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见见不花心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朱棣。朱棣即明成祖又称明太宗(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古代的帝位传承,无论如何传承,有一个铁律,那就是必须是血亲,也就是家族传承,否则就会因得位不正被全天下讨伐之。朱棣本为朱元璋嫡子,而且战功赫赫,加之朱允炆隔代相传,资历又浅,在一帮书呆子的怂恿下,根基未稳,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是拿下一个城池又一个城池,摆平一个对手又一个对手,最终踩着无数人尸体才当上皇帝的。而朱棣看起来比他老爹朱元璋容易多了。他只以北平为根据地往南京打,打下南京就当了皇帝。事实上,真的如此简单?很显然不是。朱棣能够拿下南京继而当皇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朱棣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对于大臣武将们来讲不算改朝换代,最多算是个帝系内部转移,封建社会官员士绅武将掌握言语权,对老百姓而言谁当皇帝没区别 ,除非那皇帝是自己亲戚。而对于大部分官员士绅而言大统未变也没什么值得反对的。

还有就是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败无数次,打得自己没信心的时候抱头痛哭。但是年轻不懂事的朱允炆给了朱棣一个免死金牌,“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这句话等于是给了对方一个机会的同时让己方军队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反正是你皇帝下令让我们手下留情的,不要怪我们不拼命,我们拼了命害怕杀了朱棣。还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风,这个大风要不是记载在史书上,我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科学无法解释。和元朝攻打日本时遇到的神风效果是一样的。日本的那个神风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点科学依据。朱棣遇到的神风,这这没法解释。其实朱棣即便拉上宁王打败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其实南军后起之秀还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比如盛庸,比如铁铉。基本上在军事上彻底打败南军(政府军)是没有希望的。到这感谢后来为整个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势力。没错,死太监。正是在朱棣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这帮死太监告诉朱棣,南京城空虚,速来,皇位就在这里,等你!朱棣绕开山东,直奔南京,基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而南京是当时全国人们的精神和政治文化中心,南京都被灭了何来继续打仗的勇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朱允炆找不到了,失踪了,具体在哪或者被杀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具体定论,我再上几个文章中有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试问一个国家的皇帝都找不到了,换了皇帝的亲叔叔带着大军占领了首都,其他人还怎么起兵攻打朱棣,朱允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而且当时朱棣起兵的名义就是清君侧,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这仗叫“靖难之役”;所以杀齐泰和黄子澄;再让方孝孺写个诏书;废除“建文新政”;恢复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顺了。可是方孝孺却写了个“燕逆”,又气又怕的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还是感谢一个人的,杨荣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没有因为心急酿成大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杨”辅政。


再次,朱棣必须干出点政绩来,才能服众。所以登基以后,他发动了几次对漠北蒙古人的讨伐;提出“天子守国门”,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郑和下西洋”出使各国,宣扬国威;铸就了《永乐大典》宣示盛世;设置内阁,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这些功绩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终通过胡滢告诉了朱棣,朱棣终于解开心结。


大老二爷


这一点,确实是比较费解,为什么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当上了皇帝,而明朝各地竟然没有反抗,然后直接臣服朱棣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而且朱棣还是直接绕过了济南,直接打下南京城的,这个在战争上是个大忌的。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的,他以朱元璋的祖训做为依据,如果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而只有奸臣的话,藩王是可以带着兵进京铲除奸臣的,而朱棣打出来的目标,也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

朱棣还有其他有利的身份,比如是朱元璋还在世的最年长的嫡子,因为他跟朱标一样,都是马皇后的儿子,虽然他排行第四,但前面三个都已逝去,另外,他也说自己是被迫的,并不是为了帝位而去的。

但显然,朱棣所依据的这些祖训,都是被朱棣所修改过的,是对朱元璋的一些话做了断章取义的理解的,因为以朱元璋的英明,是不会留下这种给藩王造反的依据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朱棣胜利了。

第二种,不管建文帝是逃走了,还是被烧死了,或者自尽了,总的来说,建文帝就是死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嫡子,都是朱家人当皇帝,对于各地来说,其实没啥区别,只是换了个人而已,照样还是朱家的天下。

第三种,其实明军的主力,在跟燕军的主力对决中,已经被消耗了差不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现在朱棣的燕军入主南京城,在怎么反抗都是无济于事了。

而对于其他几个藩王,除了被建文帝削藩的,还有被朱棣夺了部队的,其他的实力都不怎么样,即使心里有想法,也无可奈何,索性就转过来支持朱棣了。

第四种,建文帝才当了四年皇帝就失败了,根本还没有足够的威望。


历史简单说


靖难之役时,明朝大部分官员和藩王都在坐山观虎斗,抱着一副谁赢了就向谁效忠的态度在看戏。南京被攻破后,大明朝廷被一锅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踪。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很明朗了: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镇守的藩王和官员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朱棣进城后,很快就登基称帝,宣布继承太祖法统,废黜朱允炆的法统。此时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没有借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难之役,名义上是朱允炆动用了整个大明朝的武装力量在镇压朱棣。但是实际上,当时被朱允炆派去镇压朱棣的明军,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着为了朱家人的争权夺利,傻乎乎的去卖命。

于是乎,我们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难之役中的三次诡异妖风。

第一次是白沟河,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也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突然就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这种诡异的记载,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毕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战争,不管谁赢了,皇帝都还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后裔。大家没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大将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问罪?

这里可以明确的说,真不怕!因为朱允炆在圣旨中已经明文申明了,召令征讨大军在讨伐朱棣的时候要——“莫伤我王叔”



什么叫“想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这就是!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了么?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怕,回报朱允炆时就说:“哎呀,不小心又败了啊。本来其实能赢的,但是因为你叔叔他又带头冲锋了,我们怕刀枪无眼,误伤了你的叔叔,只好战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么说?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圣旨罢了。

既然在战场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计的糊弄朱允炆,在战后岂不是更没有抵抗力,第一时间就向朱棣投降?



并且,朱允炆实际上并不得人心。朱允炆当时新君登基,有雄心壮志,重用方孝儒、齐泰和黄子澄这三个怪胎搞改革,伤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说,朱允炆登基后,方孝孺居然提议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员以节省开支。并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复周朝的礼制和井田制度。这个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评价。但是前线在打仗,后方还搞裁员,这是明显在添乱。

还比如,朱允炆登基后,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对朱元璋留给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一律都不信任。他特别想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几位,又都没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点本事。

所以这就导致,靖难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国的文武百官对朱允炆和他的几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文武大臣们也更加坚定了不用卖力镇压朱棣的态度——

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叔侄的烂事,我们不管了!谁赢了就效忠谁,输的那位滚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难之役后期,朱棣打到淮南时,发现自己没船过江,便派人找水师提督(驸马梅殷,朱棣的姐夫)谈判。先是劝他投降,后来又说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愿意借道就行。对于这种要求自己选边站的要求,梅殷当然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然后,梅殷开始打起了太极拳。他表面上拒绝了朱棣的劝降,但当朱棣收集船只绕道渡江的时候,他却按兵不动,不管不问。

这很明显,梅驸马对朱允炆这个外甥皇帝的态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绝对不会主动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会真心为你朱允炆卖命,只要他朱棣不来打我,我就装作没看见

文武百官都是这么个态度,那在外地镇守的藩王们呢?一个样!都巴不得朱允炆赶紧去死,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恐吓了

朱允炆登基后,他决定削藩。但是削藩没经验啊,于是还要先找个倒霉蛋练练手,演习一下怎么削藩。这个倒霉王爷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吴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为吴王后,不准许他到杭州就藩,将他留在南京软禁。朱允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软禁了四年。后来朱棣夺靖难成功,朱允熥继续被折磨,先被废为庶人,永久禁锢在凤阳。后来暴毙于凤阳高墙内,年仅39岁。可怜啊!

紧接着,朱允炆开始拿叔叔们开刀。最开始他是准备削朱棣,因为二叔秦王,三叔晋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当时就直接把朱棣给削了,也就没有靖难之役了。结果黄子澄那个怪胎说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断其左膀右臂,然后再削朱棣。

于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开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后被贬去云南;接着又把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也全部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不久后,岷王也被废为庶人。

不到半年时间,五位亲王被废,其中还有一位亲王自焚而亡。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了,朱允炆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废藩,把藩王往死里整

因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权即可,就像后来朱棣干的那样,圈起来,厚禄养之,

没必要费尽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别是这些藩王还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削除他们的王位,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估计藩王们心里都纳闷了,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发配边疆,难道非得把脑袋全拧下来,让每一个藩王都没有好下场,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选择造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错,朱允炆却要弄死他,让他无法接受。

藩王们没造反,是因为藩王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朱允炆不会搞到自己头上,但是谁能保证朱允炆不会搞自己呢?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太难熬了。

因此,当朱棣打进南京,朱允炆失踪后,藩王也松了一口气。默认朱棣就是皇帝,赶紧向朱棣称臣。


朱棣进了南京后,除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徐辉祖这几位坚决不归降外,其余的人都是毫不犹豫的顺势而降。方孝孺当时还怒斥朱棣和大臣们不忠不孝。其实他这位老学究哪里能明白,自己早已经失去了众人的支持。以举国之力打一个藩王,居然还被对手反杀。这种水平的君臣,还有什么脸面让大伙跟着你们混?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踪后,立即向朱棣归顺,也就不奇怪了。


Mer86


因为朱棣运气太好,对手是朱允文。

朱允文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我们就不说了,来看看他在朱棣进入南京后的表现。

火烧皇宫,不知所踪。

朱棣泪流满面,真是我的好侄儿。

等的就是你自杀,或者看起来像是自杀。

如果朱允文带着守军和朱棣打,死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就大了,其他藩王想不打也不行,至少也要表面上声讨朱棣。明军罪过就更大了,主辱臣死,至少嘴上不能臣服朱棣。朱棣会被放在架子上烤,政权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会降至零。

如果朱允文投降,落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不大,头就大了。名义上和实际上朱允文都是皇帝,朱棣是来清君侧的,杀了方孝如,朱棣你走不走。朱棣:我来效仿周公。朱棣也许会像曹操一样,当一辈子周公。也许会像曹丕一样,逼朱允文禅让。也许多年后某一天,朱允文病死了。但是这个过程中,谁知道会不会有变故,谁知道会不会哪里钻出来一个专诸豫让,朱允文可是皇帝,有的是大傻冒愿意无条件为他去死。

如果朱允文明着逃了,随便到一个朱棣暂时控制不了的地方。那朱棣惨了,朱棣全部家当都在南京,可能连北京都保不住。南京地区的明军不能名正言顺地投降,朝廷也不能平稳过渡。朱允文只要发话,仍然有很多大傻冒会帮他和朱棣死磕,甚至藩王中也会有这样的大傻冒,即使朱柏尸骨未寒。明军不止南京地区的中央军,还有很多藩王的护卫,强大的边军,战斗力非常靠谱的卫所。朱棣未必能再运气彪悍一回。

朱棣应该感谢上天,有这么一个对手。


尹潇深


1.靖难之役跟其他的战乱时代有很大不同,说白了,这就是老朱家的家事。

2.所以,建文帝跟燕王的军队在北京到南京尤其是山东江苏一带打得不可开交,但其他地方的大部分地方官还是保持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

3.为啥?很简单,两方一开始太势均力敌了。燕王善战,建文帝有名份,打得那是一个噼里啪啦、叮叮当当……而且其他地方也实在难以插手……派军队到山东江苏参战?那到底去支持谁呢?或者干脆去偷袭下南京或者燕京?那也得看有没有这个野心啊……

4.朱元璋留下的儿子不少,按理说也有趁火打劫的可能性,但这些王爷中能干的要么被建文帝收拾了,要么被燕王收拾了,剩下的都是些平庸之辈,借他们几个胆子估计也不敢得罪建文帝或者燕王中的任何一方。

5.得,那还是坐山观虎斗吧,谁赢了咱就效忠谁呗……

6.所以,即便是燕王赢完之后实际控制的是地盘不算大,那各地还是纷纷望风臣服,所谓传檄可定就是这个意思,要不燕王死活想当这个皇帝呢……


搬不动的小强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按古代嫡长子继承法,朱棣当皇帝是有法可依的。

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第四个儿子,1402年,朱棣称帝时,前三个朱标、朱爽、朱棡已死,此时,朱棣就是嫡长子,接替皇帝之位是顺理之章的事。

朱棣接替的是父皇朱元璋的,他不承认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那么你说,朱棣的皇位有什么错?难道嫡长子不应该继位吗?。

当然,最终靠的是实力,朱棣以“靖难”为名,对抗朱允炆的“削藩”,北方旧部纷纷跟随,1402年6月,攻陷南京,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1402年7月17日,朱棣继位,此时,朱棣即掌握军权,又掌握了政治中心,掌握了政治中心就掌握了话语权,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再说门面上也摆的出,对于地方上拥有兵权的,哪管皇族内部的争斗?再说建文帝也没了,军费也没人给了,当然都听命朱棣了。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因为注定在起兵造反的时候,事实上朱允炆连中央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在中央有很多人是偷偷向着朱棣这一边的。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朱允炆急切的想削荡,结果把事情越搞越坏。

要知道在一个王朝的开国初期,中央的实力是相当强大的,地方上几乎没有能力与中央相抗衡。朱棣那个也是比较例外的事情,因为当时蒙古虽然被赶出了中原,但是还有比较强的实力,所以朱棣作为防守北方边疆的王爷能够掌握比较强大的实力。但是与中央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如果朱允炆应对得当的话,朱棣应该是没有那个机会的。

但是朱允炆在应对明显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且朱允炆的手下有很多都和朱棣眉来眼去导致。最有名的就是李景隆和徐增寿这两个人了,朱允炆在坐上皇位之后不应该急于削藩,而应该至少等几年皇位稳固之后再徐徐图之,这样或许能成功。在没有坐稳的时候就急切的削藩,只能够使自己的皇位更加的不稳固。

前面说了,明朝中央的实力相当的强大,掌控了中央,地方上一般没有多少实力与之对抗,只能够臣服。朱棣打下了南京,而建文帝不知所踪,虽然还有小部分人不赞成朱棣夺位,但是至少大部分人已经认可了朱棣的皇位。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自然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天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再挑战他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当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南京顺利登基称帝,为何其他地方的诸侯王就这么容易屈服于他,具体原因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先聊聊朱棣的“前任”皇帝建文帝。建文帝乃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允炆。由于太祖在培养他时就有意让他以文治国,所以建文帝在军事方面的造诣大概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一类,加之太祖时期大杀开国将帅,因此建文帝登基时,朝中文武比例天平其实早已倒向文官。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建文帝的重视,他仍旧按照太祖的教导,加重主张重文轻武,这更直接导致当时朝中高官多为文官,从而引起了武将不满。

与此同时,他的对手燕王朱棣则截然相反。朱棣作为皇子,多次北征蒙古,曾制服蒙军乃儿不花等,俨然成为太祖后期军事第一人。两相对比之下,不难明白为何建文帝会败给燕王朱棣。

而为何朱棣攻下南京后,其余地方便手到擒来的一大原因便在于朱棣军事威望高。据闻,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棣起兵,手下仅八百余亲兵。然而,由于他在北部立下的赫赫战功,再加上北方武将们对建文帝的不服与不满,在他攻下南京时,北方将士可谓是一呼百应,迅速归顺于他。

不过,仅仅是将士的归顺显然并不足以构成建文帝迅速溃败的局面,这就提到了第二个重要原因。

再次说回到朱允炆,朱允炆上任后,身边是近二十个虎视眈眈的藩王叔父,这严重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削藩收权,并以燕王胞弟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自己父王谋反为由开始削藩。毕竟,一山不容二虎,这种的掣肘对任何一个帝王都是威胁,但是,建文帝的削藩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实在太多了。

建文帝的削藩既无计划、随意性强,如一月之内连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加之建文帝本人当时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削藩速度过快,导致人心浮动,地方有人捕风捉影,虚假告变邀功,比如湘王被人诬告谋反,无以自明,遂自焚。削废并进,种种过于急躁的行径迅速激化矛盾,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为敌我矛盾,给予地方藩王造反的理由。汉代的七国之乱、晋时的八王之乱的祸根均非因置藩本身引起变乱,而是中央的削藩引发既得利益者抗争。曾经尝过权力的滋味,怎么舍得交出?即使在七国之乱后,汉武帝也不敢直接废藩,而是通过颁布《推恩令》来逐步削减藩国势力。

这些问题都昭示着建文帝削藩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削藩的失败,也直接影响了当应天府被攻陷,其余藩王在情绪化影响下均无动于衷,被朱棣迅速拿下。显然,比起一个乳臭未干又不善兵技且偏听腐儒之言的皇帝,一个军事能力强且为众王所信服的朱棣更值得他们听命。不过,略显讽刺的是,在这场可以说是由削藩导致的政权更迭里,以朱棣残暴的个性,在登基后不久就完成了其侄子未能完成之事,成功削藩!

很多朝代不是失于外敌,而是败于内患。权力最是使人欲罢不能,但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对于帝王而言,自己的蛋糕被动了自是一番计较,而藩王也同样不能容忍自己的蛋糕被切割走。人人都在贪念着整块糕点的滋味,所谓藩事,便成了一件必争之事。当脑子里被权力彻底占据之后,人心难料,唯有真正的实力和彻底的打败方成大事。


邓海春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靖难之役的性质:非民变造反,非外侮入侵,非权奸谋国,实乃朱家内部权力之争,外人实难愿意主动表态,冒险决择。

二,朱棣长驱直入的时机:朱棣接到南京宫内卧底太监之策,而竟敢跃马千里,直趋京城,实因朱棣在此之前,已连续神奇般地大败南军,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化了大明军心和人心的浮动和混乱,致使燕军南下之时,一路守城之军,自保不暇,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

三,朱棣攻下南京后,因建文帝不知所踪,彼时其实政局已明,大局已定!若建文帝能够出逃南京,并宣告天下,诏令各路诸侯勤王,以留守文官宁死不降的铮铮铁骨来推猜,个别诸侯大概约略会组织一些象征性的抵抗,但大多数人的策略是:谁赢,就跟谁走。

四,另外一个原因:朱元璋已将久经战阵,有勇有谋的武将残杀殆尽,致使初期,几十万南军北上,未能将燕军扑灭于萌芽之时。

五,还有一个小花絮:征伐大军出发之吋建文帝竟下诏:不许阵前将士杀害其叔父-朱棣先生…


六福雅士


我是七哥。

1402年7月13日,守卫金陵(今南京)内城门金川门的朱棣十九弟朱橞(hui,第四声)、李景隆打开城门,欢迎朱棣入城。至此,这位从北平打到金陵的优秀将才朱棣,在7月17号顺利登基称帝。

(朱棣 剧照)

朱棣的登基旅程,的确很有意思。起初,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受封燕王,成为管辖北平的藩王。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因为实力有限,能够真正管辖的地区,至多也只是北平周边的一些地区,即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此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拥有的则是大部分大明江山,实力远胜于朱棣。

但令人诧异的是,在如此大的实力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竟然连连输给了北平的一个藩王。最后,燕王朱棣仅仅依靠、南下攻占金陵的重大军事胜利,就登上了皇位——这太让人疑惑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朱棣仅仅攻下首都金陵、就能称帝呢?

为了拨开历史谜团,我们可以从朱棣就封燕王之后的经历、来细细窥探原因。

(朱棣打仗 剧照)

在北平的藩王经历中,燕王朱棣最大的成就,就是参与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第七次北伐、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第八次北伐。在这两次北伐中,朱棣都建立了令人敬仰的军功。

第七次北伐,朱棣打败北元军队,迫使北元丞相乃儿不花投降,数万元朝军队全部投降,收缴了数十万牛马。而一同作战的晋王朱冈,则是空手而归。此次北伐,朱棣军功卓著。

第八次北伐,朱棣领兵,成功消灭了大宁的北元军队,再次建立了军功。

这两次军事经历,使得朱棣在军队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威望。在明朝初年,许多勋臣贵族都因军功而得以在朝中取得较高地位,自然在这些臣子组成的朝廷班子中,就有了尚武的氛围,有军功的臣子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就更加强大了。而朱棣也恰恰因为卓著的军功,在军队、朝廷中有了较高的威望。这也正是燕王朱棣,在之后的叛乱中可以依靠的最大本钱——军队中都有不少亲信自己的人马。

1399年七月,早有预谋的朱棣,起兵造反了,靖难之役就此爆发。

这场战争,在初期,朱棣虽然形势十分不利,但凭借其过人的军事谋虑,高人指点,以及其本人的崇高威望,尤其是朱棣的崇高威望,使得朱棣最终取得了一连串的军事胜利。

而朱棣本人的崇高威望,使得建文帝一开始打压自己的时候,就有人不断归降——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知晓朱棣已经要谋反之后,便派遣张苪、谢贵、张信去抓捕朱棣等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张信却十分恐惧燕王的威仪,不敢下手,为了平复心中恐惧,便与母亲商量。而张信母亲听完张信接到的命令,直接说了一句“王气在燕”的话,如此一来,张信就更加不敢逮捕燕王了,最后直接跑去向燕王告密了——朱棣因此占得先机,提前起兵叛乱。

(耿炳文 剧照)

在控制北平后,通州便主动投降,站到了燕王这边。

同年,建文帝派遣老将耿炳文讨燕。耿炳文率领13万大军,进驻到真定,随后开始布置兵力。初次交战,耿炳文率领的南军落败;接着,南军将领张保便暗中直接投降燕王,并且受燕王指令,蒙骗耿炳文,最终使得耿炳文率领的南军大败。

南军战败,明朝初年名将顾成便向朱棣投降了。

耿炳文落败,建文帝便派遣李景隆、江阴候吴高去平燕。同年九月,李景隆聚集50万大军,对抗朱棣。李景隆虽有兵力优势,但却不懂兵法,连续几次交战,最终被朱棣吊打—— 郑坝村之战、白沟河之战等等战役,一一落败,几十万大军全部被打没了。

此次李景隆主持的大战,以南军惨败告终,最终使得燕王朱棣的名声高涨,许多南军将领、官吏纷纷归顺朱棣,如广昌守将杨宗,蔚州守将王忠、李远等等。

(李景隆剧照)

之后,盛庸接替李景隆的职务。盛庸军事才能显著,济南之战、东昌之战,两次挫败朱棣的锐气,多次险些要杀了朱棣。但因朱允炆有谕旨“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盛庸等人便不敢伤害朱棣,这才让朱棣逃过几次大劫。

这是朱允炆的巨大失策,两军交战,人员伤亡必然发生,但为了保卫自己所谓的道德名声,束缚了前线将领的手脚,最终让朱棣逐渐做大,实在是有些愚蠢。朱棣的威猛、刚断,与朱允炆的柔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此一来,只会让诸多观望局势发展的军事将领逐渐倒向朱棣,朱允炆也无兵无将可用了。

在接下里的作战中,更是发生了“异象”,这些异象,仿佛就在向世人宣告:朱棣就是天选之子。

(盛庸 剧照)

1401年,朱棣进攻夹河,意图在于盛庸决战。以盛庸的军事才能,在决战初期,南军占据较大优势,稳居上分。但每当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天空总是忽然挂起大风,严重影响了南军的作战。而此时的燕王朱棣,则凭借这天赐良机,趁势反攻,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从最初的白沟河之战,到夹河之战,再到藁城之战,三次大风,都救了燕军一命,使得燕军得以扭转即将失败的战局。大风无时无刻不在刮,可是偏偏就在南军、燕军交战的关键时期,刮向了有利于燕军的方向——三次大风,在古人有些迷信的年代,似乎就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这是上天在帮助朱棣,朱棣才是未来的天选之子。

这种巧合的历史机遇,给了朱棣一个可以登上帝位的、似乎更加合理的理由。

挫败盛庸率领的南军之后,朱棣的军队,更加顺风顺水了,许多府县听闻燕军到来,就直接望风投降了。

(朱棣的幕后高参 黑衣宰相姚广孝)

最后,两军在灵璧迎来了至关重要的一次大决战。而此战初期,南军占有优势,燕军陷入了劣势之中。但随着两军交战时间的延长,南军陷入了粮草紧缺的境地,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南军首领何福、平安两人约定,以三声炮响为信号,之后两人便突围在淮河取得粮草。

而此时的朱棣,也与将士们约定,以三声炮响为信号,之后燕军猛烈攻击灵璧。所以,当朱棣的三声炮响响起时,南军误以为是自己人发起的信号,便开始弃城而逃,准备抢夺粮草,而燕军则猛烈攻城。如此一来,灵璧之战,南军完败,燕军获胜。


这惊人的巧合,实在是“上天在眷恋朱棣”啊,而朱棣本人也更加坚定了登基帝位的野心。而灵璧之战以后,燕军再无大的阻碍,可以直驱京师。

燕军一路直下,沿途守军将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直接开城投降,乃至守卫金陵内城门金川门的李景隆、谷王朱橞,就直接率领守城军队投降了。靖难之役,就此结束。

(朱棣登基之后剧照 郑和、朱棣、姚广孝)

看完朱棣登上帝位的道路,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关键的因素:朱棣登上帝位,是众人所望,人心所向。而朱棣本人,能够取得如此多的人心,不外乎三点:

强悍的军事能力,以区区燕地,就能够直捣黄龙,攻占金陵,众人望风投降。如此强悍的军事实力,在建文帝一朝,又有谁敢反抗呢?;

上天的“眷恋”,历史的巧合,给了朱棣许多绝地求生的希望、机会。三次大风,多次的死里逃生……这些无法解释的“上天安排”,让这些观望局势发展的将领、官吏逐渐倒向了朱棣,产生了“朱棣就是天选之子”的默认信念;

(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 剧照)

建文帝的南军,连连惨败,这既是建文帝软弱的结果,也是朝中无大才可用的结果。这在无形中,也助推了建文帝失败、朱棣登基的结局。朱棣、朱允炆两人一比较,虽同为皇族,但朱棣的声望、资历完胜朱允炆,在加上军事上的胜利,朱棣完全比过了朱允炆。


我是七哥,看完了,是不是要关注一下啊?(手动关注我,每天带大家看看大千世界,每天学习一点,每天领悟一点!)

【本文由“岁七夸父”发布,2019年9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