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重整,面临什么困难?

Janet4


山东省内港口整合当前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整合所有港口资源成立了山东港集团,这标志着为时两年多的港口整合调研商讨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新成立了山东港集团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开始,后期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山东港,如何在当前国内乃至国际港口的贸易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避免省内港口重复竞争,如何做到资源合理分配都是难点、痛点。首先是如何做大做强山东港,众所周时,全国所有沿海省份中,山东的港口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甚至是同时拥有大型港口最多的省份,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山东港口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排名并不拔尖,特别是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排名,除了青岛港能进入前十以外,烟台港和日照港都排在四十名开外,烟台港甚至在六十几位,这与国际大港显然有差距,整合后如何提升是难题之一。
其次是资源合理分配,避免重复竞争,省内港口分布多既是优势也有劣势,以往在港口资源竞争中,肯定会存在重复竞争的情况。虽然整合以后对应成立了集装箱、散杂货、油品、滚装等各事业部,未来在不同属性的资源分配上可以统筹规划,但是各港口已经稳固的资源蛋糕想要重新布局,可能涉及到多方利益,也是难题之一。
当然,山东港口整合的出发点是值得肯等的,山东省内也不像江苏、广东拥有不计其数的沿河港口,这些港口很多是私人性质,当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良竞争,想要整合运营,更是困难重重。期待山东港做大做强。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山东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大、各地市相对均衡的省份,其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山东拥有三个吞吐3亿吨的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这三个港口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需要进行重整,以推动港口对经济的持续带动作用。

山东的港口面临着大港林立、投资主体众多、股权结构各异的问题,重整难度非常高。尤其是港口无序竞争的问题由来已久。青岛港以集装箱业务见长,而日照港以散货业务见长,二者在2007年合资之后,日照港也开始涉足集装箱业务,从而产生了双方独立开展业务,抢占资源的问题,造成双方合作的终结。之前早在2012年,山东曾经酝酿对港口进行重整,对相关问题展开专项调研。港口问题的集中爆发是在港口投资审批权从中央逐步下放到地市之后,各地招商引资以及社会资本的进入促进了港口建设加速,但是各地港口码头的争相上马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发了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问题,成为整合面临的巨大障碍,也成为当年山东港口重整失败的重要原因。

山东向经济强省向海洋强省过渡发展,需要解决港口在建设过程中因缺乏统筹造成的建设重复和无序竞争的乱象。因此,山东港口重整将基于港口面临的问题,对港口的管理进行重新划分。将滨州港、潍坊港和东营港整合组建成渤海湾港;将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形成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四大集团的格局;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统筹全省港口发展。


经济观察报


据我了解山东省重整港口资源面临着很多问题,而且整合难道也大,地方对于整合也抱有抵触情绪,我来简单的说几点。

1.山东经济总量大,省内港口吞吐量也大,但是省内港口性质也复杂,不仅有中国最大的民营港口日照蓝桥港,还有中国唯一的外资控股99%的潍坊港,在山东沿海港口分布密集,除了青岛和烟台和日照三个吞吐量超三亿吨大港外,各种小民营码头也是遍地开会,外资港口民营港口整合也是个大难题。


2.港口的盈利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青岛港盈利遥遥领先于其他港口,而且基本垄断了山东的集装箱业务,日青集装箱公司的分家,也代表了两家的合作共赢的局面彻底打碎,而且靠近日照几十公里青岛建立了董家口深水矿石码头,直接跟日照港抢矿石业务,而且青岛会把自己的利润高盈利来分摊给其他港口吗?

3.港口众多,距离太近,存在恶意竞争,几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为了消除恶意竞争,以前青岛港日照港和蓝桥港几家组成了一个价格联盟,但是近期青岛港退出了价格联盟,降低装卸费用,提高招待费,所有的港口都开始打价格战,你降一毛装卸费我就降三毛,国企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的。



4.有些港口货种单一缺乏竞争,而且各个相邻港口腹地重叠,想要港口组合首要前提是看青岛港的意思,再就是要有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