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毁灭恐龙的那个流星,不是砸在陆地,而是在太平洋中间,会怎么样演变?

九室十八卫


说的不对不要喷我,只是个人意见!

首先,我不太赞同恐龙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 陆地这么大,为什么恐龙会灭绝一直是个迷!

在者说,就算是行星撞击地球了,需要多大个行星啊,在陆地上能找到足以毁灭地球的行星撞击坑吗?这么多专家,怎么就没找到当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呢?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自然灾害,或者是生物链断了,在或者是某某种原因!





LH天琪o徐老板


如果6500万年前那颗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并不是撞在陆地上而是撞在太平洋中间的话,我倒不认为恐龙会全体灭绝,至少还能剩下一些。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足足有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千米每秒的速度撞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根据专家估计,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爆炸当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约等于广岛原子弹的70亿倍,这么大的一颗小行星,体量已经超过了珠穆朗玛峰,更不用说以这么高的速度撞向地球,威力很是惊人。

撞在了陆地上之后,给地球留下了一个直径230千米的巨大陨石坑,陨石坑大部分在陆地上,也有一部分在海洋里,也正是因为这次撞击,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超过90%的哺乳动物的灭绝。科学家通过分析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的200万年以及之后的30万年的化石进行对比,发现地球上的生物真的几乎死绝了。


撞击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撞击在陆地上,首先位于撞击中心的物种可以说是一瞬间就死干净了。但是最可怕之处不在这里,陨石撞击在地球上,绝大多数都会气化掉,与此同时,也会激起漫天的灰尘,这些灰尘遮天蔽日,厚厚的灰尘阻挡了天空长达数月之久,没有了阳光,植物首先就枯萎,以植物为食的大型恐龙,慢慢也因为缺少食物而渐渐死去。而一旦食草动物大面积死亡,肉食性动物离死也就不远了。

如此带来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等到最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恐龙竟然全部灭绝了,不得不让人想象其余的物种是不是都死光了?除了这些影响之外,陨石撞击还会造成海啸,火山爆发,一切的一切,对于地球上的物种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是现在有人问到,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到了太平洋里面,后果会怎么样呢?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从天而降落入海洋之中,撞击瞬间产生的能量估计已经足够使周围100公里内的海水汽化,不仅如此,高达上千米的海啸席卷全球,瞬时性的全球大洪水,足以摧毁一切。



但是我并不认为生物灭绝会比降落在陆地上更加严重,对于恐龙而言,陆地上的恐龙可能会因此丧命,但是别忘了恐龙还有生活在水中以及生活在天上的,对于这些恐龙,海啸对于它们的影响,不会很大,等风平浪静之后,它们还会继续生活繁衍下去。所以如果恐龙没有都灭绝的话,那么今天就轮不到人类统治地球了。


镜像科普


当年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大概有10公里左右,大概要4万个足球场那么大。如此巨大的陨石以40km/s以上的速度撞击地球陆地,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按照科学家的估计,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撞击后产生的尘埃以及高温碎石块进入了大气。随后高温碎石块像火球一样再从天空降落下来砸死、烧死恐龙,而尘埃则导致地球不能够有效吸收阳光,气温降低,最终恐龙因为体型巨大不适应环境而灭亡。少部分体型较小的存活了下来,变成了我们现在的鸟类。





假如这次撞击没有撞击到陆地上,而是撞击到太平洋里面,那么没有尘埃遮蔽地球,恐龙还会灭绝吗?

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有人说即便撞击到海洋里面恐龙一样会灭绝。有人认为撞击到海洋里面,恐龙不会完全灭绝。咱们简单分析一下:

1.撞击到海洋,恐龙仍会灭绝。

这颗陨石撞击到海洋中,巨大的撞击力会通过海水向四周传递;而撞击过程产生的热量,也会导致大量海水气化,水蒸气升到天空之中。即便海水足够深,因为陨石块头太大,仍然会重重地撞击到海洋底部。这样,仍然会有大量尘埃产生,而且这些尘埃是随着水汽上升,仍然会散步到地球表面遮蔽阳光。同时海水获得能量引发海啸,导致大量陆地淹没。最终恐龙仍然难逃一死。




2.陨石撞击到海洋,恐龙不会完全灭绝

持这部分观点的人认为陨石撞击到海洋里面,仅仅是气化了大量海水。如果海洋足够深,陨石撞击底部是冲击力已经减小,不会造成粉尘。即便有大量水蒸气上升,最多也就引发大雨而已。海啸也就是淹死部分恐龙,总有幸存的活下来。所以,等到能量释放完,气候平稳,活下来的恐龙仍然可以很好的继续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陨石撞击位置不同能否导致恐龙灭绝的两种观点。反正不论怎么样,恐龙已经灭绝也不可能再生。再讨论这些已经意义不大,我们倒是要感谢这颗小行星,没有它的惊天一撞,我们人类根本无法最终走上地球生物链最高端。


科学探秘频道


答:无论那颗小行星撞击陆地还是海洋,对地球造成的伤害程度没多大区别,恐龙和其他大型动物同样会灭绝。


因为这颗小行星实在太大了,直径10~15公里,地球海洋平均深度3840米,最深的马里纳亚海沟11034米,把这颗小行星放在海洋中都无法完全淹没。

小行星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地球,携带的动能相当于1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撞击后这些能量释放出来,留下一个直径180公里的撞击坑,位于目前的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北部。


小行星落在海洋中,水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撞击后释放的热能,会被海水的蒸发潜热吸收,同时会引发全球性的海啸。

但是从小行星的大小和释放能量来看,无论撞击陆地还是海洋,导致的后果应该相差无几;

只有在小行星直径远小于海洋深度时,海洋才能起到明显的缓冲作用。


而且10亿颗原子弹的爆炸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每平方公里平均承受2颗原子弹爆炸),以及小行星的巨大动量,都会造成全球性的板块位移和气候变化。

导致接下来的数年间全球不见天日,植物相继死亡,大型动物全部灭绝,经过几百年才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数百万年才恢复生态的多样性。

目前撞击留下的撞击坑,处于浅水区域和陆地交界处,6500万年前这里是海洋还是陆地无法得知,但可以预测,这么大一颗小行星,无论撞击到地球的哪里,恐龙和大型动物都避免不了灭绝。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在如今的尤卡坦半岛墨西哥湾,科学家们在地表之下发现了这个直径185公里的巨型陨石坑,初步估计此次撞击的威力是120万亿吨TNT,小行星在撞击地球的一瞬间就因为高温而爆炸开来,巨量的尘埃遮住了太阳,全球气候巨变,最后恐龙灭绝。

6500万年前的尤卡坦地区是一个浅水区域,也就是说陨石一开始确实是掉进海里的,不过速度极高的陨石撞击海面和撞击地表的反应是一样的,都会在瞬间粉身碎骨。



如果当时的撞击地点是太平洋中心区域的话,海水会忠实的把能量传递出去,40km/s而且比珠峰还大的陨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超级海啸,地球生态圈会被完全破坏,蝴蝶效应也会影响每一个物种。

地球的生态循环是很大气磅礴生生不息的,但大型天灾往往会短时间内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恐龙这种大型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是很差的,小行星撞击后活下来的基本只剩下小型生物了。


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从地球上抹去了一些东西 ,但人类的祖先却活了下来,哺乳动物从此进入了黄金时代,所以我们人类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颗小行星。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大约在两亿年前,一块名为“盘古大陆”的陆地形成,大喷发时期幸存下来的恐龙开始大量繁殖,此时的地球成为了恐龙的家园,没有任何物种能威胁到恐龙的生存;但是不代表宇宙的东西也不能威胁恐龙的霸主地位。


1:六千五百万年前,一块约十公里长的岩石开始向地球驶来,其整体的体型比现在的珠穆朗玛峰还要大,当然这块巨石落入了当时被称作尤卡坦半岛的墨西哥湾,也就是掉进了海洋,并不是砸在了陆地上,只有后来的小块陨石才是落在了陆地上。我们从陨石的破坏方式来看,落入海洋上比落入陆地上的破坏性还要大;

2:当时的这颗小行星以

每小时7万公里的速度撞上地球,空气摩擦和撞击产生的高温使小行星融化,地壳破裂,岩浆喷射而出,海啸吞没大地,灰尘铺天盖地,高温使森林自燃,地球变成一片火海,据推测当时的地面温度高达275摄氏度,没有任何生物能承受住这个温度,由于很多恐龙都是植食性恐龙,灰尘挡住了太阳,植物必然死亡,那么这些恐龙自然就会因没有食物而死亡。

假如陨石是落在当时的太平洋中,

但是由于陨石的速度太快,质量又大,撞击到太平洋中同样会掀起惊涛骇浪,撞击点释放的能量约是几百万个核弹的能量,海水作为一种能量的传播介质,会将一部分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传向地球的四面八方,冲击波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恐龙同样难逃灭亡的命运,所以我觉得不管是这颗小行星砸向地球的哪个地方,对于当时的地球上的生物来说都是毁灭性的,因为撞击造成的毁灭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一连串的反应。


恒星之力


事实上,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撞击能量时候如此之大,不管撞击陆地还是海洋,结果不会有太大区别,会导致绝大多数物种因此而灭绝,庞大的恐龙也不例外!

尽管小行星的直径只有10公里,但撞击地球瞬间产生的能量相当于数十亿颗原子弹的能量,产生的巨大冲击波让撞击点附近物种瞬间死亡,不过导致地球物种大灭绝的并不是撞击的巨大能量,而是因此导致的地球气候剧烈变化,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气候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地球植物大面积死亡,地球生态系统会彻底乱套,食物链供应被一下子切断,物种的大灭绝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地球物种的灭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撞击的巨大能量,而是环境的巨变导致的食物链供应断裂!

同样地,小行星即使撞击了海洋,产生的能量几乎不会减小,小行星的速度如此之大,每秒几十公里,撞击在水面也撞击在陆地几乎没有区别,水面根本没有时间起到缓冲作用。

撞击的瞬间,附近的海水还瞬间汽化,并产生数千米高的超级海啸,如此海啸几乎冷摧毁陆地上的一切,结果同样是气候的巨变,食物链供应的中断,这会导致连锁反应,导致大多数物种因此而灭绝!

认为撞击在海洋中间可能影响会小一点的想法并不正确,我们忽略了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大到我们很难想象,这种能量肯定会全部释放在地球上,给地球带来环境的剧烈变化,这是无法避免的!


宇宙探索


如果毁灭恐龙的那颗流星,不是在陆地,而是在太平洋中间,会怎么样演变?

这是关于恐龙灭绝的一个猜想。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现在每年都有物种灭绝,是什么流星砸的吗?也没看见有什么流星砸地球啊?怎么就有物种灭绝了呢?那恐龙灭绝就非得是流星砸地球造成的?所以说,某一个物种的灭绝,不一定非的是什么大的灾难造成的,很多物种悄悄的就没了。像白犀牛,前一段时间,据说是最后一只死了。这个物种就没了。什么原因呢?繁殖率低?环境不适应?首先,环境虽然是比以前不好了,但是,白犀牛也不是因为身体发生了什么病变都死了。繁殖率低?那它们以前是怎么保持物种的呢?可以肯定的说不是流行砸地球造成的。

地球上的物种的起源和灭绝,都找不到明显的令人信服的理由。都是在猜测,都归结为大的变化造成的。在地球的环境还适应该物种生存的情况下,这个物种灭绝了,而生存条件几乎一样的另外物种却没有灭绝。难道不是有超自然的力量在选择?应该是有吧!

在地球上我们知道有物质和意识,有一个叫全息学的理论,认为宇宙也好,原子也好,地球也好。大的结构和小的结构是相似的。这个指的是物质方面的,在意识方面是不是也有这种对应的关系?现在这种只注重物质,不注重意识,是不完全的认识。如果意识也有对应的,那是不是宇宙中也有某种力量在选择啊?应该就是宇宙中的某种意识在起作用。


先生242470081


老规矩 先说下答案:可能会导致“人类”从未出现过


关于流星撞击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提出是一颗流星撞向了地球导致了恐龙及地球气候的变化,这种观点认为这颗来自天外的“来客”撞向的是陆地, 对恐龙造成了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那颗6500万年前的流星是从加勒比海撞向地球的,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的加勒比海还是呈圆形的,这也是流星留下来的痕迹。流星带来的损害是毁灭的,大约相当于是120万亿吨TNT爆炸后的效果,但这并不是主要的,我们知道,核弹的威力是巨大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爆炸带来的核辐射,而流星带来的是全球气候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将恐龙及其他生物给彻底抹除了下去。



回归正题,如果6500万年前的流星撞向的是太平洋中央,流星带来的巨大能量会传递到海水中去,会引起巨大的海啸将能量不断的传递过去 ,海啸带来的第一影响就是海中的生物,我们知道,我们人类及很多哺乳动物都是从海里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这次撞击很有可能会导致人类并没有“出现过”,至于陆地,巨大的能量传播到了陆地当中,并且一些物种的消失及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到陆地生物当中,特别是恐龙这种大型生物,很很快的消失。

我是时间史,如果喜欢请点上一攒,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


时间史


结果可能就是恐龙不会灭绝,但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是逃不掉的。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将近40公里的速度,撞击在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希克苏鲁伯,形成了直径大约185公里的巨型撞击坑。可想而知释放的能量有多大,但是这并非直接导致恐龙灭绝。小行星的撞击产生的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最终有大量的灰尘及其他物质飞上天空遮天盖地。


没有阳光照射的日子长达数年之久,没有阳光植物等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最致命的,这也意味着食物链的最底端崩塌了。食物链上层动物必然面临着灭绝。


而如果小行星撞击到海洋中间,巨大的能量通过海水向周围传播,巨大的海啸也是少不了的。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灰尘碎片也会升上天空,但会相对的减少很多。大量的动植物可能会死亡但绝对达不到使恐龙灭绝的程度。

最终恐龙很可能生存下来,那么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哺乳动物,现在的人类文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