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纷纷报道:工资帽将加速外援离开,中超很快将无人问津,你怎么评价?

智道足球


足球的发展不在超级外援,澳洲球队没有超级外援,并给各俱乐部下了引外援的最高限额(每年资金总额)。他们打国内俱乐部照样很轻松。

为什么呢?关键在于足球基础。以布里斯本为例,这里有许多非盈利性质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里有从5岁~成人各个年龄组队,除自已付购买运动服装(球衣裤、球鞋袜)费用外,不收其他任何费用,教练是义务的,并有企业赞助。

各年龄队每周都有训练,每周都参加城市组织的联赛。每到星期天,家长不是带孩子上补习班,而是带孩子去参加训练和比赛。这才真正是“足球从娃娃抓起"。

可以想见,这样的基础上出足球人才,肯定不是难事!

反观我们,处处离了钱玩不转,孩子的爱好和天性全被补课毁了!

建立在沙滩上的中国足球,怎么可能翻身?把外援当救世主,那只能是睡不醒的梦!


来自DL大海


外援加速离开?这是国人早就期待的事情,但是,还不够彻底,要彻底解散中超,中甲,解散国家队,使足球彻底回归健身属性,回归民间,回归业余,那才是国人翘首以盼的事情。中国完全没有必要跟着西方起舞,足球这个东西就是个游戏,西方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特性发明出来的一个游戏,中国人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不玩足球,既不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又不影响中国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国家复兴,有什么不可以?看看我们的足球现状,30年职业化一事无成,浪费了纳税人巨额的金钱,耗费了国家巨额的人财物,最后王二小过年,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可以说是孜孜毁人不倦,我们足球职业化是伪职业化,既没有职业化的体制,又没有职业化的精神,更没有职业化的道德,我们的足球,已经不是纯粹的足球了,他承载了太多的邪恶,在一条没有希望的路上狂奔,给国人带来无数的伤痛,这样一个对国家无利,对国民无益的职业化运动,早就应该休矣!


手机用户54694677505


我们可以假设一种情形:一个球员现在合同工资是年薪4000万,按足协的强制规定,必须只能签1000万的话,那其它3000万就不要了吗?俱乐部可以说用别的方式补给球员3000万,但这意味着这个球员的身价一下子跌到了1000万,严重影响这个球员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后合同期满再到别的国家踢球,人家俱乐部就可能只给他1500万了 ,毕竟人家是不认可暗箱操作的那3000万工资的。这球员亏大了。我要是这个球员,就一定去打官司,索要这3000万并索要俱乐部解除旧合同的赔偿4000万。这就够了,然后跟中国拜拜。我没有任何道德亏欠和法律风险,为啥不离开中超?


美色当前1


中国足球改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媒体球迷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之前媒体爆出,足协打算在下个赛季出台工资帽,球员年薪不得超过1500万人民币,而且不得由俱乐部缴税,也就说这1500万还是税前的,缴税之后只有800万左右。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基本是两边倒,一半支持一半反对。

支持者认为中国足球水平有限,球踢得不怎么样,球员却拿着千万年薪是在浪费社会财富,甚至有人认为高薪会导致球员乐不思蜀,不知进取,还会出现贪图享受,不专心踢球。

反对者认为球员是吃青春饭,黄金职业生涯也就十年时间,他们踢球也很辛苦,还会受伤,对比娱乐圈的小鲜肉,他们是值得拿高薪水的。高薪是因为踢球的球员实在太少,优秀球员更加少之又少,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而已合同一旦签下就会受到法律保护,足协是无权干涉的。

任何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限薪令也是如此,应该合理出台政策,避免违反法律,应是能促进球员的积极性,能促进足球运动更好推广。

今天有记者在微博发布消息称,足协不会对已签有合同的球员做出行动,哪些签了长约的球员可以高枕无忧了。后面新签的合同就必须要符合新规才能注册参赛,而且会加大力度检查俱乐部的财务情况,防止阴阳合同这种事情发生。

其实小编觉得,足协的限薪令可能很难有实际效果,要知道,现在的中超,只要是国足,那个税后年薪没有千万,就算没有,加上赢球奖金也会有了。一旦收入下降,球员的积极性难以保证,还会使得优秀球员外流。比如武磊这种大牌球员,国外很多联赛都想签下开发中国市场,千万年薪也就200万欧元,对欧洲联赛并不是什么高薪,要知道,英超很多球员周薪就已经达到30万欧元以上了。

球迷朋友,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请在评论中说说你的看法,记得点赞哦,谢谢。

你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欢迎关注我,每天给你报道中国足球,谢谢。


用户101095158814


足协总是治标不治本,出一些有违背市场经济原理的措施!

肯定是了,没钱谁跟你玩!

国脚们被限薪了,心里一万个草泥马!估计明年连马尔代夫都敢输!

里皮提出归化球员本意是为中国好,但是他不曾预料到,这触动了绝大多数国脚的自身利益。

只用了两场比赛(菲律宾和叙利亚)就把里皮赶走了,排斥了归化球员,使足协限制了归化!

他们胜利了,恶心了球迷,侮辱了足球!

现在这个限薪令对国脚们的杀伤力比归化球员更大,是赤裸裸的从他们口袋里抢钱!要国脚们选2000万还是出线的国家荣誉?用脚想就知道了答案!这个不用明说了。

如果明年联赛没人看,国足连马尔代夫,关岛都敢输,出不了线!

这样搞的下去,到时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是一个主教练走人就可以的,可能足协也要有人事变动,这个限薪令也和归化政策一样不了了之!

应该增加外援,加快归化球员,增加本土球员的竞争压力,这样才有希望!





真言之理


限薪可以,但是这个度不好掌握,你如何去衡量这个薪水“高不高”?

凭心而论,现在很多的职业在局外人看都觉得高!公务员高不高?医生高不高?……

按某些人的理解,工资和成绩要完全挂钩……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同意。你去问问你的领导、你的老板……问他你“值不值”这个工资?恐怕……答案很“闹心”……

我觉得大家不要负气地一股脑地把责任都推到金钱上面!中国球员身价高恰恰因为足协不作为,没有培养出足够优秀的球员原因!

全国就那么十几二十个人会踢球,自然在市场的作用下就水涨船高……“物以稀为贵”永恒不变的真理!像巴西好球员那么多,国内根本炒不起来……中国足球关键还是人才不足。

把足球水平下降一股脑全推到“金钱”上实际上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你认为把工资都降下来,中国足球就能上去了?错了,大错特错!结果可能恰恰相反!以现在中国家长的思维,也许就不会让自己孩子去从事这个职业了!大家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多不多?几万人竞争几十个名额……你真的以为那些家长都是为了“情怀”和“信仰”去为孩子择业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未来过得好?自己跟着沾光的?忽视了“人性”看问题,你一定会吃苦头!

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为什么那些球员那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想改变自身的环境,想去欧洲赚大钱、所以从小很努力地在踢球。他们中有很多球星都来自于贫民窟——比如马拉多纳、罗马里奥、里瓦尔多、卡洛斯……

当全国有几百万这样来自贫民窟小孩的时候,竞争动力就不一样!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住豪宅娶美女,这就是最原始的“动力”……如果你说欧洲不是靠“金元”政策的!那这些南美的甚至非洲的小孩子有必要远渡重洋背井离乡地去欧洲吗?

所以说不能简单地就把责任推给“金钱”!穷就一定足球水平高吗?非洲、东南亚那么穷,足球水平很高吗?现在不依然是欧洲足球水平最高吗?世界杯欧洲拿了多少次了?在巴西都是德国队拿冠军!现在足球最烧钱的地方依然是欧洲!姆巴佩不到二十岁就值好几亿欧的身价——世界第一!你怎么说?按足协的说法,就应该限薪,给个几千万就行了?可这里面有市场的因素在里面,你说姆巴佩就比罗纳尔多、比梅西厉害?不见得……

还是那句话,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还是青训不行,人才不够!大家都要去争取那为数不多的几人,如果你货源充足,平均价自然会下降,但是“稀缺货”它永远都是最贵的!它不会以你意识为转移!如果一味只会限薪,而不去提高青训水平,不去扩大中国足球人口,不去改善教育环境和家长认识……那中国足球肯定是提不起来的……

限薪只是“治标不治本”……所谓的“金元”害了中国足球只是个“伪命题”!没钱没饭吃的旧社会……中国有几个人在踢球的?国家队都要靠香港那批人去代表……大家千万不要把“重点”搞错!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金钱”上面!“金钱”它本没有“属性”!!!


亚哥的海滩


虚假繁荣的中超已到必须改变的险境!

不是危言耸听,眼下中超看似繁荣,其实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牢,就算大厦再高,结局必将走一条看你起高楼,看你楼塌了的老路!

高价外援唯一好处是让中国球市虚假繁荣,水平高是因大牌外援因钱而来,众多强援让中国年轻球员少了大赛实战之机,缺少实战锻炼的国足一到大赛总发挥平平,少实战为一大原因。

另一个重大原因是外援高薪拉高了本土球星的身价,但盛名之下其实不符也司空见惯。特别一提的是,俱乐部给利高于国家队政策导致不少国脚在俱乐部玩命踢(奖金高得吓人),而到国家队一般友谊赛出工不出力(国家队补钱少的没兴趣),场上散步者大有人在,即使到正式比赛,死拚到最后一秒的国脚绝对不多!因为就算进了世界杯,国家队给的钱甚至比不上在俱乐部的几场关键胜利。

既然轻松来钱,谁会为并不实惠的荣誉去为国玩命?

毫无疑问,长此以往,中国足球将很难重振了!

只要想想1981年那时容志行,古广明,李富胜们,是如何在"一穷二白"时代尚可叫板任何亚洲一流球队的历史,而今国足居然到了连二三流队也打不赢的现状,就知中国体育最早实行职业化的足球改革到目前为止并未成功!也到了非再改革之际了!


亚军145342028


重构中超强国足

——致中国足协的公开信——

近几年,中超引进很多大牌外援,每个俱乐部球队都由这些高水平外援作为绝对主力支撑,于是,当平时过分依赖外援的本土球员来到国家队,没有了主心骨,没有高水平球员的带动,他们就踢得无所适从踢得一盘散沙,这样就出现了中超外援及赛事水平越高,国足战绩却越来越“差强人意”的情况。这也是国足这几年持续低迷的主要症结所在:在中超现有俱乐部球员组成架构下,本土球员对外援的依赖性过大,并且失去了本土球员自成体系利用中超赛事进行国际性对抗磨炼的机会!

中超是国足的基础和主要支持,要想让国足强起来,就必须对中超现有的某些方面进行重新设计,特别是应该对俱乐部球员组成进行重构。否则,如果只在国家队换帅、队伍重组、阵型战术调整方面落力,哪怕加上足协再推出一些新的限制、奖惩、激励政策措施,要想让国足能出现脱胎换骨变化取得好成绩,恐怕也是像这几年一样失望大于希望的。

重构中超的一些设想

为了解决球员在中超会踢到了国足不会踢的毛病,中超各俱乐部不再组建中外球员混搭的球队,一部分球队(比如一半)全部由本土球员(包括归化球员)组成,其余球队由纯外籍球员组成。这样,中超的头部本土球员队将成为若干队准国家队,中超的所有本土球员都将在自成体系中,在中超的相当部分赛事中与外籍球员队进行类似国际赛事的对抗磨炼。把这样的一支其中最优秀的球队整队拉出来充当国家队,或者选择各位置最优秀的球员组建国家队,都不会出现球员在中超会踢到了国家队不会踢的问题,因为他们在中超赛事或国足赛事的队友和对手都差不多。

如果把上述不组建混搭球队的方案称作A方案,则还可以考虑既组建本土球员队又组建混搭球员队但放开外籍球员人数限制的B方案。A方案的优点在于保证优秀本土球员一定留在本土球员队,而且本土球员队与外籍球员队的比赛更像国际赛事,缺点是变动的幅度比较大。B方案的优缺点与A方案正好相反。B方案的优点是变动的幅度比较小易于实行,缺点是难以保证优秀本土球员不流入混搭队,以及本土球员队与混搭球员队比赛的国际赛事味道淡薄了很多。

为了解决俱乐部及球员把中超争冠看得比国足赛事更重要的问题,中超联赛应该增设一个“国足杯”。原有的“火神杯”依旧颁发给联赛赛事积分最高的俱乐部,用以激励包括外籍球员队在内的全部球队。新设的“国足杯”用以激励本土球员队,以使俱乐部及球员对待国足赛事重于中超赛事。“国足杯”颁发给本土球员队中“联赛赛事积分+国足赛事积分”最高的俱乐部。一个队的“国足赛事积分”,由该队整个中超赛季出战国足赛事球员的赛场评分总和乘以一定系数得出。

为了解决球员在中超赛事比国足赛事更卖力的弊端,激励球员在国足赛事中努力拼搏,应该降低本土球员基本薪酬,再根据球员个人在国足赛事赛场评分总和发放一定倍数的薪酬。可以是基本薪酬的二倍、三倍甚至更高,也就是实质上重奖在国足赛事中表现好的球员。这样球员就会在联赛努力踢争取入选国家队,在国家队努力踢争取倍增的薪酬,从物质上激励球员让国足得以提升。

现有的混搭球队要转变为新结构球队,可以由联赛积分最高的俱乐部顺次往下选择要否,组建达到队数的本土球员队,剩下的组建外籍球员队。原有的与新结构成分不符的球员,则以新签合同或租借的方式转入对口的球队。

考虑到赛季转换的升降级,中甲甚至中乙的球员组成也要跟中超一样改变以便对接。这样看来动静有点大,但如果非此不能让国足强起来的话,这些折腾是值得的。

中超改组为本土球员队和外籍球员队后,就不需要太多的大牌外援了,我们只需要组建一些等于或略强于亚洲强队的外籍球员队就可以。这样中超的赛事水平可能会下降,但是中超强国足弱国人球迷就满意么?不!国人球迷要的是国足强,哪怕中超赛事水平低一些都不要紧。再说,纵使联赛水平低一点,依然是可以有很多精彩比赛的。

影响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一些是民族性的,一些是社会性的,这些要改变很难而且是要全民背锅的。但是,从短线上说,中国足球的掌舵人有责任从技术方法上从组织领导艺术上做好工作,让中国足球水平达到应有的高度。中国现有球员这些食材,完全可以做出一盘比现在好得多的菜肴,就看你们这些厨师了。

球迷良友照明


球迷良友照明


限外援,u23,全华班,等等,这些名词是超级恶心,反人类的,五十年别再提这些了!

以前我们是计划经济,事实证明是走不通的,后来只能市场经济。

足球不能再走回头路了,足球要有市场,才有未来,各种限,是没人看的,真不知道那些足球领导人是怎么想的,我保证在二十年后,又会有足球重量级人士,如徐根宝说,现在的足球没进步!比二十年前还差!真怀念二十年前的白斩鸡,四十年前的六块腹肌!

现在是乒乓球管足球,是外行人管内行人,如果这些去管房地产,各种限,那就好了,那人民会给你立烈士碑,不是口水碑!

中国足球,给听话的人管,不敢给专业激情的人管,因为这些人不听话,总有一天,中国芭蕾舞蹈中心主任也会来挂帅足球的,等着瞧!


傻拍大K


戴帽需要循序渐进,如果操之过急直接一步到位,那中超真的完了

工资高,在中超真的不是一个事。胡尔克、奥斯卡、保利尼奥、塔利斯卡、奥古斯托、马斯切拉诺他们工资高,那是因为他们曾经也是巨星,即使现在在欧洲顶级联赛也能打上一个主力。加上中国这些年房地产经济疯狂增长,这些地产商们赚的盆满钵满,付得起他们的工资,也依靠他们挣得了更多的眼球,卖了更多的房子,赚了更多的钱。

让人无语并不是说有几个实力超群的外援进入了世界足坛年薪的前十名,而是我们的国内球员的年薪也也超过千万。有能力赚一千万也没啥,偏偏我们的高薪对应的却是低能。我们打不过战火纷飞的巴勒斯坦,打不过足球贫瘠地印度,现在亚洲都不知道还可以和谁打。谈球技,停球最少三米,射门基本打飞机,就这样的球员还拿着千万年薪,关键是有时候签一个字都可以拿几千万,这泡沫都是巨泡了,再不破都要顶着天了。

不过凡事都应该有一个过程,你不能今天还在吃鲍鱼海参,明天一早就得喝稀饭吃咸菜了。现在还是世界强国的国家队主力来踢球,明天就得去泰国、菲律宾找外援了。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总得让球迷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还有那些巨星们在中国来可不是为了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宏伟梦想的,只是为了人民币,一下子赚的和欧洲差不多了,人家还来干嘛。

还有国内球员的合同全部重新签订,这事也是闻所未闻,就靠着一纸命令,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全部作废。不知道这个事情最后怎么操作,但是只希望有一点契约精神,按照合同办事,这样足球才有希望。

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足协也不想联赛一夜之间从亚洲最好到亚洲三流,但是应该有一个过渡期,凡事都是欲速而不达。如果真的是现在就一步到位的话,那联赛的影响力真的也会跌落谷底,真的会无人问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