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这么便宜,可还是有农民在种植大豆,为什么不选择种其他经济作物?

老娘舅说事


农民不种植经济作物,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风险太大,看似经济作物的利润比较高,一亩地可以赚上好几千元,但这些年里到处都有滞销的新闻出现,一旦行情不好了,农民能够保本都是一个问题,总体来看农民还是不赚钱。大豆虽说获利并不是太高,但至少国家也能够控制价格,让农民有钱赚。



我们村在10年前还有人种植大豆的,但如今的农田里不是水稻就是小麦,玉米和大豆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只有在河岸上的土地上以及自家的农田地里还有人种植着大豆。种植的主要目的是自家榨油以及制作豆腐,并不会将它贩卖到集市上,这样价格的多少大家自然是不会关心了。像我家里都会在菜园地里种植上一大片,年底的时候我妈就会制作豆腐,这样吃起来更香。


在2014年的时候,大豆的价格为2.4元每斤,而如今的价格却只有1.7-1.8元一斤,可见其中下降的幅度有多大,农民的收益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价格的下跌除了是受到庞大的进口大豆影响之外,还有就是受国际粮价的不断下滑影响。虽说我国的大豆产量比较少,但还是会低迷性的下滑。 那为什么农民还要种植呢?其实还是因为国家的补助政策比较高,就拿2018年的补助来看,东三省地方可以获得300多元的补助政策,这样一来农民的收益也会有更高的补贴。

而大豆的价格虽然低迷,但销售上却没有难题,因此农民种植的利润可以得到保障,不会受滞销的影响。 当然也有很多人则是在那些旱地里种植,良田则是种植着其他作物。大豆本身就有固氮的能力,在那些贫瘠的土壤中影响也不是太大,所以才会选择种植。


惠农圈


大豆价格这么便宜,可还是有农民在种植大豆,为什么不选择种其他经济作物?

这两年,虽然国内大豆的播种面积略有恢复,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而且在2018年还遇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国产大豆的产量并没有多明显的恢复。

在此形势下,尽管去年到现在,因中美贸易问题导致大豆进口量减少,国内大豆价格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走强,但幅度也有限,而且很快就因为豆粕需求因为非瘟而下降、美国大豆进口重启等原因,又开始了震荡走弱行情。



基于此,我们看到,国内的大豆价格行情不仅没有起色,东北产区等的部分农民收获的大豆出售难度还比较大,贸易商收购意愿不强,收购价格也从前期的1.8-1.9元/斤,逐渐下降至1.6-1.7元/斤的水平。

时至2019年,国家有关方面在去年“仓促”下出台政策扶持大豆生产但实际效果一般的情况下,出台了“大豆振兴计划”,在补贴力度上全面提高,不仅黑龙江的大豆生产者补贴还将维持在200元/亩以上,吉林省前一段也公布了2019年的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其中大豆补贴明显高于玉米。受此影响,再加上去年新玉米上市之后经过了持续三个多月的走弱,农民收益“惨淡”,东北地区大豆意向种植面积明显提高,而玉米的意向种植面积也略有下降。



综上,对农民来说,看得见的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尽管后期新大豆上市之后,很可能还会面临价格下跌压力和出售压力都比较大的风险,但因为补贴力度增大,平均每斤补贴0.1元,对于传统的大豆产区农民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强的。至于种植经济作物,农民朋友很清楚,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


粮小咖


笼统地说种某一种作物会比种另一种作物收入更高都是不可靠的。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24亿亩,种的农作物接近一百种。其中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马铃薯、大豆等占了16亿亩;油料(油菜、葵花、花生等)和棉花占3亿亩;蔬菜(番茄、黄瓜、白菜、萝卜、茄子、西兰花、菠菜、甘蓝、芹菜、大葱、洋葱、辣椒等)和瓜类(西瓜、甜瓜等)占了3亿亩;其他(甜菜、甘蔗、烤烟、麻类等)占2亿亩。

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说种一种作物一定比种另一种作物更赚钱,那“另一种作物”就不会存在了。有人争辩说,“种番茄就一定比种玉米赚钱多”。这还真不一定。种番茄有前期大棚的投入,有用工的成本,还有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只要种番茄就肯定比种玉米多赚钱,那就只有傻子才会去种玉米。

一般来说,种玉米比种大豆收入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一些山坡薄地,一些低温冷量的山区,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差别并不是很悬殊。加上大豆化肥用量小、种子便宜、收获脱离容易,收入并不低。再加上种大豆补贴明显高于玉米,所以这些年即使大豆受到了国际打压,播种面积还是维持在一亿多亩。



农民种什么作物,一定要因地制宜,看看在当地产量如何,成本如何,销路如何,销售价格如何,再做决定。


种田博士后


你说的没错,目前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远不如以前,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其现价大多只有3500元每吨左右,较历史最高位的4800元每吨相差甚远。

但是民众对于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却一直比较高涨,就拿眼前的2019年春耕来说吧,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度增加,达到近十年左右的最大值。

为什么明明大豆价格已经这么便宜,还有人坚持继续种植,而不去考虑其他经济作物,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大豆种植有比较高的补贴,这是最大的优势。2018年,东北地区大豆补贴整体最高逼近500元每亩,而其他经济作物,则没有这种优待。


第二,大豆市场价格虽然比较低,但是在补贴的作用下,农民种豆可以保证有一定的种植收益,而且比较稳定。

高补贴“刺激”,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复苏

熟悉我国大豆种植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最近这些年,我国大豆种植规模经历了比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2014年前后国家取消了东北地区的大豆收储制度以后,大豆购销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补贴,现价由巅峰期的2.4元每斤一步步下跌至1.8元每斤以下,民众的种豆热情大不如前,种植规模和面积一年不如一年,在2016年,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最终产量几乎创下历史最低值。

可是,在国家不久后出台“东北大豆种植者补贴以及轮作补贴政策”,极大的刺激的东北以及其他大豆产区的豆农的种植热情。

以2018年的东北大豆补贴为例,多数地区除了为豆农发放300元每亩左右的大豆生产者补贴补贴之外,改为轮作地区的大豆种植户发放了标准为150元每亩的轮作补贴,也就是说,去年在东北地区种豆,每亩能够拿到的补贴可以高达450元每亩以上,极大的保证了种植效益,甚至创下了近几年来的大豆种植效益最高值。



国家政策支撑,大豆种植收益基本保持稳定

虽然这几年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格表现可谓是非常糟糕,但是国产大豆产业不能因此而坍塌,国家会想尽办法保证国产大豆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之下,不管是种植面积,最终产量还是整体效益,都是如此。

2019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国产大豆振兴计划”,就是为了提高国内大豆消费的自给率,确保国产大豆在进口大豆的锋芒下得以保全。

不出意外,今年国家会继续为东北地区的大豆发放生产者补贴,并未华北黄淮大豆产区的农民发放种植补贴,就是为了保证他们的种植效益可以稳定在一个合理范畴。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和宣传口径,我国一直把大豆作为位列玉米,稻谷和小麦以后的第四大主粮左右,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油料作物,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尽可能的保证国产大豆种植规模和效益稳定,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整体考虑。


粮油市场报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常用来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提取蛋白质等,可见大豆的用途还是挺广的,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自己吃或制作成豆腐

现在农村很多农民都会自己种植一些大豆,像我家乡这边,种豆子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但是豆子并不是村民的主要农作物,村民主要以种植烟叶和水稻为主,然后利用空闲的山地、田边缘种植一些豆子。

种植在田边缘的豆子基本都是留给自己吃,到了夏天吃豆子的季节,几乎天天都吃豆子,而种植在山地上的豆子,等到叶子或者豆子开始发黄的时候,就收回家,暴晒几天后,豆子变干,然后把豆子打出来,收集后去掉多余的枝叶,再暴晒几天就用袋子装起来,少部分会留着自己吃,大部分会用来制作豆腐,我们家乡每年都会把家里多余的豆子制作成豆腐,然后用油炸成油豆腐后,再用坛子腌起来慢慢吃。

总的来说,我们家乡种豆子并不以赚钱为主,只是给生活添加了一两种食物而已,最主要是豆子好吃,适合下酒,很多老农民对豆子情有独钟,觉得豆子比肉乧好吃,不过如今家乡这边很多人不做豆腐了,种植面积是越来越小。

经济利益

另外一种种植模式就是通过种植大豆来赚钱,一亩大豆平均可产300-500斤,当然地产和高产的也有,价格根据品种变化很大,基本上一亩豆子,扣除各种成本,也赚不了多少钱,就算平均两块钱的价格计算,一亩田如果收获400斤豆子,也才800元,扣除各种成本,也没剩多少了,而且很辛苦。

但是这些以种植大豆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如果不种大豆的话,种什么呢?其他的农作物要就是不会种,要就是有着很大的种植风险,农民不敢轻易改变种植品种,还有就是山地比较适合种植大豆,虽然赚的少,总比荒废长草强吧?如果能通过大面积种植大豆,比如承包个一两百亩的山地种植大豆,一年的利润比打工强多了。


老梁话三农


大豆一亩地四百斤,最高不超过六百斤,价格每斤2块左右,但大豆相对来说省工省时,前期只要墒好苗齐,打一遍除草剂,结荚期打两遍冶虫的,熟时,收割机一收完事!!大豆好出手,实在不行榨油,做人造肉,做豆干!!做豆腐!!豆杆是很好的牛羊草料!


浅蓝色的天空12


因为农民种大豆国家补贴多,比任何作物节省开支,假设没有补贴,农民是不爱种地,


王秀芹37605


为什么种大豆?可能那里只能种大豆,或许种其它作物产量低,另一个国家有补贴


18534059837


大豆多营养的东西,农村必不可少,不卖可以自己吃


用户40212028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