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百年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天色漸亮,晨曦爬進了營帳。張獻忠一覺醒來,出到大帳外,但見滿山遍野,雲蒸霞蔚,宛若人間仙界。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不覺興致盎然,立刻躍上馬背,喚來十幾名親隨,跟著他朝離營地最近的一個小山頭奔去。大霧消散盡浄,陽光灑滿山巒。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策馬揚鞭,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山風將他的斗篷高高掀起,一把大鬍子在霞光中飄拂,朗朗的笑聲乍然響徹山谷,驚起一群飛鳥。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做夢都想不到,劉進忠帶領的清軍此刻就埋伏在對面的叢林裡,已將他的一舉一動看得真真切切。劉進忠的心狂跳不止,小聲對他身旁的雲騎尉雅布蘭說:“那個穿蟒袍的,就是八大王張獻忠。”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雅布蘭是肅親王豪格的同輩兄弟,清軍中著名的神箭手。他二話不說,立即彎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了過去。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利箭掛著一道冷風,不偏不倚正中張獻忠的咽喉,他笑聲未絕已翻身落馬,訇然倒在了地上,鮮血染紅塵埃。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親隨們驚慌失措,一齊圍向張獻忠的身邊驚叫著:“老萬歲,您怎麼了?”還沒等他們醒過神來,清兵蜂擁而上,殺散了四眾,將張獻忠綁縛起來。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幾個僥倖逃脫的親隨狂棄回大營,聲嘶力竭地尖叫:“老萬歲被射死了!”大西軍瞬間亂成一團,人嚷馬嘶,四散逃竄。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須臾,清軍主力向大西軍的營壘發起全面進攻,滿山遍野刀光劍影,無數大西將士被清兵截殺。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各搶馬匹,拼死突出重圍。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李定國領著一隊殘兵逃出百餘里,到一僻靜處喘息。這時候,汪兆齡孤零零騎著一匹馬,狼狽不堪地來了。汪兆齡仍不改張獻忠在世時的驕橫之態,在馬上指著李定國說:“老萬歲的屍身在何處?"”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李定國早對汪兆齡恨之入骨,大罵道:“狗奴才,這些年你在老萬歲的身邊就知道殺人取寵,不是你誆得老萬歲,大西國能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到了現在,你還敢尊大!”說著手起刀落,把汪兆齡砍落馬下。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再說清軍打掃戰場,共破敵營三十六處,斬首數萬,繳獲騾馬財帛、輜重無數。豪格欣喜若狂,下令停止追擊,同時向北京奏凱。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奄奄一息的張獻忠被抬到了清軍大營。由於傷勢過重,他已經不能說話,卻依然二目圓睜,眈眈怒視。兩道殺氣凜凜的目光,逼得清兵一個個都不敢靠近。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劉進忠哆裡哆嗦地捱到跟前,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叩頭如搗蒜:“老萬歲饒命!老萬歲饒命!射你的是雅布蘭,不是小人,小人只是把你指認出來了......”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用僅存的最後一絲氣力,將一抹嘲諷的笑意掛上了嘴角。他慢慢地收回目光,合上了眼晴。隨劉進忠降清的原大西軍士圍攏到張獻忠身邊,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順治三年十二月十ニ日,和碩肅親王豪格率領徵西大軍凱旋班師。張獻忠的人頭作為清軍的重要戰利品,被一路懸掛。消息傳到北京清政府頒詔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帶領清軍入川的劉進忠因功被任為益陽總兵,封一等“阿思哈哈番”爵位。但他從鳳凰山之役後就癱倒在床上,一病不起,沒有等到去北京受爵,死在了廣元。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死後,四川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混戰。大西殘部、大順殘部、南明、清朝等各方力量在此競相角逐。直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八月,清政府才完全統治了四川。飽經磨難的巴蜀大地已是千瘡百孔,萬物凋敝。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局勢穩定以後,清政府為了重現天府之國的輝煌,鼓勵全國各地向四川移民,並實施了很多的優惠政策。這オ有了此後長達百年之久的大遷徙,史稱“湖廣填四川”。

明末大西朝興衰(八)張獻忠鳳凰山殞命,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張獻忠和他的大西國徹底灰飛煙滅。傳聞埋葬張獻忠屍身的地方叢草如棘,誤觸之就會感染疾病,附近還經常發生黑虎吃人的事件。種種傳說表達了老百姓對這個“殺人魔王”的刻骨仇恨。張獻忠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完)

本連載根據姚雪垠《李自成》四、五卷之(八大王殞命)編繪

繪畫:趙戟(中國著名連環畫家趙明鈞之子)

謝謝您的關注!請繼續關注本號的其他歷史小說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