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自古就崇拜“龍”,把“龍”看成是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祥瑞。每逢喜慶節日,都會通過龍舞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吉祥。如今,國內龍舞的形式有上百種,多種多樣。本期的揚州非遺,讓我們和《新聞女生》一起走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丁夥龍舞。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一大早,江都區丁夥鎮的中心廣場就熱鬧了起來,丁夥鎮女子舞龍隊正在進行春節前的排練。丁夥鎮文化站站長、女子舞龍隊領隊孫琴介紹,去年春節,丁夥鎮舉辦了舞龍踩街活動,聲勢比較大,今年她們也準備舉辦這個活動。


自古以來,江都就有龍舞習俗。漢江都國相董仲舒稱:“物以類相召也,故以龍治雨,以扇避暑。”據史籍記載,北宋仁宗慶曆六年,時任揚州太守的韓琦於江都東陵聖母廟主持了龍舞祈雨儀式。而江都龍舞,以丁夥為勝。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丁夥龍舞傳承人周堅東介紹,明清時,有一句話叫“丁夥人民吃得苦,四面都是二十五”。因為丁夥鎮經常發大水,農產品收成不好,於是農村裡經常依靠舞龍來祈福。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清朝中期之後,丁夥人以種植花草為生,花木產業遠近聞名,丁夥龍舞也得以更廣泛的傳播。“沙場鎮鼓沸如雷,近水人家草閣開。大婦回頭喚小婦,烏龍方去白龍來”,清代詩人夏九敘的《午後竹枝詞》描繪的就是丁夥龍舞的熱鬧場景。民國時期,丁夥形成了五支正規的舞龍隊,有上百名舞龍隊員,舉辦過第一次舞龍大會。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思想開發,丁夥龍舞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周堅東介紹,丁夥鎮高橋村,以前叫高橋大隊,大隊將賣肥豬的錢,買布料做成龍,在春節期間到各個生產隊、大隊進行演出,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丁夥龍”由此逐步復甦並一飛沖天。1993年,丁夥鎮政府首次舉辦舞龍會;2002年,丁夥華倫龍舞隊在江都國際龍獅邀請賽上獲得國際舞龍金獎;丁夥龍舞《金龍獻瑞》曾三次走上央視的舞臺;2011年,丁夥龍舞被確定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龍舞豐富了丁夥當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但大約從十年前開始,鄉鎮企業陸續改制,民間舞龍隊失去了企業的經濟支持,龍舞技藝的傳承又出現了波折。


55歲的孫琴是丁夥鎮文化站站長,從參加工作開始,就一直和丁夥龍舞打交道。在丁夥龍舞發展的低潮期,她號召多名文化工作者和龍舞愛好者,組建了鎮上第一支女子舞龍隊。隊員平均年齡55歲,但舞起龍來,一招一式依然是乾淨利落,有板有眼。孫琴介紹,龍頭和龍尾相對運動量大一些,龍頭有九斤重的重量,舞起來非常吃力,有時候會把手上和腳上磨好多的泡,還經常摔跤,跌下來時要立即就站起來。

快如疾風驟雨,慢如平原走馬,舞龍隊展現出了不一般的速度和力度。孫琴介紹,她們這幫人都很用功很用心,也很能吃苦。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丁夥龍舞,融武術、舞蹈、民族鼓樂於一體。舞龍者利用人體多種姿勢,在動態行進和靜態造型時將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和於龍舞技巧當中,完成各種優美的動作。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丁夥龍舞的花式套路分為A、B、C三個等級,對隊員們的要求很高。孫琴介紹,C級套路的大力圓,比較講究協調:龍一共有九節,每一節的龍都要繃緊。C級套路螺旋跳,在整個舞龍動作裡是難度最大的,要考驗隊員的耐力,屬於競技動作。


一邊要注意腳下,一邊還要揮舞龍身,在關鍵的時間點跳躍,同時要注意保持隊伍的整齊,這樣的動作對龍尾舞者韓阿姨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韓阿姨說,剛開始拿把子時,她兩隻手都拿不動,訓練一次膀臂就疼,後來每次訓練完後都感覺自己力量增加不少。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為了傳承傳播丁夥龍舞,包括韓阿姨在內的隊員們每天都堅持訓練。從2015年成立至今,丁夥鎮女子舞龍隊先後獲得了江蘇省第七屆全民健身節舞龍比賽優秀獎、江蘇省裡下河地區舞龍比賽優秀獎等多項榮譽。丁夥鎮女子舞龍隊隊員們表示,她們都是奶奶級別了,能舞出這樣的成績不容易,要像企業中的老總一樣,有拼搏精神。


紮實做好丁夥龍舞傳承工作的不僅有阿姨們,在丁夥中學還有三支由學生組成的年輕隊伍,他們代表著傳承和發揚丁夥龍舞的未來。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近年來,丁夥中學將丁夥龍舞納入到了德育教學管理中來,學生從進入校門開始就要學習和排練龍舞。丁夥中學舞龍培訓基地指導教練、丁夥龍舞區級傳承人孫堅介紹,學校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舞龍,更是龍的精神,目的是讓學生把這種拼搏、合作、創新、協調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揚州非遺丨丁夥龍舞:龍的傳人,舞的精彩


經歷風雨,沉沉浮浮,丁夥龍舞傳承不易。好在還有這麼多人在堅守,龍的精神一定可以得到更好地發揚,丁夥龍舞技藝一定可以擁有更廣闊的舞臺。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