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腳剎,到底是剎前輪,還是後輪?還是四個輪一起剎住?手剎又是剎前胎還是後胎?

永生一千年


汽車的腳剎是採取四輪制動,差異在於給前後輪分配的制動力大小存在不同,但可確定的是必然都會分配自動力,所以腳剎針對全輪制動的說法沒有爭議;至於手剎車一般情況下只作用於後輪,這與車子的驅動形式如前驅、後驅、四驅等無關,只是單純作為駐車制動來使用,所以除了一些另闢蹊徑的獨特設計外,絕大部分手剎制動都剎後輪,如下圖所示,可以很容易看出制動是同時作用於四輪的。。。


傳統的機械手剎與電子手剎EPB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EPB可以理解成一個系統,它有著獨特的動態處置機制,就比如當車輛保持高速行駛時,強行啟動電子手剎,整個系統就會調動ESP、EBD、ABS對車輛的動力進行限制(作用於全輪),從而起到腳剎制動的效果(並不會發生抱死),所以這就是電子手剎EPB處於動態下的控制策略,這一點與傳統的機械手剎車存在不同,機械手剎並不存在動、靜態的差異,只要啟動必鎖後輪;而電子手剎靜態控制策略與機械手剎一致,都是針對後輪施加制動力、抱死;所以區分好差異就可以了,我們所提到的手剎,大都指的是機械手剎。。。

關於腳剎制動力的分配

車子之所以可以跑起來,完全是燃油中蘊含的化學能機械動能的過程;而制動的本質則在於減弱、阻斷車輪上的動能,所以制動系統的原則就在於哪裡存在動能、就在哪裡施加制動力,哪裡存在的動能更大、就在哪裡施加更大的制動力;因為車輛在不同狀態下,車輛重心是在不斷轉移的,而剎車時、尤其是車輛高速度急剎時,全部的重心全部壓在前橋上,就等同於車頭的慣性更大,制動力如果小了,根本拽不住車頭,所以這時就需要將制動力進行分配了。。。


我們不進行受力分析,而只用民科思維來思考制動力分配即可;比如某車重1.5噸,由於主打操控性,所以前後配重達到了50:50,但這僅僅是車輛處於靜態下的前後配重比例,而當車子運行起來時,前後配重必然會發生改變;比如車子處於地板油、急加速時,重心必然會向後移、把人牢牢壓在座椅上,這就是俗稱的推背感,實際上就是重心後移;而當車輛高速行駛進行緊急制動時,則會導致重心劇烈的進行前移,比如會出現車子點頭、車內乘客身體前傾的狀況,而這一過程下,車輛的前後配重也在重心前移的作用下發生改變,靜態下可能前後等比;而緊急制動下,慣性則全部壓在了前橋上,前後配重很可能瞬間變成9:1,所以如果給前後輪施加同樣的制動力,會出現兩種狀態,其一前輪剎不住、後輪恰到好處;其二前輪剎停、恰到好處,而後輪抱死。。。

所以為了保證緊急制動的車輛可以順利、合理的完成制動,就必須採取前後輪制動力按比例分配的方式,確保前輪、後輪都夠用,而不會導致後輪出現抱死傾向、防止浪費多餘的制動力;可以聯想一下,無論車輛是何種驅動的形式(前、後、四驅),剎車時都會存在點頭的傾向,此時大部分慣量壓在前橋,而車子後輪與地面的附著力降低(可以聯想成點頭太過劇烈,後輪離地),此時即便給後輪施加更大的制動力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給附著力減少或失去附著力的車輪施加大制動力沒用,所以急剎車時前輪分配到的制動力大、後輪分配到的制動力小,而比例一般在6:4到9:1之間進行調整,根據制動前的實際車速來定。。。

車輛在進行緊急制動時,首先要保證的是後輪不能發生抱死(這個時候我們先拋掉ABS這類的輔助工具);上文已經提到車輛在進行緊急制動時,整個重心都壓在前橋上,後輪與地面的附著力會降低(而對於前驅車而言又非驅動輪),所以後輪極容易因為分配的制動力過大而率先抱死,所以在進行制動力分配的時候通常會分配給後輪的制動力很小,分配策略就是要足夠用、但不能因為過大而抱死,當然這方面在ABS普及後,變的更加容易;所以說腳剎是針對前、後輪進行制動的,只不過制動力大小存在不同!

總而言之腳剎是剎四輪的,要不然為什麼前後輪的剎車片都會被磨損?如果後輪制動只用於駐車,那麼恐怕一副後剎車片能用一輩子,通過這個笨法很容易去理解、判斷;對於絕大多數車子而言,前剎車片都會比後剎車片磨損的更快,這也在側面說明了制動力分配遵循著前重、後輕的原則(一些個別的古怪車型不在此列,如下圖的巴吉,就將制動力全部分配在了後輪上),而手剎車無論是機械、電子,以及車子無論何種驅動形式,手剎車只會去制動後輪,當然電子手剎EPB存在一個動態下的制動策略,但靜態下的機制與機械手剎一致,都是制動後輪。。。


非專業車評


大家都知道,車上兩套剎車,一個是腳剎,一個是手剎,這兩套剎車分別負責哪些輪胎?可能有些車主還並不是很清楚,今天就和大家掰扯掰扯。

行駛過程中我們都是通過腳剎來剎車的,所以從整個的剎車邏輯方面來看腳剎是控制四個輪胎,如果有一個輪胎的剎車有了問題,車輛在剎車的時候就會打滑,所以一般來說腳剎更講究平衡性。

這裡要普及一個知識,很多人發現前輪剎車會比後輪剎車磨損更快,這是因為發動機在前方,因此重量比較大,對於前剎車的磨損也會比較大,所以一般來說前剎車比後剎車磨損會快一點。

而手剎呢一般是駐車用的,並不是完全的讓輪胎處於靜止狀態,因此我們有的時候開車忘記鬆手剎,車輛還能行駛,不過時間長了手剎容易磨損,而且開的時候會明顯發現速度提不上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說明手剎沒有放。

而一般來說手剎是控制後輪的,大家都知道漂移吧,很多漂移動作是通過手剎來完成的,這就是因為手剎拉起後輪起作用,但是沒有完全抱死,前輪依然正常,這個時候通過打方向可控制方向,車輛就能飄起來,而且後輪還會冒煙。這和我們前面說的剎車有了問題車輛會打滑一樣,不過方式和方法上有本質的區別。

不過現在很多電子手剎我們拉起的時候會發現腳剎會自動踩住,這就是因為現在電子手剎其實就是個控制器,將輪胎徹底鎖死防止溜車等現象,而且不少車輛即使忘記鬆手剎,電子手剎在行駛中會自動鬆掉,更加安全了。


汽車觀察家


這個問題屬於基礎知識,關於腳剎肯定是剎四個輪子,不然只殺前輪會導致方向失控,只殺後輪會導致側滑甩尾。不過一般來說家用車腳剎會偏重前輪剎車,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車前剎車盤大後剎車盤小,還有一部分前輪是盤剎後輪適鼓剎的原因。

手剎一般來說是隻固定後輪,更多的是在駐車時使用。很多賽車手漂移或甩尾的時候也會拉手剎,因為手剎會使得車輛在行駛時後輪鎖死從而失去附著力,可以達到後輪側滑橫移的狀態。

電子手剎則不同,駐車時電子手剎只剎後輪,很多車型在行駛過程中也可以使用電子手剎,它可以可以啟用機械ABS,在應急的情況下使用,緊急制動四個輪子,和腳剎車效果一樣。


車動態


腳剎(踩制動踏板)---四個輪子都剎車;

手剎---只剎2個後輪;

EPB電子手剎是手剎的升級版---剎2個後輪;

特殊情況:有時候手剎柄是不存在的,改為了腳剎踏板控制拉線,但是並不是制動踏板,而是另一個小踏板,通常在主駕駛的最左側。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汽車諮訊


汽車的腳剎車叫做“行車制動器”,意思就是車輛行駛中可以用來制動。手剎叫做“駐車制動器”,意思就是主要在停車後剎住車輪防止車輛移動的。具體剎哪幾個輪子呢?

腳剎同時剎四個車輪:

現在的汽車基本上都是雙迴路液壓剎車系統,意思就是剎車總泵同時輸出兩路壓力,每一路控制兩個車輪,這樣可以提高安全係數,假如有一路剎車油管洩露了剎車力無法傳遞,這時候另一路剎車不受影響,否則只用一路控制四個車輪的話假如剎車油管破裂那麼剎車油洩露,剎車就會失靈。

手剎基本上都是控制後輪的

目前除了一些老年代步三輪車和叉車以外我還沒見過手剎控制前輪的車輛。

為什麼手剎不控制前輪呢?我覺得主要是實現的難易程度和安全性決定的。

上圖是汽車前輪的剎車油管,因為前輪在轉彎時剎車機構是隨著車輪一起轉動的,所以從車身到車輪這部分油管要用橡膠軟管以應付轉彎和顛簸時的位移。而手剎是利用鋼索驅動剎車的,如果把手剎設置在前輪上那麼轉彎時鋼索要來回擰動,車輛顛簸時鋼索也需要來回擰動,很快就會磨壞。

所以說腳剎剎四個輪子,一般家用車手剎都是剎後輪。


愛車大家說


前兩天有個朋友去給汽車做保養,發現前剎車片薄了,就換了一對前剎車片。順便檢查了一下後輪的剎車片,卻發現後輪的剎車片很厚,幾乎沒怎麼磨損。他就很奇怪的問我:這汽車剎車時難道不是四個車輪一起剎車嗎?為什麼前輪磨的多後輪磨的少呢?手剎車又是剎哪個車輪呢?就這個問題,老侯來給大家說說汽車的制動系統究竟是怎麼工作的。

制動系統的功用是根據需要使汽車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以保證行車安全,並使司機敢於發揮出汽車的高速行駛能力,從而提高汽車運輸的生產率;又能使汽車可靠的停放在坡道上。按制動系統的功用可以分為行車制動系統(腳剎車)、駐車制動系統(手剎車)、緊急制動系統以及輔助制動系統,按制動系統的工作介質可以分為氣壓制動系統和液壓制動系統兩種。我們最常見的家庭轎車行車制動系統(腳剎車)都是採用液壓制動,駐車制動系統(手剎車)兼有緊急制動系統的功能,輔助制動系統多見於大型貨車上,家庭轎車上沒有配備。

一般的液壓制動系統主要由制動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動總泵(也稱為制動主缸)、制動液(也稱為剎車油)、制動油管、ABS泵總成、制動分泵(也稱為制動輪缸)和車輪制動器組成,它們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壓力傳遞系統。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總泵的活塞向前移動,總泵內製動液的壓力升高,通過油管進入各車輪的制動分泵,推動分泵的活塞外漲,實現腳踩制動力向車輪制動器傳遞,推動車輪制動器實施制動;當鬆開制動踏板時,總泵活塞在油壓和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分泵活塞和車輪制動動器回位,解除對車輪的制動。

汽車制動力實際上是來自路面對車輪的一個反作用力,它不僅取決於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的摩擦力,更取決於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力,制動力最大隻能等於附著力。這就是我們的汽車在溼滑路面和冰雪路面上制動距離更長的原因。一般評價汽車的制動性主要有制動效能、制動效能的恆定性、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這三個指標。實踐中我們通常用制動距離來衡量,即汽車從100公里/小時的時速剎停到零所行駛的距離,一般轎車的制動距離都在40米左右。

正常情況下,汽車在制動時四個車輪的制動力是同步增長的,但是由於汽車的車身與車輪之間是柔性連接的,所以汽車在制動時車輪已經在減速直至停車,而車身在慣性作用下仍在向前運動,使汽車的重心向前偏移,這種現象稱為汽車的制動質量轉移。在這種作用下,汽車制動時前輪的負荷要遠遠大於後輪,一般前輪要承擔70%以上的制動力,這就是前輪剎車片磨損更快的原因。一般前輪更換兩次剎車片,後輪才需要更換一次。

為了提高制動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師們把制動管路一分為二,分別控制前橋或後橋的制動器,如果其中的一套管路發生洩漏,另一套仍起制動作用,防止汽車制動失靈。這種使用二套相互獨立的制動管路稱作雙迴路制動系統,它是通過制動總泵內部彼此獨立的雙腔主制動閥來實現的。轎車的制動管路佈置常用交叉佈置式,即左前輪和右後輪共用一條制動迴路、右前輪和左後輪共用另一條制動迴路,這樣當一條管路發生洩漏時,另一條管路仍起制動作用,並且制動力也較為均衡,可有效避免制動跑偏。

大家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汽車在沒有啟動的時候,剎車踏板非常硬,幾乎踩不下去,當發動機啟動後,剎車踏板立刻就變得輕巧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是制動系統中的真空助力器在起作用。它是制動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利用發動機進氣管的真空和大氣之間的壓差起助力作用。如果沒有它,不僅僅是制動踏板沉重,汽車的制動力也會大幅度減小。有些車的真空管洩漏或被積碳堵死了,真空助力作用減小或沒有了,汽車的制動距離就會大幅度的延長,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在行車中如果發現剎車踏板變硬,要及時處理,千萬不可大意。

還有些人糾結於盤式制動和鼓式制動哪一個更好,其實它們的作用原理都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盤式制動器是敞開式的,制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很快散去,抗熱衰退效果較好;而鼓式制動器是封閉式的,散熱較差,長時間制動會導致熱衰退。單純從制動力方面來說,鼓式制動力更大一些,這也是一些大型卡車都採用鼓式制動的原因之一。

剎車油是液壓制動系統中傳遞制動壓力的工作介質,它的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分為DOT3、DOT4、DOT5、DOT5.1四個級別,轎車常用DOT3、DOT4礦物油型制動液。剎車油最大的一個特性是吸水性,在使用中含水量會逐漸的增加,會降低它的沸點,使剎車油沸騰而失去制動作用。實驗證明,當剎車油中的水含量達到3%時,剎車油的沸點就會降低25%;如果剎車油的含水量達到7-8%,剎車油的沸點會降低50%以上。比如說某種剎車油幹沸點是210°C,當含水量超過3%時,沸點已經降低到152°C;如果剎車油的含水量達到7-8%,沸點可能已經降低到100°C左右了。所以當剎車油含水量超過3%,我們就建議更換;如果含水量超過5%,那就必須更換了。

那麼汽車的手剎車又是怎麼工作的呢?手剎車的學名就是駐車制動系統,它的作用是在車輛停穩後用於穩定車輛,避免車輛在斜坡路面停車時由於溜車造成事故,同時兼起緊急制動的作用。在轎車上有機械手剎和電子手剎兩種,它們都是通過剎車盤與剎車片產生的摩擦力來控制停車制動,並且都是作用在兩個後輪上。區別就是二者的操作手段和控制邏輯不同,機械手剎主要是藉助於人力,在汽車停止後,將手制動杆拉起,帶動拉索使車輪制動器中的剎車片與剎車盤夾緊產生制動力,達到防止車輛自行溜車的目的;而電子手剎是在機械手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控制方式從機械式拉桿變成了電子按鈕。

電子手剎和傳統機械式手剎相比,操作更為簡單而且省力,並且讓車內空間得到更好地利用,所以,近幾年電子手剎發展極為迅速,大有取代傳統機械手剎的趨勢。並且電子手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動態緊急制動功能。如果在行車過程中發生極端情況,駕駛員無法控制剎車(剎車踏板故障、剎車助力系統故障、新手沒有剎車意識、駕駛員睡著了等情況),操作電子手剎按鍵,可以對車輛進行全車液壓制動,使汽車減速直至停車。

總體來說,現在的汽車制動系統是極其複雜的,並且為了更好的控制汽車,人們還在上面增加了很多制動輔助系統,比如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電子制動力分配(EBD)、彎道自動控制(CBC)、制動力輔助系統(EBA、BAS、BA)、牽引力控制系統(ASR、TCS、TRC)、上坡輔助系統(HAC)、自動駐車功能(AUTOHOLD)、陡坡緩降控制(HDC)、剎車優先系統(BOS)等等,這些系統或者是增大制動力,或者是在制動時維持車身穩定。


老侯解車


我們的汽車在行駛中踩剎車的時候,剎車系統都是同時制動四個車輪的,因為我們的汽車在行駛中速度一般都是很快的,而且汽車本身的重量也非常大,所以汽車慣性也非常大,想要汽車最快的速度停下來就必須同時制動四個車輪,提供最大的摩擦力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家用轎車的100公里緊急制動距離都在40米左右,在我們緊急制動的時候剎車距離縮小一米,都會對我們的安全帶來更大的保障


對於更好的提升汽車的自動安全,有的汽車選擇了減輕車身重量,有了汽車選擇使用更寬大的輪胎

而且大家也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的汽車沒有同時自動四個車輪的話,我們的汽車是不是容易出現在緊急制動的情況下車輛失控的問題

而且我們現代汽車所配備的制動防抱死系統,也是為了提高我們汽車制動效率的,能夠讓我們汽車更安全更快速的停止下來

所以我們汽車剎車都是同時制動四個車輪的



而我們汽車的手剎都是制動兩個後輪的,因為讓我們汽車駐車制動的話,兩個車輪就完全足夠了,所以我們也能夠在賽車的電影裡面看到賽車手在漂移入彎的時候都會拉手剎讓後輪甩尾

所以我們汽車的手剎都是制動後輪!


汽車剖析


汽車腳剎可以坑定是四個輪一起工作

為什麼前輪的剎車片比後輪磨損快

這個問題其實相對於最汽修的來說比較簡單,在踩剎車的同時四個輪的剎車分泵都是一起工作的,只不過由於前輪是驅動輪,在加上車身的慣性,前輪的剎車片受力要比後輪大,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前輪剎車片比後輪磨損快的原因。

而後輪和前輪雖然剎車同時工作,可後輪的慣性沒有大,這也就是後輪剎車皮磨損小的原因,不過現在汽車的四個剎車系統都是盤式的,剎車皮的磨損程度差不多。

剎車機構

剎車總泵是有兩根剎車油管,一根是連接的兩個前輪分泵,另一個是連接的後輪,所以在剎車總泵工作的同時,是對兩根油管同時進行,不純在先剎前輪在殺後輪,只不過因為車輛速度的情況,導致前後輪的剎車情況。

電子手剎

很多人在高速的時候不敢觸碰電子手剎,以為摁一下就會直接抱死後輪,在其實是錯誤的,在人們普遍意識中機械手剎一拉就起作用,所以在汽車開啟的情況是不敢觸碰的。

電子手剎也是帶有緊急制動功能的額,只是很少有人會用到,所以就對這個功能不怎麼了解,在剎車失靈的情況下,車主只需要一直摁電子手剎就會起到一個緊急知道的效果,所以短時間的勿碰不會有任何問題。

手剎為什麼只是控制後輪,因為手剎還有一個學名叫緊急制動,比如剎車失靈的情況下就需要。

個人理解為方便汽車的穩定性,機械手剎是通過兩根拉線所控制,手剎拉起的狀態,不可能兩個之中受力都一樣,所以高速行駛需要緊急拉手剎,如果是控制的前輪就會因為手剎拉線受力不一樣,剎車泵工作會有一個先後順序,容易造成車輛的偏剎,對車輛造成的危害更大。

電子手剎就不純在這個問題,就算是電子手剎需要緊急制動,電腦就會自控制,不純在拉線這麼一說。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理解辦法可評論出來,互相學習,天天向上。


汽車維修知識和小技巧


汽車上的剎車系統有兩個,就是平時經常說的腳剎和手剎,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把以前的機械式手剎升級成了電子式的,雖然工作原理有了區別,但是所要實現的目的沒變依然是駐車,而腳剎和手剎因為作用不同,所以在工作方式上也是有一定差異的,下面就來具體瞭解一下。

汽車腳剎是用來對車輛進行制動,其重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動力系統,就像有人說的車可以跑不快,但關鍵時候一定得剎住,現在汽車大多數都是四輪碟剎,還有一小部分低價位車型為前輪碟剎、後輪鼓剎,無論哪一種當踏板踩下以後,都是對四個車輪同時進行制動,目的在於達到最好的制動效果,只是在制動力上會根據車輛的驅動形式有所區別,比如最常見的前驅車型,其前輪的制動力要大於後輪,所以剎車片的磨損往往也會更快一些。

而手剎的作用主要是在停車時起到駐車的作用,說的簡單一些就是防止車輛溜車,因此對於制動力的要求並不算太高,無論是機械還是電子手剎,大多數車型採用的基本都是剎後輪,在效果上完全可以滿足實際需求,同時因為制動力有限,有時忘了鬆手剎也能開,很多新手往往會出現這個問題,尤其是積雪路面能“拖”著後輪行駛很長時間,當然這是不可取的,時間長了容易損壞剎車片和剎車盤,不過現在車上多數都有提醒功能,忘記鬆手剎後很快就能發現。

因此腳剎和手剎在制動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是汽車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最佳方案,其實對於車主而言沒必要非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平時正常使用就可以了,要注意剎車片的磨損程度,如果剎車時出現“滋滋”響的聲音,那就是提示剎車片得更換了,需要及時到4S店或修理廠解決。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汽車的制動系統當然是四個車輪一起,哪有隻有兩個車輪有制動力的設計,腳剎車都是全輪制動的設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制動效果。如果只有兩個車輪有制動力,那麼在剎車的時候就會出現車輛失控的危險。而駐車制動大多都是隻有兩個車輪,而且大多都是後輪制動的設計。腳剎車雖然是全輪制動,但前後輪制動力並不一樣,正常情況下前輪會得到70%的制動力,而後輪會得到30%的制動力。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這是因為車輛在剎車中由於慣性的作用,車輛整體的重量會向前轉移,這時前輪就會獲得更大的下壓力,增加前輪的制動力會提高制動效果,所以前輪在剎車時是起到主要作用的,這也是沒什麼前輪的剎車盤比後輪要大,而且前輪剎車片磨損更快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