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採石磯,又名牛渚磯,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採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三磯”,而採石磯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內涵獨領風騷,被譽為三磯之首。
  採石磯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終老之地。詩仙李白一生曾多次登臨吟誦,留下“醉酒捉月,騎鯨昇天” 的傳說。千百年來,名流才士,率多來此,或尋詩仙之遺韻,或發思古之幽情,文采風流,至今不絕。
  採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裡的著名戰爭二十餘次。採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廣濟寺始建於東漢,為江南名剎。
  採石磯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採石磯自然景觀獨特,人文資源豐厚,這裡有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馳譽江南的三元洞,氣勢宏偉的三臺閣,有“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謫仙園古建築群,古棧道,翠螺灣等眾多景點。遊人可泛舟江上,賞翠螺秀色;或策杖古棧道,尋覓“大腳印”;或登三臺閣,眺“天門曉日”,嘆“大江東去”。採石磯是中外遊客憑弔詩魂、尋覓李白遊蹤、體味詩詞意境、領略山川之美的絕佳去處。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翠螺灣

  翠螺灣位於採石風景區西南,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其中水系5萬平方米,石質面拱橋2座,木質面平橋3座,石質面平橋1座,建設總投資2000萬元。
  翠螺灣依水傍山、景色秀麗,集垂釣燒烤、水上娛樂、休閒觀光於一體,園區以山水園林為基調,亭臺水榭、木橋幽通、魚池潭影交錯相映。景點錯落有致,佈局緊湊協調,有六角亭、草亭、水榭、釣魚臺、遊船碼頭、棧道、農家樂、娛樂設施基地、月季園以及牡丹園等景點。寬闊的映杉湖掩映在池杉林中,壯美如畫,信步映杉湖畔,可觀賞秀麗的湖光山色,又可修心養性,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往返。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太白樓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依翠螺山,濃蔭蔟擁是一座金壁輝煌,宏偉壯麗的古建築。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騰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太白樓原名謫仙樓。
  舊志載,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因記載過簡,不得其詳。目前能夠確認興建較早的時間為明正統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廣濟寺僧修惠於寺前建清風亭的同時,在寺前建謫仙樓,肖太白像祭祀於樓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為“太白樓”,又將神霄宮旁的李白祠移建於此,形成樓閣和璧的格局。咸豐年間,毀於戰火。現存太白樓系光緒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資重建。新中國成立後,幾經周折修葺,面貌一新。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圓夢園

  圓夢園坐落於太白樓東側的萬竹塢內,佔地6公頃。1997年建成,它以萬竹塢萬竿修竹為依託,以徽派建築藝術為特徵,徽派山水樹樁盆景、園林小品參差其間,具有江南園林的風貌。

  圓夢園將徵集的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磚雕)、碑刻、門楣、窗扇、門鼓等巧妙地運用到建築當中,內容豐富,饒有意趣,具有較高的藝術鑑賞價值。園內層層疊翠,花木扶疏,軒、館、廊、亭分佈有致,沿廊牆上鑲嵌明清石刻38塊;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忠、孝、節、義”手跡四塊碑刻;《石鼓文》全文700餘字的碑刻等,這些共同構築了這座精彩紛呈的文化園林。其中,園內的石刻十二生肖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不可多得藝術珍品。2006年,採石風景區對歷史文化資源加以整合和利用,於庭院中心地帶,集中陳列了上世紀九十年代自皖南征集的清代169個柱礎,專闢為“柱礎館”,使園林與歷史文化更加有機地融合,展示出徽派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古棧道

  採石風景區沿江棧道凌空飛架於臨江的懸崖峭壁之間,南起三元洞,北至蝸牛尾,全長約800餘米,依山就勢,起伏蜿蜒。沿途設有鐵索橋、拱橋、穿山隧洞、觀景臺、休息廣場等景點。遊人穿行於沿江棧道,仰觀絕壁、俯察江流,探奇懷古,思飄天地之外。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萬竹塢

  萬竹塢就像一本百科全書,為我們打開了竹的清幽世界。
  這些竹來自京、寧、蜀、湘、贛、鄂、閩、皖等省市地區,約120種,從80年代起,便陸陸續續地彙集於此,安家落戶。
  要進萬竹塢,先過清風橋,這便是“清風颯颯到此橋”的含義。風飄然而來,倏然而過,此間的萬竿修竹,搖曳出萬種風情。這是何等旖旎誘人的風景!
  走進萬竹塢,首先看到的是“斑竹”,“斑竹”的老家是洞庭湖的君山。“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是娥皇、女英見舜帝不成,淚盡泣血,血灑竹上,日久成斑,“斑竹”因此得名。“斑竹”的旁邊是“薪竹”,薪竹可以做笛,從韓愈的“薪洲笛竹天下知”中,可知薪竹做笛的名氣。一種通身粉白的竹子叫“粉竹”。“粉竹”來自李白的妹妹李月圓的故居。相傳李月圓將粉白的洗面水灌灑竹林,其門前的竹子便成了粉白色,“粉竹”由此得名。還有一種竹子叫琴絲竹,來自成都,因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吟詩樓畔的竹子而得名。走近竹林,細細品來,萬竹塢的奇竹美不勝收:竹竿墨綠透亮,其節排列如龍鱗的叫“龍鱗竹”;其節幹凸突,形如人面的叫“羅漢竹”;還有莫干山的花毛竹、槽裡黃竹、金鑲玉竹,竹鄉安吉的黃槽毛竹、墨竹、紫蒲頭石竹……在名竹薈萃的萬竹塢,你可以飽覽各種竹子的風姿,對李白“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的詩,有一種清新的認識。竹的高節與風韻,這大抵也是天下君子愛竹的緣由吧。


  萬竹塢的竹子四時有景:春雷初醒的時節,一夜之間,萬竹塢的筍子破土而出,如萬箭齊發。竹林瞬間變得生機勃勃,白色的是麻竹筍、紅色的是紅竹筍、黑色發亮的是芽竹筍、萬千姿態,美不勝收。萬竹塢的夏季,盪滌難耐的燥熱,是消暑納涼的最好去處,竹葉清香沁人肺腑。
  李白生前極其愛竹,他多次來遊採石磯,可惜當時沒有片竹可尋,但上蒼不會辜負有心人,李白發現了離採石不遠的慈姥山上的竹,這些生趣盎然的竹自然給李白帶來了許多情趣,於是,詩人感懷賦詩,留下了著名的《慈姥竹》。憑窗倚幾,翠竹搖曳的風姿讓人心曠神怡。如今萬竹塢的竹也算是成全了李白愛竹的心願。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安徽省馬鞍山採石風景名勝區簡介

  鎖溪河

  鎖溪河,原名牛渚河、採石新河。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由於採石山下“水勢湍急,大為舟楫所害”,為緩和水勢,乃沿採石山東平疇沖積土地帶開鑿新河。全長2400米,均寬60米,起到溝通長江、聯繫古鎮的紐帶作用。其後,由於歷史、區劃等諸多原因,鎖溪河百病叢生,弊端漸重。2005年,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實施鎖溪河環境綜合整治,同年11月25日工程勝利竣工,並被授於省“鎖溪河人居環境示範基地”。今天,經過整治的鎖溪河煥然一新,它就象一個美麗的音符,重新彈奏出動人的旋律:清亮的河流,碧波盪漾,龍舟競技;護坡河道,綠樹成蔭,草木清新。遊人沿著鎖溪河、親水平臺、卵石廣場,極目遠眺,不禁心旌搖盪。千年鎖溪古河重現光彩,成為採石風景區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