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魚仔紋?

楊建國52


什麼是魚仔紋?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聲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開通了“西瓜視頻”,已發“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鑑定”等視頻,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鑑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後續我會開通“西瓜視頻直播節目”,方便與有瓷器鑑定鑑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回到話題上來。


什麼是魚仔紋?


魚籽紋是一種象形的說法,也就是由於瓷器的氣泡大而密集呈現出團狀特徵,就像是魚籽堆積在一起的樣子,一般只有宋代柴燒的汝窯、官窯、哥窯的極少數作品才會呈現的外觀特徵,只能作為鑑賞的依據,而絕對不能作為鑑定的尺度來使用,否則就會犯“按圖索驥,削足適履”之弊病。


北宋早期哥窯神聖之品百積碎魚子紋雙耳小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c45aa81691ab712f9c978a822ae9ea32\

以瓷惠友


魚子紋並非瓷器特有。實際上,在古董行裡用的最多的是形容唐代金銀器底紋裝飾法,可參見中國文物定級圖典金銀器部分的描述,用的詞就是魚子紋。

廣義上的魚子紋是形容細密圓形顆粒狀紋飾。在瓷器上一般是指宋代登封窯以細圓管戳釉而形成的紋飾,由於所用管徑稍大,又叫珍珠地紋。其起源是唐代金銀器底紋技法。唐代金銀器底紋大部分採用魚子地紋,也是以圓管狀金屬器敲打捶揲而成。至於其他釉色的瓷器,元明時期有些哥釉開片細小,有人稱為魚子地開片,形容開片小,與宋元常見大開片相對而言,並非魚子紋。其他的一些釉色,似乎沒有公認的叫法,也許有人形容一些新燒瓷器的釉變狀態,但沒有歷史根基,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犀角斷面的魚子紋也是鑑定真犀角而非牛角的主要特徵,也是公認的行內用語。樓上已有犀角斷面魚子紋照片,可作參考。

下面提供唐代狩獵紋玉壺春瓶的魚子地紋,應是比較早期魚子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魚子紋。圖六是宋登封窯魚紋魚子地(珍珠地)罐。








卓然堂


在收藏術語中魚子紋指器物表面或內在通過肉眼和顯微鏡下呈現出形狀像魚未受精的圓球粒細小的卵子狀。

瓷器開片中紋路交錯,形成許多細眼者。因其狀如魚子,故名魚子紋。

犀牛角橫斷面有魚子紋,竹子有魚子紋,歙硯石等都有自然的魚子紋,在收藏領域,魚子紋被廣泛用於某些特定材質的鑑定和器物斷代的標準。







柒珍壹寶


魚籽紋不僅在瓷器上有,金銀器上的魚籽紋是一種裝飾手法,唐代金銀器工藝精湛,魚籽紋繁複而不亂,有的是鏨刻的,也有炸珠的等。下面發圖參考











劍俠33963803


此碗是宋汝窯瓷器浮雕魚蓮大碗釉面有多條魚子紋。魚子紋:是宋汝窯瓷器特有的釉下汽泡開片顯露的牛毛紋及魚子紋。




喜悅84648197


魚仔紋是瓷器中特有的產物!

魚子紋,裂紋釉中之極其名貴釉種,屬窯變釉系列。大清雍正年官窯出品,由於工藝複雜,燒製難度極高,存世量極稀少。各大市場上無法見到,連博物館中也很少見。因此,升值空間相當廣闊。俗話說,"縱有家財萬貫,不如均瓷一片"。但我要說,魚子紋其觀賞價值是其他瓷器無法比擬的,其收藏價值更可匹敵均瓷。

說實話,沒見過,希望有生之年能見到!

歡迎大家圍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