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武汉新冠状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肺炎。为配合国家防疫,各地房产项目售楼处、中介门店也纷纷关门,即使开着的看房者也寥寥无几。这场疫情终究会过去,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发生变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本次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有不少相似之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的经济增长、消费、通胀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达到11.1%,是1995年一季度以后单季最高增速。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较一季度出现了明显回落,整体GDP同比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至9.1%。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体来看,“非典”疫情对投资增速的影响不大,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降,基本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一致。2002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当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采取降温措施,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房地产在非典时期仍然逆势扩张?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非典持续时间其实很短。

很多人说,那一年,是高温救了我们,从时间上来看,入夏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反复,包括之后的半年、几年内,尽管人们一直提心吊胆,可非典却再也没有来过,仿佛是一场幻梦一般。

时间短,就意味着对楼市的创伤不会太大,买房的需求、卖房的供应都被推后了。

但是,需求推后,并不意味着这部分购房需求会消失,在非典结束以后,该住房子的还是要住房子,该去大城市的还是要去大城市,市场重回扩张之路。

2,房地产市场体量尚小。

上文提到,2003年时,房地产年销售额连1万亿都不到,销售面积也只有3亿多平米。

我们是在1998年实行的房改,在90年代初期,也已经有了商品房这样的模式,彼时体量看似增加的不少,2003全年增速动辄就达到了30%,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低基数、高增长”的基础上,当人们的生活回归正常后,楼市重回正常轨道,也在情理之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7年过去了,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17.1亿平米,比2003年增长了近14亿平米,将近6倍,销售额近16万亿,比2003年增长了接近23倍!

从当前楼市表现来看, 商品房成交量开始下滑,全国楼市处于降温期。2019年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跌0.1个百分点,几年来首次转跌。先量跌再价跌是房地产的规律。

所以,房价是涨还是降最终由供需决定,从房地产市场未来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看,土地供应有保障,加上央行房贷政策的收紧,楼市调控政策仍处于严管时期,除少数几个城市外,房价处于下跌通道。当前的供应已经大于需求,三至五线城市房价那有不跌的道理。

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经济影响小,对于楼市就更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