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個捻兒一個燈,一個蘿蔔一個坑”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家時光印記


一個蘿蔔一個坑我們經常能聽到,生活中,工作上,朋友閒談間,總能聽到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警示,又或者對人的一種教訓。而一個捻兒一個燈農村老人也常常說起,這句俗語的意思本質上和後半句是一個意思,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個捻兒一個燈

這句俗語前半句說的,一個捻兒一個燈,細想一下就明白了,一盞油燈只有一根捻兒,也不能缺少這根捻兒,這是油燈發光發熱的根本。而有了一盞火種,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又能帶來更加光明的未來。就像一個人有了善念,帶來的不僅是人格的昇華,還有對他人的幫助影響。這在農村老人來說,就是要告訴年輕人,要讓心中點燃希望之火。

有些農村俗語的背後,其實是有更深層次的意思,深刻的道理需要深入思考,帶給人的啟發也非常大。



一個蘿蔔一個坑

後半句一個蘿蔔一個坑,就很好理解了,字面上是說,種蘿蔔是一個土坑一粒種子,最終生長出來的也是一個蘿蔔。看似是一句廢話,但是能給人帶來一些警示。就像人的工作一樣,你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最終能達成工作目標。浮躁的心情,眼高手低的態度,好高騖遠的思想,都是阻礙一個人發展的障礙。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做不到一個唾沫一個釘,那麼這個人就缺乏起碼的信任感,讓別人無法相信,自然求人辦事都會有障礙。所以,人就是要有一顆踏實的心,誠實的心,才能更加自如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綜上所述,這句俗語理解起來很簡單,但是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人不多。人往往有好高騖遠的錯誤思想,這是阻礙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不能腳踏實地把身邊小事做好,他說他能做成多大的事根本不現實。讓人信任的前提是,你平時生活中帶給人的認知。


牧野小志


我是初心,我小的時候沒有電燈,晚上學習,老人做事就靠煤油燈照明,煤油燈只有一個捻,捻多了不行,也浪費,因為那時候太窮了。一個坑裡只能種一個蘿蔔,種多了會互相爭奪水肥,都長不好長不大,所以只有種一個才能長的好。

這倆話用在現實生活當中就是要在自己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不許脫崗,在固定的時間內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例如一個大飯店,需要廚師,配菜的,端菜的,洗碗的,收錢的等等,各個環節缺一不可,這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比喻,這就是我的觀點。


初心老聶


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想必大家也能理解的差不多。下面僅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和理解。

“捻兒”是指以前點煤油燈的燈芯,聽媽媽說以前舊社會能用上油燈的都是地主家,現如今大家估計能在一些科技館或者展覽館看見。以前小時候媽媽總是自己用一種線(具體是什麼,忘記了),放在油燈裡,燃燒一段時間,就會把燃燒成黑色的燈芯用剪刀剪下來,媽媽說這樣燈光不太亮,還可以省油。我問媽媽“為何不多放一些線,瓶子裡獨獨就它一根呢”媽媽說“問這傻話,一個捻兒一個燈,一個蘿蔔一個坑,什麼都是有規矩的,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媽媽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看問題還是挺透徹的。媽媽繼續說“一個蘿蔔坑裡多個蘿蔔就長不成了,什麼人幹什麼事都是定好的,安排好的”所以我們大家要在其位謀其政,好好工作,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不要抱怨,好好生活!什麼事情都不要著急,上天會有最好的安排!





晉山晉美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農村俗話大多是生活類、農諺類、學習類,那種向哲學方面發展的並不多,意思多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展現。但題主這句話卻不一樣,這句話看著俗不可耐,其實裡面蘊含著極深的道理。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解釋這句話以前,我們先要明白這個捻兒是個啥。以前農村人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燈,一個瓶子,裡面注入煤油,然後用一根舊棉花搓成個長條浸入這些煤油中,棉花沾油後就容易點著,用此來照明,這個棉花條就叫燈捻兒。

一個燈只用一根捻,也就是說,這根捻註定要在這個燈裡,而燈想要發光也要靠這個燈捻,兩者是相互成全的。

後面一個羅卜一個坑就容易理解了,羅卜跟別的菜類不一樣,別的菜要麼結在枝上,要麼在淺土層。但這個羅卜卻深紮在地下,有多長就扎多深。那如果把羅卜拔出來,就只剩下一個羅卜長成的坑。

這裡就會有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究竟是坑成全了羅卜,還是羅卜成全了坑?沒坑長不成羅卜,沒羅卜不會形成這個坑,仍然還是個相互成全的事。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很多人並不會向外過多的引申這個問題,大多都是直接理解成“位置”。比如你這個燈捻兒的位置就在這個燈裡,所以你得安心幹好自己的工作,認真浸油,發光發亮就行了。

而羅卜也是同樣,這個坑就是你成長過的痕跡,你的窩在這裡,不管你最後跑到了什麼地方,這裡是你永遠的家。還可以理解成安排某人幹什麼工作,安排下了就是這樣,決不會再多安排人。

當然了,其實這句話可以引申出很多別的意思,農村人更多的是把吐口唾沫砸個坑,一個羅卜一個坑放在一起用。但其實這兩句話沒有本質上的關聯。

黑嫂的理解裡,不管是燈捻兒還是羅卜坑,最直觀的理解應該是不可或缺。

寫在最後:農村一些俗話和老話簡直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任意一個方向都有這樣相對應的俗話來解釋和說明。但有些俗話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在看時一定要學會分辨,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自己所用。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一個捻兒一個燈,通常指的是以前的煤油或者蠟,需要一根捻兒才能把火點著,才能照亮黑暗,才能組成一個燈!意思就是如果沒有一個捻兒,煤油和蠟是不能被點燃的!


往深層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的話,我認為有很多層意思,例如一個家有一個女主人,才算一個完整的家之類的含義!運用到職場,就可以理解為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在發揮他自己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一個蘿蔔一個坑,通常指的是一個蘿蔔長的再大,也只需要一個坑就能裝下,無非大蘿蔔需要大一點的坑,小蘿蔔需要小一點的坑!給你兩個坑,你長到這個坑裡,那個坑就空下了,長到那個坑裡,這個坑就空下了!


深層次理解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含義的話,也有很多層意思,例如房子再多,你一次也只能住到一個房子裡...

以上就是我對這兩句話意思的理解,祝你生活愉快


鄉村蛋哥


“一個捻子一個燈,一個蘿蔔一個坑”,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從字面裡理解,捻子指的是燈芯,在古代用油燈或蠟燭裡面的能點燃的燈芯。一個燈只能用一個燈芯,同樣一個蘿蔔,生長以後只有一個坑,如果用多個燈芯或者一個坑裡多種幾顆蘿蔔,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也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這句話充滿生活的哲理,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個蘿蔔一個坑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在一個公司的一個崗位,只有一個適合的人,多了就會人浮於事,不但浪費公司的資源,而且也沒有效率,產生不了更多的價值。但是在現實的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個體小企業中往往是一個蘿蔔要佔幾個坑,😥😥。

一個捻子一個燈,一個蘿蔔一個坑。是生活中的哲理,是古人的智慧的總結。我們要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合理的利用。😃😃


爛漫花開


這句俗語是農村老輩傳下來的,過去照明用的是棉線捻子用個帶窩的容器放點油,棉線用油浸透後點燃照明,這個就是一個捻子一個燈的由來,然而蘿蔔的生長是單一的,只在一個坑裡生長。兩句話的含意是一樣,意思是告訴人們在崗做事時要認真負責的做好本職工作。


喜馬哥


應該是指一個位置吧。比如一個位置讓你幹。你啥也幹不了還在那挺著。在農村確有其事。如果挖個坑不用了。就買個蘿蔔扔裡在埋上。的確有這麼回事。在比如某個崗位用個人。這個人為公司或老闆啥也幹不了。我個人理解是這個意思歡迎友友們來交流


天竹雪鋒


自然規律,意思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講實話。


緣夢朋友


沒有多餘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