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首是王粲,還是孔融?

首先,王粲絕對不是建安七子之首,筆者也不知道這個評價是從何而來。


歷史上的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史書原文出自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論》。


《典論》:今之文人,魯國孔融、廣陵陳琳、山陽王粲、北海徐幹、陳留阮瑀、汝南應瑒、東平劉楨,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自以騁騏驥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粲長於辭賦。幹時有逸氣,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徵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之儔也。


明顯,在曹丕敘述中,孔融才是排行第一的存在,這是年齡、資歷使然,若論七人中誰是第一人,孔融也是當之無愧的。


建安七子之首是王粲,還是孔融?

孔融的資歷


孔融的資歷也是和尚頭上的跳蚤——明擺著。


建安初,孔融在許都漢廷擔任少府,位列九卿,此時,陳琳還在冀州給袁紹打工,王粲還是荊州劉表座上客,徐幹等人都是晚輩。若按眾人文筆成就來看,他們或許能跟孔融比肩,但從資歷上看,孔融在建安初已經是士人中的翹楚了。


《後漢書·孔融傳》上說孔融每次在朝廷參加會議,他的意見就是決定性意見,其他公卿大夫都只要負責簽名同意即可。


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每朝會訪對,融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


由此可見:孔融的資歷、名望比王粲等人高多出一大截,曹丕在介紹這七人,先說王粲,最後說孔融,只是曹丕為了歸類敘述,是並列關係,並非是排名。



曹丕對孔融


眾所周知,孔融死於曹操指使的誣告案,但這場政治冤案並不能抹殺孔融在建安文學上的成就。例如魏文帝曹丕就特別喜歡孔融的文章,經常佩服不已,等曹丕稱帝后,還曾專門下詔讓天下人去搜集孔融散落民間的文章,誰貢獻的文章一經核實,便賞賜黃金和布帛。


——曹丕尚且如此,更不論其他人對孔融的推崇了。


魏文帝(曹丕)深好融文辭,每嘆曰:“楊、班儔也。”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輒賞以金帛。



曹丕對王粲


很多人聽過曹丕在王粲墓前學驢叫的故事,以此認為曹丕非常欣賞王粲,可是,這個故事出自於南朝宋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分析一下,可知故事可信度是有問題的


建安七子之首是王粲,還是孔融?

分析的理由也很簡單。


建安二十四年(219)九月,魏國都城鄴城爆發魏諷案,起因是鍾繇相國府西曹掾魏諷暗中勾結多人,策劃在鄴城造曹操的反,以圖復興漢室。計劃洩露後,很多跟魏諷交往過的人都被牽連入獄,最終被殺害。其中就有王粲的兩個兒子。


《三國志·王粲傳》:(王)粲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後絕。


當時曹操正在長安、洛陽指揮全局,魏諷案是鎮守鄴城的曹丕親自督辦的,王粲的兩個兒子被誅殺的消息傳到曹操耳中,曹操感慨說:“如果我在鄴城,是絕對不會讓王粲絕後的。”


如此可見,曹操喜愛王粲,甚於曹丕。


《文章志》曰:太祖時徵漢中,聞粲子死,嘆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


所以再看《世說新語》上說“曹丕為王粲學驢叫”,換成曹操倒是可信,說是曹丕,筆者是持懷疑態度的。


也可能有人會說,魏諷案是政治案件啊!曹丕不敢包庇好友的兒子,是可以理解的。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同樣的是魏諷案,曹丕可是刀下留人了的,例如文欽,這位鄉黨公子哥也因為和魏諷交往過,被辦案官員拿下問罪。


但是文欽的老爹是文稷,文稷是曹操的同鄉,當年一起出來創業的元老,所以曹丕是留了文欽的命,然後整理情況向曹操彙報的。曹操接到曹丕的彙報,當然是大筆一揮,免罪。


《魏書》:魏諷反,欽坐與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百,當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綜上


既然“建安七子”之名是出自曹丕,就以曹丕的喜好來看,孔融的地位是遠遠高於王粲的,加上孔融的資歷等等,孔融位列“建安七子”之首,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