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看到一位媽媽發的圖片,內容是孩子爸爸在睡覺,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並給圖片上配上文字“我經歷了什麼?”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估計這位爸爸睡醒之後,哭的心都有了。從頭上到腳上,胳膊上,手上,每一寸露出來的皮膚都沒逃過孩子的“摧殘”。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有網友調侃道:這是給爸爸畫了件衣服啊,你還圖個啥。

還有網友在說:這就是爸爸帶娃,自己睡的那麼死,孩子在幹啥都不知道。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過“亂塗亂畫”的年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到了文化敏感期。

“亂塗亂畫”是孩子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就像我們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孩子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也是孩子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感受,發揮想象力,講述事情的一種方式。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那麼,當孩子在“亂塗亂畫”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有利孩子的成長呢?可以參考這幾點:

1.不強加制止,給孩子自由

家長可能會發現,處在“亂塗亂畫”時期的孩子對新鮮事物有很大的興趣,隨時隨地都會拿出筆畫一畫。這時,我們要遵循孩子成長的需求,儘量給孩子自由,讓他們盡情的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亂塗亂畫”,而不是隨便的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

自由的讓孩子去畫,孩子的天性就被激發出來了,如果強加制止,很可能孩子的某些天性就被扼殺了。

2.不去評判孩子畫的正確與否

曾經見過一個孩子把魚畫在了天空的雲朵中,他是這樣說的:雨是從雲朵裡面落下的,所以雲朵裡面有水,魚需要生活在水裡啊。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對世界認識的不夠,難免會描述出一些與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內容,這恰恰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體現。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描述而嘲笑孩子,更不能批評孩子。很可能你的一個否定,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就可能會讓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受到傷害。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3.適當的機會給孩子引導

給孩子“亂塗亂畫”的機會,並不是說孩子“亂塗亂畫”時,家長什麼也不用管,任由孩子隨意的畫。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提醒,更有利孩子的成長。

例如某一天,孩子隨意畫了一幅畫,在給你講解的時候說了裡面有小貓咪,雖然你實在看不來哪裡是個小貓咪,但是也不要馬上說明。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看到小貓咪的時候告訴孩子:小貓咪有四條腿,長尾巴,還有鬍鬚,喜歡喵喵的叫,等等。這樣做既沒有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又引導孩子留心觀察。

4.給孩子提供“亂塗亂畫”的材料

對處在“亂塗亂畫”時期的孩子家長,最苦惱的就是孩子畫的不是地方,要麼牆壁,要麼沙發,有時床單也被孩子給“摧殘”了。可是家長又不捨得制止孩子這種行為,所以,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畫畫工具很有必要。

不同的畫筆,不同的紙張,不同的顏色,都可以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效果。一塊用來塗鴉的牆壁,一塊小黑板,一張A4紙,一張報紙,等等,給孩子一個孩子可以“亂塗亂畫”的地方很有必要。


孩子在爸爸身上“作畫”,畫到爸爸想哭


所以說,面對孩子的“亂塗亂畫”,家長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不要隨便的干涉,更不能隨意的制止。


我是 ,專注兒童心理學,家庭教育知識分享,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