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匣子是什么?厉害吗?

英明者


红军长征中最晚一支到达云贵地区的是红二、六军团(当时还未称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第18团政委“独臂将军”余秋里在率领部队穿插时,于贵州章坝附近与追击的国军万耀煌纵队第25军军部突然遭遇,红军指战员随即对敌军指挥机关发起攻击。然而只配备短枪的万耀煌卫队火力却非常凶猛,红18团以重大的牺牲代价最后缴获了八支“大肚匣子”,第一次真正见识了M1932自动型驳壳枪。

(注意右手的大肚匣子)

笔者对“大肚匣子”最深刻的印象,则是九十年代翻拍的抗战电影《飞虎队》,那是刘威、李学健、张丰毅、王志文等一帮老戏骨演绎的抗日传奇故事,对了,其中还有出演汉奸的李幼斌。电影里铁道游击队的短枪队几乎人手一支20响“大肚匣子”,尤其是林忠和鲁汉被鬼子包围的那个桥段对该枪描述的更加清晰,若非两个人子弹耗尽,恐怕还得有更多的鬼子被送上西天。

驳壳枪是毛瑟军用手枪的中国别名,也是在中国名字最多的枪械:按枪套可以称为“盒子枪”或者“盒子炮”;按机械方式可以称为“自来得”和“快慢机”;按外观可以称为“镜面匣子”或“大镜面”。由于其型号繁杂,各种变型和仿制品层出不穷,所以很难用短篇来完全介绍清楚。



但是“20响”和“大肚匣子”的称谓,则一定指装填20发弹匣的M1932自动型(或防制品),正式称谓“M1932冲锋手枪”,德国毛瑟公司的内部生产编号是“M712速射型”。

虽然驳壳枪最早是由德国毛瑟公司于1896年率先研制定型的,然而自动速射型却是1927年由西班牙枪械公司抢先制造出来的,由于其射速快和火力猛立马受到东方客户“驳壳枪之国”的热捧。毛瑟公司自然不甘示弱,随即于1932年推出了这款驳壳枪,要知道民国时期的主力轻机枪“捷克式”使用的不过才是20发的弹匣,因此一款手枪可以塞进20发子弹当然是“大肚”匣子。



德国造的枪械质量当然没得说,也必然优于西班牙生产的,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对德军火贸易中,也大量采购20响驳壳枪。比如蒋介石1938年3月1日致电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 请即商订德国八一迫击炮300门, 每门配炮弹3,000发。又购20响卜壳手枪2万枝, 每枝配弹2,000发,如无现货, 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总愈快愈好,其价请速详报。 中正。“

根据资料估算,在民国时期的各路军队中起码曾拥有过40万把以上的驳壳枪,如果按毛瑟公司生产100万把、其他仿造的50万把来计算,中国至少占有总量三分之一。 而一战德国战败后,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又销毁了大批手枪,“驳壳枪之国”的占有比例进一步上升,绝对是清末一直到解放初期半个多世纪的明星武器。但是原版的德制M1932真心数量有限,无论是八路军还是国军的基层指挥员均趋之若鹜,它也是首长警卫员的武器首选。



M1932“大肚匣子”枪长288毫米枪重1240克,口径通常为7.63毫米,有效射程约50到150米,既可以连发又可以点射,这也是它又称“快慢机”的由来。射击时只需用单手调整快慢机柄,拨到时“N”的位置为单发射击方式,拨到“R”的位置时即改为连发速射,另外一只手则可以用来完成换弹匣或拉动枪机的动作,操作简单方便,绝对是德国精工的巅峰之作。

至于说到火力的“厉害与否”,远距离对射非其强项,近战时那不就是一挺机枪或者冲锋枪吗?《飞虎队》的李幼斌后来化身成为八路军独立团团长,与晋绥军358团楚云飞联手大闹河源县鬼子宪兵队长的生日宴会时,左手拎的就是一把“大肚匣子”,四个人八支驳壳枪一顿突突,几分钟内大厅里几十号鬼子和伪军官被完全报销了,它倒是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注意左手的大肚匣子)


度度狼gg


最初知道所谓的“大肚匣子”,是小时候看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讲的是解放战争中,牡丹江军分区派遣一支人员精干的36人小分队,深入茫茫林海清除匪患的故事,小分队的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其中一个小队装备步枪,一个小队装备美式汤姆逊冲锋枪,一个小队装备“大肚匣子”,也即德制毛瑟C-96军用手枪的改进版。

此枪,也可称M-1932速射型毛瑟手枪,是一把采用20发弹匣供弹的自动手枪,既可单发射击,也可连续发射,一般也称为“盒子炮”,或者“二十响”,抑或“快慢机”等。

之所以称M-1932速射型毛瑟手枪为“大肚匣子”,可能与其弹容量高有关,以前手枪一般装弹也就6-10发,而此枪却配有一支长长的20发弹匣,20发的容量对手枪来说,实在是大肚子了,大概就这么简单而已。

至于网络上也有人将10发弹仓供弹的德制毛瑟C-96军用手枪,称为大肚匣子,实际上是不准确的,此枪一般称为“驳壳枪”。所谓的“大肚匣子”必须得是装上20发弹匣的毛瑟C-96军用改型手枪,将10响驳壳枪称“大肚匣子”是会闹笑话的。

所谓的“大肚匣子”,事实上死沉,空枪重量超过2斤半,加上那只上了20发子弹的弹匣,那份量就更沉了,因此此枪在发明国装备数量并不多,但在中国却大放异彩,引进加上国内仿制的,10发加20发这两把枪械,总量不下有100万把,是抗战时除了捷克ZB-26轻机枪以外,最受中国军队欢迎的步兵枪械,也给了缺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中国军队,以极大的火力支撑。同时,捷克ZB-26轻机枪和毛瑟C-96军用手枪,是抗战时日军最怕的两把步兵枪械,从战后日军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有所提及。

因此,仅从M-1932速射型毛瑟手枪输出的火力来看,这把枪确实厉害,原因是有只随枪配套的木制枪盒,可以和枪把相连接,射手可实施抵肩射击,有效射程可提高到150米,网络上也有说有效射程200米的。

20发的弹容量,连发射击时,火力抵得上是一把微型冲锋枪,因此,集火射击时,确实火力非常强大,在战时局部冲突中,对使用5发栓动步枪的对手会形成火力上的优势,便于瞬间打开缺口逃之夭夭,或者称安全转移。


国平军史


匣子枪,就是我们熟知的驳壳枪、二十响、盒子炮,学名叫做毛瑟C96,一把诞生于德国,却扬名于中国的枪。德国人对其漠视,中国对它喜爱有加。

毛瑟C96当初诞生的时候,德国人对其寄予厚望,毛瑟公司特意为此枪申请了专利。但是,德国人上了战场就发现,这枪有点莫名其妙。射程不如步枪,当步枪用不行,当手枪用,还太大。最主要的是,不好用,枪口跳动太厉害。



然而等这把枪到了中国就不一样了,德国人太笨了,当手枪不行,当步枪不行,你当卡宾枪用啊。加上枪托,增加精准度,加上20发长弹匣,提高容弹量。射程远,火力猛,简直就是近战利器。


当年去买枪的时候,德国人纳闷,他们干嘛买这个打不准的枪?德国人不知道的是,中国人一眼就看中了这把枪,这么大个手枪,拿出去多有面啊,好枪好枪。

这枪确实打不准,别看德国人发明的,德国人也不会用。它不是枪口上跳厉害么,咱横着打,跳了也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跳,反正子弹不能飞了,打不中敌人,还能打中旁边的。


后来德国人专门改进了枪机结构,使其可以连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快慢机。所以,看到扫射的匣子枪不必惊慌,没准真的可以全自动射击。

其实这把枪当年有很多手枪队在用,看中的就是射程远,容弹量高。使用方式,更加类似于美军的M1卡宾枪,而且和常规的手枪不一样,常规手枪都是用于自卫,而这把枪是进攻。


军武文斋


其实就是毛瑟手枪,不过被称为大肚匣子的一般都是配备20发弹匣的。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匣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最初由西班牙研发制造,毛瑟厂随后定型制造,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
毛瑟C96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6年推出的一款半自动军用手枪,盒子炮是毛瑟C96军用手枪及其系列衍生品在中国的一种民间称呼,除了这个称呼以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大镜面等等。自从清末进入中国直到朝鲜战争,其地位由苏联手枪代替,都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

无双杂货铺


大肚匣子正式名字为毛瑟军用步枪又称盒子炮,在中国一般称为驳壳枪。

1896年毛瑟厂正式生产,由德国人研制,改型手枪为世界上较早型号的自动手枪之一。

该枪长28.8厘米,口径7.63毫米,重约1.24千克,射程在150米左右。该型号手枪具有威力大,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多个国家军队所青睐。

中国也曾仿制过改型号枪,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击日军时,身上曾有过三把驳壳枪。

该型号手枪能够填装20发子弹,在那个时期的手枪一半也就只能填装8到9发左右,所以在当时该型号手枪算得上的大容量了,因此有被称为大肚匣子。

总的来说,该型号手枪是手枪历史上比较经典的一款手枪,也为我国军民在上世纪保家卫国战争中起到很大作用。如今,这种手枪已经被爱好兵器的收藏家收藏。







军事武器与历史


小说中德制驳壳枪的别称有很多,我知道有:匣子枪,大肚匣子,大镜面,镜面匣子,二十响,盒子枪,盒子炮,长苗匣子。


手机用户63843160729


大肚匣子又称盒子炮,中国也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种花小马驹


大肚匣子也就是德国毛瑟M1898——M1932自动手枪,由于其木制枪套可以连接在枪柄上作为枪托使用,所以俗称“驳壳枪”。它是手枪中射程最远的品种之一。有效射程可达200米,弹道性能接近步枪。


一号同学1


插20发弹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