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做父母的容易吗?

祺祯亦宝


首先农村的收入,农村大家都知道,除了东北地多以外,别的省份基本上都是人均一亩多地。咱们先按一亩地产1000斤粮食计算(大部分是800斤左右)一斤粮食能卖最高1.5元。也就是1500元。除去了浇水、播种、施肥、收割,基本上是不剩一分钱,那么也不可能所有粮食都卖了,自己还要吃。家里的油盐米醋等一系列开资。孩子从小上学,你能想象在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有多么不容易了。所有的农村孩子大部分是家庭承受不了才不上学的,出去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就这样艰苦的生活着,所以上大学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所以还是建议农村的孩子一定要想办法上大学。





华闻中新


十分不容易。

我就出身农村,兄妹几人都是村里人眼中的大学生。从记事起,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考大学。

每到交学费的时候就是爸妈出门要账或者借账的时候。妈妈的衣服总是洗的发白,我们也是各种捡亲戚家的旧衣服,最穷的时候吃不上菜,连2块钱都拿不出来。

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很佩服爸妈的毅力,也有小部分各种冷嘲热讽看笑话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争辩什么,只是交代我们要拼命学习。小时候挨打最凶就是逃课,直接拿绳抽,这也是妈妈最伤心的时候。

最让人心塞的是毕业之后,我们成了村里人眼中的体面人,但是依旧没法让爸爸妈妈安度晚年。他们总不放心,要帮我们照顾孩子,要替我们做家务,想要我们在城市中轻松的活下去。

这是一辈子不求回报的付出~


郑州孩子王


养娃方知父母恩,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在日益固化的当下社会,对于农村娃家里没有产业没有矿的基本上只能寄希望于读书,当然了外出打工,创业做个体户,搞点别的事情都可以,只要能赚到钱就很了不起。农村父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掏空家底有的还欠债,但是父母为了娃能有个体面的工作,未来上升的机会,自己可谓受尽了苦楚,尽职尽责不敢懈怠。就拿我自己来说,西北宁夏中卫的小农村,我是08年读本科的,每月生活费六百在南京,有时候多个一两百,但我从来没有嫌弃给的少啥的,不能跟南京的土豪同学攀比,你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多学知识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整个大学下来除了教室就是自习室,舍弃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很多东西,现在一晃工作好些年了,在深圳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假如你没有父母的资助可能比现在走的路曲折多了,真的要感恩我们的父母辛勤的付出。


拥抱大海82894602


我想说的是,农村人培养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在物质基础底子薄的家庭,更是含辛茹苦,有的家庭甚至因为供养大学生而返贫致贫的现象,令人唏嘘。

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含金量是很低的了。在大中城市,随便拦下个年轻人极有可能就是大学生,而且是农村孩子的概率极大。一句话,大学生不值钱了。

但是,农村家庭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并未降低,反而是随着物价水平的飙涨,成本会越来越高。

培养一个大学生对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来说,可能很容易,但是对一些农村家庭来说,过程更多的是心酸。




雨中情长


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十分的不容易,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下具体原因: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方面,一个农村娃从小学到大学至少要经历16年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幼儿园所需要的费用,按照现在的物价至少需要30万左右的花费。而且自从学生上学之后,父母可谓是把心放在了孩子身上,特别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时候,长时间离家,父母也是十分的牵挂的。

培养一个大学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付出,同样也是精神层面的牵肠挂肚。


中冠教师


父母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就是钱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思想的问题,周围都觉得可以直接打工,三就是孩子需要非常努力,因为也不可能读补习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