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八爷为什么会输给四爷?

李聪


康熙爷的9个儿子在争夺太子位的过程中,被称为“八贤王”的八爷胤禩,最后输给了被称为“冷面王”的四爷胤禛。

这其中有四王爷胤禛做事勤恳一心谋国的原因,也有八王爷胤禩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原因。

但少校认为事情需要抓主要矛盾,而这个主要矛盾就是:谁能赢得康熙爷的圣心,谁就会得天下,四爷胤禛做到了。那他是如何获得康熙爷的圣心的呢?


1.面对康熙爷这样一位百年一遇的雄主,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才行,他老人家能看清一切阴谋诡计。

康熙爷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除过鳌拜,平定过三藩,打服过葛尔丹,收复过台湾。他老人家一生经历的刀光剑影太多,所以他老人家最能看清楚的就是人心。

八爷胤禩就像一个万金油,人人都喜欢他。

他对所有的朝野大臣出手阔绰,用来收买人心。

他派人违反国家法度私下开矿,用来收敛钱财。

他主管刑部的时候,天下竟然除了宰白鸭的丑事(宰白鸭指的是有钱人花钱买一些穷人的命来顶替他们的死罪)

官员都喜欢八王爷,都称呼他为——八贤王。



四爷胤禛做事不畏艰难,

黄河决堤大灾,是他出宫筹集银子,筹集粮草赈灾;

清理户部亏空,又是他出面不惜得罪朝野内外大臣;

清理刑部冤狱,又是转眼几十颗人头落地。

民间有这样的话:

老百姓说:“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官员们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两个阶层,两种口碑,谁对谁错,圣明如康熙爷,一望便知。


2.康熙爷要选定的是一位未来大清帝国的皇帝。而一位皇帝的形象不但包括他自己,还包括他的皇后。

八爷的福晋(满语:正妻的意思)郭络罗氏,出身名门望族。家事显赫,身份尊贵,所以从小受到溺爱。养成了刁蛮的性格。

《永宪录》中,明确记载。康熙爷曾经说胤禩之妻暴戾不仁,侮辱其夫。这让八爷胤禩也得到了一个惧内的说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好。他又如何能君临天下?



四爷的福晋: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为人恭俭谦让,性格温柔大方,有母仪天下的气势。她不但为雍正爷生了乾隆帝,更是一直活到乾隆42年。享年86岁。

她是整个大清朝最有福的一位皇后。雍正爷在的时候,她受到了雍正爷的宠爱与尊敬,乾隆爷在世的时候,她又受到了乾隆爷的孝顺与恭敬。

我们相信以康熙爷识人的眼光,一定能够看出谁更适合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3.比子嗣:康熙爷要选定的接班人,不但自己要出色,他的子孙后代更要出色。

四爷胤禛,他的儿子弘历(后世的乾隆帝),从小便被康熙也看中。康熙爷将他带到宫中亲自培养。这才是保证了大清朝祖孙三代的太平。

4.比出身:四爷胤禛有两位母亲,一位生母,一位养母。他的养母是出身高贵之人。而八爷胤禩他的母亲却是辛者库(包衣奴才的一种)出身。

在帝位传承的过程中,外戚势力绝对不能过大,以防外戚干政;但外戚势力绝对不能太小,否则独木难支。

四爷的生母乌雅氏,在19岁,生出四爷后。因身份低微,没有资格亲自抚养。

四爷便由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养大(一直养到11岁,佟佳氏去世),可别小看这一层关系。当时的实权大臣佟国维,佟国刚可都是佟氏一门。


我们有理由相信康熙也在考虑四爷和八爷的继位问题时,是从家世,出身,子嗣,能力这4个方面综合考虑的。因为帝王的眼光往往要比普通人看得远的多的多。

所以八爷必败,四爷必胜。


少校柳下惠


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八爷党一度占据了极大地优势。然而康熙皇帝一直不喜欢八阿哥,八阿哥在遭到康熙皇帝数次打击后,最终丧失了竞争皇位继承权的机会。而一直低调行事的四阿哥,在八阿哥失败后脱颖而出,最终成功继承了皇位。

在康熙皇帝晚年,太子胤礽因为多次犯错被废,皇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九子夺嫡。在九子夺嫡前期,八阿哥胤禩的势力最大,支持者最多,皇位几乎是志在必得。

在太子刚刚被废的时候,大阿哥想要让康熙立自己做太子,康熙皇帝怒骂大阿哥,将他幽禁起来。大阿哥出局后,三阿哥因为势力微弱,逐渐的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想法,九子夺嫡只剩下了八爷党和四爷党。

胤禩的母亲地位地位,胤禩成年之后一直礼贤下士,获得了“八贤王”的称号。八爷党的主要成员有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朝廷里面一大半文武大臣都支持八阿哥胤禩,就连康熙皇帝的哥哥福全也多次向康熙夸奖胤禩能干。

四阿哥胤禛行事作低调,在朝廷里面没有留下太多的好名声,也没有任何坏名声。四爷党主要成员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朝廷里面支持四爷党的大臣数量非常少,只有年羹尧和隆科多是四阿哥的死党。

从双方的势力对比来看,八阿哥对皇位已经势在必得,然而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喜欢儿子过于张扬的皇帝。大阿哥因为过于着急被康熙皇帝幽禁,八阿哥也因为势力过大而被康熙幽禁,八爷党的其他成员也都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打击。

反观四爷党的成员,行事作风一直低调,反而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喜爱。在康熙皇帝晚年,胤禛经常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八爷党已经处于绝对的下风。

为了扭转败局,八爷党推举十四阿哥作为皇位竞争者,同四阿哥胤禛竞争。然而十四阿哥过于年轻,又曾经触怒过康熙,根本不是老练的胤禛的对手。康熙只把十四阿哥当成了一个大将军使用,却没有想要把国家托付给他。在康熙去世的时候,留下密诏传位给四阿哥,四阿哥胤禛顺利继承了皇位,而八爷党的成员在雍正时期备受打击,八阿哥也在幽禁中去世。


史海泛舟摆渡人


著名的九子夺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场政治斗争激烈又精彩,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峥嵘岁月。(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宏观上看,八爷党的势力要大于四爷党的,八爷自己本身也是能力出众,也正是因为八爷的人格魅力,笼络了一大批宫中的势力,由于八爷的野心过早的显露出来,导致康熙帝觉得八爷要结党营私弑君篡位,由于八爷树大招风,八爷慢慢的成为康熙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此时的四爷的表现是人畜无害,势力也不如八爷,四爷极能隐忍、韬光养晦,四爷和八爷的做事风格刚好是相反的,并且四爷知道懂得讨好康熙帝,而八爷只为自己势力壮大,不顾一切,导致受到了打压。就像中国古话的那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八爷太过优秀,导致康熙帝都开始忌惮,而四爷则是低调做事,暗攒实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八爷失败的原因就是康熙帝的打压和树大招风的习惯,康熙看不惯八爷拉帮结派结堂营私,康熙看出八爷不适合做皇帝,因为他心中一直没有皇帝的责任,他想要而是皇帝的权利,只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耍小聪明。而此时的四爷就显露出来了,极受康熙欣赏,恰好和八爷相反,自然就会选择了四爷。


鹏正


清朝比较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包括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演绎,那么最有希望的八爷为什么会输给四爷呢?

参与“九子夺嫡”的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祯。其中老八的支持者是老九、老十跟老十四,而老四的支持者仅有老十三一个人。四爷和十四爷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为什么会发生“九子夺嫡”事件呢,因为当时康熙已经立了老二胤礽为太子,但是因为康熙帝在位事件太久了,二爷这就耐不住可,拉拢起了自己的小帮会,这在康熙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古代是集权制王朝,所以既然康熙在位,肯定是不希望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的。为了打击太子,先是康熙杀了太子帮会的索额图,后没多久又废了太子,这样就让其他实力不弱的阿哥看到了希望。

先是大阿哥,结果大阿哥被康熙训斥一顿,于是大阿哥又推荐八阿哥,但是三阿哥又向康熙打小报告说是大阿哥请人杀了二阿哥,这是康熙最不愿意看到的,兄弟手足相残。后来康熙没办法,就让群臣推选一人做太子,群臣一起推选了八阿哥,折让康熙心里觉得不舒服,一看就是结党了,要不怎么一致推选八阿哥呢,所以比较生气,把牵连在内的几个皇子都圈禁了,然后又复立了太子。结果在康熙五十一年,有人告发太子与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结党,又犯了康熙的大忌。这下康熙恼怒了,废除太子,并且再也没有复立的希望。

此时一直韬光养晦的四阿哥渐渐表现出来了,在康熙面前有情有义的印象,加上四阿哥铁面无私、不徇私情,而且四阿哥关爱康熙,克制自己,康熙晚年,正逢阿哥们竞争皇位之时,但是四阿哥只要与康熙单独相处,不仅从不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甚至一直觉得与自己无关,这反倒让康熙更信任与器重四阿哥。

所以,也正是因为四阿哥的隐忍、坚持、与默默成长锻炼自己,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