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每每读起余光中的乡愁,勾起对故乡的记忆,对故乡满是深深地思念。时光乍然,已发现离开故乡好久好久。

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泓碧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在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化列碾得支离破碎,曾经的美丽“乡愁”变成难以释怀的“乡痛”。

总有那么一些印象能瞬间把记忆拉回去,虽然离开故土已久,想不起小时候的模样却忘却不了回忆里故乡老屋的春夏秋冬。

故乡的老屋

身处繁华,久居闹市。若说寻找一种归家的潜意,那就是走进故里的那一排排老屋。故乡的老屋见证了历史,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印证了时光的飞逝。

我想在70,80年代长大的人记忆中都会有这样一排排的老屋吧,那时候农村的房子都是用土砖和青瓦片盖的。看屋顶的上的那一片片残缺的青瓦片就如同一个历史伟人历经岁月的沧桑。记忆里小时候牙齿掉了,奶奶会把牙齿扔到屋顶上,说是这样才会长牙。

我对过去的事情,喜欢深思,也喜欢追忆,怀旧是一种来自质感的唯美,更喜欢去琢磨和探讨,哪怕岁月的答案告诉我,流逝的往昔老去,故事遥远,可无法搁浅我对记忆中的怀旧和追念。习惯了在一个人的时候,想一切记忆中走过的事和物,顿感强烈的氤氲在情感中画面里。

故乡的老屋

每当奔跑在岁月的长河里,经历繁华,走过沧桑,无数记忆中的回忆,记得最深的是故里的老屋,在风雨中傲立的老屋,更是深情。它的样子,多年在记忆中不曾褪去,烙印在脑海的是,成长中经历的点点滴滴,从小生活的老屋占据了回忆里的所有。

老屋是一种精神的信仰,是岁月的变迁,光影流动的,时光斑驳的写意。它如同一个时光记忆,里面装满过我所有的美好。成长路上的欢颜笑语,青春里的磕磕碰碰,跌倒过爬起来,童年的无数快乐和懵懂。老屋是岁月苍老中的一本书,诵读了我多年来的脆弱和坚强。

童年的时光,与老屋结交成一道无法斩断的情怀。相连的碎片,都是儿时的活泼弄影,欢乐过和忧伤过的碎碎念。美好的事情,一度就是放学回家,轻轻迈进老屋的门槛之后,闻见母亲做好的饭菜青香,晨起的阳光照进老屋窗子的玻璃,疾驰的赶往学堂的样子,月夜里,被月光覆盖的老屋,一个人坐在桌前写作业。

至今,老屋仍在,在岁月磨蚀无情的风雨中,依旧饱受风霜,在光影斑驳中,呈现着被时光洗礼的青砖瓦片,一层层褪去的油漆柱子,显得如此疲乏,像一位风雨中的老人,那脱落的墙皮,承受了多少岁月的无情和洗礼,总是给予人,一种卑微而不堪的心灵错觉,老屋如此安详地睡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