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叫我东海


朱溪镇地处浙江省仙居县东南,面积2092,行政村53个,人口3万人,耕地20002,其中水田10002,山地笋竹林22302。

为发挥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大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朱溪镇建立了新型农技责任制,成立了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突出了责任农技员的作用,针对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广适用技术,从而培植了优质米、竹笋林、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为主的33332的特色产业板块,创办了农民自己为主的15家专业合作社及2家农业龙头企业,并先后注册了方岩健都猕猴桃、雾茗茶叶、杨丰山优质米和绿仓综合类等农产品商标和农业品牌。

在产地保护、标准化生产、绿色认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比2008年增长4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比2008年增长60,其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约占30。

种植业新增加效益600多万元。

但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年龄结构老化,新型农民断层,知识化程度亟待提高;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多,分析信息能力欠缺,区域化、规模化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工作。

1改造和提升朱溪镇传统农业产业的思路一是挖掘原有农业资源,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充分挖掘原有农业资源,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努力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二是以集约化管理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产业,以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是以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农机具和加工设备的引进推广,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产业,使科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逐年增高[1]。

2加强规划引导,提高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因地制宜,正确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2]。

稻米是朱溪镇的主打产业,在2006—2007年进行了6672的丰产方示范,2009年扩展到26672,2009—2010年该片稻田全面种植绿肥,统计面积为46672,为绿色稻米生产奠定了基础,并实行了有关技术的实施,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努力在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上做文章,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标志,实现增产增值。

竹笋林20002、高山蔬菜13332、茶叶26672、水果26672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引进2家竹制品加工厂,引进新品种大果辣椒、脱毒马铃薯、紫色甘薯等。

3加强扶持力度,引进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可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也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3];另一方面可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针对朱溪镇丰富的竹笋、稻米资源特点,今后在引进和发展农业加工企业过程中,既要发展蔬菜、稻米加工企业,又要重视蔬菜、稻米收获后加工、储藏、保鲜、销售的发展,以多种形式的联营,如设立加工点等。

这一方面的工作,茶叶已经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有厂家,有产品雾茗有机茶;竹笋,主要是指春笋,除了鲜售外,余下的可以加工成笋咸咸笋干,制成小包装产品,还有粉丝等土特产的加工等。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要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完善农技队伍建设、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基础上,一是以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新优品种,丰富农产品的种类和品种。

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传统优势农产品,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杨丰山牌稻米生产技术有待提高,高产优质研究大有潜力可挖,稻米精深加工亟待解决。

最近,此项工作正在运行中,准备添置精加工设备,包括包装材料和工艺,以提高市场品味。

三是加大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特别是要重视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如水稻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竹笋的无公害包装生产技术、雾茗有机茶的生产等,其生产环节和肥料农药都要把关,要选择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以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5加强信息服务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和销售,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

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方便群众查询农产品市场行情、政策等各类信息,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贱卖等问题,在贮藏、加工、销售等领域开辟新途径。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

注重农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是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

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可有效提高、统一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维护地方农产品的声誉、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6做大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商标是农产品的身份证,是农产品走上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在我国加入后,商标对农产品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朱溪镇先后有方岩健都猕猴桃商标、雾茗有机茶叶商标、杨丰山优质米商标在台州均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品牌的创建也给企业、地方和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在今后的农业品牌创建过程中,仍要围绕区域特色优势,把握好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做大特色,做强优势,创建区域特色农业大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乡野小河


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下,随着人口老龄化,许多青年人对农业不感兴趣,要想留住他们扎根农村,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链势在必行。一,随着种田大户的不断涌现,表面上土地流转出去了,实际上都是那些中年人参与其中,由于他们的文化知识不足,如何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种植技术流程等问题未必都能解决,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杌械植保劳务营销服务团队参与进来,才能让规模农业稳健发展。据笔者了解,今年的农化服务好多大户出现了稻瘟稻曲病防治失误,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二,因地制宜发展养殖项目,不可一哄而上,比如我们当地的螃蟹养殖,今年的价格大降就是一个反面教材,部分大塘口出现了亏损,挫伤了养殖户的信心。三,适时发展深加工保鲜企业,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均衡投放市场,规避低价风险。四,建立一批农产品流通大军,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以上思路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兴化老刘


第一、将传统农业规模化。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这里的传统被认为是刀耕火种、牛犁人种的原始农业。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立体农业、有机农业、综合农业已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亦是9亿农民立足的根本和13亿多人口吃饭的基本要素。凤来秉承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之精髓,有着先天的土地优势、气候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但是,通过近年来的发展看出,单一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从某个层面上讲,分散的、单一的传统农业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牵绊了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提出,将传统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是今后农业产业必须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第二、将农业产业专业化。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副院长曾经说过:如何根据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当地的实际优势来重新对现有资源利用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我国农业稀缺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来讲显得异常重要。因此,传统农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是一种理想的农业产业的资源整合方式。凤来这几年对农业产业专业化的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从蚕茧业的专业发展、榨菜的规模种植、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水稻的高产示范推广以及制种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第三、将现代农业市场化。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对农业最新 发展的一种表述。将商业思维引入农业发展,让市场这个农字号商业“龙头”长大,带动产业基地村和农户,成为农民“不冒烟的工厂”,使农民由自然经济的状态向经营农业商品的市场经济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民的增收能力。就目前看来,凤来的榨菜已经成功走向市场,老百姓每年种植的榨菜头可以放心的出售到涪陵榨菜集团,产品的市场风险降到了最低。

第四、将农业产品品牌化。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既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顺应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品牌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凤来精米、凤来菜油、凤来土鸡等农产品在武隆、南川、涪陵都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第五、将农民朋友工人化。一位网友这样说过:“我国人多地少,如果不能把多数农民朋友转变为产业工人,那中央的一号文件就永远是三农。”现如今,在山东淄博博山区的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民,而转变为农业产业化工人,按每天8小时工作制上班,一跃成为收入稳定的工薪阶层。近年来,随着凤来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责任地无人耕种,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给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的个人或企业经营,部分农民一下转变为基地的工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工薪族。这是现代农业在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后将必然产生的新事物。






布衣峰哥


1,好产品不愁销

无论什么农产品,首先要好。好的农产品只要价钱合理,市场畅销甚至是供不应求。目前好的农产品一般指无公害与绿色认证的,也有更高标准的有机认证。

其实,好产品会说话,常常跑农家小院“掏宝”的美食达人都知道,有些小户人家不认证也生产健康食材,他们认天地良心。2,会营销,与时俱进

新农村建设中,踊现出一大批有眼、思想前卫的新农人,他们改变千百年来被动生产的格局,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以销定产未雨绸缪。利用互联网+,想方设法宣传产品,充分利用各种电商平台,一边推销一边传播。

酒香也怕巷子深,得会吆喝。



沉默24390587


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经济类种植,如大棚蔬菜,反季节果蔬如草莓樱桃西红柿,高效林果业如冬桃猕猴桃之类,中草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烟叶朝天椒等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立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提供市场,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大市场与农户生产经营有效衔接,抗御市场风险。

三,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注重形象包装,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提高产品的延展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五,合理规划,产业化布局,推进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实现真正的强农兴农。


龙头乡土文艺


传统的东西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需要传承和发扬。

首先,引进人才,有一批高科技化的人才队伍,切身实地的带领农民一起搞研发。

其次,扩大土地面积,承包土地,搞庄园农业,真正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

第三,在产品的销路上做文章,真正实现产地直供,做到产销一体化。让农村的产品真正无中间环节的走向城市,让农民收入增长,真正把传统的农业做大做强。


王家大院的女子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农民关心的话题,如何提升农业产业?是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首要问题。

传统小农经营随着现有农业劳动力严重老龄化退出农业领域已成必然,农业转型升级步入规模化现代化,土地流转是大批传统农民面临转岗再就业,提升农业产业,关系着农民就业安居和农村稳定,那么如何提升农业产业,我认为首先要向农村输入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农村村两委要大学生担任,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领办农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宽营销渠道,真正作到农资直供,农超对接,建立城乡一体化营销网,每个农产品都有据可查,打造放心食品品牌,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厂建没,把农村优质农产品就地加工,丰富城市居民休闲食品品种,开发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吸引城市资本参予乡村振兴等等……

做到以上这些,没有强大高文化素质人才输入,谈三农建设是空谈,农业产业提升是空话。



嫉恶如仇37


很高兴为你回答,如何提升传统农业产业?首先我们得区分农业与产业。中国是农业文明大国,土地肥沃面积广阔。产业是一种生产方式,比如中国几千年的农业产业就是土地耕种、劳动收获、养活农民,自给自足。现在中国的农业才刚刚开始有了产业,比如现在土地集中经营,农民只管干活,经营者负责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农机械的出现,规模化种植。这就是一个产业的提升。随着科学,国力的提升,农业产业必将得到全新的结构提升。集中化生产,源头深加工,源头营销理念。绿色食品的倡导,将会通过互联网达到新高度。也就是想要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必须利用互联网拓展,集中生产,源头生加工,精细化工多元化经营。才能提升农业产业。








毕力格共享牧场


如果要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价值,个人觉得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第一农村的土地,必须大规模的流转和承包,因为在丘陵地带的土地,每家每户的土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不利于耕种和机戒化。

第二承包后的土地承包人,必须种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和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或果树,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土地的价值。

第三除了种植,农村还可以承包土地做养殖,养殖这个必须要有技术。当地政府可以组织当地的农民,到一些养殖户的养殖场进行观摩和学习,以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

第四当地政府应该积极,的支持农民的种植或养殖的热情,在政策上尽量在不违法违规的情况下,给农户大开方便之门。在技术上指导养殖户,种植户和养殖户有收益了,才会使得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加入家乡的种养殖,为家乡做贡献。


春天里68152866


提升传统农业,我认为首先要因地制宜,其次是注入新动能,新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具体介绍如下:

1、因地制宜,了解本地农业发展详细,理清本地农业优缺点。了解本地土壤结构与成分,深耕发掘有潜能,由小到大,由粗到细,由近及远,种植品种。优选出品种,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农业产品输出。

2、推劲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现代农业模式,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以有价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有经营能力的个人或经济组织手中,着力打造千亩级、万亩级规模的现代农业集团,实行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能量等级,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二是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拓展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渠道,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操作模式,着力发展果品,药材,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管理技能,收集农产品需求信息,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以人仅代表个人观念,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