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枪更新了几代,发展史是怎样的?

靶兄


几代我不清楚,建国后最早的手枪是直接照搬苏联TT33军用手枪的五一式军用手枪和仿制德国PPK的五二式公安手枪。但是五二式手枪是为了消耗但是库存弹药而制造的,工艺差而且后期缺乏弹药的时候还有用卡宾枪弹壳锯短,后来就淘汰了。

再往后就是五四式手枪,虽然五四式手枪的结构基本上基于苏联的托卡列夫手枪,但是却按照中国人的手型进行了改进。

后来是五九式手枪,五九式手枪是仿制苏联的马卡洛夫手枪,但因为中苏交恶,援助中断,五九式手枪的实际工艺比原版差很多。

之后就是六四式手枪,这是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的手枪,但是威力小,威慑性差,交给军官自卫尚可,但是交给公安显得威力不足。

同时特种手枪的出现,我国自主研制了67式微声手枪,和应对劫机的八四式袖珍手枪。

在这期间济南军区修械所按照利格罗斯手枪的单手上膛的结构设计出了七七式手枪,但是这个单手上膛结构多有诟病。

在那些之后又出现了“匣子炮情怀”的80式自动手枪,但是这种自动手枪并没有量产。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92式手枪,这款手枪是为了代替五四式手枪而研制的,中间又有许多修改型号。

在这款手枪之后还有05式警用转轮手枪,虽然使用9毫米子弹,但是05式转轮手枪弹威力太小。

难以吐槽的10式转轮手枪,用铝合金制作的枪身难以承受较大的膛压,不能使用杀伤性子弹。

还有11式手枪、匕首枪等等,在此不细说了。

除去出口型的枪支,这应该是建国后手枪的发展。

建国前的我并不了解,但是各大军阀都喜欢驳壳枪,比如阎锡山太原兵工厂出产的十七式驳壳枪和大沽船厂的大沽马匣子。

(配图我就放17式匣子炮,大沽马匣子和经典的五四式,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三只萌新工作室


手枪,是所有枪械中最小的,供自卫防身所用,用来击杀对手时,则非常免强,关键是有效射程近、弹丸杀伤力小等原因。

但即便最现代化的军队,也依然装备有手枪,也是军队不可或缺点制式装备,一般分为左轮手枪、单发手枪和自动手枪(可装枪托抵肩射击,因此又称冲锋手枪)三大类。

中国以前使用的都是外来的手枪,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仿制或自行研发军用手枪,率先制式装备军警的就是54式手枪。

54式手枪,仿制苏制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座式,设有空枪挂机,口径7.62毫米,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是中国军警第一把装备的制式手枪,即便到现在,还在军警中服役,并未全都退役,但在逐步退役中。

59式手枪,仿制前苏联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枪重0.81公斤,有效射程50米,8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每分钟30发,1959年定型,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枪没有装备部队,但毕竟属于仿制的军用手枪,在中国军用手枪发展史上依然留名。

64式手枪: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把军用手枪,口径7.62毫米,枪重0.65公斤,有效射程50米,7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每分钟30发;1964年定型,是较为理想的单兵自卫武器,小巧轻便、外形美观、便于隐蔽携带、易于维护保养、射击可靠性较好,主要装备军队中高级军官以及公安干警。

67式微声手枪:64式手枪的改进型,属于第一种特种微声手枪,消声器全长125毫米,消声器下方增设了预备气体扩散室的圆筒,主要装备侦察人员及其他特工人员,用于执行特种战斗任务,口径7.62毫米,空枪重1.05公斤,9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30米。

77式手枪,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二把军用手枪,口径7.62毫米,弹匣容量9发,有效射程50米,战斗射速每分钟30发,具备握持舒适、射击平稳、火力增强的特点,性讷优于64式手枪,配发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基层警察。

80式冲锋手枪,看外观就知道仿德国毛瑟C-96军用手枪,口径7.62毫米,枪重1.37公斤,10发/2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战斗射速每分钟60发,设有存弹量指示器,枪套枪托或匕首枪托,可实施抵肩连发射击,本打算装备基层军官,曾在驻南疆部队中试用,但最终并未正式服役。

84式微声手枪,口径7.62毫米,枪重仅0.38公斤,6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40米,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专门配备航空等警卫、保卫人员使用的特种手枪,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当使用专用枪弹时,能打穿劫机者的头颅,但却不能击穿机上的蒙皮和玻璃窗。

91式4管匕首枪,枪重0.52公斤,口径7.62毫米,有效射程10米,发射64式手枪弹,具有剪、锯、锉,开罐头、瓶盖等多用途功能,既是匕首,又具有手枪的性能,可半自动射击,供军队侦察兵和公安干警配备。

左轮手枪,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把警用手枪,供公安民警使用,口径9毫米,枪重0.84公斤,6发弹巢供弹,有效射程50米,具备威力大、射击精度高、容易操控,美观大方等特点。

92式手枪,中国新一代军用手枪,有5.8毫米和9毫米两种口径,前者采用20发弹匣供弹,供团级以上军官使用;后者采用15发弹匣供弹,配发营级以下军官,有效射程50米。

此枪性能较之以往的手枪有大幅提高,尤其注重人机工效人机工效设计,与国外同类手枪相比,在工艺和寿命上尚有差距,但却很适合中国人握持,标志着中国军用手枪进入到了新的发展,在先进手枪行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国平军史


中国艰辛手枪发展史51式手枪,警用先锋52式,手枪成就经典54式,手枪平庸至极,手枪59式手枪,自研里程碑,64式手枪,精于创新,77式手枪,优秀性能,92式手枪,首次登场警用jsgmm左轮手枪。


用户名胡恒


中国军工在手枪领域没有任何创新,基本是仿造!


金牛角


从仿制到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到无路可走


君在前哨2019


嘿嘿,我只挂心大的武器,小手枪没太关注


青苔阶


从仿造到自主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