了重修和補修。這座城隍廟是依山而建,是“三合頭”的構造,中間是合簷,兩邊的菱角向上翹起,顯得栩栩如生,十分美妙。城隍廟主供奉著城隍神,品級為縣城隍,左右配奉有判官、諸司、範謝將軍等。城隍主殿左殿供奉祀有財神趙公明、文昌帝君、藥王孫真人,右殿奉祀的是慈航真人和註生娘娘,又稱“送子娘娘”,以及王母娘娘。出右殿拾級而上,是恢復重建的真武殿,奉祀的是真武大帝。在真武殿前還有正待恢復重建的玉皇閣,在這裡登高一望,就可以看見安居古鎮的全景。

安居古鎮:不僅有讓人心曠神的美景,還有不少英雄從這走出

而到了近現代以來,安居古鎮也走出來不少的英雄人物,在1916年的護國戰爭中,劉伯承因為在戰鬥中右眼受了重傷,就留在了安居養傷,時常在安居街道上張金山茶館喝茶,與來往的的客人聊天,以便了解反袁的最新動態。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國民政府的各種機構都向川渝地區西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原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學員,從湖北武昌移駐到高居古鎮,曾經馮玉祥將軍也到這裡來視察過學校,並接見當地群眾,向他們宣傳抗日,並在文昌宮石碑上題字“傅公連珠暨德配劉孺人碑馮玉祥題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不幸的是這塊石碑在“文革”時期被推倒,在1988年重立。

安居古鎮:不僅有讓人心曠神的美景,還有不少英雄從這走出


革命烈士邱少雲也曾經在這裡工作過,在1947年在安居古鎮上的樊家麵館當過夥計,邱少雲在邱少雲在麵館做事勤快,頭腦靈活,踏實認真,深受師父和客人們的好評。沒有過多久,邱少雲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在抗美援朝的戰鬥中為了掩護其他戰友不受傷害,英勇犧牲。邱少雲身上湧現出的“嚴守紀律、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勇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安居古鎮被重慶市批准為2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於2008年授予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每到端午節來臨之際,不少遊客都會駕車而來,攜帶家人,慢慢踏入這座千年古城,一起去盡情感受這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環境秀美、風情獨特、文化芬芳的古城帶來的心靈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