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种处理过程中,是掰姜后催芽好,还是催芽后掰姜好?

醉美雪岩


生姜的地下茎是根状茎,简称根茎,既是食用部分,又是繁殖的器官,我们就是用它来播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良好的通气条件下,种姜上的腋芽便可抽生出新苗,即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初生"姜母"。姜母两侧的腋芽可继续发出姜苗,也就是分枝,分枝的基部再逐渐膨大形成第一次姜球,也就是"子姜",子姜上的腋芽再发生分枝,基部再膨大形成二次姜球,也就是"孙姜"。经过一系列的管理,让孙姜再生"孙孙姜"等。直到收获为止,没有出土的"闷芽子"姜球,从而形成肥大而多的姜球,产出生姜。

当我们要播种生姜时,所选用的种姜都是一整块的,上面有姜母,子姜,孙姜,孙孙姜,闷芽子等,而生姜是要经过催芽后才可以播种的,为了催芽的方便,可以先将整片生姜进行简单的掰离,把子姜先从姜母上掰下来,不再进行细分,然后进行催芽。当然了,特别大的姜块你也可以再掰一下,但最好不要再细分了。

一,生姜催芽的好处

姜种催芽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早出苗,早生长,早上市。二是可以延长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时间,从而提高产量。

现在不论是老姜区还是新姜区都有一部分人不催芽,使出苗时期推迟30–40天,影响产量和上市时间,最后的效益不理想。他们不催芽的原因各种各样,一类是没有认识到生姜催芽的重要性,另一类人是不懂具体的催芽技术,担心催芽会损伤姜种。其实,从目前生姜生产的现状来看,姜种催芽是实现生姜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那么在生姜催芽前是否可以将种姜全部掰碎呢?我的答案是,不合适。

二,掰姜种

如果你在催芽前将种姜全部掰成小块,对催芽没有好处。一是种姜太细碎,在堆姜进行催芽时,导致姜块之间的空隙减小,不利于姜芽的伸长,会产生姜芽弯曲的现象。

二是你不能保证每一小块种姜上都会发出来姜芽来,导致"哑巴姜"增多,浪费种姜。

三是不利于挑选种姜,不方便挑选出催芽后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的断面变褐等的有问题的姜种。

四是因种姜催出芽后播种时,要经过挑选,选出姜芽大小合适的姜种播种。在挑选的过程中,因种姜太细碎,导致挑选过程中损伤姜芽。

因此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在晒姜困姜的过程中,将大块掰开,然后再催芽,播种前再进行掰姜种。掰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进行块选和芽选的过程。


如何进行掰姜种呢?

种姜催芽时姜块较大,催芽结束后每节上可能都有芽,为了精选种姜和壮芽,需要进行精心选芽和掰姜。掰姜时应掌握姜块的大小。在一定范围之内,种块越大,出苗越早,姜苗生长的越旺,产量也就会越高。

如果姜块过小,则会出苗迟,幼苗弱,单株产量降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下降。俗话说"母大子肥"嘛。

当然了,种姜也不是说越大越好,如果种姜太大,用种量增加,一次性投入太大,也是不划算的。经过若干年的实践证明,每块种姜以75克左右为宜,也就是1.5两左右为佳。

掰姜时一般要求每块种姜上只保留一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生长的情况保留二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全苗旺。掰姜时如果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褐变,应予以严格剔除。

掰姜时还应注意,为了以后便于管理,可按种块大小及幼芽强弱进行分级,即将瘦小的姜块和瘦弱的姜块放在一起,肥胖姜块和具有壮芽的姜块放在一起。种植时分区播种,分别看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管理。

那么怎样进行催芽,生姜芽多大为好呢?这也是很多新种植户需要了解的问题,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哈。

三,生姜的催芽

我曾有过文章专门介绍过生姜催芽的过程,如果你有兴趣想了解一下,那你就去我的头条号文章中看,有好多篇文章,介绍了生姜的一生。

开篇第一个问题我就说了生姜催芽的好处。作为一个生姜栽培大国,各地有不同的生姜催芽法,如火温催芽法,利用大棚设置烟道进行火力加温催芽。如牛粪催芽法,利用牛粪的发酵产生的热量进行催芽。如青料催芽法,就是利用青草,蔬菜的残次叶片,或者是其他切碎的新鲜农作物秸秆,也是利用其发酵发热来进行生姜的催芽。如冷床催芽,大棚堆码催芽,催芽池催芽,沙床催芽,火炕催芽,熏姜催芽,室外阳畦催芽等等。


不论你采用的是哪种催芽方法,生姜催芽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调节温。根据实验可知,生姜在29–30℃的催芽温度下,一般来说10天左右芽长就可以达到1.5–2厘米,粗度可达到0.8–1厘米,但是,姜芽太细长。

在24–25℃的温度条件下,一般经过20天左右,幼芽比较粗壮,可达到最佳播种效果。在20–21℃的环境条件下,经过30天左右的催芽,芽长可以达到1.6–1.9厘米,粗度1.2–1.4厘米左右,幼芽肥壮,也达到播种要求。但在16–17℃的温度条件下,姜芽生长的太慢,得经过2个月的时间,芽长才可达到不足1厘米长,粗也不足1厘米,但可以播种,就是催芽时间太长,有可能错过适播期。

由此可见,生姜的催芽温是在16℃以上就可以发芽,在20℃以下发芽缓慢。在发芽的过程中,以保持温度22–25℃较为适宜,如果高于28℃,虽然发芽很快,但是姜芽往往徒长瘦弱。因此,生姜在催芽时最好是保持温度在22–25℃的范围内,否则温度过低,影响适时播种,温度太高,幼芽太长而瘦弱,甚至会出现"㷁tong芽"的现象。

最终要求生姜催出芽长0.5–2厘米,芽粗0.6–1厘米,幼芽肥壮,顶部钝圆,色泽鲜亮,无病无伤的种芽。

生姜种芽的大小对生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非常大,只有健壮的幼芽才能长出健康的幼苗,为生姜植株的旺盛生长和根茎的良好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大芽姜块出苗早,发苗快,苗期生长良好,但旺盛生长期叶面积较小,后期生长势弱,叶片早衰,产量不高。中小芽姜块出苗较晚,前期生长势弱,但进入旺盛生长期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生长势超过大芽姜株。同时,由于大芽姜种已经发出不定根,在播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伤到姜根,同时也会损伤到过长的幼芽,会影响到根系和幼芽的生长。此外,大芽姜株前期生长过快,消耗大量养分,导致后期出现早衰,分枝减慢,要比中小植株少很多分枝,导致产量的下降。

由此可见,生姜种芽的大小影响着地上茎叶和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对产量的影响也很大,所以适度催芽十分重要,并不是越长越大越好。


总之,生姜催芽是其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培育出更壮,更适宜的生姜幼芽,您还是不要在催芽前进行过分的掰姜,但稍加分离也是尚可的,可以剔出病姜,清除泥土,还便于堆放,缩小占地面积,但切不可掰的太小。


努力就好


在种植生姜时,为了赶农时,在当时温度低的情况下,需要提前进行催芽,目的是为了延长生姜的生长周期。在姜种处理过程中,先催芽后掰姜,要比掰姜后再催芽好。


催芽后再掰姜的好处:

【1】有利于催芽选择的姜种一般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硬,无病虫害。用整块姜催芽,养分集中,各个芽尖有吸收养分的空间,芽尖饱满的芽头更有利于吸收养分,长出的芽尖圆润,肥胖,后期达到枝粗叶大的目的。

【2】有利于掰姜种姜种五股八杈,我们并没有把握保证哪个姜头出的芽更好。有时看似能长出肥胖姜芽的芽头,有时连芽也不长,所以先催芽后掰姜,在掰姜时更容易判断所掰姜块的位置,使掰的姜种芽尖均匀。

拜姜后再催芽的坏处:

【1】容易腐烂把姜种掰开后,由于姜种湿度大,育芽池内温度高,姜种的伤口容易发病而腐烂。而催芽后再把姜种掰分,姜内的湿度由于姜芽的吸收明显减少,并且地温低,有利于姜种在吸收土壤内水分的情况下愈合“伤口”。

【2】空间小通透性不好,并容易伤害姜芽姜种掰开后,由于种块小形成扎堆,致使通透性不好,容易腐烂;同时,种姜没有层次,致使姜块密集,姜芽生长空间受阻,导致部分姜芽变形、扭曲。

催芽前后的注意事项:

【1】催芽前的注意事项

①选种后,首先要晒姜:把姜种均匀摆放在草席上,晾晒2天左右,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同时减少姜种中的水分,防止腐烂;并且在晒姜之后,病姜干缩会比较明显,有利于及时淘汰。值得注意的是晚上要收进室内,以防冻害。

②困姜:姜种晾晒后,把姜种放在室内堆放3一4天,姜堆上盖上草苫,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转化,利于出芽快、胖。

【2】催芽时的注意事项选择晴好天气催芽。姜池坐北向南,前低后高。催芽当天的上午,要把姜晾晒,下午趁热进行催芽。催芽时,把姜池内底层用细沙铺平,每摆高20cm为一层,用细沙找平后再摆上层。不能超过4层,以防将底层姜种压坏。顶层摆好后,铺上5㎝的细沙,防止上层出芽过快致使整体出芽不均匀。催芽中姜池内温度高于25℃时,要敞开姜池前面两个角上的塑料布降温,晚上要加盖草苫保温。

【3】催芽后种植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春分催芽,谷雨种植。种植时,掰的姜种不宜太小,容易造成苗弱,当然过大容易造成浪费,一般在50一75g左右。取种时随取随种植,不要取种太多。取的姜种要遮阴,以防太阳直射后烧伤姜芽而腐烂。

总之,种植生姜,需要先育种催芽后再掰种块,既可避免腐烂,还可以看芽掰姜,保证出芽质量,利于出芽齐全。做到苗全苗旺。


泰山农家人


生姜是一种大家都非常喜欢的调料,在国内很多地方被广泛栽种。在我们这里种植生产的生姜,除了作为调味品使用之外,还拿来制作姜糖,在冬季的时候,喝一杯冲热水的姜糖,可起到明显的暖身效果。

提到生姜种植,不得不说姜种处理的重要性,它是提高生姜发芽率,确保产量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姜种处理过程之中,需要经过四个步骤,即选种——掰种——晒种——催芽。很明显,是先掰种后催芽,这样操作自然有它的道理。



■先掰种后催芽操作的好处

先掰种后催芽,这是生姜种植前姜种的处理步骤,是姜农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存在一定的道理,自有其好处,如下:

①掰种之后再晒,然后催芽,有利于杀死隐藏在姜块里的病菌,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促进姜种发芽。

②掰种之后再催芽,如此前后安排,更加方便农事操作。试想一下,如果先催芽,每个姜种上面都长出了芽,再掰种的话,难免在操作的时候触碰到芽,造成掉芽或者伤芽,就不好了。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先掰种后催芽是比较正确的姜种处理步骤。

接下来,我们继续就姜种处理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掰姜种有4点注意事项

①掰姜种之前,要清洗干净在进行。

②掰姜种之时,建议挑选一个晴天进行。

③为了确保出苗平整,建议把生姜掰成大小规格基本上一样的种块。可以使用秤称一下,平均每个重量在60克最佳。

④在掰姜种的时候,建议每一块掰出来的姜块上都有1~2个芽苗,如此可提高种植的出芽率和成功率。



■掰姜种之后需要晒种消毒

姜种掰好之后不能直接拿去催芽,还需要进行晒种,目的是利用太阳光把姜种上面的病菌尽可能全部杀死,从而减少播种种植之后病害现象的发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选择一个阳光较为毒辣的晴天,并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干净的布料。

②把掰好的姜种铺设在布料上,铺设要薄一些以便每层都能晒到阳光。此外,平时也要经常翻动,促使姜种受热均匀。

③根据以上的操作,连续晒上7天即可。

当然了,解决姜种带病菌的问题,除了晒种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浸泡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可选用20%的草木灰溶液浸泡姜种10~20分钟,或者选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个小时。

②浸泡好姜种之后,可以捞起来使用清水洗干净,再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做好以上工作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催芽处理环节了。



■3种姜种的催芽处理方法

①室内催芽方法。根据种植的规模,使用的姜种数量,在室内搭建一个催芽池。在催芽池底部铺设上一层麦穰,再铺设一层稻草。然后,把姜种堆放在池内。堆放完成之后,覆盖上一层稻草,再覆盖上一层棉被,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如此放置20天上下即可,期间把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②室外催芽方法。如果没有一个可利用的房间,那么只能在外面寻找一个地方搭建一个半地下式的催芽池。具体操作:一是,往地下开挖30cm深,接着在地上垒起50cm高的墙,建设一个长方形的池子。至于催芽池子的长宽可根据姜种的数量而定;二是,在催芽池建设之时,选择干净无霉烂的麦穰暴晒一天,并在池子建设好之后于底部铺设15cm厚的麦穰。然后,每铺设一层15cm厚的麦穰就铺设一层姜种;三是,最后使用麦穰泥把催芽池顶部封好。

③阳畦催芽法。先是挖一个深度在60CM的,长宽可依据姜种多少而定的阳畦。接着在底部和四周全部封上一层10cm厚的麦穰(要经过一天暴晒的)。然后,把晒好的姜种放在底部麦穰上面。放好之后再覆盖一层15CM厚的麦穰。最后,搭建一个拱架,覆盖好塑料薄膜即可。此外,为了避免夜间受冻,建议在覆盖的塑料薄膜上面加盖一层草苫,以便起到保温作用。



好了,以上关于姜种处理过程之中,是先掰种后催芽好,还是先催芽后掰种好呢?这个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同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终归农村】,多多给予点赞,激励我分享更多三农知识,谢谢。

终归农村


姜种在种植前应该是先掰姜,后在进行催芽。生姜在播种前一般都会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时生姜种植的重要环节,催芽的好坏关系到出芽率,也会影响到后期的长势强弱。

在我们当地,种植最多的就是小黄姜,山区里经常看得到山坡上成片成片的姜地。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也一直种植黄姜。早春到种植时节,他们有的会自己会留着上一年的一部分姜做种,有的会选择到其他种植户那里购买比较好的姜种回来,然后把姜在进行掰开,掰成适合种植的小块姜。

姜掰成小块的姜种后,放在太阳下嗮可以利用太阳杀死依附在姜块上病菌,有促进发芽和病害防治作用。也会把姜掰开的伤口沾些草木灰来消毒杀菌后进行催芽。






有阳光的红河


我们这都是先将姜掰碎晾干,均匀喷雾杀菌药晾干催芽,先掰开姜是防止催芽后再掰毁芽



勇闯天涯李新文


姜种首先选择好品种,适宜当地种植的生姜品种。再把姜种掰开,进行催芽。催芽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催芽姜种而且不易堆太厚,以防捂坏。


焰秋鲜果园


首先选好姜,掰好姜块芽,必须去掉坏碎腐块芽,然后去温室催芽。


点反光


先催芽,在挑选好芽再掰姜培育,顺序不能弄乱了,这样出芽率高,质量好的,希望采纳,谢谢


奶油草莓种植


先选好姜催牙,再选好牙栽培


大别山里妈妈


先催芽,后掰芽,催芽的时候不要喝酒,沾酒气。不然姜醋发芽[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