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硬座要坐将近四十几个小时,你们是怎么度过的?

亮叔杂谈


我有15年出差的经历,对予这个问题可以谈淡:9o年代,智能手机还没出世,坐火车的确枯燥,我曾七次去大西北新疆,从无锡坐丅51次到乌鲁木齐需67小时;曾6次去大西南昆明,从上海南到昆明需63小时,在火车上像坐牢的感觉,如何打发呢?买2瓶11元长颈洋河大曲(粉红色招牌),虾和牛肉各半斤,不能太多,时间长了要变质,1斤奶油花生或油炸花生,5~6根黄瓜,5~6个苹果或西红柿,再买2本《知音》,一边喝酒一边看杂志,似醉非醉,一路喝到目的地,保持清醒头脑下车就完事……


一个老男人7o


我没有坐过几十小时那么长时间的硬座,但我曾经站过10个小时的火车,那一年春运期间回家,没有买到座票和卧铺,只买到无座火车票,人太多了,好不容易挤上火车,乘务员费好大劲才关上车门,我挤到车厢里面想碰碰运气,看能否找个松快的地方,结果走了五、六米就走不动了,人挤人,我就只好扶着靠背站着,人太多,连脚都没有地方放,站脚疼了,我抬起一只脚想活动一下,脚下的位置马上就被一只靴子脚占了,我只好金鸡独立站着,庆幸还好行李都托运了,我是空身子。又一会儿,后边大叔的箱子往前顶过来,正好顶在我腿弯弯处,没办法,我又顶不动,大叔还在箱子上骑着呢!唉,只好骑马蹲裆式站着,和后边的箱子暗暗做着抗争。旁边大妈估计上车前刚吃了蒜,那个味道!和着一身臭汗味,真是让人提神!就这样几个小时丝毫没有缓解,我已经眼光迷离了。这时最麻烦的事来了,我想去厕所了……,扭头一看,我靠!还是忍着吧,厕所里还露出几个脑袋来!那时候,看着座位上幸福的昏昏欲睡的人们,再想想卧铺上打着呼噜的人们,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买无座的车票了!那10个小时真可谓生不如死,受尽煎熬!终于在武汉时下去不少人,这才松快点,有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了,我已经心力交瘁,大汗淋漓,棉衣贴在身上,呼吸都不顺畅了,几乎晕厥了。想想在中国,计划生育真是英明啊!

以上就是我最惨痛的一次坐车经历,估计硬座几十小时肯定会很难熬的。




梧桐树下雨


四十多个小时硬座,确实很痛苦。不过经常坐火车也就习惯了。

想起了上大学时,每次开学和放寒暑假,历经18个小时的火车旅行,痛苦又怀念。

临出发之前确认手机充满电,充电宝充满电,平板充满电,哈哈,上车后,这些就是我消遣的必需品了。平板里放几部电影,还有我在追的剧,手机里下好小说,带上两本爱看的书,收拾好行囊出发。

我坐火车不太喜欢吃零食,喝水也不多,不过我会带点面包和方便面,火车上的伙食一般,米饭很硬。喜欢窝在座位上看小说追剧,戴上耳机就是自己的世界。

上了火车还要看自己位置,如果能赶上靠窗的位置是最好的,能有个靠着的地。一般我坐火车的时候,碰到的学生居多,开学季嘛,大学生都赶往学校上学。

寒假的时候也会赶上农民工潮,会看到车厢里大包小裹的麻袋就比较拥挤了。

时间长了坐的腰酸背痛,时不时去厕所转转活动活动,离开座位,一定要带上贵重物品,或者请旁边的人帮你看着点。火车上危险系数还是挺高的。

晚上只能趴在桌子上,或者靠着靠背睡觉,一只手还要摸着自己的包,硬座晚上车厢不关灯,时不时旁边有人经过,偶尔还有小孩的啼哭声,睡不踏实。

想想那时候,还是挺怀念的。


叶猫旅途


去了南疆几次,硬座还好点,我去的时候两次都是站票,洛阳到吐鲁番绿皮火车,48小时没开水,到吐鲁番转车还有23小时到巴楚,都是过完年去的,人多的都没地方往下蹲,开水也没有,泡面都干吃了,去个厕所回来站的地方都没了,手机不敢玩,怕撑不了三天三夜,还都是慢车,就站在哪里瞪眼,想爬地上睡几分钟都没地方,这种车便宜,五千公里二百五十多块就到了。





吉行天下zzS


第一次坐火车做了最久的应该就是坐了二十八个小时的绿皮火车。

说来也搞笑,和朋友去云南旅游,放着飞机不坐,偏要跑去做绿皮火车。原因是什么?就是,绿皮火车在电影里面经常出现文艺漂亮的小姐姐拿着书本在火车的窗户那里看书。我和朋友也自认为是文艺青年的范畴。搭上了通往云南的火车。

我们穿的很文艺风,喷了香水,抓好发型,然后就帅帅的在广州出发,搭上了通往云南的火车。一上绿皮火车,呵呵!一个老坛酸菜面加上臭咸鱼的味道飘香而来。清一色的农民工大叔和抠脚大汉,各种脏乱差,和电影的情节完全不搭边。果然那时还是图样图森破。

刚上车,我就想下车退票了,朋友安慰我说,这是一场修行,。也许是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也会变得矫情,一路上,各种把鞋子拖掉,放椅子上,桌子上,还有直接把脚伸到我椅子上,实在是,叔能忍,嫂嫂不能忍。但最后还是忍下来了。

一路熬到云南,人差点就挂掉,加上有点高反,本来就有点氧气不足,再加上空气中漂浮的脚气味,和各种汗臭味。

去到云南,在客栈睡了整整一天,人才回过神来。

好了就说到这,你们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坐过来的,

可以到评论下方,一起吐槽。



美学生活


记得有一次重庆回福建龙岩,32小时,不过是卧铺下铺,很痛苦的是很吵,还有对面床经常一会就下了,换了3个人,有时候刚来人,拖个鞋都能把我熏醒,整个车厢异味还是挺重的,包括厕所,更别说还要在那吃东西😭,后面也是是在受不了,找到餐车吃了个饭,勉强度过~后来查了一下机票往返有些时候还很便宜,建议大家以后远距离出行先看下机票有没有更优惠🧐



hykgreat


曾经有过数次乘坐火车超过四十个小时的经历,下面我就讲一讲感受最多和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那是2010年,暑假快结束时一个人从广州回四川绵阳学校,乘坐火车当天是自己20岁生日,一个在火车上过自己的生日,倍感孤独,所以记忆深刻。

那时因为很多学生喜欢暑假外出到父母务工的地方玩耍,所以暑假开学时也是火车客运高峰期。当时我也只买到了一趟加班的绿皮火车票(有几年没乘坐过火车了,当年这样的车都算少了,估计这两年已经绝迹了吧!),车速很慢,全程四十多个小时。当时上车就感觉不舒服,异味太重了!车厢里挤满了人,还好我买到了座位,但是全程不敢喝太多水,因为害怕频繁上厕,在过道上寸步难行。还有该列火车没有空调,又是夏季,所有窗户敞开都不能让车厢里的闷热消散,列车运行时稍好,每当到站停靠时让人更加难受。

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煎熬终于到站下车了,拿纸擦了擦额头与颈项,尼玛一层黑色的灰,因为没关窗户,火车驶过扬起的灰飘进车厢,扑在了脸上。恨不得马上找个地方洗个舒服澡!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铁路提速,动车,高铁的普及,这样的乘车经历将不复存在,相信以后乘坐火车将会更加舒适快捷。




川X远客


说实话,我真想体验一下坐“硬座”40几个小时的感觉。

直到现在,坐“硬座”火车,我最多才乘坐过16个小时。


硬座,是中国国家铁路线上客运列车车厢内安装设置的一种座椅类型,舒适度最低,但票价最便宜。由于硬座不能调节座椅,时间长了会不适,一般以乘坐四小时内为宜。

经常看到、听到有人说乘坐火车20小时以上的“硬座”,把人难受的要命。还看到过有人说买“站票”乘坐火车40个小时,下车腿都肿了。

我心里想,“站票”乘火车40个小时我都不体验了,但是“硬座”坐40个小时,我还真有心想体验一下。

月初从洛阳出发去上海,暑假高峰期票难买,我去时买的硬卧(全是上铺),返程票我订的“硬座”。为什么要这么订票?因为我是携家带口去的,去时需要在火车上一晚上(晚上19:34分上火车,第二天中午12:35分下火车),所以选择的“硬卧”;返程乘车时间是白天,夜里11:21分下火车,所以我选择的是“硬座”。

在我乘坐“硬座”的16个小时里,我早已经规划好旅游时打发时间的方法。本来打算是带本书、带几份报纸在火车上看,但是我最近在玩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于是我事先把我会的、我想回答的问题写在本子上,一下写了十多个,在乘坐“硬座”火车时,我拿出我的本子和笔,开始写问答,然后找个比较安静的时间和地点,用语音输入法把回答写完。写了二、三个问答后,我不想写了,但是距下火车还有4、5个小时,于是就开始写本次旅游经历,旅游结束后,写一篇“游记”,发表在头条或信息港里,对这次旅游做个记录,以后想看了可以再看看。

为什么我要用纸和笔写完后,输入到手机上而不是直接用手机写?

那是因为一个车厢里只有三个充电口,智能手机耗电太快,所以在火车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我的手机都是“关机”状态。


16个小时的“硬座”火车我已经试过了,哪天有机会了的确想试试乘坐40个小时硬座火车的体验,看看我能否坚持下来。

只是希望我体验40个小时“硬座”火车时,希望我的车厢里不要有那么多买“站票”的乘客,因为如果我的车厢里买“站票”的乘客多,那么上个厕所、接点热水、洗下手等都需要“让来让去”,而且我的座位边上如果有人站着,我总想尽我所能的帮助他,这么一来,我的乘坐火车也很不方便。

排除一切外因,如果我乘坐“硬座”火车40个小时,我肯定会带报纸、带纸和笔,旅途中想看报就看报,想写旅途经历,就写旅途经历,累了就起来到车厢连接处转转、活动活动,到饭点时到餐车吃顿饭,感受一下在晃荡的火车上吃饭。

但是,乘坐40个小时“硬座”火车的体验,我可能只想有一次,到第二次,我都要换成“硬卧”了!


人在风上走


我在2001年的时候坐过一次火车,其实也是一站着的,无座位:那是从山东潍坊到湖南张家界,途中是在株洲火车站转车,期间没有停过,下了这趟列车马上赶坐另一趟列车。说实在的,当时根本就没有手机,就带一部朋友借给我的胶片相机,那时候火车上小偷特别多,心里一心想着东西不丢,就是最好的事。

现在列车上安全,休息,上网聊天,拍照片拍风景等等都可以,想想都开心。

相信好多朋友以前坐火车也是这样的是吗?


情侣追梦记


这里是荒野冒险家为您解答…

我火车四十几个小时坐硬座出行的次数不多,回想上一次已经是学生时代了,那个时候没有高铁,如果坐绿皮火车从北方去南方的一些城市旅游,四十个小时的火车还是很正常的,回想起那时候的感受,还是令人怀念的。

那个时候之所以选择坐硬座,说白了还是因为学生时期没有什么钱。硬座价格低,对我来说是最经济的选择。如果是现在,我肯定是不会选择坐硬座出行了。或者选择高铁,或者是飞机,一方面是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舒适,因为40多小时的硬座,确实挺煎熬的。

不过在学生时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煎熬,反倒很享受。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不会一个人出行的,都是一帮同学一起出去,大家在硬座上,不会很无聊,我们在一起侃大山,一起打牌,总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的人直接钻进座位底下,有的人就直接趴在小桌板上睡到天亮,不过那个时候毕竟身体好,第二天醒来不会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总之那时候就是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轻松度过了。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我是足迹踏遍91个国家,跨过4大海洋的荒野冒险家,回到荒野,我的心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喜欢依照大自然创造我们的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我热爱飞行自驾和自由潜水,分享旅行和冒险中的趣事,欢迎关注我,解答你旅行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