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人在城里买了房,却又跑回农村去建房子,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态?

小鱼大鱼看世界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任何关于三农、农村和农村生活趣事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多多交流。

我觉得这是规划的很长远的打算。

虽然在城里买了房子,也有很多人回农村去建房子了,一来是为了自己的养老问题,老了之后如果没有能力给子女买房子,就把自己的给子女,然后自己会老家养老,这个时候房子的用处就体现出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的宅基地在慢慢的涨钱,早盖了早好,人工物料都在涨钱,而且农村的房子还大多都面临着拆迁,现在的新农村改造的速度很快,不知不觉的都被通知拆迁了,虽然赔偿款不多,但是也能赚钱。

而且农村的拆迁是根据房屋年限,和楼层以及装修程度来赔钱的,同样大的面积,草房和瓦房和平房赔偿的价格就不是一样的,这也是在城里住也去农村建房子的原因之一,当然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在农村建一个房子,自己养老,升值都可以,没事的时候还可以会老家住几天,和邻居多多交流一下增进感情,还有就是压力大的时候会农村生活一阵子就会好很多,农村的生活安逸,邻里之间的关系都挺好的,就当是自己闲暇的时候放松放松自己了。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这一问题的回答,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哦~


农村土豆妹


现在的人,很多在城里买了房,却又跑回农村去建房子,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态?



确实现在农村有很多人,在城市里已经买了房子,但是还是在农村要建一套新房子,当然对于建房子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确实是用来居住的,有的确实是空房子,到底是什么心态?下面简单的列举几类:

首先,绝大部分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子是为了子女购买楼房,毕竟子女可能到了结婚的年龄了,不买房子以后买房子价格扶摇直上,始终不带掉价,每年都在上涨,所以早买房好多省一点钱为子女结婚使用。

毕竟现在农村的孩子或者是任何一个女孩,如果结婚的话,基本上首要条件就是要在城里有一套房子。这样在农村建了房子以后,如果孩子结婚了,自己可以在农村居住,都相安无事。

其次,一些农村人在城里买房以后,又回到了农村在这一套房子,当然也是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想法。毕竟封建思想传统几千年,如果老了以后回到家里,可以有一个落脚点,或者说是百年之后,也有一个家人能够办理的地方。



第三,一些农村人买了房,还要在农村建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农村的房子也已经开始涨价了,特别是现在新农村的拆迁建设方面农村的房屋赔偿逐渐的增加。

在我们这里新农村建设,旧城拆迁工作,即便是偏远的农村的房屋也达到了10万以上,对于城郊区的农村的房屋,能达到四五十万元,所以你现在回农村建房,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投资。

第四,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买城里的房子为投资,然后在农村的房子为居住地点,毕竟城里这生活开销特别大,处处都需要花销。即便是住在小区里,水电费,物业费,垃圾清理费等等都需要花钱,而在农村这些都省了,所以在城里买房作为投资,在农村盖房是为了居住。



总之,现在的一些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居住,俺在农村又盖起了新房屋,目的是不一样的。但绝大部分是为了子女才在城里买房,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才在新买房。对于农民的本人绝大部分来说是有一些叶落归根的想法,这是中华的一个美好的传统,有一种恋家乡的思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宗元三农堂


我是农村人,在我们村里有不少人在城里买了房而又在农村建房,有的不建房而是把老房子翻新一下,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们村发生了一件事,有户人家因子女接班都到城里居住了,把农村老房子卖给了另一户人家,可等到父母去世时想回家安葬都没房屋进了,只能在稻场搭个棚子,显得好凄凉。通过这次教训湾里有许多人在城里买房,可乡下的老房翻新一下也不卖,就是防着老了有个落脚点。再就是老宅基地也保住了。


历史刻录


现在有些人在城里买了房,却又跑回农村去建房子,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态?

老表是80年出生的,初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拼了。由于人比较爱钻研,也勤劳,所以经过十多年打拼之后,事业也是有所成就了。在成家了以后,手头有点小钱了,农村人多数都会为房子而考虑了。那十多年前农村就兴起了城市买房的浪潮,老表也按耐不住,也在小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

在当时房价并不算太高,我们这些小县城的房价才1000多块钱,一套100来平米的房子也就20来万。加上装修也不到30万,可是放在装修好了以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大门紧闭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娶住上几天。因为老板夫妻两都是在广州发展,而姑妈和姑父两人在农村里住习惯了,是不愿意去城里住的。所以,买了之后就一直在空着,每年还得交物业费。因为这个事情,姑妈和姑父就多次数落老表。

后来,老表的孩子要上中学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表嫂就没有出去打工了,而是在县城里当陪读妈妈了。这样问题也就逐渐多了起来,孩子在城里读书以后,不仅学习成绩没有提升,而且还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人也变得更加调皮、叛逆了。同时,因为做陪读妈妈,在城里一天也很无聊,表嫂还学会了打牌这些。也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两口子的争吵也多了。这不,前两年,老家的房子因为要检修,老表也就索性又在老家新建了一栋房子。很多人不解,城里买房了,为什么还要在农村建房呢?

老表说,对于农村人来说,城里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工作又不在买房所在的城市,还是没有必要买房。而当初自己是太冲动了,如今孩子都已经出去打工了,买房读书也没有这个必要了,还是在农村里建房子更妥当。毕竟农村才是自己的根,这里有自己的父母和亲戚,将来老了以后也是养老的最佳之处。因为农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也不看一辈子都打工,老了干不动了,回到农村养老的成本还是要低一些。


农夫也疯狂


我是农村的,说说我们家情况。我们20年前就在内蒙做建材买卖,在呼和浩特和,通辽都有自己的房,全家全年都在通辽,就我一个人在老家,他们过年每年回老家呆不到一个月(因为孙子要上学),看着邻居老乡好多都在县城(崇州)买了房,前年孩子也花125万全款在上林西江买一套二手房,在恒大银海湖94万买一套他们住(还未入住),主要是不让邻居亲友看不起,另个原因为保值吧(受他大姨子启发,在承德2015年52万买的房两年后卖100万)。今年过年两个孙子都不愿在城里住(放不开,不能玩游戏,骑自行车不方便,平衡车等)。对我来说更喜欢村里,消费低,每天9点开着车回乡里打牌(城里朋友玩动不动每场输赢几千,村里3,2百好消遣时间),发小,同学,朋友也多,方便。也相互了解,不适合的我就不来,造择余地也大!看着我姐自建的墅所(毛坯)480平才50多万,装修完不操80万,好心动,可修来利用率太低,只好放弃,我们小组户藉人口近100人,实际居住的不到20人,包括早上进城晚上回村住的(村离崇阳镇6公里),或许等孙子长大了,家乡村里的意识就淡薄了!


快乐老哥48686466


我刚好是这个情况,我就来谈谈我的想法!

在城里买房子,是因为孩子上学的需要。城里的房子,两室两厅一卫,90平米,加装修下来80来万,首付30多万,欠银行30万!每年物管费1000多,每次停车费2元。想看看风景,就站在阳台上往外望望,其实到处都是房子,很压抑。因为平时就孩子上学住一下,其他时间都在乡下。我们那里的农村是城郊镇上,离主城区也就10几分钟车程,所以我们更多时间生活在农村!农村上2层小楼房,楼下有4间,楼上是四室一厅一卫。楼下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还多余一间空置房。侧边还有鸡舍,鸭舍,狗屋!房子面前一个大概60平米的院坝,平时院坝门前有大概一亩的田地,平时就种一些吃的菜!房子的右侧边还挖了一个20平米的鱼塘,没事的时候老爸还养了一些小鱼和龙虾在里面。鱼塘的四周栽种了葡萄树还有一些果树。周末孩子都不愿意在城市待,非要喊着回农村!

我想,和我同样条件的农村上的人有很多,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读书方便,我想城里那套房子我们都是不需要的!最主要是农村上宽敞,自己养的、种的,吃起来放心一些!这样的农村生活,估计是很多人都想要的!


寻食记故事汇


我是70后、小时候家里很穷、饭都吃不饱的那种、后来外出打工慢慢的经过自己努力在合肥买了房子、老家9几年分过一次宅基地因为我在部队服役、也没有给我划分宅基地、2013年时候我想在寿县农村建房、没办法村里没有可划拔的宅基地、只能从村里的五保户手中购得一块宅基地、建房的手续我也只有村委的同意、乡里的规划部门、还有镇里的土管部门都没有手续、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农村老家的那片土地感情很深的、房子建好了心里只想退休以后回老家可以种点粮食、种点菜过着那种安静的田园生活。


大威80794691


17年造 18年装修的,土生土长农民,在城市有两套房,爸妈一套,自己住一套,在外面住在久,都抵不上过年在家住的那半个月,回到农村才是自己家,才有一种归属感,女儿长大了上学都在外面,女儿是回不去了,等以后退休自己回农村养老











好时光67540


阿洪也是农转非进城的,十年前在城市买了一套房子,去年左想右想,还是又回农村老家去修了房子。相信像阿洪一样的人估计也有很多。

那么要问我们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我可以用一个成语回答你,“落叶归根”。

一、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

年轻的时候,在外打拼,无论你在外面挣多大的钱,当多大的官,达到一定年龄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休闲养老,安度晚年。老家有乡情、有亲情还有更多朋友,更重要的是祖仙一直在农村,那是一个永远不能忘掉的根。抛开这些不说,对于年纪大的人,感觉还是回农村居住比较好。

二、城里买房的好处。

1、方便自己在城市挣钱养家湖口,同时为城市化建设做贡献。

2、方便孩子上学读书,毕境农村教育是无法跟城市教育相提并论的。

在城里买房阿洪认为,除了上面两点好处,并没发觉享受到城市的多好待遇,农民进城,付出的绝对比得到的多得多。那些所谓的廉租房、城市低保待遇一般人员能享受吗?所谓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福利待遇完全与个人付出有关,大批农转非在城市购房的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些东西。买个房子在城市仅仅是方便居住有个住处而已。


三、回农村修房也占不到农村的好处。

在城市落户又回农村修房也占不到农村的好处,要说好处,仅仅就是占用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其他的一切农村福利都是享受不到的。最苦B的就是我们农转非的这群人,不但没粘到好处,反而把农村的福利分配权利都搞滑脱。

四、真正受益的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有稳定工作单位的群体。

1、农民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享受农村社会保障福利,还可以进城买房。进城打工的农民很多依然享受城镇职工一样的社保待遇。

2、有稳定工作单位的就不用说了,光退休金自己就享受不完。

3、农转非的群体有什么?完全靠自己体力挣钱买套滑房子,城里有房也是套滑房子,回农村修套房也是滑房子,要享受城市一样社保福利,大多数农转非人员是承担不起参保缴费金额的。所以,大量农转非人员城市福利享受不了,农村福利搞滑脱,很苦逼的。


感谢阅读!以上是阿洪对问题回答的观点!存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下方发表意见!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阿洪168


现在有些人在城里买了房,却又跑回农村去建房子,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态?

前不久,我和朋友去了一位前领导家里,这个家是在农村的新家,而不是城市里的那个家。

据他介绍,城里的那个房子,几年前就卖掉了,卖的时候没有赚到钱,现在看来觉得卖亏了。不过,他在农村的房子修得很漂亮,小洋楼,有花园,城里房子有的一切设施照样有。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空气清新,周围安静。

或许如有人所说,他可能是厌倦了城里的喧嚣,希望回归田园之宁静。毕竟这块田园离城市也不是很远,算是闹中取静吧。

对于一些退休的老人来说,在城里工作了一辈子,希望建个农村的房子,既可以寂静之中安享晚年,还能从农村中寻求乐趣。这样一些人,大多出自于对农村的情结,当年从农村出来,希望叶落归根。这是第一种心态。

第二种心态,有人比较好面子,觉得自己在外面成功了、有钱了,还得衣锦还乡,在农村修个豪华房子,以彰显自己的面子。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他们花大价钱在农村修房子,钱比城里房子花得还多,像一个庄园,可是住的人除了家里的老人和狗,再也没有其他人了,自己偶尔回来落一下脚。

第三种心态,恐怕也是看好农村的祖业,希望通过建个房子,把农村的田地保住,还希望将来有一天,或许农村的土地值钱了,是不是可以通过征拆赚取投资之收益,也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的人纯粹就是太有钱了,在农村修个房子不算什么,自己有面子,家里老人也可以改善一下条件,何乐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