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何迟迟不退役装备半个世纪之久的M109自行榴弹炮?

魑魅涅槃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1、美国陆军“缺钱”,随着战后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强势,美国陆军在“瓜分”军费大蛋糕的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国会对于陆军显然是“白眼+抠门”的态度,这一点请参考“RAH-66科曼奇直升机”、“XM2001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NLOS-LS非直瞄发射系统”等美陆军下马项目。这些项目的下马虽然也有技术、战术、军事思想及局势变化等方面的考量,但是国会的“偏心”才是重要因素。

▲世纪之初,研发接近完成、性能炸裂的XM2001“十字军战士”项目被砍

2、美国陆军想不想要“全新”的自行火炮,那是当然想;美国公司能否开发先进的自行火炮,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出于第1条所说的原因。美国陆军只能想办法“曲径通幽”来完成自己的心愿,上马全新项目是必然不会得到“国会老爷”们的认可,那么将自己想要的能力拆分、隐藏、分散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改进升级”项目中去,通过“一次少要点、要的次数多一点、逐步改进,分批进步”的方式“曲线救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测试M109A8的“长管子”

这不,2018年9月中旬美国国会又批准了一项在2019财年给陆军拨款3.43亿美元,用于武器弹药技术改进项目,其中最终要的一项就是研究测试M109A8的新技术。这样,从M109、M109A1等一直发展到如今的M109A8,还能说是1963年定型的那款M109吗?

▲M109 155mm自行火炮

所以说,今天美军使用的M109A6/A7也好,还是正在研制测试阶段的M109A8也罢,除了总体外观而言,和半个世纪前的M109已经不能算是一种武器了,特别说M109A8只是还叫M109而已,这只不过有助于在国会报批时隐藏身份,给她起个XM2019的名字也是恰如其分的,那么为何要退役呢?

▲M109A2自行火炮

关于M109自行火炮家族的改进、升级和发展

M109自行火炮于1959年制成样炮、1961年通过美国军方鉴定,1963年正式定型,是根据1952年美国陆军要求“一体化设计、专用地盘、具有核战三防能力、适应全球部署”思路要求研制的,装备之初就成为美国陆军“军、师”两极单位的主力火炮。这种自行榴弹炮,采用了M35击发机构、螺式炮闩和M126A1式155mm23倍径炮管。

▲M109自行火炮所用的螺式炮闩

到了1969年,美国通用就为美军生产了大约2100辆M109自行火炮,并另外生产了1600多辆用于出口。虽然一开始M109的性能还算可以,并且开创了铝合金炮塔的先河,但是因为使用的是老式炮管,最大射程只有14.6公里,美国陆军并不是很满意。于是乎,美国用M185型39倍径的新炮替换了M126A1,并同步改进了底盘悬挂和火炮高低机、方向机这也就是1970年定型的M109A1型,使得该炮发射榴弹的最大射程提高到18.1公里

▲M109A3自行火炮

到了1977年,美国陆军又开始折腾了,又开始在M109A1的基础上改进液压系统、反后坐装置和发动机报警装置,同时重新设计炮塔尾舱和送弹机,不仅提高火炮的易维护性和可靠性,也使携弹量从28发提高到36发,这就是美军于1980年开始装备的M109A2/A3。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配用的弹药也在不断改进研制中。

▲M109A4 自行火炮

时间到了80年代,美军又开始倒腾M109了,几乎同时进行了“榴弹炮延寿计划HELP”和“榴弹炮改进计划HIP”。在M109A2/A3的基础上改进“核生化三防装置”、增设外接电源启动系统,属于“小打小闹”的HELP产物M109A4只配发给“更没人疼”的国民警卫队使用。而在M109A4基础上换用M284身管、全新炮架,能够发射“铜斑蛇”制导炮弹,使用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达到30公里的M109A5则是美军火炮升级“小步快跑”政策的又一过渡

▲M109A6 自行火炮(帕拉丁)

以上所有改进都只能说是“小改动”,到了90年代开始装备的M109A6则是整个家族中最关键的一次升级,这也是美国陆军从80年代开始进行的HIP计划的终极目标。M109A6从外观到内在,都与之前的M109有极大差别。该炮采用了全新的大尺寸炮塔(尾部有明显的发射药隔舱),携弹量增加到39发,并首次具备360°全向设计能力;

使用M203A1新型高能发射药,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达到24公里,并为该炮研制了M898自锻破片反装甲子母弹;动力系统换装了更强的8V71T发动机并加装废气冷却系统,降低红外特征,同时强化了底盘悬挂系统;为提高生存能力,重新隔舱化设计了炮塔内部结构,内部安装了“凯夫拉”防弹内衬,安装集体三防装置和全自动灭火装置,配备防爆燃自动断流液压油保护装置等;而最为核心的改进则是M109A6装备了“全自动火控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成为美军第一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数字化火炮系统。除此之外,还其他“杂七杂八”的一些陆续改进,其实到了M109A6“帕拉丁”,就可以说与半个世界之前那货没啥大关系了,更别说之后的M109A7/A8了,简直就是一种“新火炮”。


装备空间


你还别说,人真的装备新的自行火炮了,只不过名字改叫M109A8了。

陆军主力—M109自行火炮

M109自行火炮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美军装备的一款自行榴弹炮炮,M109是美国陆军师旅级的身管压制火炮,是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在刚刚服役的年代里M109性能相当先进。大口径火炮、封闭式炮塔、铝合金车身、专用型履带底盘、两栖浮渡能力都是其优点,而且M109火炮的行战转换速度快,战术机动能力迅速,还可利用运输机进行战略空运,可以说当时的M109全身都是闪光点。而当年的老对手苏联陆军在这一时期还用着二战时的老式自行火炮呢,和M109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别。

对岸国军装备了一批M109A2自行火炮


到80年代以后,M109迎来了一次重大更新, 即M109A6“帕拉丁”(意译为“游侠”或“圣骑士”),这是M109自行火炮自装备美国陆军以来改进最彻底的一次。这次M109A6在硬件上更新了悬挂系统,增强了装甲防护,弹药也更换了型号,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在软件方面,M109A6增加了大量的电子系统,包括炮载弹道计算机、导航和定位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等,尤其是其通信指挥和战术数据链系统,让M109A6自行火炮的信息获取能力有了飞跃般的进步,其他系统搜索到的目标参数可直接发回到M109A6上,实现战场信息资源实时共享。这令M109A6自行榴弹炮的自主作战能力、反应能力和综合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具备了发现即打击的能力。这种M109A6的改进后来也影响了世界各国炮兵的发展,成为了数字化炮兵发展的标杆。

M109A6基本达到了M109系列火炮自身的改进极限,已无潜力可挖,想进一步提升的话就需要从根本上“大动干戈”。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国自研或在研的履带式自行火炮陆续出现,比如法国AUF1/2、苏联2S19,、英国AS90,这些自行火炮都使用更长的身管火炮和大威力弹药,射程比39倍径的M109A6远得多,也准得多。20世纪末科威特自行火炮的选型上,中美英法等国的自行火炮同台竞技,结果在招标阶段的性能比拼中,M109A6因明显弱于竞争对手首先被淘汰出局。这也证明了M109A6自行火炮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PLZ45型自行火炮最后赢得了科威特自行火炮的订单

夭折的最强火炮—十字军战士

其实,美国人在80年代后期就展开了新一代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准备用来取代M109。美国对新型火炮提出了近乎变态的要求,信息化、自动化能力要超过M109A6,弹药实现全自动补给功能,CEP精度不低于现役火炮,普通炮弹的射程超过40公里,能够发射制导炮弹,模块化的弹药系统,能在任意角度下完成弹药装填等,这对现有自行火炮的性能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不过,在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工艺后,这款被称作“十字军战士”的新型火炮,基本达到了美国军方最初的要求。

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以M1主战坦克的通用底盘为基础,乘员3人,战斗全重超过55吨,最大射速12/发发,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50公里,最大公路速度70公里/小时,弹药基数60发,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不超过30秒,具备自动化火力控制与指挥控制能力。同时,该炮还使用了大量新技术,比如水冷式炮管、激光点火技术、模块式反后坐装置、液体发射药等,整体技战术水平远超出同时代其他产品,即使是现在性能最好的PZH2000自行火炮,也仍不是十字军战士的对手。因此,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也被誉为”地面最强火炮“。

可惜的是,在“十字军战士”即将成熟之时,碰到了美军战略转型期。原有的强敌灰飞烟灭后,美军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了全世界,为了打造一支可全球到达的新型地面部队,对空中力量过于自信的美军开始研制起可快速部署的轮式装甲部队,原来用于对抗苏联装甲洪流的新一代重型装备被大量取消,十字军战士也位列其中。最后,十字军战士项目被彻底砍掉,整体转为技术储备。

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项目因成本过高、重量偏大、不便于空运等原因被彻底淘汰。

无疾而终的非直瞄火炮

进入21世纪后,美军又准备打造一支新型的全信息化地面作战部队,其中的NLOS-C非直瞄火炮就计划用来替代老旧的M109。由于有“十字军战士”项目的前期铺垫,因此非直瞄火炮系统的研制进展非常顺利,2007年火炮生产线建成,2008年第一辆样车就生产成功,并陆续进行各项试验。

NLOS-C非直瞄火炮的最大特点是在继承了“十字军战士”的基础上,又有了更新的改进,不仅更加注重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自动化程度也更高,精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可发射远程制导炮弹,而且整体重量更轻更适合空运,战略战术机动性远胜前者。在使用上,非直瞄火炮会配属在合成营一级的火力支援分队,主要执行中近距离内的火力打击和掩护任务,是取代M109的最佳人选。美国陆军对非直瞄火炮系统的评价非常高,甚至在FCS项目取消后仍对NLOS-C项目念念不忘。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NLOS-C非直瞄火炮上再次出现。本来非直瞄火炮系统整体已经接近完成,可与其配套的其他作战系统要么因不能适应现实威胁被放弃,要么因技术难度太大被放弃。最后,属于FCS未来战斗系统之一的NLOS-C非直瞄火炮项目因缺乏配套系统也被美国国防部宣布正式取消。

NLOS-C非直瞄火炮使用155毫米38倍径火炮,射程上比M109A6反而更近,但因为是营属支援火炮,实际上比其他国家的营一级的火力支援武器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M109的全新改型

在两次新型火炮项目流产后,美国陆军干脆不再打新炮的主意,而是对M109进行继续改进。毕竟在当前治安战的大环境下,M109还能接着用,但是小算盘该打还得打。

2018年M109的最新型改进型M109A8新鲜出炉,这回新炮换用了M2步兵战车的底盘,加装了自动装弹机,射速提高到10发/分,使用了一门58倍径的155毫米火炮,为适应加长的身管,炮塔也经过了修型,还更新了电子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提高。弹药系统也进行了同步更新,威力、射程、精度都有提升,发射火箭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超过70公里,甚至能达到100公里。

M109A8自行火炮从“十字军战士”项目中也获益颇多,如果不是底盘不对,A8项目几乎可以说是“十字军的重生”。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被称为M109A8的火炮其实已经和老式的M109自行火炮没什么关系,唯一相同的地方可能就剩名字了。实际上,美国陆军新一代的M109A8其实可以算一种全新的自行火炮,技战术能力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美国正在生产M109A8自行火炮,估计会全面取代老式的M109。以后别一看见M109就说人家落后了,得看清楚是不是A8。

多说点,M109A8这种“所谓”的改进,看起来更像是美国陆军在用瞒天过海的手段哄骗那帮只会卡预算的国会老爷们。只要不走新装备的研制流程,国会老爷们反正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毕竟,美国陆战队就曾以更换机枪的名义装备了一批HK416自动步枪。就是不知道未来的美国空军和海军甚至国民警卫队敢不敢“照方抓药”。

这个是M109A7,也更换过底盘,但炮没换,M109A8的炮身更长。

A7和A8同台竞技


水井土城


我个人觉得,美国之所以还拿着祖传的M109改改改,迟迟不服役新式火炮,就在于过去几十年美国遇到的对手太菜,以及本身空中支援力量过于强大。客观地说美国在陆军火力发展上出现了一些决策失误,只是因为本身过于强大这一点,使得这个失误看起来好像影响不大的样子。

美国并不是没有过退役M109帕拉丁自行火炮的计划,毕竟M109是一门63年就服役的老炮了,那个年代对自行火炮的指标,到了今天已经全面落后。尽管它从M109A1一路升级到M109A7,已经做了诸多升级,然而39倍径的身管是个硬伤,使得这款火炮射程严重不足,老旧的底盘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作战需求。

那么美国替代M109的计划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了。1987年开始,美国开始了新一代自行火炮的开发,到2001年已经造出了第一门样炮,这就是“十字军战士”XM2001。XM2001采用一门56倍径的155mm炮管,让这门炮发射普通弹时即可达到40公里射程,这个起点是很高的,要知道今天服役的先进自行榴弹炮都是52倍口径。此外,这种火炮的设计也十分的概念化,采用了激光点火,模块化后座装置的设计。公路行驶速度也很快,达到了70km/h,越野速度也可以达到40km/h以上,完全可以跟得上M1坦克和M2步战车伴随作战。然而这么一辆车被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句话给砍了。。。当然,由于伊拉克和美军实力差距太大,所以M109的落后在伊拉克战场上没有出现太多的尴尬场面。

XM2001 “十字军战士”

由于十字军战士过于先进,以至于后面美国另一个陆军项目“未来作战系统”(FCS)中的NLOS-C非直瞄火炮系统,其实就是拿十字军的技术借壳生蛋,但为了能够塞到C-130中运输,改为了38倍径,虽然倍径减小了,但是可以发射X982“神剑”增程制导炮弹。然而这个项目最终的结局依然是下马。美军选择凑合用M109A6,并在M109A6上继续升级到M109A7。

NLOS-C非直瞄火炮系统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2019年,BAE拿下了一份价值4500万美元的合同,将为美军现役的M109A7“帕拉丁”155mm自行榴弹炮进行进行升级到M109A8,该合同隶属于美军ERCA计划的一部分,即Extended Range Cannon Artillery,增程加农榴弹炮计划。BAE的方案,是将M109A7进一步升级成58倍径的火炮,射程将进一步扩展到70km,并且还规划了一种带冲压发动机的增程制导炮弹,可以将射程扩展到100km,预计2022年量产。

M109A8

M109A8 58倍径火炮试射

挪威Nammo公司推出的冲压增程制导炮弹,被美军选中用于ERCA计划


这么一来,M109估计还得再战20年,想退休是不可能了。美军想退休的装备多了,M109还排不上号啊~

B-52:想退休?看看我你还觉得自己老了吗?


纸上的宣仔


不是不想退,美军在1987年就提出M109“圣骑士”的下一代火炮,那就是XM2001“十字军骑士”。该型火炮性能和概念超级牛逼,如果能够服役的话,到现在依旧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自行火炮。

XM2001十字军骑士自行火炮采用的是M1坦克的底盘,

重量超过40吨,小型化的1500马力LV100-5燃气轮机,最高时速超过67公里。该炮采用56倍口径的XM297E2主炮系统,发射普通炮弹最大射程超过40公里,增程炮弹最大可以达到60-70公里。【注:PLZ-05在设计之初也考虑对标使用56倍径,但后来发现52倍径火炮通过改进内膛和药室可以达到56倍径威力】其信息化火控系统和自动装弹机水平相当高,炮手只需要在电子地图上输入目标坐标其他的火炮自己运作,枪式自动装弹机允许最大射速达到10发/分钟,并且在开火过程中自由切换炮弹种类。总之,非常牛逼。

但遗憾的是XM2001十字军火炮在2002年终止,一起被终止的还有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这也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争议的行为。拉姆斯菲尔德认为XM2001和RAH-66这些冷战时期思路的装备计划,不适合美军新世纪快速、灵活、机动的反恐作战需求。再加上当时美军正在进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军费吃紧,也逼迫美军进行取舍,陆军这种只比海军陆战队好一点的“三等人”自然成为挨刀对象。

随后美国又进行XM1203 NLOS-C“非视距大炮计划”,该自行火炮是使用XM2001十字军骑的火炮技术,取消掉自动装弹机,简化底盘,将整车重量下降到27吨,计划取代M109A6自行火炮。但最终还是在2013年取消,主要原因还是没钱,在当时美国国会减债委员会压力下,美军也砍掉一大批装备计划,海军DDG-1000驱逐舰和LCS濒海战斗舰数量都大幅度削减,陆战队EFV远征战车马上要投产了也遭砍。

陆军最后的甜点,是把M109A6更换成M109A7,主要是更换使用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从而跟得上机械化部队速度,同时提升信息化火控水平。但是火炮本身并没有改进,39倍炮管最大射程24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也只有30公里射程。再面对PLZ-05的52倍口径炮管,普通炮弹射程40公里,增程炮弹可以达到70公里,滑翔制导炮弹可以超100公里相比,恐怕只有单纯挨揍。为此共和党参议员吉姆·英霍夫,在国会讲话中批评了奥巴马总统,政府减少军费开支阻碍了军队的发展,特从而导致在炮兵系统领域,美军开始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军队。

但美军在2018年12月份,首次在M109自行火炮上测试了ERCA远程火炮系统,其使用相当夸张的58倍口径155mm火炮,使用复合增程模块炮弹可以达到70~100公里射程。不过最大问题是这种复合增程模块炮弹价格是普通炮弹的3~5倍……而且M109A7已经更换了底盘,ERCA又更换了炮塔,那么新的M109火炮除了编号名字外,跟原先的“帕拉丁”已经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了。


五岳掩赤城


因为美国讲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

什么是非对称作战?传统作战思维是坦克对坦克、飞机对飞机、大炮对大炮,非对称的作战思维是以己之长击其之短,那么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飞机对坦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当坦克与坦克交战的时候交换比大约是1比1,当武装直升机对坦克的时候交换比就变成几百比1。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M109自行火炮是干什么的,自行火炮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能够自己去行走的一种火炮,也有种说法叫“自走炮”,那么它在陆军中干什么用的呢?一般是用来伴随装甲部队进行火力掩护或者火力突击,不过由于各国装备情况不同,美国通常喜欢用非接触作战,具体的作战方式就是核潜艇、或者军舰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再者就是舰载机、陆基战斗机、轰炸机发射远程空对地导弹,美国人不缺导弹不缺钱,美国在航母上规定舰载机降落必须打光或者扔掉所有弹药,不允许带弹着舰。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美国军队的体系中,火力支援任务一般是由海空军负责,陆军基本上就是收拾残局和打扫一下漏网之鱼,那么这种情况下M109自行火炮先进与否其实不重要,因为大多数时候不一定能排上什么用场,重要的军事目标早就被美国导弹洗地了。

就像美国B52轰炸机一样的,人家又不用凌空投弹所以飞机先进不先进没什么用,只需要飞机载弹量大就行,对面的防空武器再先进我不进入你防区就好了,我防区外就发射导弹然后我就回家了,你能耐去跟导弹比先进吧!



李晓伟


没得换,那就先用着呗。而且现在的M-109和50年前的M-109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现在美军使用的已经是M-109A6了,A6的性能还凑合,就只好凑合着用,然后看看钱包是接着修修改改,还是干脆换一个新的。


M109自行火炮原来是这样的,当时的射程是24公里左右。
M-109自行火炮由于军援,在世界上的装备数量很大,其中A2/A3最多,连湾湾都有200来门。不过,这些M109是真的老古董了。

M-109榴弹炮是美国从1963年开始正式使用,当时是A1,装备量最大的是A2/A3,A2/A3的射程只有23.7公里,这在当时还是不错的,而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个射程就显得近了一点,而美国这个时候对M-109进行了改进,射程增加到了30公里,这个指标只能说是说的过去。
现在的M109在美军都是A6阿伯丁了,由于大量使用电子设备,阿伯丁的反应速度非常迅速。

美军的M-109是最新型号A6,A6和它的前任相比,射程没有多大变化还是30公里,但是内部的设备进行了重大改进,大量加装了电子设备,使火炮的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时间缩短。不过射程没有变化,这使美军炮兵在进行反炮兵战斗时是比较吃亏的,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在面对伊拉克G6等一系列远距离火炮的时候,被迫发扬大炮上刺刀的精神,低进射击,在各种侦察器材的帮助下,还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如果对方的实力更强一点,那么美军就惨了。


原计划要替换M109的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
拉姆斯菲尔德对于传统的武器不屑一顾,他上台以后砍掉了大量的武器项目,大力推进无人机的应用,但是这也是一个极端狂妄的家伙,他提出了10-30-30战争计划,就是10天时间部署部队,30天打仗并获胜,30天调整补充准备下一场战争。但是,事实是无情的,在伊拉克陷进去了3年以后,他下台了。他是美国最年轻和最年长的国防部长。

美国在传统的火炮技术上不如它的北约盟国,尤其是英法德等国家,美国人的火炮只能是中规中矩,在冷战初期北约的火炮不如对面的苏联火炮,等到西欧国家经济恢复以后,传统的英法德开始有钱搞火炮了,北约才在火炮性能上开始扭转劣势的局面。

美军在冷战后期,开始研制M-109的换代产品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如果十字军战士能够按时完成,那么美军炮兵就会拥有一流的自行火炮,但是在小布什上台以后,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强力推进军事变革,砍掉了大量的传统武器项目,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本身十字军战士技术跨度太大,项目进展缓慢,花钱太多了!

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的下马使美军炮兵只能是缝缝补补有三年。于是,美军开始启动了M109A7的改进项目,M-109看来还要继续服役下去。


有痰


耐用好用就尽量用。美军地面炮兵的M109自行火炮原始设计就很好,更重要的是自服役之后一直在进行技术升级,性能在不断提升。M109的身管长期都是39倍口径,不仅不如52倍口径,连一度被认为是过渡的45倍口径也不如。但是对于美军来说,这个身管长度长期都不是问题,因为它发射普通榴弹射程为24公里,发射增程弹射程可达30公里,可以满足美军师级火力支援需求。如果再远,还有M270火箭炮,射程可达70公里,其发射的陆军战术导弹射程更是达到了280公里。再说美军有强大的航空火力支援能力,地面炮兵的远程火力支援压力远小于其他国家军队。

美军也曾经考虑过更换M109,这就是在技术上十分先进的“十字军战士”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和耗资都太大,而且苏联解体之后美军也没有强有力的对手,美军最后终结了这个项目,继续对M109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到M109A6时,美军主要是提升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仍没有对身管进行更换。直到M109A7,美军除了继续提高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之外,还对身管长度进行了新要求。主承包商BAE系统公司为此给M109A7配上了58倍口径的长身管,在发射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以超过100公里。同时,保持现有战斗全重不变,以降低对底盘的影响。根据合同,BAE系统公司还将开发具有抗干扰能力的PGK-AJ精确制导组件,提升M109A7自行榴弹炮在复杂环境中的射击能力。
不难看出,M109虽然设计较早,但是通过不断用新技术进行升级,总体性能始终处于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而且升级改造花费也比新造要少得多,自然美军也就长期使用该炮了。(S)


分享到:


相關文章: