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蒙藏一家?蒙藏一家

為什麼說蒙藏一家?

“蒙藏一家”是一種模糊的說法,更準確理解可稱為“蒙藏親如一家”,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與歷史上兩族在宗教、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關係密切相關。簡單的說,可從蒙古和藏族兩個角度大概窺其原因。

蒙古族

蒙古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4世紀的室韋部落,甚至更早的東胡部族,但是與現今的蒙古族有直接族源的還是12世紀初的蒙古草原上的各部。那個時期的蒙古各部均信奉原始宗教,或者說是一種自然崇拜,比如自然神靈(熊、鷹等圖騰)和祖先神靈。但隨著軍事力量的強大、政治聯盟的建立,草原上統一的大蒙古國需要更為完善的宗教系統來充實自身的精神世界,特別是統治階層的精神世界。這個時候薩迦班智達帶著幼年的兩個侄子——十歲的八思巴和六歲的恰那多吉,前往面見甘青地區的領主、窩闊臺的次子闊端,這次會面的主旨本是商討烏斯藏地區的歸屬問題,卻使闊端對藏傳佛教產生了興趣,薩班此後便長居涼州(今甘肅武威),除了教授八思巴薩迦派教法,還向蒙古上層傳播薩迦派教義,使藏傳佛教在蒙古上層得到初步傳播。1251年,薩班圓寂,八思巴繼任薩迦派教主,繼續在蒙古上層傳播藏傳佛教,並且在之後不久謁見了忽必烈。1260年,忽必烈繼任汗位,封八思巴為國師。恰那多吉成人後則娶了闊端的女兒,與蒙古皇族建立了姻親關係。

此後有元一代,藏傳佛教薩迦派長期佔據帝師之位,元朝冊封的藏王也長期替蒙古上層統治著藏區。元末明初,薩迦派勢衰,藏傳佛教帕竹噶舉派得勢,但明朝仍延續元朝做法利用藏傳佛教來統治藏區。需要說明的是,有明一代,蒙古和藏區並未割裂,被趕到漠北的蒙古各部仍然信奉著藏傳佛教,尤其到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與三世達賴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會面,索南嘉措被封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此後藏傳佛教格魯派開始了與蒙古各部的密切聯繫。直到清代,格魯派又密切聯繫漠西蒙古部落固始汗入藏抵禦藏巴汗,從此建立了格魯派與漠西蒙古的供施關係。總之,在精神信仰方面蒙古與藏傳佛教之間有著很強的歷史淵源,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精神共同體。

藏族

從藏族的角度看,自薩班與闊端涼州會面開始,蒙古便成為藏族的政治、軍事庇護者。經過元代近百年的發展,藏族已經天然地對蒙古形成了依賴。明朝建立後,雖然藏區的法王均受明中央政府任命,但是薩迦派在藏區已經勢微,繼之崛起的是帕竹噶舉派,此時藏傳佛教格魯派已經逐步發展起來,有了元代的鋪墊,青海的蒙古汗王俺答汗開始信仰格魯派,並邀請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赴青海與之會面。從此,格魯派依靠蒙古汗王的軍事、政治實力,逐漸在藏區崛起,並且逐步取代薩迦派和帕竹噶舉派,成為藏區第一大教派。延至清代,漠西蒙古蒙古汗王固始汗又應四世班禪和五世達賴喇嘛的邀請,助其入藏推翻了藏巴汗的政權,鞏固了格魯派在藏區的統治地位。此後一直到策令敦多布被清軍逐出西藏,清王朝建立對西藏的直接統治之前,藏族統治者一直依靠蒙古的軍事力量維護這本地的統治。

藏區長期以來是政教合一的體制,也就是說藏傳佛教在藏區不僅僅具有宗教地位,各個時期不同教派的教主同時也是政治領袖。蒙藏之間通過藏傳佛教建立起來的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滲透到藏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進而形成了親如一家的關係。

蒙藏自蒙元開始(13世紀上半期)就通過藏傳佛教這個紐帶和當時的政治需要建立起了穩定的聯繫,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闊端與薩班(薩迦派)的涼州會談。十三世紀中葉以後,忽必烈和薩迦派的八思巴正式結盟,佛教在蒙古得到一定程度傳播。忽必烈命八思巴把西藏劃分為十三萬戶,元朝正式統治藏區。

明中期,即16世紀下半期,俺答汗與格魯派的索南嘉措(達賴三世)的仰華寺會晤講蒙藏關係推上了新的高潮,佛教全方位傳入蒙古。達賴四世活佛竟然是蒙古人,藏區宗教上層一致承認,這也是當時危急形勢所迫。17世紀以來,固始汗進軍青海,與五世達賴、四世班禪結盟,共同抗衡藏巴汗等反格魯派勢力,對藏區統治加強。

這樣的歷史淵源,頻繁地交往,廣泛地經濟文化交流,共同的宗教信仰,說“蒙藏一家”真的一點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