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傷逝》封面

《傷逝》講述了一對情侶在北京同居在出租房裡,由於男子失業,經濟窘迫,兩人開始產生矛盾。

直到男子說出那句:“我已經不愛你了。”女子便離開了他,最終造成兩人“一傷一逝”的悲劇。

《傷逝》出自魯迅小說集《彷徨》,大概是最早反映文藝青年北漂的愛情故事,“彷徨”二字在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哪怕男主翁明白,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可面對生存問題時,愛情也隨之凋敝。

魯迅曾在《華蓋集》中說:“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

到了《傷逝》,面對愛情時,他則道出:“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的經典名言,與之呼應。

《傷逝》作為魯迅唯一一篇愛情小說,周作人曾評價稱,

此為在魯迅所有小說中最難懂的一篇。別的不敢說,反正看完之後,大概都會對魯迅產生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認知。

文藝青年的北漂愛情故事

小說男主人翁叫涓生,女主人翁叫子君,兩人都是五四時期的文藝青年。子君認識涓生後,便不斷地拜訪他,聽他講新文化、新道德、新觀念,成了他的迷妹,並很快與之相戀。

子君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文藝女青年,面對親戚朋友的反對,她常常堅決地對涓生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的堅決,一直鼓舞著涓生。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傷逝》電影劇照 01

接著,他們一起找房子,借錢,建立了一個小家庭,還養了條狗。但子君很快就陷入家務之中,成了家庭主婦,做飯、搞衛生、養雞、餵狗,看書成了奢侈的事情。

不幸的是,涓生還被單位“裁了員”,導致兩人的生活更加窘迫,他不得不找了個翻譯的兼職來幹。

每當他在家工作時,子君一如往常地在屋裡發出各種聲響,令很難專心工作。可他又不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只責怪自己沒有能力租兩間房。

久而久之,涓生對子君的愛情逐漸消減,常常躲進圖書館裡,他們的愛情未能“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此時生活仍為改善,迫於生計,子君宰吃了所飼養的油雞,放掉了餵養的狗。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傷逝》電影劇照 02

而涓生最痛苦的是,常常被子君逼著說一些溫存的話。如文中所說:“她從此又開始了往事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來,將溫存示給她,虛偽的草稿便寫在自己的心上。”

為了不一同“滅亡”,為了再造新生活,開闢新道路,涓生終於說出了那句話:“老實說,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與你倒好得多……”子君聽後,面如死灰,彷彿丟了魂一樣,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直到某天涓生回到家時,被房東告知,子君被她父親接走了。他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在屋裡四處尋覓,可那屋子分明藏不了任何東西。他後悔莫及,忍受不了空虛寂寞,很快帶著回憶搬離了此地。

而最終得知子君已死的消息時,他更加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絕望中。同時他也是清醒的,自認一切罪責都源於他,如他所言:“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無愛的人間死滅了。”


小說的藝術性及其成就

之所以說這篇小說與魯迅的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是因為其採用了手記的形式和詩意的語言,某些直抒胸臆的表達,真實地展現了青年男女面對愛情時的痛苦與掙扎,甚至能讀出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感覺來。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事,通過涓生的內心獨白,淋漓盡致地抒寫熱戀中的深情、新婚後的喜悅、失業後的惶恐、感情瀕於破裂時的痛苦、分手後的絕望以及子君死後涓生的悔恨和悲憤的心境。作者把人物心理變化過程描寫得絲絲入扣,字裡行間充溢著濃郁的感情色彩。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傷逝》電影劇照 03

以子君離開後為例,魯迅通過描寫窗外半枯的槐樹和紫藤以及方桌、敗壁、板床等意象,表達涓生面對人去屋空、物是人非時的空虛與寂寞,以及對子君的悔恨和思念,大有電影《後來的我們》的意思。

愛情的初始、發展、衰落,推動著故事情節的走向,魯迅以暮春、晚秋和嚴冬的變換來表示他們愛情的勃動、枯萎和凋零,行文脈絡清晰,構思巧妙。

比如,小說開頭如此寫道:“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目的是交代寫這篇手記的目的。

結尾又寫道:“我活著,我總是向著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卻不過是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緊扣開頭,首尾呼應,結構緊湊。

因而建議,這篇小說大概可以作為中學生閱讀理解的範本。

《傷逝》還是個大IP,1981年,這篇小說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編成了電影,影片保持了原小說沉鬱、凝重的藝術風格,並於1982年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剪輯獎。 另有基於這篇小說的歌劇、連環畫、崑曲、豫劇等藝術作品誕生。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歌劇海報

再放到影視劇上來看,這篇小說不正是如今一些流行的關於北漂愛情電影的最早雛形嗎?


《傷逝》的背後,是婚姻的不自由

20世紀20年代,描寫男女戀愛的小說佔了全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展現婚姻不自由的問題在當時是個主流。

魯迅只貢獻了一篇愛情小說,而且寫得那麼好,可見不是他不擅長這類題材,而是志不在此。

婚姻自由的背後是個性解放,魯迅對此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但同時也敏銳地發現隱藏在戀愛婚姻自由背後的危機。如果女性能夠實現婚姻自由,經濟上卻還是依賴男性,這仍然是不自由的體現。

1923年底,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指出,婦女要解放應該用“劇烈的戰鬥”去爭取經濟權,“如果經濟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當然完全是廢話”。

魯迅小說《傷逝》:最早的關於北漂的愛情故事

歌劇《娜拉出走》海報

不同於當時流行的歌頌戀愛至上的作品,魯迅用小說的形式,把婦女婚姻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問題跟整個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變革聯繫起來,以啟示廣大青年擺脫個性解放和個人奮鬥的束縛,探索新的出路。

也就是說,子君的悲劇,本質上還是由於女性沒有經濟來源,在家庭中難以佔據一定的地位導致的。100年前,魯迅就把這個問題拋出來討論了,而至今仍然存在,這顯然是個漫長的進步過程。

如今隨著女性地位不斷位提升,並逐步獲得與男性同等的社會權利,相信此類悲劇也會大大減少。

如果說婚姻本質上是沒有出路的,那麼,唯一的搶救辦法,就是男女雙方都有著絕對的經濟獨立條件。這雖然不是出路,起碼也是條後路。

然而,有關愛情的事情,那心靈上的創傷,卻是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任何自由、制度、權利能夠治癒的。 因而,在文學作品中,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其他的只是附屬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