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用小刀割开茎杆取蒜薹会影响蒜头生长和产量吗?

竹林听雪C


大蒜用小刀割开茎秆采薹对于以收获蒜薹为主的大蒜是比较好的,采收快,蒜薹质量好。只是对于收获蒜头为主的大蒜来说,茎秆破开后植株容易枯死,不仅蒜头产量低,而且会容易出现散瓣情况,因此对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影响。因此大蒜还宜进行合理科学采薹,才能避免影响产量,产生最好效益。

蒜薹采收最佳时期

一般蒜薹从花芽分化到采收需要40-45天,前期慢,后期快,蒜薹冒缨到采收约为15天左右。其中当蒜薹伸长叶口8-15厘米,上部打弯沟,总苞变白时采收,不仅蒜薹质地柔嫩,而且产量最高。若采收过早蒜薹短小,产量低,采收过迟则蒜薹变老,不仅适口性差,而且消耗养分多,影响蒜头生长膨大。可见蒜薹采收早晚对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很大影响。另外采收期间一般还要适当控制水分,待植株出现稍微萎蔫时采收通常蒜薹不易折断。

采薹最佳时间

采收蒜薹以晴天中午或午后进行最佳。因为高温期间,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不仅容易蒜薹采收,而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以减少伤害叶片,利于蒜头生长。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和叶片都容易折断,影响品质和生长。

收获用途

对收蒜薹为目的的,通常对于叶鞘紧品种,为使蒜薹高产,一般是用小刀或专用采薹工具破开或划开茎秆提出蒜薹,这样产量高,品质好,但是以收获蒜头的大蒜,一般不能破开茎秆收获,要尽量保持茎秆完好,以利蒜头生长膨大,采薹时一般还要从倒3-4叶处进行采收,虽然蒜薹产量降低,但是植株受伤轻,基本不会对蒜头产量造成明显影响。

常用采薹方法。

最常用有三种。1人工拉薹法。即双手捏住蒜薹顶部均匀缓慢用力上拉,效率高省工,不伤叶片茎秆,对蒜头生长好,只是容易拉断,蒜薹会长短不一,整齐度差,产量低,而且只适宜叶口松蒜薹细韧性好的品种。2扎薹法。一般选用专用扎薹锥,或自己将竹筷或比较粗铁丝削成或磨成尖锥形,也可以直接一手用牙签等尖锐物在距离地面10厘米左右垂直扎入,在将蒜薹慢慢提出。通常蒜薹采收质量品质都比较好,而且对大蒜植株破坏小,蒜头产量质量也高,只是采薹较慢,效率有些低。3铲薹法。也是大蒜产区普遍使用方法,基本类似于小刀破秆采薹,对植株伤害较大,会对蒜头产量和品质有不利影响。不过采薹快,质量好。即使用市面有售的铲薹器,左手捏薹,右手拿铲薹器顺薹向下,在中下部沿垂直方向用力挤压蒜薹,左手同时上提即可。另外还有刀片划薹法及夹薹法等。

总之,大蒜采取蒜薹方法有多种,不仅要掌握好采薹时机,同时还要根据收获目的用途等,选用合适的采薹方法,以提高蒜薹或者蒜头产量和品质,才能确保最好效益。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你好,木雨听风为你解答,大蒜蒜薹又叫蒜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之一。在餐桌上也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菜肴。大蒜蒜薹是一种先于大蒜收获的蔬菜。大蒜薹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的大蒜素含量不亚于大蒜,可直接生食,大蒜薹有很强的耐储藏性,每到大蒜薹收获季节,在农村辛劳的人们,忙碌着抽出大蒜薹,大蒜薹抽出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大蒜的产量,大蒜薹的品质,大蒜薹收获过早,蒜薹嫩,价格高,但是蒜薹产量低,抽完蒜薹的大蒜,强制养分回流,对大蒜头的膨大亦有影响。大蒜薹收获过晚,蒜薹的产量高,大蒜蒜薹,粗纤维增加,食用的价值,不如嫩蒜薹受欢迎,同时,收获蒜薹过晚,对大蒜头的膨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蒜苔要适期收获,在蒜薹刚发弯,蒜苔的花苞,还没有膨大时收获更好。

蒜薹

每到大蒜薹收获的季节,大蒜田里的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采收蒜薹较早的,你会发现,有人借助小刀,来收获蒜薹。采收蒜薹比较晚一些的,仅用双手用力一拽,只听“磕碰”一声,大蒜苔被拔断了,收购商,只要上部用手拔断的哪一部分,断茬下半部。粗纤维太多,失去食用价值,从断茬向上这一部分,基本上没有粗纤维。可食用价值高,耐储存。自“五一”劳动节开始拔蒜苔,经过冷库储存,可陆续供应市场至元旦,春节,或春节之后的蔬菜淡季。在大蒜种植的密集之地,大蒜之乡金乡县,在蒜薹的收获期,走在田间地头,你会发现。借助小刀收获蒜苔的蒜农,占到一半以上。每年有关采用借助小刀收获蒜薹的后期大蒜的产量如何?是增产还是减产与用手拔蒜苔,相比较,哪一个更能增产?都有过进行比较,最后结果是各说各有理,看来是不分伯仲。

大蒜抽薹

在收获蒜薹时,要想大蒜不受影响。不管是采用借助小刀割开大蒜茎秆取出蒜苔,还是直接用手拔,都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遵循这个技巧,大蒜头膨大受影响小。

抽取蒜薹的方法选定:1,采用借助小刀收获蒜苔,需要制作一个专门拔蒜苔的工具,这个工具的名字在当地叫做“离刀子”,是专门以拔蒜苔而设计的小刀,一个成年劳力,在高产的大蒜田拔蒜苔,手快的每人平均每天可拔蒜苔500斤左右。用小刀拔蒜苔,左手抓住蒜苔的尾巴(花苞处),右手握紧“离刀子”带刃的一面向外,顺着蒜苔向下推,把大蒜茎秆纵向剥开,一般向下切的深度,是按照大蒜苔向下数第3个叶片或第4个叶片,“离刀子”再稍微倾斜,左手轻轻用力一拽,蒜苔就下来了。

拔蒜薹的专用工具

收获蒜薹的时间,在蒜乡一般是在“五一”前后,拔蒜苔头一天,对沙壤土大蒜田浇一遍水,淤土地要提前3~4天浇水,然后就可拔蒜苔,蒜苔在水的作用下变得脆,嫩,用小刀很容易收获。在刚浇完水,如果直接采用手拔,就会出现,将大蒜的根系拽伤拽动,影响大蒜吸收水分,养料,大蒜头膨大慢。用小刀收获的大蒜苔之后,大蒜叶片内的营养,会很快倒流至大蒜头上,大蒜头的储藏器官,继续膨大,拔完蒜苔之后,进行浇一遍水,并且顺水冲施尿素每亩2.5~3公斤。促进大蒜头的膨大。

手握工具拔蒜薹

2,手拔蒜苔。手拔蒜苔适用于收获比较晚的大蒜田,准备手拔蒜苔的的大蒜田,在拔蒜苔前不可浇水,因为浇完水,土壤变得疏松,容易连棵一起拔出,或者拔动大蒜根,影响大蒜头膨大。


木雨听风


用小刀划开大蒜茎秆取出蒜薹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会增加劳动量,降低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倒伏染病,会严重影响大蒜的蒜头膨大,进而影响产量。

首先我先说一下什么是蒜薹。

蒜台是大蒜的花茎与花苞的总称。当大蒜开始抽薹的时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营养物质以及从根系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会首先供应蒜薹的生长,会影响大蒜蒜头的膨大,进而影响产量。

那如果抽蒜台时选用小刀划开大蒜的茎杆,这种方法为什么不可取呢?

1.蒜头的嘭大主要是从抽完蒜台之后开始,如果用刀片划开大蒜的茎杆,一方面会导致大蒜倒伏无法或降低进行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另一方面水分以及营养物质易于从伤口流出,并且病菌很容易从伤口侵入,导致大蒜茎杆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2.增加劳动时间,降低抽蒜薹的效率。另外蒜苔是一种季节性蔬菜,从蒜薹刚开始上市是八九块钱到现在的两块钱一斤,可见蒜薹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较严重,所以在蒜苔价钱较高的时候,越早卖价钱可能越好。另外,蒜苔抽的越早,蒜头的膨大就会越早开始,对产量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那么抽蒜台既高效对产量影响又小的方法有哪些呢?目前在大蒜区主要常见的抽蒜薹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铁钩,另有一部分人选择直接用手抽蒜台。

那么针对抽完蒜薹之后。怎么做有利于提高大蒜的产量呢?

在大蒜抽完蒜薹之后,可以选择叶面喷施药剂的方法防止病害从伤口感染,并且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并且通过叶片直接喷施营养物质,进而提高产量。在抽完蒜薹之后,可以选择的杀菌剂药剂有:吡唑.戊唑醇、吡唑.氟环唑,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叶面肥: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效果较好。

以上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分析,并且针对抽蒜台之后如何增加产量的方法。欢迎大家进行讨论和点赞,谢谢!







小位说三农


那么大蒜割开茎杆取蒜薹会影响蒜头生长和产量吗?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大蒜,也许对下面的回答更容易理解。


整株大蒜分解

整株大蒜由根、蒜瓣、假茎、叶、花苔所构成。

养份供应情况

【根】分布于茎盘周围扎于土壤为整株提供养分。


【叶】分为叶身和叶鞘,实为假茎,叶鞘为管状形,层层包裹着整个蒜瓣与发苔,并为花苔提供支撑,同时也为蒜瓣和发苔提供养分。

至于割开茎杆取蒜薹对蒜头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影响不大,因为

一丶

蒜头的养分供给主要来源是根部,叶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根部对营养成分的更好吸收。

二、茎杆被割开取了蒜薹,虽然失去了相互间的支撑,假茎容易倒伏,但不是全部割断,养分供给还是可以进行,一部分自需、另一部作用于蒜瓣。

三、正常情况,抽取了蒜薹15~20天左右已进入大蒜收获时间,相对来讲影响不是很大。

怎样有利于抽取蒜薹又能对蒜头有益

一丶竖着下刀割开茎杆抽取蒜薹,可以将对大蒜的伤割降到最小。

二丶在抽取蒜薹后尽量上叶鞘大至向一个方向倒伏,防止踩踏或茎杆折死,不利于养分供给。

蒜薹抽取有益于蒜头

一、在抽取蒜薹后,要一段时间才能挖大蒜,这就存在一定的时差,其间实为蒜头膨大的最后冲刺。

二、蒜薹抽取后,根与假茎吸收的养份将作用于蒜瓣上,有利于蒜头的膨大。

总此割开杆茎取蒜薹虽然对整株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利程度更偏向于蒜头的膨大,以损小而利大。


良友三农51061192545







掌心里的海521


这种方法不可取啊!做为一个蒜农来说我们主要收获的是大蒜!蒜苔只是大蒜的附属产品啊!虽然说今年蒜苔价格比较高一些,但是对于我们这里的每亩地蒜苔的产量来说好的地块在300斤左右,而大蒜的产量在2500斤左右(晒干的大蒜)。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里的蒜农是怎么提蒜苔的。



扎苔法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直接用一根有手指头一样粗的木棍,在一头直接钉上一颗钉子就是简单的提蒜苔的工具了。提蒜苔的时候就是右手拿着带钉的木棍往大蒜的蒜秸上扎一下,从头往下数3-4片叶子的地方是最好的,然后左手就开始慢慢提蒜苔了!不能够扎的太靠近大蒜的根部了,这样的话很容易使大蒜在提过蒜苔以后出现倒伏!现在我们这里的集会上也有卖专门提蒜苔的工具!原理都是一样的既在蒜秸上扎一下就可以提蒜苔了!

直接用手提,这样的方式适合蒜苔比较高产的品种,比如说四六瓣大蒜就可以这样提,它的蒜苔每亩地的产量在1000斤左右!蒜苔长的又粗又长很适合直接用手提!

如果说直接用小刀把大蒜秸秆划开,再把蒜苔取出来的话,会影响大蒜膨大,倒伏在地下的蒜秸如果说土壤环境比较潮湿的话,特别容易生蒜蛆,并且还特别容易形成散头蒜!直接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


豫东小农


首先肯定的说,抽蒜薹时,用小刀割开径杆,这种做法肯定会影响大蒜蒜头的产量。

为啥影响产量

用小刀剥开径杆,对大蒜植株造成严重损伤,会导致一些叶片发黄、萎蔫、凋落,严重影响植株的长势!


叶片发黄,光合作用减慢,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严重的造成植株早衰!这样就会影响大蒜质量。

怎样抽蒜薹合适?

蒜薹是必须要抽的,如果不抽出蒜薹,就会影响大蒜蒜头的膨大。所以对农户来说,抽蒜薹时应尽量降低对大蒜植株的损伤!关于如何抽蒜薹才能降低对大蒜的伤害,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 最笨的方法,直接人工抽出,这样抽出的蒜薹,长短不一,不利于蒜薹的销售,适合在蒜薹价格非常低的年份。


  • 使用蒜苔收割器,我们这边普遍使用带钩的小铁棍收取蒜薹,在出蒜薹时只需用铁钩在茎基部扎孔,然后轻轻一拔蒜薹就可以取出!

  • 简易收割器制作:找一根50cm 左右木棒,在一头3厘米处钉入一铁钉,露出2厘米就可以。使用时抓住没钉子的那一头,用钉子扎入蒜苗的根部,离地面10厘米左右吧,然后向上拔!

使用蒜苔收割器是降低大蒜植株损伤的最好方法,目前在很多地区已经推广,大家可以去尝试。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欢迎继续讨论!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植保小贴士


蒜薹(蒜苔),又称蒜毫,它是大蒜中长出的花茎,比较受人们喜欢的蔬菜之一。



但是大家对蒜薹是大蒜的那一部分,抽蒜薹对大蒜有什么影响?人们有很多的疑惑就这个问题简单做一个介绍。

蒜薹是大蒜的花茎和总包苞两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有发育不全的花序。

采抽蒜薹对大蒜有什么影响

1.大蒜属于百合科植物,靠鳞茎繁殖,不是通过开花结种子来繁殖的,采收蒜薹可以增加农户收入。

2.适期采抽蒜薹,这样就减少了蒜薹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会有更多营养供应蒜头的生长和成熟。

3.抽蒜薹时,用自制的小木棍一头钉个钉子或者购买不锈钢抽蒜薹神器均可,注意抽蒜薹的方法,可以减少对大蒜叶子和茎的损伤。



综上所述抽点蒜薹不仅不会影响蒜头的生长,还会促进蒜头的膨大,提高大蒜的品质和产量,同事也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冀鲁小苗


【乡里乡韵】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妇女怀孕分娩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这样大家都会明白了,那干嘛还要给大蒜进行剖腹产呢,一句话蒜农为了多挣钱。



我们说多挣钱无可厚非,但是却违背了大蒜的生长规律。咱老百姓都知道,大蒜蒜薹是必须要抽掉的,如果不抽蒜薹就会继续生长,然后开花结籽,这样一来无疑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接下来就是影响蒜头的生长,所以每到大蒜抽蒜薹的时候就必须将蒜薹拔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将其蒜薹的薹茎和薹的尾部结合处拔出来就可以了,它就不会开花结籽,消耗大蒜的养分。


我们知道在大蒜没有规模种植和全面进入市场的时候,蒜农就只是将蒜薹拔出来就可以了,可是到了大蒜成为大宗的经济作物进行规模化种植以后,蒜薹成为了大蒜收入的增长点,一些蒜商在收蒜薹的时候对蒜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那些长短不一的蒜薹就没有了商品价值,于是蒜农便想到了用一个木棍在顶端钉入一个钉,只要在离地面五公分的地方扎一下,蒜薹就可以顺利提出,但是由于蒜薹市场价格变化太快,也就是说想卖个好价钱就需要赶早集,有的蒜农还没有等到蒜薹茎出来五公分就干脆给大蒜来一个“剖腹产”。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是“剖腹产”就会破坏大蒜整株的生长,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大蒜蒜头的膨大期,特别需要大量的养分,受伤的大蒜就会影响生长,大蒜产量必然受到影响。其实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就是每到提过蒜薹,高温就会来临,各种危害大蒜的病菌开始发展,而刚刚受过伤害的大蒜更容易受到病菌的危害,尤其是抽蒜薹后的一场浇水更加加快了病菌的迅速蔓延,这就是造成大蒜为什么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大蒜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蒜农为什么还扎蒜薹呢,关键是蒜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大蒜的产量,我们可以这样算一下,蒜薹每亩400斤,按照目前1.5元计算,每亩600元,如果大蒜因此造成早衰,每亩至少减产20%。按照每亩3000斤的产量,就减去了600斤的蒜头,不管市场价格如何,蒜农应该会算这笔账,当然早熟薹蒜除外。

以上是@乡里乡韵的观点,欢迎挑刺


乡里乡韵


大蒜是人工培育的一种调味品,通常以蒜苗、蒜薹和蒜头三种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在农作物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自然界的野生蒜的繁殖方式主要靠气生鳞茎,而不是鳞茎。人们通过不断地改变和提高大蒜的商品性能,才将大蒜培育成各个不同的品种,其中蒜薹质量好且产量高的品种最受种植者欢迎。另外,人们通过人为干预,阻挠气生鳞茎的产生,突出了蒜薹和蒜头,就必须想办法采收蒜薹,抑制生殖生长,将养分集中在蒜头上面。所以说,采收蒜薹不光是为了提高蒜薹产量,也是为了蒜头有一个好收成。但是,采收蒜薹的方法不同,也会对蒜薹和蒜头产生影响。



我们都知道,大蒜蒜头(鳞茎)本身是变态枝条,其“鳞茎盘”就是缩短的茎节,它下面着生根系,上部有叶和芽的原始体。春季花芽分化以后,顶芽形成蒜薹,侧芽(鳞芽)则膨大成蒜瓣。如果不采收蒜薹,蒜薹顶部的总苞能结出几个到几十个气生鳞茎,是繁殖独头蒜、提高大蒜种性和蒜种复壮的好材料。

既然我已经知道采收蒜薹对于蒜薹和蒜头有影响,那么,该如何有效解决呢?

不同的大蒜品种,采收蒜薹难度差异很大

长期种植大蒜的人都知道,有的蒜薹很容易拔出来,有的品种则非常困难,因此上,老蒜农都会尽量选择容易采集蒜薹的品种。不同的品种蒜薹长度、蒜薹质量、蒜薹味道、产量都有差别。这只有通过挑选品种来解决。对于采收蒜薹很困难的品种,采收过程中对于叶片的损伤程度就会大得多。

蒜薹的最佳采收期

自从总苞开始漏出大蒜心叶,就标志着大蒜的生殖生长已经开始了,有效地处理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矛盾就跟重要了。事实上,只要花苞产生,就不会再产生新的叶片了,如何保持叶片颜色深绿,叶片厚度厚实,为植株提供更多的光合产物才是最主要的。因为这个时期花芽快速生长,鳞芽也在不断地孕育,瓣数多少等正在形成,只有适期阻断生殖生长,才能获取最高的蒜薹产量和最高的蒜薹质量,也能减少对蒜头产量的影响。

一般的品种等到蒜薹上部开始出现打弯,颜色变白就是最佳收获期。过早产量太低,味道太淡,也不容易抽出来。过迟纤维化严重,品质下降。但是有些品种的蒜薹不会打弯,就需要仔细观察了,避免收获过迟,质量差,价格也会下降很多。

蒜头采收期水肥管理

根据陕西蔡家坡大蒜产地的经验,壤土地收获蒜薹前三天,沙质土前一天浇水,蒜薹很嫩,蒜头产量更高,也更容易采收。否则拔不出来,严重影响效率。其他地方说的5天内不让浇水就不知道咋回事了,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


采收蒜薹方法探讨

最常见的三种采收蒜薹方法分别是:纵向划伤、打眼创伤和外力作用。依我之见,各有缺点:

纵向划伤:包括锋利的小刀、竹刀、市面售卖的专用器具,目的就是自上而下地对蒜苗的叶鞘进行划伤,漏出蒜薹,便利于尽可能多的采收蒜薹。它的副作用很明显,那就是创面大,操作不当会造成部分叶片严重受伤而快速变黄,从而失去光合作用,植株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遇雨容易感染病害;植株容易倒伏,营养物质运输受阻;部分蒜薹受伤。优点是省力、速度快、蒜薹经济价值高(蒜薹越早,价格越高)。注意:划伤尽量垂直,才能减少叶片损伤程度。因为营养物质是垂直向下运输的。

打眼创伤:包括自制和专用器械。我们这里最常用的就是用一个竹片,下面5厘米处用钢钉穿孔,头部露出2~3厘米。采收蒜薹的时候,在蒜苗基部7~10厘米处用钉子顶端刺入,另一个手轻轻将蒜薹拉出来即可。这种方法损伤面小,但是因为叶鞘的包裹作用,抽蒜薹阻力很大,费时费力。



外力作用。包括强行抽蒜薹和用器具夹住蒜苗基部两种。强行抽蒜薹肯定是错误的,一是很难抽出来,二是严重损伤大蒜根系和叶鞘。用器具夹住蒜薹基部的确可以让蒜薹基部受损,减轻人工力度,但是同时也损伤了叶鞘,养分运输受到影响,同时也容易倒伏,植株早衰。

实践证明,晴天上午11时以后,蒜苗出现萎蔫的时候,采收蒜薹最容易。因为这个时候叶鞘束缚力最小。这个时间段的连续阴雨天是蒜农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几乎拔不出来。

综上所述,采收蒜薹才能提高蒜头产量,不采收蒜薹反而不利于蒜头产量。至于如何采取最简单的办法就能采收蒜薹,还是综合考虑尽量的减少损伤为好,如果品种问题,就不要斤斤计较了,毕竟蒜薹产量可是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可能不采收蒜薹吧。

在旱地,春季干旱的情况下,很难抽出蒜薹。当地农民为了防止蒜薹继续生长而消耗养分,就将蒜苗按照一个方向压在地上。你们哪里也有这样的做法吗?科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