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前后白蛇传》

前后白蛇传

清末民初 梦花馆主

  《前后白蛇传》全称《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全传》,简称《白蛇全传》,是民国时一位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根据大量的口头传说和书面作品重新编撰的章回小说。

前传第一回 仙踪

  四川有一座峨眉山,虽不与五岳并列,却也是天下名山之一,古来在这里修仙学道的人,不胜枚举。我今一概不说,单说山上有一小小洞府,洞府中有一白蛇,修炼了几百年,采取天地灵气,收受日月精华,已能幻化人形。那天晚上,月光十分皎洁,万里无云。白蛇探身向外,眼前透起一道光华。中有一粒鲜红的舍利子,是人物精灵结成的内丹。转头向上一望,见半山腰里,坐着一个老和尚。认识他是得道的癞虾蟆精,到此山中已有多年,他的行为,平日颇不正道,因此很看不起他。可巧今夜月光之下,他从嘴里吐出一粒内丹,这还是初次看见,腹中暗暗称羡,不觉起了贪心。妙在这颗舍利子,从下而上,正及面前,相距不到丈许,便即耸身而起,运气一吸,把这舍利子吞入腹中,急忙退入洞里,也不管下面和尚的生死。幸得这和尚功行甚深,虽失去内丹,打掉了五百年道果,还可重行修炼。后来他脱去凡胎,是否要来报复,今且不表。

  仍说白蛇吞下内丹后,功行顿添了五百年。她便化成了一个绝色女子,自己取名素贞,时常出外闲游。这日正在山中采取琪花瑶草,走到白云深处,见一古貌清奇的道姑,知是神仙中人,忙上前叩问法号。那道姑见她虽是异类,却未曾伤生害命,是个参修正道的精灵,便说:“我乃西池金慈圣母门徒蕊芝仙子便是。”素贞急忙跪下,恳求收录。蕊芝仙子怜念她一片至诚,就收为弟子,赐名叫做六支。当时把她带到西池,派她在桃园中打扫落叶。只因为从前齐天大圣偷取蟠桃之后,凡在桃园充当职事的人,须得要法力兼全,所以她的师父传授她九九玄功,和那捉怪降妖移山倒海等各种法术。她虽心中喜欢,却有一事还未满意:在此修炼了又是二百多年,尚未见过金母一面,不能够名登仙录,位列仙班,也是一桩憾事。这天因师父往广寒宫去了,她仍取了拂尘,来到园中打扫,吾且慢说。

  此刻要说到西池极乐金慈圣母了。因南海慈航大士,请金母去赴盂兰胜会;又因梨山老母相约,要往海上三山游览,所以金母先到梨山,同老母赴过胜会,一路游览十洲三岛,携手回转瑶池,观看桃园风景。众仙迎接入内。金母便传唤职掌桃园的蕊芝仙子,众仙奏说:“蕊芝仙子去赴广寒宫之约,尚未归班。只有扫叶女郎,权掌此职,可要叫她来伺候圣驾?”金母微微一笑,含有愠意,深责蕊芝擅离职守,太觉疏忽了。还亏老母从旁劝解,金母方起身陪着老母,一同来到桃园。见那园中胜景,真是世上所罕有的。这时顶上蟠桃却还未熟,颗颗放出红艳的毫光。二人正在游玩谈论之际,素贞慌忙赶来接驾。双膝跪下报名道:“专司桃园蕊芝仙姬班下女婢素贞迎接二位慈驾。”金母问道:“你就是素贞么?抬起头来。”素贞道:“慈尊在上,婢子怎敢抬头。”金母道:“恕你无罪!”素贞听了,心中好生欢喜,暗想:“我自到此间,从未见过她的金面。今天有幸得来迎驾,不负我平日的一片虔心了!”心里这般想,早把头抬了起来。金母目运神光,看那素贞尚有俗世之缘未了,便道:“可将蕊芝交仙部议处,把素贞贬下凡尘!”梨山老母代恳道:“素贞虽是出身微贱,可怜她千载修行,一心向道,从未伤害生灵,还求格外施恩,指示根由,叫她下山了此尘缘。如能坚贞不变,将来可回仙岛,修成正果。”金母道:“只是她属异类,难列仙班。”梨山老母又替她代辩说:“上八洞果老仙翁,也非人形;南极班下的鹤鹿二仙童,亦属异类。怎说不能位列仙班呢?”

  这样一说,金母方才点点头,吩咐道:“我和老母到上苑丹霞阙,把这素贞发落便了。”老母即叫素贞快谢了圣慈,随往丹霞候旨。素贞过来谢恩,又谢了老母,胸中一喜一忧,彷徨不定,一同到了丹霞阙。二母分宾主坐下。众仙侣请过圣安,分班站立左右;素贞却跪伏在旁,听候发落。少顷金母开言,唤她进前,问道:“你既身登仙境,可知道本来面目么?”素贞道:“婢子愚昧无知,还求圣慈指示。”金母道:“今日胜会,合当你的造化。只要你心虔顶礼,将来定有厚福。若说你的出世之期,你且听了:你在汉光武中兴的时候,那年是辛巳年,二月十二正逢辛巳日,在午前巳时降世。只为东海白龙奉命行雨,龙性最淫,忽然有感,落下几点龙精,正滴在峨眉山前,受了日月精华,和那雨露的滋养,化作一条长蛇。蛇的形体属五行,按干支而论,大千世界,气属金,故体象纯白;辛属阴,故为女身。形体虽然属蛇,因是龙身,却未脱去龙形。幸得你修炼千年,不离正道,所以有此机缘。但功行未足,怎能够名登仙录呢?”素贞听了一番训示,不觉心惊胆战,脸泛桃花,失声道:“阿呀!如此说来,婢子是蛇身变化的了。怪不得当年师父赐号六支,原来有意思的。一向如在梦里,直到今日惊醒。还望圣慈垂怜超度,脱此躯壳,感恩不尽!”金母道:“你好妄想呀!全不想业障缠绵,深恩未报,姻缘注定,岂可违逆天意呢?”素贞道:“婢子仔细想来,恩怨两字,心里从来没有的。”金母道:“想是你已忘怀了。你从前身在凡间,露出原形,难逃劫数,要死在刀斧之下。幸得遇见一个善士,心存恻隐,愿出钱二千文,买了放生,才能够到得今日。救命之恩,还未报答,如何妄想成仙!”

  素贞听金母这般一说,便问道:“婢子的恩人,如今还在尘世中么?”金母道:“你的恩人,世世为善,已经转过轮回二十世了。现在托生佛地天堂,一到西湖,便可相见。只等到凡间清明佳节,你看飞来峰石畔,见此人在万人丛中,要算他最高的,就是你救命的恩人。报恩后功成缘满,方许你脱壳登仙了。”

  这几句话,暗藏哑谜,素贞一时难以参解,却不敢烦言多渎,冒犯慈颜,只好唯唯应命。暗想此去,那怕走遍天涯海角,也情愿拚此微躯,找访恩人,完成功果的。金母知她很有良心,存心要提拔她。赐给她一盏琼浆,又取出锦囊一封,命她好生收贮,下凡后慢慢开看;还有偈言四句嘱咐道:“遇黑而明,逢青而有,见海而惊,闻雷而寂。你须牢牢紧记,细细参详,自有应验。”素贞问道:“小妖下凡寻觅恩人,不知可有甚冤业么?”金母道:“那冤字不须问得,自有人前来找你。只要你忍耐承受,自能消免。惟有传帐由关,你当留意。”两下正在谈论根底时,旁侧仙姑送上琼浆。又吩咐另取一杯,赐给素贞吃下,好叫冲破卵胎,消除毒气,方可亲近凡夫,生出这个状元郎来。梨山老母便唤素贞叩谢圣恩,又嘱她勿忘偈言。素贞即忙双膝跪倒,接取琼浆饮下。异香扑鼻,脏腑清凉,精神倍长。金母复道:“你是白龙精气所化,此去凡尘,以白为姓。但不可任意强暴,伤害生灵,待将来了明恩怨,方可归班。倘有异心,上天降罚,岂容你逃避!”素贞道:“谨依恩命!小妖如果伤残生命,永坠地狱不得超生。”金母点头道:“若得如此便好,你可速速下山去罢。”素贞叩了一个头,谢过金母,起身告辞而出。

  便不说二位圣母仍在园中游览。单说白氏素贞离了丹霞阙,回到自己修炼的地方,取了几件应用的东西,也等不及候师父回山告别,匆匆向外。走至山前,正欲驾云而去,忽觉腹中疼痛异常,胸前一阵难过,想是要呕吐了。急忙奔入树林,吐出许多黑水,知是千年毒气,被那琼浆赶出来的。但留毒在此,岂不要遗害生灵,违了圣训?便在身上解下一个葫芦,把那毒水一齐收入,好在将来自有用处。又想起金母训示,却不知天堂现在何方,怎生去寻访恩人?心里十分踌躇,只有口中默祷金母。忽听得山下樵夫在那里唱歌道:“上有天堂清明界,下有苏杭锦绣城。人生欲觅姻缘路,南土西池仙可成。”素贞听了这歌声,心中早已觉悟;记下苏杭两字。立刻驾起云头,向南而行,瞬息已过万里程途。路过镇江,遇见了黑鱼精,自称黑风大王,蒙他款待甚殷,结为兄妹,赠送奁资。分别后又到武林,武林是杭州的别名,在钱塘江口收服了青蛇精。那青蛇精也有七百年道行,变作一个女子,便叫她做了随身的婢子,取名小青【黑风大王和仇王府收小青的情节详可见方成培本《雷峰塔》传奇】。要知到了杭州,是否遇见那有缘人,报答从前救命深恩,且看下回分解。

前传第二回 游湖

  话说白素贞到了杭州,收得小青作伴,俨然一主一婢。打听得后天便是清明佳节,她们隐避在荒僻清静的地方。捱到这一天,同来到西湖塘上,果然春色无边。见那西湖十景,都在眼前,虽不及西池仙界,超出尘凡;但看到六桥三竺间,水碧山青,桃红柳绿,楼台亭阁,掩映清流,真不愧有天堂之称。且喜今日天气清和,游人更多,来来往往络绎如梭:男的女的,俊的俏的;有三五成群的,有独自行乐的;有来访古凭吊的,有来寻芳猎艳的。说不尽游人许多的兴趣。

  这时素贞和小青也是随波逐流的走去,热闹异常,却惊动了一班看客。你想:白氏的姿容,真可称得天仙化人,“闭月羞花”四字,还不足以描写她的美貌。就是小青也出落得妖娆动人,十分可爱,看她身上的打扮,显见是一主一婢。引得当地这班浪荡少年,风流子弟,纷纷的挤将过来,一个个垂涎欲滴,口口啧啧称赞。有的品头评足,说那不好听的话;也有交头接耳,访问是谁家的眷属。因此看的人越聚越多,跟着她们主婢行走,一路行到飞来峰畔。白娘装出走不动的样子,便拣一块光洁的大石,把手中的绢帕,拂了几拂,和小青并肩坐下。那些看客还不肯散开,围绕了一个圈子。白娘都不在意,偶然瞟目向上一看,见那峰石上,站着一位俊俏后生,心中一动,暗想:“当日下山时,金母对我说此去临安,清明午后,在湖塘飞峰石畔,人丛中最高的,就是你的恩人。我今在此等候多时。这人实居众人之上,好似鹤立鸡群,有矫然独出的态度,分明是夙世救命恩人无疑。”便回头问小青道:“你可知有缘人即在目前么?”小青问在那里,娘娘丢了一个眼色,小青早已会意。手扶着娘娘起身,娘娘却暗中在小青左手上写了一个“迷”字,又向她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话。小青点点头,便请众人让路。嘴里说着,这双俏眼,只注视那峰石上的美少年。这一来不打紧,众人也跟着她的视线,向上一看,都说这个后生,一定是两下有情份的。当时众人你一句,我一言,说得峰石上的后生,面皮也红了,自觉无颜,急从上面下来,一直向前跑去。

  要知道这个含羞奔避的后生,是否救命恩人,书中不能不细细表白一番。此人姓许名仙,字汉文,祖籍浙江钱塘县人。父名仁远,在日开过一爿药材行,所生一子一女。他在幼小时,父母不幸相继病故,家业萧条。还亏姊姊已经出嫁,他的姊夫陈彪,把他抚养成人,今年已是一十七岁了。现在王员外行中,仍学本行生意,脩金每年只有数两银子,仅不过添补衣服鞋袜罢了。今当清明佳节,家家要去上坟祭扫,他因自己是单传一脉,也须前去上坟。隔日便到姊姊家中,预先办了祭物纸锭,今早带了小二同往西湖孤山扫墓。祭拜已毕,烧化黄阡,就打发小二挑了东西,先行回去。他却顺便到西湖塘上,游玩春景,一个人独自行乐。见有许多人要到飞来峰去耍子,便跟着众人信步而行,过了玛瑙寺葛封岭,又在岳王坟观玩一回,方来到得飞来峰。望见许多人围绕着圈子,不知看些什么;因前面挨不进去,却喜山脚下有一块尖角的峰石,他便爬将上去,一手抓住葛藤,才得站定了脚。注目向人丛中一看,原来是两个绝色的女子,坐在石上,可称为千娇百媚。许仙看得也呆了。此刻见他们站起身子,那个形似婢子的一双俏眼睛,正对着自己打个照面;又见众人在那里指手画脚,说长道短,讲什么相好不相好,羞得耳根发赤。急忙从峰石上下来,径向湖塘边跑去。这一段我算表过。

  仍说主婢也从人丛中走出,跟着许仙而行,后面许多看客,仍旧相随不舍。这时小青忽紧行一步,超出许仙之前,娘娘在后面叫一声:“青儿走来!”小青答应,回转身躯,正与许仙面对面,相近身边,将身一侧,做出要跌的样子。许仙看不过,用手来搀扶她,说声“看仔细!”小青便把左手在许仙胸前一拍,然后走到娘娘跟前,低声说了几句话。那知小青这一拍,将“迷”字拍入心中。从此许仙官虽是聪明,也带着三分呆钝,不然,终究要猜疑的呢!表过不谈。

  只说后面的许多人,见了这个形状,哄然一笑。笑得仙官满面通红,低了头只望前走。娘娘一想:“不好!可恨这班人随来随去,怎好同他细谈衷曲?不如我作法驱散了众人,再作道理。”想定主意,口中便念动真言。忽然西北角上飞起一朵乌云,遮住了太阳。霎时间天昏地黑,大雨倾盆。这一来,众人四散奔逃。只可怜那班妇女们,更是怨天恨地,有叫船的,有坐轿的,有躲入茶坊酒店的,纷纷不一。那许仙官越发着急异常,又可惜身上新衣鞋袜,一时找不到藏身的地方。见那边有一株大柳树,急忙过去躲避,看看自己浑身是水,好不肉痛。娘娘见他躲着不走,又使神通,举手向树上一指,顿起一阵狂风,把树摇动,上面积的雨一齐倾下。许仙那里还立得定,连忙走到湖边。可巧芦苇中荡出一只小船,船上摇橹的是个老人家,便高叫船家快些摇过来。船家见是一位相公,便问:“叫船要到那里去?”许仙道:“到钱塘门去。你要多少船钱?”船家道:“下雨天气,至少要一百大钱。”许仙还价,从五十文加到一百文,且不准另外搭人。船家总算答应。许仙上了船,进舱坐定。

  船家正待撑篙离岸,听得岸上娇声高叫:“船家!你肯撑我们过去,多给你一些船钱。”船家回说:“有人叫定,不肯搭人的。”又听得岸上哀求说:“可怜我们女流行路艰难,望你做些好事,载了我们罢!”许仙在舱里句句听得。从船窗口向外一望,却好就是飞来峰相遇的两个佳人,顿生恻隐之心。便叫:“船家载了她罢。”船家道:“只要相公答应,不扣我的船钱就是了。”又向岸上道:“船虽可以撑得,但是我相公要到钱塘门去的,不知你们便不便?”娘娘道:“只要你答应,没有什么不便的!”便说:“钱塘门也有亲戚人家可以住得。”当由小青搀扶娘娘上得船来。许仙见她们很有宦家气象,让入中舱坐下,自己却守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反坐在头舱篷外,涨红了脸,连头都不敢回转来。娘娘看他年轻老实,不肯进舱,怎好同他说话?因此暗暗弄一阵风,吹入舱来。许仙连说:“不好!雨点打进来了。”主婢二人忙叫许仙进内,许仙还是不肯。娘娘道:“相公若不进来,我们只好上岸的了!”许仙因她如此说法,只得勉强进舱,在舱门口坐下,脸儿依然向外。娘娘暗赞他少年老成。启口问他姓名籍贯,府居何处,许仙都据实相告。娘娘又问他作何贵业,他却说小本经营,自己开了一爿药行。这句分明是谎话,不觉对他微微一笑。此时许仙也问:“小姐尊姓?贵府何处?”小青从旁代答道:“我家小姐姓白,不是这里本地人。原籍四川,先老爷官居处州总镇,只因奉旨征讨番邦,战死沙场。太夫人得此凶耗,也归地府。小姐欲待奔丧,又苦无依无靠,难以料理。故而权且住在此间,等待家信来时,便要走的。”许仙听了这番话,心下也觉惨然。

  两下正当谈话之际,那船家在那里高喊道:“前船让开些,船里的客人要上岸哩!”这一喊,惊动了娘娘,晓得钱塘门已到,难道我也跟他上岸不成!当即默念真言,又起一阵狂风,吹得自己这只船,滴溜溜一转,直向湖中心泻去。吓得船家魂飞魄散,双手拿住了船舵;闭了眼睛,嘴里只念着:“救苦救难观音菩萨。”等到风定船停,睁开两眼,还说:“吓杀吓杀。”忽又称奇道怪,揩着眼睛一看,诧异道:“怎么不多一会儿,就到了这里清波门了呀?”许仙接嘴道:“既如此你与我摇回去!”船家那里还肯再摇,说:“我这条老命很重的,还想多活几年,一定不摇的了。”小青道:“这一阵风,倒凑着我们的便了。只是相公回去远些。”许仙道:“原来尊府就住在这里么?”小青道:“是的,上岸不多几步就到。既是船家不肯再摇,便请相公到我家去暂坐片刻,吃一杯粗茶,借了雨伞,然后回府不迟。”许仙道:“怎么惊吵小姐府上!”娘娘也道:“今日承蒙不弃,许我同船,也是三生注定的缘份,何必这样的拘拘见外呢?”小青又在旁说道:“小姐欢喜老实,当作自己人看待,请相公不要客气了。”许仙被主婢二人,说得过意不去,便道:“我也在这里上岸,只是造化了船家。”便在身边摸出钱来,统共只有一百文,要想开串,觉得有些难为情。便说:“内中二十文,是小姐的酒钱。”船家伸手接着,并不计较。那娘娘转头向他称谢破费,便请许仙先上岸去,小青也扶了娘娘上岸。娘娘吩咐小青赏给船家两锭酒钱,小青手术很快,摸出两锭银子递给船家,说是小姐赏你买酒吃的。船家接银在手,连声称谢,开船自去。行至半途,取出银子一看,却已变了颜色,原来是两个田螺,连说晦气,望着湖中一抛。毋须细表。

  再说许仙同着主婢二人,转过清波门,走不多几十步路,见有一座高大墙门,主婢二人立定说道:“这里就是了。”许仙抬头一看,果然十分气概,八字门墙,上有“总镇第三”字匾额,真是个大官宦家。小青上前举手敲动门环,听得里面有人应道:“来了,想是小姐回来了么!”小青答言:“正是。”那扇门便呀的一声开了。要知开门的是谁,以及怎生得成亲事,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