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独钓孤海一只鱼


古有三德。

第一德——仁德,安万民,施仁政,福泽万方。

第二德——义德,人无信,难立天。信无义,无归途。

第三德——明德,光明之德,不辱父母,不辱国家,不辱民族,不辱尊严。 公元1268年,登顶亚洲巅峰的蒙古国挥师南下, 国君忽必烈将战争的矛头直指位于淮河和汉江之间的襄阳、樊阳这两座对于南宋政权至关重要的城池,南宋方面派出吕文德、吕文焕两兄弟驻守襄樊二城,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铁骑。

吕氏兄弟认为,蒙古骑兵只善于野战骑射,而长江流域的低洼环境和蒙古草原的平坦地势千差万别,南宋军队只要储备足够的粮草,固守城池,将持久战打到底,无力长期消耗的蒙古大军便会撤退。

令吕氏兄弟意想不到的是,忽必烈的军事头脑并不下于成吉思汗,在忽必烈的指挥下,蒙古大军非旦没有强行攻城,反而主动在襄樊二城周围筑起土楼。

时间每流逝一秒,蒙古军队所修筑的土楼就越加坚固,久而久之,一个一个的土楼连成了片,将襄樊二城紧紧的包围在了忽必烈亲手编织的死亡圈套之中,6年之后,吕氏兄弟不战而降,忽必烈不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南宋政权最为重要的咽喉要地。

襄樊二城失守后,滴血未淌的蒙古大军士气大振,犹如一头刚刚睡醒的饿虎,杀气如风,强悍如凶,摧枯拉朽般的击溃了死守长江天险的南宋军队,1276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杀至南宋都城临安城下,南宋皇帝赵昺弃都逃亡,此时南宋仍有近10万兵力。

1279年,逃亡广东的南宋皇帝赵昺,被数十万蒙古大军死名追杀,正月,蒙古大军抵达广东崖山,除非赵昺坐着东风导弹飞往台湾,否则忽必烈一定会兵分三路,前后夹击,逼死赵昺。

千钧一发之际,张世杰集结进十万军民,准备和茹毛饮血的蒙古铁骑在崖山决一死战!

只可惜,处于强弩之末的南宋军民,无法抵御恶如虎狼的蒙古悍师,南宋十余万军民命丧黄泉,崖山海口处浮尸千里,海水被鲜血染红,夕阳顿失颜色。

年迈的丞相陆秀夫望着满江的尸体,眼中瞋满泪水,海风狂啸,浪声如诉,说不尽血满江河的悲剧。

眼瞧着蒙古水军便要追赶上来,陆秀夫唯恐年仅八岁的幼主赵昺被蒙古军掳去,再受当年恭帝之耻,背上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

战船上的其他大臣、奴仆、士兵闻此噩耗纷纷恸哭,正所谓同心而德,忠比心肝,哀哀哭声汇成汹涌巨浪直问苍天。

杯中酒,仰头尽,国破家亡断垣处,浩气长存同手足,战船之上,数万军民一个接一个的投海殉国,无一人贪生、无一人叛国,南宋虽亡,但却未丢了汉人的骨气,不辱生身父母所赐之尊严,不辱华夏先祖所托之灵魂,不辱男儿傲骨所赋之灵魂。

败逃台湾虽然存有一线生机,但蒙古早已控制了杭州一带南宋所有的海军力量,而张世杰拼凑的十万海军大部分是家眷组成,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即便张世杰全力保护赵昺退守台湾,也极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军击败,而且当时的台湾属于并未开发的荒蛮野岛,无法提供南宋政权实质上的帮助。

陆秀夫与张世杰打算在崖山入海口,以海战的方式击败不善水性的蒙古大军.

再以广东、福建为复国的跳板,休养生息,但花废六年时间击溃襄樊二城的忽必烈不想再次将战斗拖下去,忽必烈投入海陆二军最精锐的兵力,一举击碎了陆秀夫和张世杰的美梦。

话不妨说开一点,我认为南宋政权发动崖山之战并非是战略失误,反而是显示了我华夏民族精神的一战,退守台湾并不现实,不战而降反会倍受屈辱,不如决死一战,跳海殉国来的壮烈,来的豪迈。

这一跃虽然结束了生命,但却早已化为燃烧的火种,映入忽必烈自负的心灵,也为南宋这个注定要灭亡的国家,画上了一个不失尊严的句号。


白话历史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萨沙简单说一说。

第一,台湾没有开发?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台湾的开发是很晚的。

到了清朝初年的1684年,台湾汉人仅有12万人。

12万人什么概念?南宋崖山海战跳海的军民都有好几万人。

而汉代中国人口就有5000多万。

就算逃到台湾去,依靠这点人口,不要说和元朝对抗,就算吃饭都是大问题,还是一个死。

第二,蒙古人不会追击吗?

很多人拿郑成功作为例子,其实郑成功和南宋张世杰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别。

满清其实是捡漏占领中原的,基本都是陆军,海军非常烂,经常被郑成功打的落花流水。

而郑成功老爸时期,就已经控制台湾海峡,并且将汉人移民运到台湾,轻车熟路。

但当时蒙古水军是相当强大的,从襄阳战役后连续击败南宋水军。

后来远征日本,蒙古人能够一次运输10万兵力。

就算南宋能够逃到台湾,蒙古水军必然追击,到时候也还是一个死。

第三,穿越台湾海峡不容易。

台湾海峡看着不宽,但实际上从福建出发渡海前往台湾比前往冲绳或菲律宾要难十倍。

具体不多说,主要是季风和海峡的航道复杂。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湾是六死三留一回头,就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海峡真的很容易渡过,以福建人的威力,早就占满台湾了。

而当时南宋水军均是平底船,不具备长距离远洋航行能力。

甚至遇到台风以后,就算在近海也是非常危险。

前一个小皇帝和大将张世杰本人,都是死于风暴,而船只明明就在海岸附近。

当时想要将10万军民用平底船运到台湾,等于是自我毁灭,九死一生。


大体就是这些原因了。


萨沙


南宋末年的时候,元朝的实力过于强大,整个世界几乎都被蒙古骑兵给肆虐,南宋也不例外。虽然南宋抵抗了很长时间,应该是所有抵抗蒙古骑兵的政权中抵抗时间最长的一个,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南宋也到了被灭的时候。

当时人们觉得很奇怪,南宋皇族们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就如同当年郑成功一样,在台湾岛上再建立一个流亡政权呢?事实上在台湾岛上再建立一个政权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当时的台湾岛不是现在的台湾,而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地带,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一个像样的政权起来。当时南宋政权那么多人,如果跑到台湾岛上去的话,估计不用敌人打来,自己就会饿死了。

而且当时逃亡的南宋政权那么多人中,估计能够真正安全到达台湾的人会非常的少,因为台湾和大陆之间毕竟有一条不短的路程,而当时南宋的逃亡政权并没有多少资源,所以能够最终安全到达台湾的人估计非常有限。而且对手蒙古骑兵并不是完全是一只陆军,当时事实上具有了相当强大的水师,即使逃到台湾岛上,蒙古军队也会派一支强力的水师来进行围剿,当年蒙古是打日本的时候就至少在10万人以上。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南宋王朝虽然比较弱,但是也是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不可能离开这个故土,跑到一个荒凉的岛上去。毕竟当时的南宋虽然很弱,但是南宋的君臣还是非常有骨气的,所以最最后在崖山一战中,虽然面对着优势敌军的包围,但是最终也坚贞不屈跳海自尽。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台湾四百年》曾记载过,1603年以前的台湾并不被中原朝廷重视,而当时的原住民还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人口不到十来万。

清代的《裨海纪游》写到,去往台湾的路上可谓是艰难险阻,所以娇生惯养的南宋皇帝和官员们,能不能撑到台湾还是个问题。

再说,当时的台湾经济水平那么低,属于完全的蛮荒之地,中原朝廷也没将其划入版图,一直到了元朝时期才将澎湖列岛划入福建管辖,所以即便南宋朝廷跑到台湾,人家懒得理你,搞不好还要经历各种恶战。

我们再看当时两方的军事力量,当时的元军不但在陆地上有着绝对优势,在海上由于金朝汉人张弘范那些的努力发展,已经和南宋不相上下。而在1276年谢太后投降后,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几乎都被元军给收编了。

陆秀夫和张世杰的船队也都是浙江、福建的民兵,让民兵跟正规军对打,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什么崖山海战是南宋十多万打不过元军一两万人。在这样的海上力量对比下,如果流亡政府逃亡台湾,在半路被元军堵截,那么死的更快。

1276年谢太后虽然投降,但两广、福建、江西一代还有人支持南宋政府坚决抵抗,这些的确对南宋政府来说还是有着可控的地方。也就是说,这看似小小的地区其实比蛮荒之地的台湾更好,台湾还未被开发,而对流亡朝廷来说起义军如果纳为己有或许还有一拼之力。

1279年的流亡朝廷能控制的地区已经被压缩到了只有广东珠三角和海南岛这点地方,等到流亡朝廷从浙江到福建再到广东,黄花菜都凉了,就是想逃也不可能了。在崖山海战之前,流亡朝廷其实想逃到占城,也就是越南南部地区,他们是想离元军越远越好。

因为离元军遥远,张弘范会因为后勤的原因不详再追,而元军如果沿越南海岸线南下必定会被越南北部的陈氏王朝阻拦,对流亡朝廷有心无力。但事实,流亡朝廷最终还是没有想逃亡别国的想法,最后才有那么多人跳海自尽。

按照上面的分析,南宋政府其实心里面还是想利用可控地区的力量再拼一次,而台湾在当时处于荒凉之地,进入这个岛除了要面对元军海上力量的围追堵截,在到达之后还要重新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面对原住民的对抗等等因素,所以流亡朝廷根本没想过要逃亡到这样的地方去。


大国布衣


当时的台湾岛尚处于原始的状态,根本无法承载南宋政权居民的生存需要,更无法支撑南宋王朝以此为根基继续与蒙古人抗衡。这也是为何南宋王朝与蒙古人经过崖山海战战败之后,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陆秀夫以及南宋军民不得不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而明心中之志。

北宋时期蒙古部落原本是一盘散沙。各蒙古部落之间战争矛盾不断,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当时的蒙古部落不得不屈服于辽国的统治。后来辽国被兴起于东北地区的金国所取代。蒙古部落也从受辽国的欺压转为了受金国的管制。而金国也多次举兵南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开封汴梁,得以幸免于难的康王赵构在南方百官的拥护下在临安称帝,历史上称其为南宋王朝。

此时的南宋王朝与相隔甚远的蒙古部落之间并无太多瓜葛。但是后来蒙古部落之中出了一名民族英雄铁木真。铁木真逐步的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并且建立了驰骋天下的蒙古铁骑。后来更是打败了自己曾经的宗主国金国以及近邻西夏国。到了铁木真的儿子和孙子蒙哥、忽必烈一辈儿,蒙古帝国开始拼尽全力进攻南宋王朝。



经过几十年的抗争,大宋王朝还是在风雨飘摇之中走向衰亡。毕竟当时的南宋朝廷内部奸臣当道、统治昏庸、前线将士得不到该有的抚恤。但是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尽管南宋王朝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在蒙古大军入侵南宋的过程中,还是涌现了一批忠于朝廷的国士。


但是不断的败退,不断的收缩地盘使得南宋王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再无退处。最终纷纷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明志。

而之所以当时南宋王朝不愿意或者没有采用转移到台湾岛,并以此为根据地伺机反攻蒙古。就是因为当时的台湾岛本身不足10万汉人,大多数地方都是一些未经开化的土著人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古代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在台湾岛并没有任何的根基。


再加上台湾海峡对于南宋王朝的遗孤遗民来说,犹如一条鸿沟难以逾越,想要顺利的登陆到彼岸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因此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陆秀夫不得不选择投海自尽这条绝路。


珞珈山的猫


公元1276年,元朝攻破了南宋首都临安,年仅5岁的南宋皇帝宋恭宗成了俘虏,太后抱着恭宗投了降,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南北两宋终于走到了尽头。

不甘心失败的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成立小朝廷。但面对元军强大的军事实力,南宋残余势力不断逃亡至南方,直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

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陆秀夫不忍看到“靖康之耻”再次重演,毅然背上年仅8岁的赵在广东崖山投海而死,南宋的十万军民也相继跳海殉国,宋王朝正式灭亡。

而这个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南宋朝廷不退守台湾或者其他地区呢?非要再陆地跟元军死磕,其中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台湾荒凉未知

那时候的台湾可以说真正称的上是蛮荒之地,不仅人口稀少,而且远离大陆。台湾的开发时间非常晚的,知道清朝初年的时候人口才多一些,南宋未必对台湾等东南亚地区没有了解,但当时那些地方属于不毛之地,只有流放的犯人才会去这些地方,对于当时的南宋大陆人来讲,背井离乡去未知的台湾,还不如拼死一战。


元军来势汹汹 没有机会

当时的元军军事实力正处于巅峰期,不要说毫无准备兵少将缺的南宋了,即便是日本,元军都可以一次性派出十万的远征军。而当时的情况,南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准备十来万人横渡台湾海峡的一切条件;船只、粮食、武器,以及合理的调度,谁为先锋,谁来断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解决,毕竟这不是一两人过去,而是十几万人过去,可能将这些问题逐步落实都需要耗费大把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讲,背水一战才是最后的希望。

汉人正统 不忍流落海外

南宋一直以汉人正统自居,对于海外蛮夷之地根本就看不上,即便真的跑去了台湾,如何生活,如何重建政权,元朝的追兵是否会赶来?另外如果跑去台湾了,以后还能称为南宋吗?自己的国土都没有了,还能叫皇帝吗?在小地方称王称霸有何意义呢?要知道,南宋的士大夫阶层还是有些骨气的,当时管事的也是他们这些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去,在怎么也没有办法啊。


春秋乱舞


1276年,蒙古大军攻占临安,俘获宋恭宗,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宋端宗和宋少帝,继续抵抗蒙元进攻。在1279年,崖山之战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南宋政权主要活动在广东一带,虽然有相当长的时间里漂泊在海上,但始终留在大陆海岸线附近,没有逃往台湾,以此为根据地继续与蒙古人对抗。原因就在于虽然台湾很早之前就被大陆先民所发现,但纳入中国版图比较迟。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在这之后,各朝代陆续加大对台湾的开发力度。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但此时的台湾本岛基本上处于待开发的境地。

南宋君臣当然可以前往台湾避难,但此时的台湾基本上没有汉人定居,只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民族生存,即使南宋君臣来到台湾,面临的也是一片蛮荒,这样的地方只适合短期内避难,却无法长期扎根,也不能从台湾本岛获取足够的战略补给,并不是理想的根据地。相比之下,依托广东忠于赵宋政权的军民持续抵抗蒙元进攻,是相对更理想的战略选择。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南宋政权大势已去,即使南宋军民奋力抵抗到底,崖山之战也还是悲壮的结局,只留下“崖山之后无华夏”的感叹。


沧海拾遗录


根据南宋赵汝适所著《诸蕃志》,“泉有海岛,曰澎湖群岛,隶晋江县”,澎湖列岛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归属于南宋领土,并派兵戍守。

所以确实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何对台湾有了一定了解和控制权的南宋政府,不选择逃亡台湾岛呢?我想答案应该有两点。

其一,宋元水师实力的对比。

谈到退守台湾岛,就不得不对比一下当时宋元的水师实力,似乎蒙古人在水师上丝毫不占优势。

显然南宋的水师是十分强大的,宋代的造船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一度拥有强大的水师。反观蒙古一方,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连精通水性的人都没几个,更不要说操舟控舵、水上对战。

然而崖山之战的结果却告诉我们,并没有怎么简单。

崖山海战,南宋一方1000艘战舰、蒙古一方400艘战舰,最终南宋落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跳海自尽,十万军民一同殉国。君主跳海,十万浮尸,代表着宋王朝的彻底终结,也告诉我们,蒙古人的水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小。

尽管崖山海战有蒙古占据陆地优势、战术取巧等因素,但蒙古人的确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水师。

事实上,蒙古人一路的征战中,一直在吸收各国的军事实力,不仅早早地拥有了较为强大的火器,还掠夺了很多南宋沿海的船只,在一些南宋叛降水师官兵的指引下,建立起相当实力的水师。

所以即使是宋朝残余势力溃逃到了台湾岛,台湾海峡也无法阻挡蒙古水师的进攻,这并不是一条可取的路径。

其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水师的实力对比只是客观因素,南宋朝廷之所以没有逃往台湾,更主要的还是在主观因素。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儒家传统思想来看,中华大地才是王朝的根本,即使像高丽、占城这样陆地毗邻的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台湾这样孤悬海外的岛屿则更低一等。一旦大陆的根基被断绝,海外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所以南宋政府压根没有想过逃往台湾,他们把岭南之地作为最后的根据地,认为失去了这里就不会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霄林天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到台湾继续和蒙古人周旋呢?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台湾和海南岛当时都没有开发,南宋那一波人去台湾和台海南岛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的台湾和海南岛的瘟疫流行,生产力水平相当低,别的不说炼铁和炼金属的工业几乎等于0,你让南宋那一拨人跑到台湾去,实际等于自寻死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有一个细节,说明了当时的台湾和海南岛的生产力实际情况,郑和当时送给了台湾几个部落的首领一些铜铃,结果这些铜铃一直被当做传家宝,被这些部落首领一直带着,哈哈,这个还是明朝初期的事情,台湾在南宋末期的金属冶炼水平可想而知了,如果南宋的朝廷逃到台湾,结果肯定是灭亡。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和满清政权隔海对峙,结果满清政权居然采取了禁海政策,就是让沿海的居民向内地迁30里,采取这样措施的原因就是为了杜绝沿海居民和郑成功政权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交流,结果郑成功政权的生活和发展也是遇到了极大困难,这个还是康熙时代的事情,你可以想象南宋末年台湾的生产力水平到底落后到了什么地步。台湾由于各种特殊的原因,实际台湾土著有的到了20世纪初期才摆脱原始社会,当然这些原因很复杂,你不到实地考察也不一定能搞明白,有可能是特殊的瘟疫或者缺少金属矿产,或者地形气候不利于生产生活。


血山飞虫


历史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交往虽然在三国时期就已经非常密切,但真正实现中央政权对台湾的有效管理,是在康熙皇帝击败郑克爽之后,也就是十七世纪后半期。在此之前台湾地区虽然在某些朝代名义上处于中央政权管辖,但实际上中央政权并没有直接在台湾设置官署,派驻军队,征收赋税。

这是因为大陆国家对于海岛的需求并不强烈,其对于历朝历代而言,管辖的成本远大于收益。这也是为何在明朝后期,几百西班牙人便能占领台湾(后来西班牙人被荷兰人击败),而明朝政府却无动于衷的原因——因为无关痛痒。

直到明末清初,作为反清势力的郑成功,因为大陆已经基本被清军占领,立足之地越来越少,为开辟新的基地,于是率军向台湾的荷兰人发起挑战,最终赶走荷兰人。

因为政治上的隔离,导致了台湾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康熙之前,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大陆沿海民众移居台湾,但总体上移居之人并不算多,而台湾本地的少数民族人口本来也不多,因此台湾地区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宋朝时期,台湾可谓是荒芜之地,人口,资源,经济方面,都不足以支撑南宋政权在此落地生根,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除了台湾的社会客观经济状况之外,宋元两个政权的绝对实力对比,也决定了南宋根本难以以台湾为根据地抵挡元军。根据元朝水军与宋朝水师的几场战斗而论,虽然南宋长期割据江南,但在水战方面,宋军真的不如元军。元朝水军不仅人多,船只数量大,更因为依托大陆,补给充足。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宋朝真的占据了台湾,那也是守不住的。可以参考元朝东征日本,日本在所谓“神风”的帮助下,勉强击败元军,而台湾当时的各方面,均无法与日本相比,自然,南宋是守不住台湾的。

实际上,张世杰在崖山战败后,有过在南方开辟新根据地的想法,不过目标地点并不是台湾,而是距离大陆更加遥远的菲律宾。因为菲律宾距离大陆更远,所以张世杰认为元军的实力无法触及此地,故可以当做栖身之处。但在南下途中,船队遭遇了台风,张世杰全军覆没,最终,南宋在东南亚“借尸还魂”的计划,并没有能够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