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除了電鰻之外,還有哪些動物會放電?

妙趣動物園


電鰩瞭解一下!

電鰩其實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對板鰓亞綱電鰩目(Torpediniformes)軟骨魚類的統稱,整個電鰩目下一共有69個已知種類,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了。

電鰩與電鰻進化出了類似的放電系統,在其體表皮膚下有由肌肉細胞特化之後形成的“發電板”。這個“發電板”的工作原理是控制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促使正電荷離子定向流動,這樣就形成了電流。

儘管都能放電,但是不同種類的電鰩放電能力相差還是挺大的,一些小型電鰩放出的電壓只有8伏特,對人類構不成什麼威脅,最多也就是電暈小魚小蝦。與放電能力較差的小型品種相比,大型電鰩的放電能力就要強大得多,其中的大西洋電鰩(Torpedo nobiliana,極限個體能夠長大1.8米長,90千克重),其能夠發出最高可達220伏特的電量,足以威脅潛水員的生命。

別看大西洋電鰩的放電量為220伏特,遠遠不如電鰻的860伏特,但是海水的電阻可要遠遠低於電鰻生活的淡水,所以電鰩在海水中放電的電流強度毫不遜色於電鰻!

電鰩都是捕食者,而且能夠通過放電電暈獵物,但是諷刺的是它們的嘴巴都不大,而且嘴中沒有能夠撕裂食物的鋒利牙齒,所以只能吃小型的食物,而一些貪吃的電鰩則會被大型的食物活活噎死,其實挺悲劇的!

下面的視頻就是一隻電鰩在殺死獵物後發現太大了,吞了半天最終還是放棄了!



古生物探索


地球上已知的生物中,目前發現了6種會放電的生物,電鰻就是其中一種。接下來分別為大家科普一下這6種會放電的生物都是什麼:

01 電鰻

電鰻,裸背電鰻科的鰻形南美魚類。能產生足以將人擊昏的電流,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輸出的電壓可達300~800伏,因此電鰻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它不是真正的鰻類,而與鯰形目的種類近緣。電鰻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

02 瞻星魚

瞻星魚是一種長相非常難看的魚,同樣是生活在海洋之中。詳情可參看世界上長得最恐怖的魚, 不但兇猛還會放電。瞻星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魚類,長有鋒利的牙齒,它們非常懂得埋伏,常常潛伏在海底的沙粒之中,獵物一旦出現,就會遭受電擊。不過,它們的電壓僅有50v。

03 亞馬遜電蛇

電蛇樣子像普通的灰鼠蛇,但放電的能量驚人,偶然觸人能使人心臟停跳而死亡,有人發現電蛇遊近一個浸在水中的河馬群時,河馬因受不了電流的擊打而嚎叫著上岸躲避。

04 電鯰

電鯰鯰形目,電鯰科,電鯰屬的一種,以能放電而得名。電鯰又稱電貓,為鯰型目,電鯰科,電鯰屬一種淡水魚類。電鯰分佈於非洲尼羅河、查德湖、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圖爾卡納湖等流域,以放電的本領受到人類關注,外貌奇特,可作為觀賞魚。

05 電鰩

和上面兩種不同的是,電鰻和電鯰均為淡水魚類,而電鰩卻是貨真價實的海洋生物。電鰩的體型最長可達兩米,身上共有2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可是它的電壓僅有75-80v,最高才200v,比以上兩種要遜色多了。



如上5種生物都會放電,只是輸出的電壓大小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全部是水生生物。

接下來還有一個特殊的物種也會“放電”,有的電壓大,有的電壓小。跟如上5種生物相比,特殊在它們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並且可以通過眼睛“放電”,而且只對異性使用這個功能,只有絕少部分人對同性使用此功能。通過眼睛“放電”這一大招是其它5個物種做不到的。

據說有的異性被“電”到以後會神魂顛倒;當然,也有的異性對這個“電”可以免疫。


荒野發現


說起會發電的動物,可能大家會想到電鰻,但事實上,除了電鰻之外,世界上還有其它會發電的動物,例如電鯰,這是一種生活在非洲剛果河的兇猛魚類;電鰩,一直生活在水下1000米處的中型魚類。它們釋放的雖然沒有電鰻釋放的電壓那麼強大,但也不容小視。

先說電鯰,這種魚類的體長最大可以達到122公分,40斤重,怕光,喜歡在夜晚活動,其體型呈圓柱形,顏色為粉紅色略帶斑點,沒有魚鱗,表面十分光滑,但別以為它們的嘴部留有幾根鬚,像一個和藹的老爺爺,就以為它們是無害的。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麼你就錯了。

它們是一種性格極為暴躁的生物,如果一不小心受到驚擾,就會肆意放電。一般釋放的電壓剛好是人類身體可以接受的電壓-220V,不過有時還會更高,所以一些人和動物被其電死的事情並不少見,在命名上,它比電鰻命名的早了些,不然的話,或許現在命名為電鰻的或許就是這種生物了。

原因沒有其他,就是因為電鰻其實和電鯰屬於同一種類,前者和鰻魚並無關係,它的本源其實是鯰魚,但因為電鯰這個名字已經被後者給命名了,最終才命名成電鰻。這是電鯰的故事,那電鰩呢?

電鰩的外表一看,有點像是加大版的鱟,但是其體表可沒有鱟的殼那麼硬。最大的電鰩體長可以達到2米長,當然也有小的,像最小的電鯰只有30釐米,在全世界上,電鰩的種類就有38種,其中我國含有8種。不過別看它們的體型龐大,其實並沒有什麼食用價值,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抓捕並不容易。

論起難抓,電鰩當然沒有電鰻那麼難抓,畢竟這種魚類只能釋放出70-80的電壓,偶爾能夠達到200V。所以造成電鰩沒有人吃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它們的肉並不可口,以人類的舌尖,如果電鰩的肉質有電鰻那麼好吃,想必即使是再難抓,人類也總有辦法。







十年不良帥


說起能夠放電的生物,可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電鰻,電鰻之所以有這麼大名聲,是因為它所產出的電能達到300-800伏,足以擊倒成年人類!作為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它還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最令人恐懼的十大淡水動物之一!


  • 偌大的地球難道就進化出來這一種放電生物?這明顯是不可能的,那麼還有哪些動物能放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鈍頭刀魚

這是一種在2013年才被科學家們發現的生活在亞馬孫河域的魚類,壯大了放電魚類的隊伍。

雖說它也能放電,但是卻是一個電極的直流電,而且非常微弱。所以它的電流不是用來捕獵也不是用來攻擊敵人,而是用它來“導航”,它會根據它放出的的電脈衝信號控制自己的尾巴,以掌握遊動的方向!

2.電鯰

電鯰也是一種淡水魚類,生活在剛果河流域,同時也是一位放電能手,它的放電能力比之“發電王”電鰻略微遜色一點,被稱之為“水中高壓電”。




電鯰體長能長到70-110釐米左右,它的身體中特定的真皮腺能夠發電,當遇到敵襲或者捕食的時候,它就會放出大約200-450伏的電,能夠瞬間擊殺比它小的獵物,或者比它大的對手!

它們白天靜若處子,晚上卻兇猛殘暴,它們會吃掉能看到的一切小魚。它們和普通鯰魚最大的區別就是電鯰沒有背鰭!

3.瞻星魚

瞻星魚不但能夠放電,而且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醜的魚類之一了,但是這卻不是它的主要捕食手段。


瞻星魚主要通過偽裝來捕食,它們喜歡把自己埋在沙裡,只漏出眼睛和嘴巴,來捕食路過的小魚小蝦。

它的發電器位於眼睛後面,能放出50伏的電流,用以驅趕靠近它的一些大型魚類!

4.電鰩

和電鰻電鯰不同,電鰩是一種海洋性發電魚類,世界上共有38種。體態大小不一,體長從半米到兩米不等。


各種電鰩的發出的電流強度不一,從40伏到220伏不等,一些大型電鰩放出的點可以擊倒成年人類!

電鰩的發電器官位於頭部和胸鰭之間身體兩側,而且它共有2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這些電板之間充滿膠質物,用來隔緣。我們所用的電池就是根據電鰩的發電特性製造出來的,所以電鰩又被稱為“水中發電機”!


奇樂動物園


答:地球上能放電的動物多達幾十種,比較著名的有“水中高壓線”之稱的電鰻(300~800V)、“海底電擊手”電鰩(40~220V)、“水中發電機” 電鯰(200~450V),還有亞馬遜電蛇(~650V)、瞻星魚(50V)、裸臀魚(微弱)、象鼻子魚(微弱)、鈍頭刀魚(幾百毫伏)等等都能放電。


電鰩

電鰩的長相很奇特,背部扁平,口在腹部,有著接近圓形的體盤,看起來就像一把蒲扇,一般棲息於海底,最大的體長可達2米,電鰩也分好幾種,不同種類的電鰩可產生40~220v不等的電壓,瞬間電流可達50安培,能瞬間麻痺人體。

在電鰩腹部有兩個發電器,發電器中有許許多多蜂窩狀的“電板”,電板連接著神經末梢,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電鰩可以把神經能變成電能儲存起來,而電板之間的膠狀物質起著絕緣作用,我們使用的乾電池,最初也是受到電鰩的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電鰩通過尾部釋放電流,而且可以精確控制放電的時間和強度,每秒放電次數可達50次,對於捕食一些小魚小蝦來說完全足夠,連續十多秒放電後會耗盡電量,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另外,當電鰩的發電器儲存電能時,會在身體周圍形成弱電場,然後電鰩通過特殊細胞感應電場的變化,從而感知周圍環境,所以電鰩能在完全沒有亮光的環境下活動。


電鯰

電鯰主要生活在非洲熱帶地區,體長可達1米,嘴部長有三對須非常顯眼,體型與鯰魚很相似,但是電鯰沒有背鰭,電鯰最高可產生450v的高壓,能把人擊暈。

與電鰩不同,電鯰的“電板”分佈在身體皮膚和肌肉之間,頭部為正極,尾部為負極,總共大約有500萬塊電板組成,單個電板能產生微弱的電壓,串聯起來後就很高了。

電鯰的身體充滿電時,身體的任何部位觸碰到其他物體(包括獵物和敵人),都會導致電流的釋放,450v的高壓足以擊暈成年人。


亞馬遜電蛇

生活在亞馬遜河口的一種蛇,也能進行放電,當地人稱之為“電蛇”,電蛇體長可達2米,電壓高達650V,能把河裡的河馬電得哇哇直跳,並且擁有驚人的電能儲備。

當地人甚至把捕捉到的電蛇裝在籠子裡,然後繫上繩子扔進河裡,一人在前面拉著籠子,另外一人在後面拉網兜,電蛇就能把其他魚類擊暈然後掉入網兜中。


瞻星魚

瞻星魚有著巨大的嘴巴,且向上生長,這是因為它們喜歡把身體埋在海底的沙子裡,然後露出眼睛和大嘴,利用口腔內的皮瓣誘惑小魚。

如果遇到體型稍大的魚類,瞻星魚會釋放大約50V電壓,然後把獵物擊暈。他的放電器官位於眼睛後面,一共有兩個。


裸臀魚

外號“尼羅河魔鬼”,長度可達1.5米,有著獨特的背鰭,背鰭基本貫穿全身,游泳的時候姿態相當優美,於是也做觀賞魚。

裸臀魚表面上看起來溫順,實際上就如它的外號尼羅河魔鬼一樣,性格異常兇猛,有力的下顎可以瞬間把其他小魚咬斷,一旦有其他魚類靠近它,他就會暴露兇殘的一面。

與其他放電魚不同的是,裸臀魚放電並不是用來攻擊獵物的,裸臀魚的視力退化嚴重,它憑藉尾部肌肉釋放微弱的電流,然後來感知和定位獵物,屬於夜行生物,主要生活在非洲一些渾濁的流域。


象鼻子魚

生活在非洲剛果的一種魚類,體長20~50釐米,性情兇猛,體型似一把刀,頜伸長後呈管狀,可以用來探覓食物,所以得名象鼻子魚。

在象鼻子魚的尾部,可以發出連續的電脈衝,象鼻子魚可以靈敏地感知電脈衝的微弱變化,正是憑藉電脈衝的信號,來判斷周圍環境,所以象鼻子魚和裸臀魚一樣,其放電功能是用來加強環境感知能力的。


鈍頭刀魚

鈍頭刀魚是科學家在2013年新發現的一種亞馬孫河魚類,發電器官位於尾部,只能產生幾百毫伏的電脈衝,同樣也是用來加強環境感知能力的。


電鰻

電鰻可產生300~800的高壓,外號“水中高壓線”,是所有生物中釋放電壓最高的,主要生活在南美洲,體長可達2.5米,行動遲緩。

電鰻尾部兩側的肌肉呈薄片狀,每片能產生大約150毫伏的電壓,這樣的肌肉總共有大約5000~10000片,全身就如一個大電池,串聯之後可產生高達800V的高壓,足以擊暈一條鱷魚或者一頭牛,但是持續時間不長(10~15秒)。

電鰻可以控制自身放電的時間和強度,平均放電電壓為350V,電流不超過安培,如果人在野外被電鰻擊倒,雖然不會立刻死亡,但是擊暈後有可能跌落水中被淹死。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我也會放電!


幼兒園園長助理zz


女人……

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

女人放電,可厲害著呢,百多斤的壯漢,也會倒下。


皇家師爺


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